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跑步入局藥品集採 首現印度仿製藥企 較「4+7」中標價降三成搶...

2020-12-03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星

9月24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全國擴圍產生擬中選結果,顯示25個「4+7」試點藥品擴圍採購全部成功。

據介紹,本次聯盟採購共有77家企業。產生擬中選企業45家,擬中選產品60個。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9%;與「4+7」試點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根據市場流出的企業報價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本輪藥企降價「廝殺」中,有跨國企業出了「大招」——規格為75mg的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賽諾菲報出2.55元/片的低價,僅略高於石藥集團的2.44元/片,成為第二低價。

更讓國內醫藥市場關注的是,本輪集採擴圍中首次出現印度仿製藥企的身影——印度瑞迪博士實驗室有限公司(Dr. Reddy,以下簡稱瑞迪博士)的奧氮平片以倒數第二的低價出現。從目前的報價信息來看,將有望中選。

有參與競標的國內藥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意味著印度「老虎」也進入了中國藥品市場,無疑讓中國仿製藥企壓力倍增。印度仿製藥一直以質量好價格便宜著稱,這也將產生鯰魚效應,讓中國藥企擺正心態,不斷提升藥品質量。同時真正意識到創新藥發展的重要性並給予更多精力進行創新研發。

圖片來源:攝圖網

印度仿製藥入局倒逼中國藥企創新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熱映,讓更多國人知曉了印度仿製藥企,他們因大量生產質優價廉的仿製藥而被稱為「世界藥房」。但由於中印藥品專利保護標準的差異,大部分印度仿製的腫瘤藥並沒有通過正規途徑進入中國市場。

近期,已有傳聞稱印度仿製藥企準備參與帶量採購競標,而24日印度藥企瑞迪博士出現在競標現場,證實了這樣的傳聞。

「看到印度藥企,我們並不意外。」上述參與競標的國內藥企人士表示,今年,國家相關部門和印度已就藥品方面召開會議,國內藥企已有心理準備。

今年6月,「中印藥品監管交流會」在上海召開。會議由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印度中央藥物標準控制局共同主辦。交流會上,雙方圍繞中印兩國進口藥品註冊相關法規政策和技術要求、藥品境外檢查與合規指南、中國藥品招標採購政策及流程、中印醫藥產業合作等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

印度藥企也在此次集採擴圍中嶄露頭角。在對奧氮平片的報價上,瑞迪博士以6.19元/片(10mg)的價格成為三個報價最低的藥企之一,比「4+7」中標價降了35.8%,高於齊魯製藥的2.48元/片,低於豪森藥業的6.23元/片。

上述國內藥企人士認為,此前印度仿製藥企未大面積進入中國市場,其實可以認為是對中國藥企的一種保護。因為同印度仿製藥同臺競爭,既要拼質量又要拼價格,許多中國仿製藥企實力還需提升。但越來越多的印度仿製藥企進入中國市場將成為發展趨勢,在擺正中國藥企仿製藥生產心態的同時,也將激勵藥企加快創新,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有望中標外資、合資企業增至7個

從本輪集採擴圍的跨國藥企的整體表現來看,部分原研藥企較為淡定,有些跨國藥企報價高於「4+7」城市集採中選價。但根據本輪帶量採購要求,要以「4+7」城市集採中選價為天花板進行報價。

對於這樣的報價行為,有醫藥行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既有跨國藥企報價策略因素影響,也有基於以往原研藥優勢心理影響。在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之前,有部分國產藥品療效與原研藥差距較大,使得一些人產生了國產仿製藥不如原研藥療效的心理,這部分人更青睞於購買原研藥,這樣的心理下也給予部分跨國藥企原研藥生存空間,所以有些原研藥企不願降價。

有在上輪「4+7」帶量採購中中標的中國仿製藥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中標後獲得了11個城市的大部分市場,一些國內仿製藥企被擠出市場,但是有原研藥企在部分地區的銷量卻藉此實現了增長。

但從國際來看,原研藥專利過期後,仿製藥的誕生普遍帶來原研藥價格的斷崖式下滑。「還是要相信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中國仿製藥企,增強老百姓的信任度。」上述中國仿製藥企人士說。

當然,在愈發激烈的競爭面前,越來越多的跨國藥企正發生改變,謀求以低價換取市場。「4+7」帶量採購試點時,外資、合資企業中標的有阿斯利康(吉非替尼片)、中美上海施貴寶製藥(福辛普利鈉片),而據米內網統計,本次有望中標的外資、合資企業增至7個。

例如,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4+7」中標企業為四川匯宇製藥,100mg/支中標價810元/支,本次禮來報價為809元/支,四川匯宇製藥報價798元/支。

硫酸氫氯吡格雷片「4+7」中標企業為深圳信立泰,75mg中標價3.18元/片,本次賽諾菲報價2.55元/片,石藥集團報價2.44元/片,樂普報價2.98元/片。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463家企業參與仿製藥一致性評價 集採中標影響幾何?
    【擴圍企業】「4+7」全國擴圍現外資企業身影今年9月24日,「4+7」帶量採購全國擴圍結果部分出爐,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全國擴圍產生擬中選結果,25個「4+7」試點藥品擴圍採購全部成功。
  • 長江產業觀察︱「4+7」藥品集採:中國醫療行業生態體系面臨重構
    主要觀點和內容總結如下:※「4+7」藥品集採中標結果令人意外,降價對醫藥企業利潤的毀滅性打擊將直接對其商業模式產生顛覆,但預計消費者將從中受益。「4+7」藥品集採:一場生死存亡的較量2018年12月7日,上海正式公布了首次「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的競標結果: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中,25種達成協議,6種流標,成功率81%。
  • 第二輪藥品集採:大品種不再是唯一 獨霸市場野心落空
    財聯社(上海,記者徐紅)訊,1月17日,第二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在上海完成了招開標。聯合採購辦公室公示結果顯示,此次藥品集採總共有33個品種參與競標,最終32個品種招標成功,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3%,最高降幅93%,預計全國患者可於2020年4月使用上中選藥品。
  • 藥品集採湧現「地板價」:多個產品最低一分錢
    鹽酸二甲雙胍片和卡託普利片都是競爭較充分品種,競標企業均在10家以上,因此出現血拼廝殺的情況也算符合預期。值得一提的是,鹽酸二甲雙胍片和卡託普利片的最低價都來自重慶科瑞製藥。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無論科瑞的報價是否有誤,卡託普利及二甲雙胍的價格在集採後淪落至1片幾分錢、甚至只有1分錢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相較二甲雙胍和卡託普利而言,氯氮平片的競爭就沒那麼激烈了,只有三家企業參與報價,最低價是恩華藥業(002262.SZ)報出的1.58元(25mg*100片/瓶),折算成單片價格就是0.0158元/片。
  • 第三批藥品集採現場:近200家藥企肉搏,有品種報價1分錢,有品種降價...
    「必中的決心」給出史上低價2018年底,「4+7」帶量採購試點,31個品種平均降價52%,最高降幅達96%,宣告了仿製藥高毛利時代結束。如果在此前的「4+7」試點和兩次全國集採中,還有企業遲疑、觀望甚至質疑,第三次招標意味著藥品集採真正走向常態化。8月20日,是第三批藥品集中採購的開獎日。藥企遞交報價的截止時間是8月20日上午10點。
  • 國家藥品局:我國仿製藥行業進入加速整合期,力勢超印度仿製藥!
    據介紹,我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近年我國仿製藥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18年市場規模達7000多億元。隨著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等政策的推行,加之更多外資原研藥進入市場、同臺競爭,預計仿製藥會出現「量升價跌」的情況。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測算,2024年仿製藥處方量佔比會上升到80%左右,但同時銷售額佔比會下降到55%左右。
  • 第三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結果公布 55個品種中標平均降幅53%
    羊城晚報訊記者陳澤雲報導:24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了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55個品種中標,藥品平均降價53%,其中,阿哌沙班、奧氮平等多個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過90%,多個藥品擊穿「地板價」。本輪集採金額約226億元,考慮降價和採購比例乘數,實際中標金額約在30億元左右,其中,廣東、浙江等省份採購量位居前列。
  • $50億抗癌藥首仿定了!齊魯今年17個高端仿製藥登場
    原研產品為輝瑞全球銷售近50億美元的重磅抗腫瘤藥,齊魯製藥於2018年11月首家申報仿製上市,獲批後成為國內首仿並視同過評。2020年即將收官,齊魯製藥今年已拿下了33個新批文,其中4個產品市場規模超10億,9個破億元……第四批國採臨近,公司的7大產品已準備就緒。  國內首個CDK4/6抑制劑仿製藥誕生!
  • 4+7最全分析(藥企、品種、價格、市場)
    「12.6」(4+7集採擬中選結果於2018年12月6日公布)將成為中國仿製藥的分水嶺,並將與作為中國新藥分水嶺的「7.22」(2015年7月22日,原CFDA發文啟動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一起載入中國醫藥史冊,從7.22到12.6,標誌著中國醫藥產業全面與國際接軌的大幕正式開啟。
  • 最新| 中國藥品銷售Top10公布
    以輝瑞為例,因為輝瑞在首批「4+7」帶量採購中,兩大重磅產品立普妥(阿託伐他汀鈣片)與絡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落標,從而使整體市場下滑。波立維(硫酸氫氯吡格雷片)作為賽諾菲王牌產品之一,具有強大的抗血栓作用,長期以來是全球抗血栓藥物市場的霸主,多年來雄踞世界暢銷藥第二寶座。但自2012年專利到期後,伴隨著大量仿製藥的競爭,該產品全球銷售額在逐年萎縮。
  • 齊魯製藥集團副總裁鮑海忠:構築多維優勢應對仿製藥微利時代 加強...
    目前,第三批國家組織集採藥品已在全國落地。隨著集採常態化,普通仿製藥將逐步回歸製造業利潤水平,仿製藥的「高毛利」時代宣告結束。近日,人民網·人民健康特邀齊魯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齊魯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鮑海忠做客人民網訪談間,探討仿製藥微利時代,中國藥企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 4+7什麼意思?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藥品大降價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7日訊  2018年12月6日,上海,國內藥企正大天晴通過降價96%,拿下了「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B肝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分散片的中標權。  在現場的證券分析師高超(化名)以「險勝」來形容恩替卡韋的中標,因為另一家藥企的報價只高出了幾分錢。
  • 冠脈支架集採「殺價」後,從樂普醫療看國產高值耗材的未來
    本次集採中,國產企業有微創、樂普醫療、藍帆、易生科技、萬瑞飛鴻等企業中標;外企則有美敦力、波士頓科學中標。許多企業都報出了低至千元以下的價格,山東吉威Excrossal心躍支架報價低至469元,與掛網價格13300元相比,降價超過96%。
  • 誠意藥業:集採擬中標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 三年集採或增2.4億元
    來源:挖貝網8月20日晚間,誠意藥業發布了公司參與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擬中標的公告,公司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0.75g)在國家組織的第三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擬中標。誠意藥業是國內內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主要的原料藥廠商,同時擁有鹽酸氨基葡萄糖原料藥和製劑生產雙批文。
  • 4+7未中標藥企:大跌、血戰,還是拱手讓人?
    她的客戶主要是製藥企業,從年初到現在她不停聽到周圍的同事聊起「4+7」帶量採購 ,現在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威力」。這家拒絕大王邀請的大型本土藥企在這輪「4+7」帶量採購中落標,如果說,所有中標企業都是「慘勝」的話,那麼落標企業就是「慘上加慘」。不僅僅是在11個試點城市中50%市場的「拱手讓人」,還要面對由此造成的資本市場劇烈動蕩。
  • 石市集採藥品價格平均降幅66%
    12月1日,記者從石家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石市從2019年7月1日起積極跟進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工作,截至目前已落地執行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政策,共計112種中選藥品。
  • 國君醫藥:3千條一致性評價數據告訴你 仿製藥企業至暗時刻過去了?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研究2018年底,市場對集採政策最悲觀的時候,醫藥行業曾迎來「至暗時刻」:A股和港股的醫藥龍頭企業股價連續暴跌,整個板塊的市值在三個交易日內蒸發了4000億元。半年過去了,雖然4+7的帶量採購政策即將迎來了進一步的全國聯動,但市場對集採的預期卻有了明顯的改善。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