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帶量採購落地有什麼影響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

2020-12-05 中國IT通訊網

帶量採購

名詞 解釋

帶量採購是藥品招標採購中的一個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拿出試點地區公立醫院部分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而且在招標的時候就承諾藥品的銷量,保證在一定期限內用完,並預付一定比例的採購金額給中標企業。

「4+7」

國家帶量採購首先將在11個城市進行試點,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因此帶量採購也被稱為「4+7」帶量採購。

12月11日,日前,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與試點城市去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藥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藥價大幅下降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不影響企業發展,並且降價不降質。

帶量採購的實施或許將是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公司商業模式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原有的品種策略、銷售體系都將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從投資維度,或許相當部分化學製劑工業公司將面臨利潤增速重估和估值體系重構。

在化學仿製藥公司重構估值體系和盈利預測清晰前,資本市場可能採取觀望態度。未來可以關注:

產品線長且持續具備創新能力,並有能力做增量的公司

創新毫無疑問是未來非常確定的方向。並且從每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需要企業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當前面的成熟產品進入到生命周期的下降階段時,有新產品跟進。

部分規避帶量採購相關的化學仿製藥品種

比如部分專科產品或者偏消費的產品,由於其產品不在醫保目錄,又是生物製劑,屬於典型的規避政策影響、獨立成長的品種。

12月6日,國家「4+7」試點帶量採購預中標結果出爐,31個預中標品種中多數將大幅降價。其中,恩替卡韋最高降價90%,厄貝沙坦降價60%。

此次獲得預中標資格的藥企僅有兩家是跨國藥企,本土藥企中華海藥業斬獲的品種數最多,有6個藥品中標。

本次帶量採購涉及31個品種,多為慢病用藥和常見用藥。銀河證券測算的結果顯示,本次集採量佔試點城市用藥需求總量的30%至50%。

按照中標規則,品種中選需經過預中選和擬中選兩大流程。

根據此次公布的預中標結果來看,預中選品種已大幅度降價,部分藥品更出現了「地板價」。其中,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預中標價格為每片0.62元,比之前的最低中標價6.72元,降價幅度高達90%。京新藥業的氨氯地平同樣以每片0.14元的低價獲得預中選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獲得預中選資格的企業及申報品種,將統一進入下一步的談判確認程序,不排除有價格調整或流標可能,最終結果仍有待觀察。

預中標結果顯示,跨國藥企中僅有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2家入圍。

業內分析認為,在帶量採購模式下,對已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品來說,其進口替代機遇增強,憑價格優勢,市場份額提升彈性最大,而原研藥的市場份額可能會進一步被擠壓。

12月7日,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正式對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25個試點通用名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其中22個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擬中選結果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試點辦、聯採辦負責人就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採訪。

聯盟採購

藥價最高降幅96%

擬中選結果顯示,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有25個集中採購擬中選,成功率81%。其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22個,佔88%,原研藥3個,佔12%。與試點城市去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原研藥吉非替尼片降價76%,福辛普利鈉片降價68%,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低25%以上。

目前,擬中選結果還在公示期。公示期結束後,聯採辦將會確定並發布中選結果。試點辦將指導和推進各試點城市制定試點方案和配套政策,兌現招標結果。

此次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採取「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形式,由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等國家有關部門成立國家試點工作小組及其辦公室,推動試點城市形成聯盟集中採購。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為集中採購主體,組成採購聯盟,各試點城市委派代表組成聯合採購辦公室,試點地區藥品集中採購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委託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及其陽光採購平臺,承擔具體集中採購工作。

針對以往量價脫鉤、競爭不足、採購分散、政策不協同的特點,此次試點最大的亮點是帶量採購,明確入圍資格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及原研藥。聯採辦匯總了11個試點城市的用藥數量,在採購公告中明確了每個品種的採購量。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與原研藥實現公平競爭,中標結果顯示,原研藥僅佔3席位置,其餘由仿製藥奪得。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說,帶量採購是我國多年來藥品採購一直爭取達到的目標。與不帶量的集中採購相比,帶量可以給藥品企業明確的銷售承諾和預期,從而可以給出更優惠的價格,讓患者獲得更多收益。同時,減少藥品購銷過程中的灰色空間,避免「二次公關」、醫院「二次議價」等問題。

進入醫院

確保患者儘快買到

11城市患者何時能買到這些價格低廉、質量較優的藥品?

試點辦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確保中選藥品進入醫院並得到優先使用。醫療保障部門將藥品使用情況納入醫保協議管理,出臺支付標準政策,加強對中選藥品和未中選藥品採購使用的監測監控,對因規範使用中選品種而減少醫保基金支出的醫院,結餘部分按比例留給醫院,建立健全醫療機構醫保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衛生健康部門將中選藥品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制定用藥指南,優先使用中選藥品納入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體系,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

專家指出,帶量採購堵住了「二次議價」、回扣空間,明確承諾的市場用量將是競爭性的,將深刻觸及以藥補醫機制,直接觸動藥企和醫療機構的利益。如果要避免以前的集中採購老路,必須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徹底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建立科學補償機制,並通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三醫聯動改革,確保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

擠掉水分

降低藥企銷售成本

此次試點擬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2%,原研藥僅有3個,不管是仿製藥還是原研藥,都在原價格基礎上降價獲得擬中選資格。由於價格降幅較大,且佔有11城市較大份額的市場規模,結果公布後引發輿論熱議。

聯採辦負責人認為,結果符合預期。「集中採購本身具有降低採購價格的效應,具體到企業,由於各自的費用結構不同、市場結構不同,降幅有高有低。上海市2017年對26個品規藥品開展帶量採購,平均降幅為54%。參考上海市效果,本次集中採購總體降幅符合預期。」

有些藥品中標價格比較低,聯採辦負責人認為,藥價虛高是我國醫藥領域存在的現有問題。根據權威部門調查資料,在藥品銷售價格中,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合理利潤,僅佔了較小的部分。因此這些擬中選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後,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藥品生產企業「還是能賺錢的」,中標不影響企業發展,並且降價不降質。本次集中採購以通過一致性評價為入圍標準,中選後藥品監管部門將強化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加強全生命周期質量監管,確保一致性評價不是「一次性」評價,因此群眾不必擔心藥品的質量和療效。

對企業來說,「當期非利空、長期是利好」。該負責人說,擬中選藥品價格大幅下降,根本原因是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模式下,既往包含在銷售價格中的銷售費用、市場推廣成本等「水分」沒有存在必要了。帶量採購、承諾及時還款、聯盟採購方式大大降低了藥品生產、銷售成本,將藥品生產企業從「帶金銷售」的無序競爭中解放出來,有利於引導其將努力轉移到提升藥品質量、促進藥品研發的正確軌道上來,對我國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深遠意義。

在中選結果執行中,國家藥監局、工信部等部門,將採取有力措施保障中選藥品的質量和供應。加強對中選品種生產、流通、使用全周期的質量監管,提高抽檢頻次,加大違法違規企業追責力度。建立企業庫存和停產報告制度,確保供應穩定。醫保基金按不低於採購金額的30%預付醫療機構,調動企業積極性。

 

相關焦點

  •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藥品帶量採購背後透露的邏輯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1日訊  讓市場不安已久的「4+7」帶量採購招標如期進行,而最後公布的結果則比市場所預測的更為極端,再疊加華為孟晚舟被捕事件的影響,醫藥板塊整體大幅下殺,透出徹骨涼意。「4+7」的招標結果和背後的邏輯,到底意味著什麼?  何為4+7帶量採購?
  • 一文讀懂「4+7帶量採購」:有什麼好處?如何影響藥企?
    那麼,「4+7」藥品帶量採購指的是什麼?對於藥價、醫藥市場和藥企會產生哪些影響?什麼是「4+7帶量採購」?據人民日報報導,帶量採購是在集中採購的基礎上提出的,指的是在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開展招投標或談判議價時,要明確採購數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藥品數量報價。
  • 「4+7」藥品帶量採購將帶來什麼?
    CNSPHOTO供圖在近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截至(4月)14日24點,25個中選品種在11個試點地區採購總量達到了4.38億片/支,總金額達5.33億,完成約定採購總量的27.31%。陳金甫表示,這個數字超出了預期,也消除了以往大家對於醫院採不採、用不用的擔心。
  •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 醫藥代表的寒冬要來了?
    近年來,伴隨「兩票制」和帶量採購等政策的實施,曾經回報豐厚的職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變革中,中國數百萬藥代群體會否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初,國辦發文,選擇北京、天津、上海等11個城市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工作,即「4+7」帶量採購。  所謂帶量採購,就是實現「以量換價」。
  • 藥品帶量採購來了 這對藥企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方案解讀座談被認為與過去兩日裡醫藥板塊集體下挫有關。9月11日,在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進行了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集採(試點)方案解讀及座談。據悉,本輪共33個藥品參加試點採購,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確定參加此次帶量採購試點。
  • 4+7帶量採購細則解析 11個城市具體執行時間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18日訊  2018年12月,25個「4+7」帶量採購中選品種公布,按照此前國家醫保局部署,到2019年3月底,「4+7」帶量採購應全面落地執行。截至目前,11個城市均已下達相關文件,明確具體執行時間與細則,將從7大維度對不同城市在執行「4+7」帶量採購的細則進行解析。
  • 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成果在衡陽落地
    慰問2021年衡陽第一例冠脈支架手術患者當天上午,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帶隊督查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落地情況,並親切慰問了冠脈支架手術患者。在市中心醫院現場督查了解到,今年1月1日凌晨1時許,市中心醫院為突發心臟病的王某成功實施了手術,用了兩個冠脈支架。
  • 懷化冠脈支架帶量採購政策落地
    記者 李芷雁本報訊 為進一步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的醫藥負擔,讓老百姓花更少的錢,使用質優價廉的醫用耗材產品,我市於2021年1月1日零時執行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相關醫院可以採購冠脈支架中選產品進行臨床使用。
  • 來論|藥品帶量採購,還須司法「帶電」介入
    日前,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在各地陸續落地,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3%,最高降幅達到93%,患者受益明顯。近期,有消息傳出第三批帶量採購即將啟動,藥價水分還能再擠多少,各界對此充滿期待。基於此,我國已先後組織實施了二批藥品集中採購,嚴把採購、配送、結算、監督等重要環節,在減少藥物流通環節和有效降低藥價等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特別是,32種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53%,最高降幅達到93%,讓患者真正從藥品帶量採購新政中受益。藥品集中採購好比「團購」,帶量採購、以量換價,與藥品生產企業進行談判,達到降低藥價、減輕患者藥費負擔的目的。
  • 帶量採購戳破進口高值耗材高價泡沫
    「清倉大甩賣」的一幕,在近期舉行的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3+N」聯盟)人工晶狀體類高值耗材聯合帶量採購現場上演。如同硬幣的兩面,作為抑制高值耗材,尤其是進口高值耗材價格虛高的重要舉措,帶量採購的成效無疑是立竿見影的。同時,帶量採購也帶來了市場格局重塑、國產廠商市場份額擴大,以及國產化替代的機遇。
  • 第三輪國家帶量採購來了,35個品種(附目錄)
    ▍來源:賽柏藍▍作者:半夏▍第三輪帶量採購,35個品種流出近日,業內流傳一份《關於報送擴大國家組織集中採購和使用藥品品種範圍相關採購數據的通知》。據知情人士透露,在11月27日下午,聯採辦在上海召開藥品集中採購工作座談會,包括默克、拜耳、賽諾菲、科倫、恆瑞、石藥、齊魯、正大天晴等多家藥企參加了座談會。有業內人士稱,本次座談會是在為第三輪帶量採購擴品種提前摸底。
  • 擠去價格「水分」 完善產品標準——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實現...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擠去價格「水分」 完善產品標準——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實現破冰新華社記者張泉如同藥品一樣,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廣受關注。心臟支架、起搏器、人工關節……這些高值醫用耗材給患者帶來康復希望的同時,也因價格較高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
  • 曬曬「聯盟版」醫耗帶量採購成效 吸氧裝置被砍價72%
    目前,「聯盟版」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加速,各地耗材集採也逐漸展開,而國家醫保局也釋放出信號,高值耗材全國集採呼之欲出,據了解,第三批國家集採也有望於2020年7月啟動。砍價只為惠民「你確定報價2元嗎?這個比擬採購價多出了5角,請拿出最大的誠意。」
  • 13.2萬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最低價中標
    13.2萬個高值耗材,省級「團購」開啟昨日(7月20日),江蘇省醫保局最新發布了《江蘇省第三輪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組團聯盟集中採購公告(二)》(以下簡稱《公告》)。事實上,早在6月30日,江蘇省醫保局就發布了通知表示將組織省內部分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第三輪省級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對初次置換人工膝關節、人工硬腦膜、人工硬脊膜、疝修補材料4種高值耗材進行以量換價,採購量定為省平臺2019年採購總量的70%,採購周期為2年。在本次的《公告》中,江蘇省醫保局進一步對省第三輪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的規則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 醫療器械行業專題報告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政策專題研究
    月 31 日,已 有 13 個省市落地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方案。2019 年 7 月,安徽、江蘇兩個省 份率先進行試點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其中江蘇已進行了三輪帶量採購;山西、 山東、遼寧、甘肅、湖南、雲南、重慶、海南等也先後開展高值耗材帶量採 購的落地探索;京津冀 3 省市也已經出臺醫用耗材聯合帶量採購方案,遼寧、 吉林、黑龍江、山西、內蒙古等地也表示要積極跟進,參與開展聯合採購, 建立以京津冀合作為基礎的北方採購聯盟,形成「3+5」聯合採購新模式。
  • 29個大品種,帶量採購正式執行(附名單)|氟羅沙星|採購|執行|藥品|...
    近日,湖北省藥械集中採購部門發布《湖北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實施細則的通知》,公布了湖北省首批帶量採購的品種、標準和競價規則。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3日,湖北省醫保局曾發布《關於開展湖北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的通知》,正式披露湖北首次集採的品種——涉及多索茶鹼、氟氧沙星、環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替卡西林等在內的33個藥品。
  • 17個大品種,開始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附名單)
    之前國家集採會議的相關消息明確:對於省級帶量採購,鼓勵省際聯合,建議地市不要做帶量採購。不少業內人士對賽柏藍坦言:縮小到地市級的帶量採購沒有太大必要性,而未來的帶量採購模式在「省際聯盟」上大有可為,因為具備一定的基礎量,也能兼顧到地方特色。2省際聯合聯盟,優勢在哪?
  • 擴大集採品種、構建國家平臺,國務院帶量採購重磅新政蓄勢待發
    來源:一財網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擴圍正在緊鑼密鼓落地之際,包括擴大集採品種,構建國家採購平臺以及確立醫保支付標準等新一輪帶量採購重磅政策已經提上國務院的議事日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更好服務群眾看病就醫。
  • 31個大品種,帶量採購開始|銷售額|中成藥|藥品|-健康界
    來源/醫藥經濟報作者/張松31個大品種,地方開始帶量採購四省(市)醫用耗材聯合帶量採購剛落下帷幕,聯盟成員大省河南又趁熱打鐵地將「戰場」轉移至藥品帶量採購。不過隨著地方帶量採購深入推進,PPI類藥物被多地相繼納入集採名單,未來價格將進一步承壓。2中成藥集採又一試點探索河南藥品帶量採購的另一大看點在於多款中成藥注射劑大品種的納入。
  • 醫藥大省,40品種執行帶量採購
    1醫藥大省,帶量採購正式開始昨日(10月10日),山東省政府採購中心發布《山東省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公告》,並且公布了40個品種的名單。節前(9月3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印發山東省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實施方案的通知》。10日後,山東省公布了相關品種,意味著山東這個醫藥大省正式官宣,40個品種的帶量採購,開始執行。據賽柏藍梳理,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美託洛爾、氟桂利嗪、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複方甘草酸苷、蘭索拉唑、左氨氯地平等常用品種均在山東此次的集採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