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帶量採購」是大型「團購」!還會降低藥價!啥情況?一分鐘看懂→

2020-12-04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中國財經報導》)以往的藥品招標,只招標價格,而沒有數量,中標企業還需要進醫院做工作來促進藥品使用。而「帶量採購」則可理解為大型「團購」,提前明確藥品採購量,各廠家進行報價及議價,價低者中標。那麼,帶量採購的施行對藥品價格又有多大影響呢?

「帶量採購」極大降低了部分藥品價格,據公示結果顯示,「4+7」帶量採購首批中標藥品價格平均降低52%,最高降幅達96%,31個中標品種中,有7個品種降價幅度超過70%,12個降幅在40%到70%之間,原研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片此前2280元,降至547元,降價76%,治療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福辛普利鈉片降價68%,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低25%以上。中選藥品的大幅降價,也加速了市場上非中選的同類藥品降價。

例如,江蘇豪森藥業生產的用於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物格列衛降價為每盒623.82元,價格比之前降了一半多。中選藥品的價格「跳水」,也使得瑞士諾華的原研藥價格降低了約30%,與此同時多家國內藥企的仿製藥也應聲調價。

編輯:周洲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來論|藥品帶量採購,還須司法「帶電」介入
    日前,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在各地陸續落地,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3%,最高降幅達到93%,患者受益明顯。近期,有消息傳出第三批帶量採購即將啟動,藥價水分還能再擠多少,各界對此充滿期待。眾所周知,藥品價格居高不下,不是生產成本偏高,廠家定價也水漲船高,而是幾級經銷商層層加價,造成藥價普遍患上了「虛高症」,造成了藥價「出廠低、銷售高」的極大反差,並形成惡性循環。基於此,我國已先後組織實施了二批藥品集中採購,嚴把採購、配送、結算、監督等重要環節,在減少藥物流通環節和有效降低藥價等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 「4+7」藥品帶量採購將帶來什麼?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帶量採購是一種新的招標方式,從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對應的通用名藥品中篩選試點品種入手,國家組織開展藥品集中採購試點,以此降低藥價,控制醫保費用。而此次「4+7」帶量採購中標藥品包含精神類疾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心血管病、癲癇、肝炎、抗腫瘤、鎮痛、哮喘、腹瀉等用藥共25種,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的範圍包括了四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七個副省級市——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共11個城市,因此簡稱為「4+7」。
  •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藥品帶量採購背後透露的邏輯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1日訊  讓市場不安已久的「4+7」帶量採購招標如期進行,而最後公布的結果則比市場所預測的更為極端,再疊加華為孟晚舟被捕事件的影響,醫藥板塊整體大幅下殺,透出徹骨涼意。「4+7」的招標結果和背後的邏輯,到底意味著什麼?  何為4+7帶量採購?
  • 一文讀懂「4+7帶量採購」:有什麼好處?如何影響藥企?
    那麼,「4+7」藥品帶量採購指的是什麼?對於藥價、醫藥市場和藥企會產生哪些影響?什麼是「4+7帶量採購」?據人民日報報導,帶量採購是在集中採購的基礎上提出的,指的是在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開展招投標或談判議價時,要明確採購數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藥品數量報價。
  • 一批藥價低至一毛錢 藥品採購省際最低掛網
    在國家控藥價、擠醫保水分的情況下,仍然有一支藥一毛錢的廉價藥現象存在著,且大多為維生素B6、氯化鈉等常用藥。11月,山東省發布《2019年山東省關於藥品集中採購掛網產品價格聯動(2019年第二批)公示的通知》,據業內媒體梳理,在此批承諾掛網產品中,單價在1元以內的產品有329個,2元以內的有658個。在國家控藥價、擠醫保水分的情況下,仍然有一支藥一毛錢的廉價藥現象存在著,且大多為維生素B6、氯化鈉等常用藥。
  • 國家帶量採購落地有什麼影響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
    12月11日,日前,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與試點城市去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藥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藥價大幅下降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不影響企業發展,並且降價不降質。 帶量採購的實施或許將是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公司商業模式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 南通市2018年競價、議價、限價掛網藥品帶量採購工作實施方案
    為做好我市競價、議價、限價掛網藥品帶量採購工作,規範醫療衛生機構藥品採購行為,根據省限價掛網及已公布的第一、二批競價議價採購藥品入圍結果,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堅持藥品分類採購、量價掛鈎、招採合一,在保障藥品質量和供應的基礎上,發揮市級集中帶量採購優勢,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實現藥品質量可靠、供應及時、價格合理,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三、基本原則 分類實施、統籌推進。
  • 國家4+7團購禮包:原研肺癌靶向藥價格斷崖式下跌76%,大家怎麼看?
    原來,為了降低患者負擔,國家以4個直轄市,7個副省級城市作為試點全面啟動了中標藥品「超級團購」,以量換價,讓群眾可以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上海作為試點之一,該患者自然也就成了受益人。但因為不了解「4+7」帶量採購政策,才引出了上面這樁誤會。那麼力度如此大的「4+7」政策都有哪些內容?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呢?1.
  • 第三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結果公布 55個品種中標平均降幅53%
    羊城晚報訊記者陳澤雲報導:24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了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55個品種中標,藥品平均降價53%,其中,阿哌沙班、奧氮平等多個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過90%,多個藥品擊穿「地板價」。本輪集採金額約226億元,考慮降價和採購比例乘數,實際中標金額約在30億元左右,其中,廣東、浙江等省份採購量位居前列。
  • 藥品帶量採購來了 這對藥企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方案解讀座談被認為與過去兩日裡醫藥板塊集體下挫有關。9月11日,在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進行了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集採(試點)方案解讀及座談。據悉,本輪共33個藥品參加試點採購,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確定參加此次帶量採購試點。
  • 31個大品種,帶量採購開始|銷售額|中成藥|藥品|-健康界
    來源/醫藥經濟報作者/張松31個大品種,地方開始帶量採購四省(市)醫用耗材聯合帶量採購剛落下帷幕,聯盟成員大省河南又趁熱打鐵地將「戰場」轉移至藥品帶量採購。2015-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鹽酸溴己新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 醫藥代表的寒冬要來了?
    今年初,國辦發文,選擇北京、天津、上海等11個城市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工作,即「4+7」帶量採購。  所謂帶量採購,就是實現「以量換價」。依照《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方案》,試點地區要按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年度藥品總用量的60%—70%估算採購總量,進行帶量採購。  對於這一政策的實施,在北京從事醫藥代表工作的周昕(化名)心情有些複雜。
  • 第三批「國採」藥品落地 多種藥品平均降幅超五成
    近期,第三批國家集中採購的藥品相繼在江蘇各地落地據了解,非布司他片,最貴時達到390元一盒,在今年4月的第二批國家集中採購藥品後調價至106.17元,如今在第三批國家集中採購藥品中又繼續降至16.48元。此外,還有很多「一毛品種」落地。   蘇大附一院藥學部副主任朱建國介紹,比如臨床常用的降血糖藥二甲雙胍,這次從原來每片8毛錢,降價以後每片是7分錢不到,降幅達到90%以上。
  • 直擊「大型藥品殺價」現場
    「給你們兩分鐘的時間做闡述,再考慮下這個價格成不成。」25日,在山東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開標現場,上演了一場被各大媒體稱為「靈魂砍價」的藥品價格談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這是我省歷史上第一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本次採購40個藥品,涉及市場份額達50億元。目前,山東也是全國各省份單次組織帶量採購藥品品種最多、涉及金額最大的省份。
  • 29個大品種,帶量採購正式執行(附名單)|氟羅沙星|採購|執行|藥品|...
    近日,湖北省藥械集中採購部門發布《湖北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實施細則的通知》,公布了湖北省首批帶量採購的品種、標準和競價規則。 而本次更新的報量和品種名單顯示,呋布西林、氟羅沙星(氟羅沙星甘露醇)、氯唑西林、培氟沙星、羧苄西林等4個品種由於醫療機構未申報預採購量的品種,被踢出帶量採購的品種範圍,帶量品種變更為29個。 剩餘的29個品種,抗生素佔據絕大多數,且基本都是注射劑,最終的報量結果也普遍較高: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三個規格的總報量超過1000萬支。
  • 又一批降價藥品來了!中選藥品優先使用患者負擔顯著降低
    江西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房內,醫師正在帶量採購藥品的藥架前為患者取藥。時雨攝今年1月,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產生中選結果,32個品種採購成功,藥價大幅降低。與2018年山東省採購平臺掛網價相比,這批中選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74.45%,最高降價幅度達95.9%,顯著降低了患者負擔。濟南市中心醫院藥學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批中選藥品中,一些用量較大的慢性病患者常用藥大幅降價,多種大眾常規用藥價格實現回歸,患者大大受益。比如此輪集採中選藥品拜糖平,是糖尿病患者用量非常大的一款藥品,很多患者多年來就用這款藥品。
  • 13.2萬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最低價中標
    13.2萬個高值耗材,省級「團購」開啟昨日(7月20日),江蘇省醫保局最新發布了《江蘇省第三輪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組團聯盟集中採購公告(二)》(以下簡稱《公告》)。事實上,早在6月30日,江蘇省醫保局就發布了通知表示將組織省內部分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第三輪省級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對初次置換人工膝關節、人工硬腦膜、人工硬脊膜、疝修補材料4種高值耗材進行以量換價,採購量定為省平臺2019年採購總量的70%,採購周期為2年。在本次的《公告》中,江蘇省醫保局進一步對省第三輪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的規則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 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價格大幅度降低,千萬患者受益
    緊接著,在國家醫保局指導下,安徽、江蘇率先對部分高值醫用耗材進行帶量採購,兩省首批中選結果已出爐。緊接著的7月,安徽以公立醫療機構採購聯合體為主體,聯合對骨科植入(脊柱)類、眼科人工晶體類產品帶量採購,降價效果很明顯。事實上,這次關於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政策致使高值耗材價格大幅度降低,國家早已透露出相關指導要求。
  • 從「囚徒困境」走向「規範平衡」——探究2021藥品集中採購新生態
    這樣的「囚徒困境」,帶來的好處的確可見,藥價下降明顯,控費目標達到,消費者得到實惠。但問題也同樣明顯,一而再、再而三的持續降價,「一頓操作猛如虎,瓶子價格不如土」!某地負責招採的官員曾經坦誠的告訴筆者:再這樣降價下去使藥價跌到成本線不僅無助於節省醫保,更是有可能造成藥品短缺,打擊企業發展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