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科技的日益強大,幾十年前羨慕的美國貨,如今部分領域已經完成追趕甚至超越。就拿量子衛星來說,中國已獨佔鰲頭。
中國作為一個低調的科技大國,自然科技發展不會僅限於此。近些年來,中國不斷刷新國外的認知,不管在軍事方面還是科技領域都令國外刮目相看。
最近,中國又發出一則猛料,中國將於2020年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要知道,人類早期探索火星的任務,大部分都是以失敗告終,登陸到火星的探測器至今僅有四個,而且全部是由美國NASA發射的,可以除了美國之外,還沒有任何的國家可以近距離觀察火星,今年中國將會發射火箭飛向火星,也就是中國最新的胖五火箭改良版。不過,我們也能體會到科學家們的艱辛,目前首個火星探測器還在進一步研發中,結果到底如何?孫澤洲(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探測器的總設計師)說:「這樣形式的探測還沒有哪個國家實現過,這體現出中國在空間技術發展中的「首創精神」,但難度非常大。」如果這句話從一個普通的科技人員說出的,我們到不覺得難度有多大。但這句話卻出自總設計師之口,可想而知,難度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
當然,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中國的下一步將是載人登陸火星。這在於諸多國家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想都不敢想的事。曾有這麼一則報導稱:北京空間技術研究員龐之浩向媒體表示,人類登上火星非常有意義,並補充說,一些中國科學家已經提出在2050年之前完成載人火星任務。要知道,完成這項創舉的條件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經濟體支撐,就目前來看,能完成該項任務的只有中美兩國。而最有可能率先登陸的只有美國,我們不得不證實我們的航天技術與美國的差距,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和領先其他國家幾十年的航天技術。如果你夠細緻,你會發現,美國航天的資料,大多數都是一些爛攤子鋪,這也足以證明美國的強大。幾乎所有方向都有投入,絕大部分顆粒無收,但是這樣一來美國人就能夠確定,在現有科技條件下這個方向是走不通的。也就是說無論中國人研究什麼,一定是美國人試驗過的,以低投入不可能得到超過美國人的成果。
即便如此!中國的航空航天也在穩步前行,我們相信這一天的到來不會太久遠,你們覺得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