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特約撰稿 | 張自然
本文節選自張自然博士於12月23日在揚子江藥業集團召開的泰州市藥學大會上的演講報告,經作者整理修改後授權賽柏藍獨家刊發。
「4+7帶量採購」(以下簡稱「4+7」)是首次由最高層審議通過、由國家主導、以真正的「帶量」為前提的集中採購,對整個醫藥產業具有顛覆性影響。
「12.6」(4+7集採擬中選結果於2018年12月6日公布)將成為中國仿製藥的分水嶺,並將與作為中國新藥分水嶺的「7.22」(2015年7月22日,原CFDA發文啟動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一起載入中國醫藥史冊,從7.22到12.6,標誌著中國醫藥產業全面與國際接軌的大幕正式開啟。
作者曾圍繞4+7網絡版(9月11日流出)發表了《 國家帶量採購,六大變局來了 》一文和圍繞4+7正式版(11月15公布)發表了《 收藏!11張圖表講透帶量採購 》一文,現再分別從中選結果、省市排名、企業排名、品種排名、落地進度和聯動趨勢等6個方面對4+7中選結果(12月14日公示結束)剖析如下文。
一、結果
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本次平均降幅為52%,較此前上海第3次帶量採購41.73%的降幅還要降低不少。
此次中選結果折算成採購額為18.95億元,在參選的31個品種中,有25個品種中選,6個品種流標,成功率達81%,其中,本土企業中選22個(佔88%),外企中選2個(佔12%)。
二、省市排名
中選企業總部共涉及6個省市,其中,浙江以9個品種中選位居第一,江蘇有6個品種中選名列第二,四川排名第三;浙江儘管只有兩家企業(華海、京新)中選,但這兩家都是擁有原料和製劑一體化具有產業鏈成本優勢的企業,且其多年的國際化耕耘,在一致性評價方面也佔盡了先機。
而江蘇蘇北的製劑國際化程度領先全國,故中選的企業數量也最多(豪森、揚子江、先聲、正大天晴),而四川因有3家企業(四川匯宇、成都倍特、科倫)中選而在中選品種數量上名列前茅也屬實至名歸,科倫成功轉型、倍特研發出眾、四川匯宇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作為第一個被收錄到《中國上市目錄集》的注射劑而聞名。
三、企業排名
華海以6個品種(佔近1/4)中選而一騎絕塵,京新中選3個位居第二,位於江蘇的豪森與揚子江和成都的倍特各有2個中選名列第三。
四、品種排名
1.品種降幅排名
本次集採最大的意外是「穿鞋者」(已有一定市場基礎)報地板價,如正大天晴0.5mg的恩替卡韋分散片在2017年的銷售即已達31.69億元(份額>40%),竟以超過94%降幅的0.62元/片報價,而外企僅施貴寶的福辛普利鈉片和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片兩個品種中選。
2.最小製劑單位單價排名
本次集採是以替代專利過期的原研為宗旨的,所以參選品種原來的價格都不太低,故最小製劑單位不足1元的尤其引人注目,在總共25個中選的品種中有多達15個品種的最小製劑單位的單價低於1元(圖5).
而這15個中僅浙江就佔了6個(華海和京新),其中有4個品種的還不足0.25元(華海的利培酮片、厄貝沙坦片、賴諾普利片和京新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再次彰顯了原料製劑一體化企業的成本優勢和「光腳者」(中選品種既有市場基礎很低甚至為0)輕裝上陣的巨大殺傷力。
3.中美單價對比
將4+7中選價與美國同品種單價對比發現,此次集採確實降價不小,如以0.62元/片知名的恩替卡韋的單價僅為美國的5%、成都倍特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的單價連美國的5%都不到,當然,還有很多品種比美國的貴很多,如氟比洛芬酯注射劑比美國的還貴24倍、奧氮平也比美國的也貴12倍。
附:張自然博士近期在本號發表的部分政策解讀文章
●帶量採購
《收藏!11張圖表講透帶量採購》,2018-12-1
《國家帶量採購,六大變局來了》,2018-10-16
●仿製藥
《最新!一致性評價後醫藥市場格局》, 2018-09-03
《印度仿製藥真相》,2018-07-18
《數百億原研藥,或被一致性評價藥品擠掉》2018-06-20
《藥改20年,從大降價到進口替代》,2018-04-10
《張自然:我為什麼極力主張開展仿製藥?》,2018-03-19
《藥品專利制五大玩法,影響所有藥企》,2018-04-23
●DRGs
《藥佔比再加碼!藥企遭重創》DRGs,2018-03-08
●新基藥
《新版基藥:品種、市場、進醫保情況等全景分析》,2018-11-2
●醫改成就
《收藏!改革開放40年,15圖看懂中國醫藥產業》, 2018-09-11
《藥改20年,從大降價到進口替代》,2018-04-10
《藥改3年,5大變革,影響所有藥企》,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