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並非一無是處 也有對人類有益的一面

2021-01-19 生物谷

    一般人對病毒的理解往往是負面的,因為無論是口蹄疫、狂牛症還是非典、禽流感或是肝炎、愛滋病,病毒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然而,病毒也並非一無是處,它也有對人類有益的一面。

    病毒是一類特殊的微生物,化學組成簡單,按宿主不同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病毒形體極其微小,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而且只能利用宿主細胞才能進行增殖。

    科學家在努力尋找對付病毒辦法的同時,也發現了病毒的用途。

    柯薩奇病毒是一類常見的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體的病毒,感染後人會出現發熱、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症狀。澳大利亞科學家最新實驗發現,利用柯薩奇病毒可以精準地殺死乳腺癌的癌細胞,而不傷害人體正常細胞,而用化療和放療治療癌症的過程中,正常的人體細胞也會受到「株連」。

    新加坡科學家曾發現,植物杆狀病毒「穿梭」腸胃時不會被分解,它的這一特性可以使其作為口服疫苗的載體。

    病毒還可以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做成特效殺蟲劑,目前利用生物病毒大面積防治松毛蟲、棉鈴蟲等害蟲已經成為可能。病毒不僅可在害蟲毫無知情情況下「毒死」害蟲,而且這種生物殺蟲劑對人體無害。

    病毒還在其他不同領域充當人類的「助手」:噬菌體是一種以細菌為宿主的、比正常病毒還要小的病毒,可殺菌,也可用來製成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藥;在基因工程中,病毒也可成為運輸工具,裝載不同的基因片斷。

    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對病毒的認識和了解越來越深入,對病毒的利用也必將更加廣泛多樣。

 

相關報導:


剝開B肝病毒

改造天花病毒

腎症候群出血熱病毒

狂犬病病毒

森林腦炎病毒

美國人擔憂:人工合成病毒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

抗體依賴的病毒感染增強作用

PNAS:真菌能利用RNAi 抵禦病毒

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病毒感染機體的類型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參透病毒:從基因下手

相關焦點

  • 有益病毒能抗細菌
    原標題:有益病毒能抗細菌  文·胡德良 編譯  ■ 醫衛前沿  細菌既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敵人:一方面,細菌可以引起感染,導致疾病;另一方面,細菌也有助於我們減肥,甚至可以對抗痤瘡。目前,一項新研究顯示,病毒也擁有兩面性:研究人員首次證明,病毒有助於我們的身體對抗細菌的入侵。
  • 月球自轉時會「晃動」,它並非分毫不差地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月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因為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同。這兩個周期的相同並非是偶然,可以說是時間積累出的必然,這種現象叫做潮汐鎖定,月球就是被地球潮汐鎖定了。潮汐鎖定在太陽系中是一種很常見的天文現象,木星和土星擁有眾多的衛星,土星的衛星中至少有十多顆被土星潮汐鎖定了,木星也有至少接近十顆衛星被木星潮汐鎖定。更絕的是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它們彼此將對方潮汐鎖定了,兩顆星球彼此只有一面對著對方。為什麼月球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呢?
  • 病毒都是對人類有害的嗎?
    因此,很多朋友都希望有一天科學家們能把世界上的病毒統統消滅,讓它們再也不能危害我們人類的身體健康了。的確,科學家們一直在針對各種各樣的病毒,研發疫苗和特效藥,防治它們傷害人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對人類有害的,有一些甚至對人類還有好處。我們要善於利用它們為人類社會做貢獻。所以,你們是不是沒想到?病毒居然也有對人類有益的。
  • 其實大多數病毒對我們是有益
    每天,在世界各地的國家,都有人死於一種新的病毒。這一次,他們死於一種名為SARS-CoV-2的新型冠狀病毒,這種病毒會導致一種被稱為COVID-19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這是最新的病毒。縱觀歷史,從天花到流感,病毒是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的原因。
  • 感染HPV有助抵禦皮膚癌 病毒中也有抗癌「友軍」
    感染HPV有助抵禦皮膚癌 病毒中也有抗癌「友軍」 2019-12-11 19:59:19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金鳳與癌症的鬥爭,人類不再孤軍奮戰。只不過這一次,「友軍」是病毒。美國著名的麻省總醫院腫瘤免疫中心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幫助人類抗衡癌症的「神隊友」。在近期發表於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的一篇文章中,他們表示,發現一些低風險的人乳頭瘤病毒(HPV)在間接保護人們免受皮膚癌的侵害。研究者介紹:「這是首次在實驗模型和人體中發現,常見病毒可能對健康有益,並且這種益處與癌症防護有關。」
  • ...由於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的細胞,故村上認為「這種病毒並非新冠...
    【研究:日本菊頭蝙蝠身上發現類似新冠的病毒,相似度達80%】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村上晉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專業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日本固有的菊頭蝙蝠身上也檢測出了類似新冠的病毒。
  • 新阿爾法狗震動圍棋界:棋手的傷感人類的幸運,勝負並非全部
    關註裡有「哀嘆」:柯潔說,「人類太多餘了。」古力評,「我們的傷感,人類的進步!」也有戲談:唐韋星稱,「準備努力賺錢,以後買下DeepMind,讓AlphaGo Zero給我做陪練。」常昊表示,雖然勝負很重要,但勝負並非圍棋的全部,圍棋還追求藝術性和文化性。19日凌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的論文中,谷歌下屬公司Deepmind報告了AlphaGo Zero程序:從完全空白起步,不需要任何人類的棋譜經驗,經過自我對弈訓練,3天,它就無師自通,完爆其高手「前輩」。
  • 病毒:並非你所想像-虎嗅網
    知名科學家卡琳·默靈通過數十年對病毒的研究,將病毒的實質與人類的關係,以及對人類有何重大影響一一以科學的態度寫了下來,從而使我們對病毒的本質有了正確的認識:病毒並非是我們的大敵,其實很多時候更是我們的朋友。
  • PLoS Biol:朊病毒早期對動物健康有益
    科學家對大腦中一種叫朊病毒的正常蛋白可以變得有害並導致人類克雅病和牛綿狀腦病(狂牛症)的認識已經20多年了,但至今仍然不能解釋,我們人體中早先為什麼會產生大量的這種蛋白。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朊病毒蛋白實際起了一個對生物體有益的作用,它能在胚胎發育期間幫助細胞之間進行交流。
  • 病毒,不單單是「禍害」
    小個頭的寄生物  人類認識病毒的歷史並不長,僅有120餘年。「個頭小」是人類對病毒的第一個直觀認識。1892年,俄國生物學家伊凡諾夫斯基發現:造成菸草花葉病的病原能夠透過細菌濾器。這種分類方法既找準了病毒生命周期中必經的關鍵環節,而且也非常簡潔,數千種病毒被分為7類:雙鏈DNA病毒、單鏈DNA病毒、雙鏈RNA病毒、正義單鏈RNA病毒、反義單鏈RNA病毒、單鏈RNA反轉錄病毒和雙鏈DNA反轉錄病毒。  防治病毒難在哪裡  防治病毒難,首先難在病毒的差異性很強,即便同一類病毒也有很大差異、致病能力也大相逕庭。
  • 人類大腦中也有細菌群落?科學家這一發現駭人聽聞
    但是在相關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除了腸道是人體細菌最密集的地方之外,大腦中也有一定的細菌出現,這一研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望成為微生物在人腦中無害存在的重要證據。科學家們是從無數個大腦切片中得到的這一結論,因此相關研究也遭受了一些質疑。因為沒人能夠保證這些微生物究竟是在人生前就存在於人腦之中,還是在死後通過某種方式汙染了大腦切片,所以相關說法仍然有待驗證。
  • 本以為星二代風光無限,他卻被罵一無是處,18平房子和母親兩人住
    本以為星二代風光無限,他卻被罵一無是處,18平房子和母親兩人住一直想給媽媽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所以,一直以來,李海都很努力,也許是遺傳了父親的表演天賦,後來李海也進入了娛樂圈,可惜演了很多影視劇,但是由於不是科班出身,加上角色大多是配角,導致他沒能成名。
  • 病毒,並非你所想像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知名科學家卡琳·默靈通過數十年對病毒的研究,將病毒的實質與人類的關係,以及對人類有何重大影響一一以科學的態度寫了下來,從而使我們對病毒的本質有了正確的認識:病毒並非是我們的大敵,其實很多時候更是我們的朋友。 全書共為12章,從病毒的本質、歷史、家族,及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與影響等方面較為全面地講述了病毒,糾正了大多數人之前將病毒完全視為我們敵人的偏見。
  • 「病毒」!人類進化的轉折點?還是毀滅的開始?(一)
    上個世紀,「天花」病毒,總共殺死了五億人類,所以說「病毒」是滅絕人類的一種可能性其實人類體內也有很多病毒和我們和平相處的,因為它如果和宿主不和平相處的話而且,有些病毒不僅對人體無害還對人體有益。電影一開始就說人類用病毒攻克了癌症,結果病毒變異人類都變成了喪屍。
  • 古風女強小說:世人傳之,貌醜學淺才疏性乖張,一無是處醜女也!
    世人傳之,貌醜學淺才疏性乖張,一無是處醜女也!一切只因,她有著不為人知的身世……軒轅澈,皇族第七子,少年出徵叱吒沙場,功在千秋福澤萬民。卻得不到皇帝正眼相看七年沙場生涯,一朝凱旋還朝!
  • 《血疫》—— 一個並非只講述病毒的故事
    雖然人類自詡是「地球的主人」,但普雷斯 頓認為大自然擁有最終極的力量,甚至可以決定人類進 化的進程。雖然像南希· 傑克斯和吉恩 · 詹森這樣的 科學家們能夠盡力去研究和了解絲狀病毒,但所有的人類最終都要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伊波拉病毒代表了自然 之力最純粹、最具破壞性的一面。無論人類科技如何發 展,無論人類如何努力保護自己,伊波拉病毒總能找到 感染的途徑。
  • 白光LED也有黑暗的一面
    然而LED的廣泛使用可能帶來黑暗的一面:比以前更為嚴重的光汙染。  夜間可以用燈光照亮——人類文明已經被這種便利完全改變,而所有過量的燈光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動會造成問題——尤其是對夜行性動物。除了燈光的量和照射方向以外,從燈泡中發出的不同波長的燈光也會對動物產生不同的影響。  幾十年來燈泡發出的都是黃光,這是高壓鈉蒸汽燈中電弧通過汽化鈉發出的光色。
  • ...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導讀: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研究稱,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 英國「強化版病毒」出現並非偶然?可能是「冰川病毒」,來自遠古
    而罪魁禍首可能並不是「新冠疫情」,而是我們人類自己。一種病毒的出現可能是自然界造物的偶然,但也可能是人為導致的災難。  近期因為英國的疫情病毒發生變異,所以很多人開始討論一個問題,新冠真的是憑空出現的嗎?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然而,果子狸「真兇」的身份卻一直無法坐實,雖然從它們的體內分離出類似SARS病毒的相似病毒,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病毒在果子狸身上不發病,甚至連人工感染都無法成功,更找不到果子狸傳染人的證據。曾替蝙蝠背鍋的果子狸種種跡象表明,果子狸可能並非是病毒的真正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