罕見!南海出現「全黑」海溫圖,30度直達珠江口!分析:小心颱風

2021-01-09 騰訊網

這個7月,天氣舞臺上缺席了颱風,這在盛夏的西太平洋是非常少見的一件事,因為從1949年以來的氣象觀測記錄上看,即便是颱風最不活躍的年份,西太平洋的7月也至少會有1個颱風生成。但今年的情況更加奇怪,自6月2號颱風鸚鵡過後,西太平洋便迎來了漫長的颱風沉寂期。

這漫長的颱風沉寂期可不簡單,西太平洋不僅沒有颱風生成,就連颱風胚胎也寥寥無幾,而副熱帶高壓又長期穩定的盤踞在低緯度洋面,在這種情況下,低緯度的海水被長期副熱帶高壓籠罩下的晴朗天氣曬得越來越熱——7月29日的表層海溫監測數據顯示,南海、菲律賓以東和臺灣以東已經大片「發黑」,已經出現了大範圍30度以上的暖水區。特別是南海,不僅30度的暖水區域直接推進到珠江口,局部出現了31度的「高溫」海區,說明海水能量極其充沛。

但颱風每年都要來的,7月份不來,8月9月甚至10月和11月都還可能來,這其實是沒辦法的事。因此,雖然7月完全不用擔心抗臺,但海水暴熱、能量積聚,對於後期的颱風活動來說並不是好消息——海洋熱量充足可以給颱風足夠的發展空間,使其發展得更加強大,對於我國的威脅增加,同時近海海水溫度充足也使得颱風有更多近海爆發增強的空間,也加大了對我國的威脅。

目前,颱風胚胎91W已經出現在南海附近,它的出現也宣告著西太平洋一輪颱風活躍期的到來,而這充足的海水能量將在這一輪颱風活躍期中起到怎樣的作用,目前來說值得警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30度海水直抵海南!我國南海曬得「滾燙」,今年的颱風或很厲害?
    這段時間以來,大家似乎已經感受到了極端天氣的威力——我國北方多地經歷了罕見的高溫熱浪天氣後迎來了大降溫,部分地區氣溫降幅達到20度,可以說直接從盛夏進入了深秋,而南方多地亦是如此,強勁的暴雨近日席捲了長江流域和華南沿海,一些地區直接「看海」。這段時間的天氣可以說是非常的激烈了。
  • 沙烏地阿拉伯都要「刮颱風」了,2018年我國第一個颱風啥時候來?
    因為這裡在10天之內一連出了兩個「颱風」:5月17日生成的「沙迦」,以及5月23日生成的「梅庫裡」。這兩個熱帶氣旋都打破或即將打破大量氣象紀錄:沙迦是有氣象記錄以來首個在亞丁灣生成的熱帶氣旋,也是歷史罕見的影響吉布地的熱帶氣旋;而梅庫努將是有氣象記錄以來首個進入沙烏地阿拉伯的熱帶氣旋。
  • 6號颱風「百合」要來了?生成預報提前到24日,可能是個12級颱風
    其中,西北太平洋更是例外,實時海溫圖顯示,20N以南,160W以西大部都是28℃的高溫水域,而且菲律賓東部更是出現了南北跨越10度,東西跨越20度的30℃更高溫水域,這簡直就是颱風胚胎乃至新颱風得以產生的優良溫床。
  • 西太平洋成「火鍋」,30度面積超900萬平方公裡!分析:警惕颱風
    大家都知道,今年到現在為止,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數量是偏少的。到8月21日為止,這片海洋才生成了7個颱風,而常年同期是接近12個,可以說現在的颱風數量只是平常年份同期的60%都不到,是大幅偏少了。尤其是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還出現了「空臺」的現象,也就是一個颱風都沒有生成,可以說是百年難遇。那麼颱風這麼少,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溫長期沒有颱風來攪動、翻滾、消耗,變得會越來越高。
  • 海馬不是大結局,2016年的颱風還沒有全劇終!
    海馬不是大結局,2016年的颱風還沒有全劇終!這只是個開始,第二波、第三波冷空氣明天(10月29日)起接連追尾南下,南方氣溫節節下降,11月初0度線直達江蘇。當然除了冷之外也有好處:江蘇安徽河南上海的「秋梅雨」、四川重慶貴州陝西的華西秋雨,都將在11月初徹底結束。
  • 浙江人進入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 還有颱風胚胎來搗亂!
    據浙江省氣象臺監測,5月以來我省降水總體偏少,全省平均雨量13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7%,浙中南地區偏少30%-60%。據分析,目前大氣環流形勢正在發生調整,副熱帶高壓有所加強,暖溼氣流趨於活躍,我省將由前期的降水偏少轉為降水增多的趨勢,今天起我省進入梅汛期。
  • 南海突現「颱風胚胎」!是30號颱風還是2019年第一颱風?看日本了
    根據歐美氣象預報,位於南海區域的「颱風」胚胎出現了變動,很可能會在2019年形成一個正式的颱風,根據數據來看,初期的35W颱風胚胎已經降低了,穿越菲律賓之後已經不足發展實力。科學數據顯示出,35W颱風胚胎位於9.4°N 118.7°E ,最大風量為15 kt ,最小中心壓力為1010 mb,這個颱風胚胎預報已經結束,日本氣象廳也停止了編碼,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南海區域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的「颱風胚胎」,編碼為36W,日本氣象廳已經發布了熱帶低壓預報,位於我國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真的是暴雪才折騰完,南海又出「颱風」胚胎。
  • 中央氣象臺颱風網預警信號 苗柏颱風登陸時間地點最新更新
    中央氣象臺颱風網預警信號 苗柏颱風登陸時間地點最新更新  http://typhoon.nmc.cn/web.html(點擊)  中央氣象臺6月13日06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今年第2號颱風「苗柏」(MERBOK)的中心已於昨天(
  • 今年颱風季真的要結束了?權威數據告訴你:還不敢保證
    除此而外,颱風康妮還影響了東亞環流——從10月5日下午的衛星雲圖來看,雖然康妮強度下降,風眼都已不見,但它的龐大環流並未減小。作為海上大規模的低壓系統,康妮吸引了中高緯度大量冷空氣大幅南下,接下來將是一場轟轟烈烈降溫的開始,我國多地的氣溫將再度下挫。秋天的步伐正在加快,很多地方的寒意會更加顯著。陸地顯著變涼,看起來不會有颱風再來了。
  • 珠三角大颱風妮妲即將登陸廣東 正面襲擊大都市(圖)
    什麼是珠三角大颱風?就是登陸時要強颱風,全珠三角狂風暴雨呼嘯,香港天文臺發布8-10號風球……  這樣的颱風,60-70年代常有:  1962年9月1號,颱風溫黛先後以強颱風、颱風強度登陸香港和中山,全珠三角風、雨、潮迸發,香港天文臺最低氣壓953.2百帕,上百人傷亡,幾萬人無家可歸。
  • 2017年的颱風之最,看看你知道幾個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12月還有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但那幾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冬颱風,已經不能撼動2017年颱風季的大局了。截至11月30日,2017年西北太平洋共生成25個颱風,未來一個月還有可能生成1-2個,所以今年颱風總數是26-27個,簡直是教科書般的正常。
  • 2020年2號颱風鸚鵡最新消息(登陸位置時間+颱風路徑更新)
    2020年2號颱風鸚鵡最新消息(登陸位置時間+颱風路徑更新)   中央氣象臺6月12日06時發布熱帶低壓預報:  菲律賓東部近海熱帶擾動已於昨天(6月11日)晚上加強為熱帶低壓,今天早上5點鐘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北偏西約140公裡的呂宋島西部,就是北緯15.7度、東經120.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 罕見!今年已有3個颱風北上,啥原因?專家分析…
    今年第19號颱風「蘇力」或將聯手冷空氣在23-25日給東北帶來一次較強降雨過程,遼寧中東部、吉林大部、黑龍江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此外,截至22日已有3個颱風深入內陸並影響華北、東北,對比常年來說,實屬罕見。
  • 29號颱風天兔生成在即
    11月21日,颱風天兔的胚胎已穿過菲律賓群島,來到蘇祿海上,即將進入我國南海。從雲圖上看,未來的天兔颱風雲系鬆散,強對流雲團和中心不重合,說明其發展環境很不好,垂直風切變非常大。不過,進入南海後,它的發展環境將轉好,即將在本周內加強為今年第29號颱風天兔。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7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但熱帶低壓還算不上颱風。換言之,今年7月沒有颱風從此前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創下了今年南海和西太出現1951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的紀錄,但對廣東不罕見。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省。
  • 專家:颱風「珍珠」路徑怪異 出現歷史罕見急轉彎
    五月十七日下午,今年第一號颱風
  • 罕見:29號颱風巴蓬生成,年底影響我國!廣東福建等或下透雨
    首先,在巴蓬活動期間,副熱帶高壓極其異常的強大,中心脊線穩穩地架在北緯18度,5910線始終存在,這會讓巴蓬穩定西行,穩步增強,以較強的強度進入南海幾乎板上釘釘。中氣愛根據ECMWF數據製作 歷史上,南支槽遇見颱風不算多,但也有幾個案例。首先是1972年11月初,颱風帕米拉在南海時,正好遇到強大的南支槽東移。當時南海水溫尚可,在南支槽的槽前減壓效應下,帕米拉迅猛增強,以巔峰強度登陸海南文昌,隨後穿過海南島,二次登陸廣東,掠過整個江南,從上海出海。
  • 7號颱風海高斯登陸時間地點更新 2020廣東颱風最新消息
    預計今天「海高斯」強度繼續增強,存在近海加強「爆發」的可能,雖然它發展時間短,從生成到登陸大概只有1天左右的時間,但是它個頭小,移速較快,海域環境總體都很有利於它發展增強,不排除明天以颱風級強度正面登陸廣東的可能性。  隨著它的靠近,沿海地區可能會出現風雨突然加強的情況,或產生「子彈」般的風雨影響效果。  今年8月以來,南海海溫高,垂直風切變小,利於颱風發展增強。
  • 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和颱風紅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今天6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和颱風紅色預警,廣西、廣東、海南局地有特大暴雨,颱風「天鴿」將於中午前後在廣東珠海到陽江一帶沿海登陸,晚上將移入廣西境內。颱風經過的地區將有7-9級大風,珠江口附近地區將有11-13級大風。
  • 2017年第13號颱風天鴿登陸時間地點:天鴿颱風衛星雲圖
    中央氣象臺23日10時繼續發布颱風紅色預警:  今年第13號颱風「天鴿」今天(8月23日)早晨加強為強颱風級,今天上午10點鐘其中心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東南方向大約75公裡的近海海面上,就是北緯21.8度、東經114.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5級(4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4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20-28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