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世界各地的國家,都有人死於一種新的病毒。這一次,他們死於一種名為SARS-CoV-2的新型冠狀病毒,這種病毒會導致一種被稱為COVID-19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這是最新的病毒。縱觀歷史,從天花到流感,病毒是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的原因。
在這個憂慮和自我隔離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認為病毒是我們的敵人。當然,有一些確實是。近年來,SARS、MERS、伊波拉病毒、愛滋病、豬流感、禽流感和寨卡病毒都曾引發過致命的疫情,而且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然而,同樣真實的是,絕大多數病毒根本不會感染人類,甚至都不感染哺乳動物。實際上,這些病毒中的許多病毒可能對我們有益,要麼促進我們的健康,要麼使我們免於其他疾病。
人們很容易忘記,大多數生命都是微觀的。而且,就像哺乳動物特有的病毒感染哺乳動物細胞一樣,大量的病毒進化成了感染細菌細胞的專家,這些病毒被稱為噬菌體。
細菌是由單個細胞構成的活的有機體,而病毒是由包裹在蛋白質外殼中的一束遺傳物質構成的生物實體。它缺乏確保自身獨立存在的手段,因此它感染宿主細胞,劫持其細胞機制,使病毒能夠複製自身。為了做到這一點,它把自己附著在細胞表面,並把它的遺傳物質注入細胞,以此來控制細胞。
人類病毒和細菌病毒的原理是一樣的。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噬菌體,觀察噬菌體是如何在一群細菌中傳播的,當它們快速繁殖時,先是感染,然後破開細胞。
或者,它們如何能以驚人的穩定性共存,通常在開放的海洋或人類胃腸道等環境中維持一個多樣化的細菌群落。它們通過阻止任何一種細菌的生長變得太過佔主導地位來做到維持這種多樣性,很像動物捕食者控制獵物數量的方式。
我們對噬菌體了解得越多,就越開始把它們視為微生物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維持著微生物的多樣性和功能性,而不是充當疾病的媒介。
這包括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甚至我們情緒和行為的改變。噬菌體在維持這種多樣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在我們體內微生物生態系統的層面上,噬菌體對人類的整體健康做出了貢獻。
病毒研究的另一個令人著迷的領域是噬菌體治療。一種針對有害細菌的病毒原則上可以從人體中根除這種感染,而不影響人體細胞。在這個抗生素耐藥性的時代,當越來越多的有害細菌對我們常用的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時,用噬菌體來對抗細菌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策略。噬菌體就像一顆程序化的子彈,只尋找入侵的細菌。
病毒也可以用來對抗其他病毒。在最近對恆河猴和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另一種病毒——恆河巨細胞病毒,它可以被強迫產生與SIV相同的蛋白質。這意味著它可以作為一種疫苗,有效地教會猴子的免疫系統如何在不暴露於有害病毒的情況下對抗SIV,這種反應會持續一段時間。
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免疫缺陷病毒已經成為通過變異來躲避宿主免疫系統的專家,這使得身體很難自行形成防禦。這項工作對未來的愛滋病治療有著巨大的影響。
人們很容易把病毒感染歸結為一種充滿惡意和殘忍的不受歡迎的生物現象。但在很多方面,病毒的作用和天氣一樣無關緊要。就像準確的天氣預報可以拯救生命一樣,了解病毒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多面性也可以拯救生命。
畢竟,正是疫苗的有效開發和使用消除了世界上一些最致命的災難性感染。了解病毒是如何傳播和如何運作的,也可以為政府政策提供信息,讓我們的行為方式能夠保障我們的安全。
所以,當我們處理那些病毒的時候,在一個非常真實的意義上,作為敵人,我們最好是用理解而不是用恐懼來對付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