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4+7帶量採購」:有什麼好處?如何影響藥企?

2021-01-15 健康界

12月6日,由4個直轄市和7個省會或計劃單列市參與的藥品集中採購試點,陸續揭曉擬中標結果。

據了解,這場「4+7」的藥品帶量採購中選品種大幅度降價。其中恩替卡韋降價90%,恆瑞厄貝沙坦降價60%。據上海證券報報導,華海藥業(600521)成為中標最多的企業。此外,京新藥業、石藥集團、揚子江藥業都有多個產品入圍。而跨國藥企僅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入圍。

由於價格降幅超出預期。12月6日,A股醫藥股普遍下挫。樂普醫療(300003)、貝達藥業(300558)、普洛藥業(000739)跌停。而中標最多的華海藥業在下午一度觸及漲停,後收於14.93元/股,漲幅為3.04%。

那麼,「4+7」藥品帶量採購指的是什麼?對於藥價、醫藥市場和藥企會產生哪些影響?

什麼是「4+7帶量採購」?

據人民日報報導,帶量採購是在集中採購的基礎上提出的,指的是在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開展招投標或談判議價時,要明確採購數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藥品數量報價。這種明確採購量的採購方法被稱為帶量採購,也是我國多年來藥品採購一直爭取達到的目標。

簡單地說,帶量採購可以理解為大型「團購」,明確採購量,低價者中標,帶量採購可以通過企業間的市場化競價,起到以量換價的作用,降低採購藥品的價格。

上海已經3次進行帶量採購,招商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上海2018年6月公布的第三次帶量採購,一共採購了20個品種,拿出上海市50%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未中標帶量採購的企業只能分享剩餘50%的市場份額。而國家推動的11個城市帶量採購,也是拿出60%~70%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其他企業只能分享剩餘 30%~40%的份額。

「4+7」指的是此次帶量採購試點城市。

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明確了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11個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的聯合採購辦公室在11月15日發布了《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文件》。

根據採購文件,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即4+7個城市)將進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聯合採購辦公室作為工作機構,代表試點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實施集中採購。

文件中公布了31個採購品種名錄。

據招商證券,此次「4+7帶量採購」中選品種的確定方式是,如果申報企業大於或等於3家,最低價者中標;如果最低價有多家企業,那麼此前在11城市銷售範圍多、銷量大的企業中標,如果申報企業為2家,最低價者進入預中標名單。如果申報企業只有1家,該企業進入預中標名單。這樣,每個品種只有1家企業進 入預中標名單。對於預中標名單裡的企業,按降價幅度排序:降幅前列 (不超過 7 家)直接中標,其他預中標品種進行議價談判:參考申報企業大於等於3家的中標品種的平均降幅,確定議價談判的最低降幅。

本次「4+7帶量採購」以結果執行日起12個月為一個採購周期。若在採購周期內提前完成約定採購量的,超過部分仍按中選價進行採購,直至採購周期屆滿。

帶量採購有什麼好處?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介紹,帶量採購有三大優勢:

一是帶量採購有確定的商品數量要求,買賣雙方可以針對交易細節開展談判。與不帶量的集中採購相比,帶量可以給藥品企業明確的銷售承諾和預期,方便企業安排生產和銷售,控制成本,從而可以給出更優惠的價格,讓患者獲得更多收益。

二是可減少藥品購銷過程中的灰色空間。帶量的同時意味著該批量藥品供應企業的確定性,並且確保採購結果落實。目前實行的藥品集中採購在招投標階段缺乏明確的用量要求,中標並不意味著有銷量,醫院仍然具有自主選擇權。因此企業可能要「二次公關」、醫院可以「二次議價」,嚴重的會使中標結果形同虛設。實施帶量採購則意味著通過招投標可以直接籤署購銷合同,實現招採合一,消除灰色空間,因此意義重大。

三是有助於推動藥品採購流程的完善。藥品招投標中,評標專家主體是醫生。在存在「二次議價」空間時,為尋求醫院補償的有效渠道,存在主觀上預留價格空間以備再議的動機。消除「二次議價」空間,可以反過來規範評標專家的行為,促進評標過程的規範化。

對於患者來說,帶量採購的直觀好處是,藥價或因此得到降低。

上海從2014年底以來,已經實行了三批帶量採購。國海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從降價幅度上看,上海市帶量採購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三批帶量採購合計27個品種,均為片劑和膠囊劑等口服劑型,最終中標價平均每片/粒的價格為0.04~3.06元,與帶量採購執行前同一廠家在上海的最近一次中標價相比,平均價格降幅約為57%。

帶量採購如何影響藥企?

《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文件》發布後,隨即在醫藥行業掀起熱議,帶量採購將對市場格局帶來劇烈影響。

企業一旦中標,則可迅速吞下大量市場份額,中標所付出的代價是給出最低的價格。據新華社報導,上海市人社局醫保處副處長龔波表示,由於承諾了採購數量,企業中標後不用再擔心產品銷售的問題,能夠節省大量促銷、流通等環節的費用。

而一旦落選,只能眼睜睜看著別家企業「佔領」市場。因此維繫價格和市場的平衡,成為帶量採購中最為關鍵的博弈。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就短期影響來看,本次中標的企業,明年淨利潤會增厚,不僅市場份額提升,同時每隻藥品銷售的利潤貢獻也將提升。反之,落標企業則業績將會受影響。整體而言,帶量採購導致藥品降價,將壓縮相關產業鏈上中遊企業的利潤,但對於單個公司,若在帶量採購中爭取到較大幅度的銷售量提升,從而抵消降價的影響,則對公司鞏固行業市場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到不同定位的藥企,影響也有不同。

平安證券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帶量採購對於仿製藥的估值偏負面,一方面,一旦某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達到3家以上,意味著價格競爭將加劇,各家企業將只能賺到加工費;另一方面,每年的競爭也使企業業績波動會加大,業績可預測性下降,長期而言,隨著帶量採購的推廣,國內仿製藥會趨向集約化生產,大型仿製藥企業依靠低成本、多品種存活下來,但估值可能不高。

本次「4+7帶量採購」的採購量就全國整體藥品規模來講,並不算大。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即使此次招標的回款及帶量情況較好,要形成全國性的影響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此次招標的總金額小於60 億元,佔全國的市場規模小於0.5%,招標量佔相應品種在11 個城市的30-50%份額,佔全國約10-15%。受制於一致性評價進度的影響,品種數及區域和份額都有待擴大。

不少上市藥企在近日接受投資者問詢、調研中,也談及了帶量採購的影響。

12月6日,藥明康德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醫藥研發賦能平臺,主營業務不受國內藥品集中採購降價影響。仿製藥降價加速了傳統醫藥企業向創新藥轉型。公司作為少數全面端到端新藥研發服務平臺之一,具有覆蓋整個藥物發明、開發及生產價值鏈的服務能力,通過公司的平臺,能夠迎合傳統製藥企業的需求。

主要生產中樞神經藥物的恩華藥業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4+7」帶量採購是國家醫保政策針對目前國情所採取的有益調整實施措施,長期而言,有利於國民醫療健康事業的穩定發展,也有利於醫療產業的可持續成長。會促進醫藥公司優化產品結構,增加研發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

「短期影響更多是心理層面因素所致。」恩華藥業稱。

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一心堂在12月6日則表示,帶量採購對整個藥房行業的影響比較間接和局限。「帶量採購涉及的藥品,絕大多數是醫院的臨床處方藥,或者說是要非常依賴專業診斷才能對劑量、適應症做出判斷的處方藥,這些藥品在藥店渠道銷售量不是很大。」

生產抗癌藥品的貝達藥業在12月3日表示,4+7帶量採購目前有明確的目錄範圍,第一批帶量採購議價目錄共31個品種,多數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該帶量採購模式目前對已有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的原研廠家影響較大。公司產品埃克替尼不在此次採購範圍內,目前對埃克替尼沒有影響,公司將持續關注EGFR靶向藥市場的情況變化。

相關焦點

  •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藥品帶量採購背後透露的邏輯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1日訊  讓市場不安已久的「4+7」帶量採購招標如期進行,而最後公布的結果則比市場所預測的更為極端,再疊加華為孟晚舟被捕事件的影響,醫藥板塊整體大幅下殺,透出徹骨涼意。「4+7」的招標結果和背後的邏輯,到底意味著什麼?  何為4+7帶量採購?
  • 國家帶量採購落地有什麼影響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
    「4+7」 國家帶量採購首先將在11個城市進行試點,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因此帶量採購也被稱為「4+7」帶量採購。 12月11日,日前,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與試點城市去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藥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藥價大幅下降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不影響企業發展,並且降價不降質。 帶量採購的實施或許將是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公司商業模式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 「4+7」藥品帶量採購將帶來什麼?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孟)「『4+7』帶量採購,給醫藥行業帶來了劇痛,會讓醫藥行業進行一次大洗牌;但另一方面,這也是快刀斬亂麻,能夠有效解決藥價虛高、醫保控費的難題。」醫藥業內人士陳鑫(化名)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 藥品帶量採購來了 這對藥企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方案解讀座談被認為與過去兩日裡醫藥板塊集體下挫有關。9月11日,在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進行了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集採(試點)方案解讀及座談。據悉,本輪共33個藥品參加試點採購,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確定參加此次帶量採購試點。
  •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 醫藥代表的寒冬要來了?
    今年初,國辦發文,選擇北京、天津、上海等11個城市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工作,即「4+7」帶量採購。  所謂帶量採購,就是實現「以量換價」。  藥企壓低價格的同時,也換來了回報。依照《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方案》,試點地區要按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年度藥品總用量的60%—70%估算採購總量,進行帶量採購。  對於這一政策的實施,在北京從事醫藥代表工作的周昕(化名)心情有些複雜。
  • 4+7未中標藥企:大跌、血戰,還是拱手讓人?
    看來真是影響不小啊,大王無奈地搖了搖頭。她的客戶主要是製藥企業,從年初到現在她不停聽到周圍的同事聊起「4+7」帶量採購 ,現在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威力」。這家拒絕大王邀請的大型本土藥企在這輪「4+7」帶量採購中落標,如果說,所有中標企業都是「慘勝」的話,那麼落標企業就是「慘上加慘」。
  • 4+7最全分析(藥企、品種、價格、市場)
    「4+7帶量採購」(以下簡稱「4+7」)是首次由最高層審議通過、由國家主導、以真正的「帶量」為前提的集中採購,對整個醫藥產業具有顛覆性影響。作者曾圍繞4+7網絡版(9月11日流出)發表了《 國家帶量採購,六大變局來了 》一文和圍繞4+7正式版(11月15公布)發表了《 收藏!11張圖表講透帶量採購 》一文,現再分別從中選結果、省市排名、企業排名、品種排名、落地進度和聯動趨勢等6個方面對4+7中選結果(12月14日公示結束)剖析如下文。
  • 曬曬「聯盟版」醫耗帶量採購成效 吸氧裝置被砍價72%
    目前,「聯盟版」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加速,各地耗材集採也逐漸展開,而國家醫保局也釋放出信號,高值耗材全國集採呼之欲出,據了解,第三批國家集採也有望於2020年7月啟動。砍價只為惠民「你確定報價2元嗎?這個比擬採購價多出了5角,請拿出最大的誠意。」
  • 藥品「帶量採購」是大型「團購」!還會降低藥價!啥情況?一分鐘看懂→
    而「帶量採購」則可理解為大型「團購」,提前明確藥品採購量,各廠家進行報價及議價,價低者中標。那麼,帶量採購的施行對藥品價格又有多大影響呢?「帶量採購」極大降低了部分藥品價格,據公示結果顯示,「4+7」帶量採購首批中標藥品價格平均降低52%,最高降幅達96%,31個中標品種中,有7個品種降價幅度超過70%,12個降幅在40%到70%之間,原研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片此前2280元,降至547元,降價76%,治療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福辛普利鈉片降價68%,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低25%以上。
  • 帶量採購不改醫藥股價值 私募布局三大細分行業
    證券時報記者 趙婷「帶量採購」新一輪中標結果出爐,醫藥板塊連續下跌。在私募人士看來,「帶量採購」帶來藥品市場巨變,但不影響醫藥板塊的投資價值,創新藥、醫療器械以及醫療服務三大細分行業仍被普遍看好。9月25日,上海陽光醫藥網公布了《聯盟地區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結果公示》,不少品種價格在首輪「4+7」基礎上再創新低,競價降幅近六成。實際上,在9月24日中標結果流出之後,市場就已經做出反應,部分醫藥個股尾盤閃崩,而有望入圍的藥企股價則出現上揚。
  • 每日「藥」聞|京津冀帶量採購聯盟成立;悅康藥業科創板「遇冷」
    京津冀帶量採購聯盟成立,醫藥界又迎砍價新選手;悅康藥業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不足30%,仿製藥企在科創板遇冷……過去一天,醫藥市場又有哪些熱點值得關注呢?讓讀懂君帶你一起看看吧。PS:每個工作日早晨,「讀懂財經」每日「藥」聞,準時更新,第一時間帶你追蹤醫藥市場熱點。
  • 帶量採購戳破進口高值耗材高價泡沫
    根據公開資料,安徽高值耗材帶量採購中,中標價總體平均降幅為20.5%,國產品類平均降價18.1%,進口品類平均降價20.9%;江蘇高值耗材帶量採購中,中標價平均降幅為26.89%,最高降幅達38%。而 「3+N」聯盟人工晶狀體類高值耗材聯合帶量採購採用競價與議價談判兩種模式,總體中標價平均降幅為41.7%。在競價組中,中標價平均降幅為54.21%。
  • 4+7帶量採購細則解析 11個城市具體執行時間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18日訊  2018年12月,25個「4+7」帶量採購中選品種公布,按照此前國家醫保局部署,到2019年3月底,「4+7」帶量採購應全面落地執行。截至目前,11個城市均已下達相關文件,明確具體執行時間與細則,將從7大維度對不同城市在執行「4+7」帶量採購的細則進行解析。
  • 帶量採購、創新藥企崛起推動國內藥用玻璃升級換代
    根據國金證券研報,2018年國內醫藥包裝行業市場規模達1068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0.6%,其中醫藥包裝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藥用玻璃,2018年市場規模達219.4億元,佔醫藥包裝行業20%左右。而藥用玻璃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藥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以往國內注射劑使用的玻管多為低硼矽玻璃和鈉鈣玻璃製作。與低硼矽玻璃相比,中硼矽玻璃更不易碎,也更穩定。
  • 醫藥大省,40品種執行帶量採購
    1醫藥大省,帶量採購正式開始昨日(10月10日),山東省政府採購中心發布《山東省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公告》,並且公布了40個品種的名單。40個品種中有27個注射劑型,13個口服劑型,注射劑型的佔比超過三分之二,與二輪國家集採主要以口服劑型為主,區別明顯。此次山東省的採購文件正式定稿和官宣,約定採購量和採購規則也由此確定下來,廣受業內關注。首年約定採購量:一、申報企業1家的評審組。
  • 資金炒作、外企競爭、帶量採購來勢洶洶,2020年醫藥股還能碰嗎?丨...
    而隨著帶量採購政策全面落實和業績增長壓力增加,2020年的藥企或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行業洗牌。生物醫藥股口罩概念股漲停今天受相關消息的影響,生物疫苗概念持續走強,截至收盤,魯抗醫藥、萊茵生物、四環生物、科華生物等多隻個股漲停。海王生物、達安基因等個股均在過去的一周內創三個月內的股價新高。
  • 29個大品種,帶量採購正式執行(附名單)|氟羅沙星|採購|執行|藥品|...
    近日,湖北省藥械集中採購部門發布《湖北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實施細則的通知》,公布了湖北省首批帶量採購的品種、標準和競價規則。 而本次更新的報量和品種名單顯示,呋布西林、氟羅沙星(氟羅沙星甘露醇)、氯唑西林、培氟沙星、羧苄西林等4個品種由於醫療機構未申報預採購量的品種,被踢出帶量採購的品種範圍,帶量品種變更為29個。 剩餘的29個品種,抗生素佔據絕大多數,且基本都是注射劑,最終的報量結果也普遍較高: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三個規格的總報量超過1000萬支。
  • 醫藥政策迭加,帶量採購等三大巨「坑」要繞開!
    隨著帶量採購、DRG、一致性評價、醫保支付標準等新醫改政策密集出臺,拼費用、拼關係的市場風險逐漸增強,醫藥野蠻狂奔時代逐漸落幕。在這種新形勢下,醫藥企業面臨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考驗,筆者在這裡列舉當下最為熱點的三大坑,建議企業高度重視,遇坑繞行。
  • 國家4+7團購禮包:原研肺癌靶向藥價格斷崖式下跌76%,大家怎麼看?
    原來,為了降低患者負擔,國家以4個直轄市,7個副省級城市作為試點全面啟動了中標藥品「超級團購」,以量換價,讓群眾可以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上海作為試點之一,該患者自然也就成了受益人。但因為不了解「4+7」帶量採購政策,才引出了上面這樁誤會。那麼力度如此大的「4+7」政策都有哪些內容?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呢?1.
  • 13.2萬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最低價中標
    13.2萬個高值耗材,省級「團購」開啟昨日(7月20日),江蘇省醫保局最新發布了《江蘇省第三輪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組團聯盟集中採購公告(二)》(以下簡稱《公告》)。事實上,早在6月30日,江蘇省醫保局就發布了通知表示將組織省內部分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第三輪省級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對初次置換人工膝關節、人工硬腦膜、人工硬脊膜、疝修補材料4種高值耗材進行以量換價,採購量定為省平臺2019年採購總量的70%,採購周期為2年。在本次的《公告》中,江蘇省醫保局進一步對省第三輪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的規則進行了詳細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