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
名詞 解釋
帶量採購是藥品招標採購中的一個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拿出試點地區公立醫院部分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而且在招標的時候就承諾藥品的銷量,保證在一定期限內用完,並預付一定比例的採購金額給中標企業。
「4+7」
國家帶量採購首先將在11個城市進行試點,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因此帶量採購也被稱為「4+7」帶量採購。
12月11日,日前,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與試點城市去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藥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藥價大幅下降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不影響企業發展,並且降價不降質。
帶量採購的實施或許將是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公司商業模式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原有的品種策略、銷售體系都將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從投資維度,或許相當部分化學製劑工業公司將面臨利潤增速重估和估值體系重構。
在化學仿製藥公司重構估值體系和盈利預測清晰前,資本市場可能採取觀望態度。未來可以關注:
產品線長且持續具備創新能力,並有能力做增量的公司
創新毫無疑問是未來非常確定的方向。並且從每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需要企業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當前面的成熟產品進入到生命周期的下降階段時,有新產品跟進。
部分規避帶量採購相關的化學仿製藥品種
比如部分專科產品或者偏消費的產品,由於其產品不在醫保目錄,又是生物製劑,屬於典型的規避政策影響、獨立成長的品種。
12月6日,國家「4+7」試點帶量採購預中標結果出爐,31個預中標品種中多數將大幅降價。其中,恩替卡韋最高降價90%,厄貝沙坦降價60%。
此次獲得預中標資格的藥企僅有兩家是跨國藥企,本土藥企中華海藥業斬獲的品種數最多,有6個藥品中標。
本次帶量採購涉及31個品種,多為慢病用藥和常見用藥。銀河證券測算的結果顯示,本次集採量佔試點城市用藥需求總量的30%至50%。
按照中標規則,品種中選需經過預中選和擬中選兩大流程。
根據此次公布的預中標結果來看,預中選品種已大幅度降價,部分藥品更出現了「地板價」。其中,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預中標價格為每片0.62元,比之前的最低中標價6.72元,降價幅度高達90%。京新藥業的氨氯地平同樣以每片0.14元的低價獲得預中選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獲得預中選資格的企業及申報品種,將統一進入下一步的談判確認程序,不排除有價格調整或流標可能,最終結果仍有待觀察。
預中標結果顯示,跨國藥企中僅有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2家入圍。
業內分析認為,在帶量採購模式下,對已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品來說,其進口替代機遇增強,憑價格優勢,市場份額提升彈性最大,而原研藥的市場份額可能會進一步被擠壓。
12月7日,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正式對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25個試點通用名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其中22個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擬中選結果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試點辦、聯採辦負責人就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採訪。
聯盟採購
藥價最高降幅96%
擬中選結果顯示,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有25個集中採購擬中選,成功率81%。其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22個,佔88%,原研藥3個,佔12%。與試點城市去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原研藥吉非替尼片降價76%,福辛普利鈉片降價68%,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低25%以上。
目前,擬中選結果還在公示期。公示期結束後,聯採辦將會確定並發布中選結果。試點辦將指導和推進各試點城市制定試點方案和配套政策,兌現招標結果。
此次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採取「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形式,由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等國家有關部門成立國家試點工作小組及其辦公室,推動試點城市形成聯盟集中採購。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為集中採購主體,組成採購聯盟,各試點城市委派代表組成聯合採購辦公室,試點地區藥品集中採購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委託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及其陽光採購平臺,承擔具體集中採購工作。
針對以往量價脫鉤、競爭不足、採購分散、政策不協同的特點,此次試點最大的亮點是帶量採購,明確入圍資格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及原研藥。聯採辦匯總了11個試點城市的用藥數量,在採購公告中明確了每個品種的採購量。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與原研藥實現公平競爭,中標結果顯示,原研藥僅佔3席位置,其餘由仿製藥奪得。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說,帶量採購是我國多年來藥品採購一直爭取達到的目標。與不帶量的集中採購相比,帶量可以給藥品企業明確的銷售承諾和預期,從而可以給出更優惠的價格,讓患者獲得更多收益。同時,減少藥品購銷過程中的灰色空間,避免「二次公關」、醫院「二次議價」等問題。
進入醫院
確保患者儘快買到
11城市患者何時能買到這些價格低廉、質量較優的藥品?
試點辦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確保中選藥品進入醫院並得到優先使用。醫療保障部門將藥品使用情況納入醫保協議管理,出臺支付標準政策,加強對中選藥品和未中選藥品採購使用的監測監控,對因規範使用中選品種而減少醫保基金支出的醫院,結餘部分按比例留給醫院,建立健全醫療機構醫保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衛生健康部門將中選藥品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制定用藥指南,優先使用中選藥品納入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體系,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
專家指出,帶量採購堵住了「二次議價」、回扣空間,明確承諾的市場用量將是競爭性的,將深刻觸及以藥補醫機制,直接觸動藥企和醫療機構的利益。如果要避免以前的集中採購老路,必須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徹底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建立科學補償機制,並通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三醫聯動改革,確保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
擠掉水分
降低藥企銷售成本
此次試點擬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2%,原研藥僅有3個,不管是仿製藥還是原研藥,都在原價格基礎上降價獲得擬中選資格。由於價格降幅較大,且佔有11城市較大份額的市場規模,結果公布後引發輿論熱議。
聯採辦負責人認為,結果符合預期。「集中採購本身具有降低採購價格的效應,具體到企業,由於各自的費用結構不同、市場結構不同,降幅有高有低。上海市2017年對26個品規藥品開展帶量採購,平均降幅為54%。參考上海市效果,本次集中採購總體降幅符合預期。」
有些藥品中標價格比較低,聯採辦負責人認為,藥價虛高是我國醫藥領域存在的現有問題。根據權威部門調查資料,在藥品銷售價格中,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合理利潤,僅佔了較小的部分。因此這些擬中選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後,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藥品生產企業「還是能賺錢的」,中標不影響企業發展,並且降價不降質。本次集中採購以通過一致性評價為入圍標準,中選後藥品監管部門將強化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加強全生命周期質量監管,確保一致性評價不是「一次性」評價,因此群眾不必擔心藥品的質量和療效。
對企業來說,「當期非利空、長期是利好」。該負責人說,擬中選藥品價格大幅下降,根本原因是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模式下,既往包含在銷售價格中的銷售費用、市場推廣成本等「水分」沒有存在必要了。帶量採購、承諾及時還款、聯盟採購方式大大降低了藥品生產、銷售成本,將藥品生產企業從「帶金銷售」的無序競爭中解放出來,有利於引導其將努力轉移到提升藥品質量、促進藥品研發的正確軌道上來,對我國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深遠意義。
在中選結果執行中,國家藥監局、工信部等部門,將採取有力措施保障中選藥品的質量和供應。加強對中選品種生產、流通、使用全周期的質量監管,提高抽檢頻次,加大違法違規企業追責力度。建立企業庫存和停產報告制度,確保供應穩定。醫保基金按不低於採購金額的30%預付醫療機構,調動企業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