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Mine/人人礦場全球CEO鄒永成:新基建協同新計算 一場算力革命將...

2021-01-21 金色財經區塊鏈

礦業可以說是高投入、高風險與高收益、高利潤並存的行業,這條賽道裡的參與者更像是在走鋼絲,既要掌握全局,對周圍環境瞭然於心,又要腳踏實地,對具體細節謹小慎微。跨越數個熊市、躋身全球十大礦業的人人礦場可以說是「走鋼絲」的高手,以獨到的見解深入行業,每一次布局看似「危險」,實則步步為營,並逐步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

Cointelegraph 中文將於8月5日主辦的大灣區·國際區塊鏈周有幸邀請到RRMine/人人礦場全球CEO鄒永成,在國際區塊鏈周召開前,鄒永成接受了Cointelegraph 中文的專訪,並談了他對挖礦行業的風險與機遇、算力市場的生態布局以及Filecoin挖礦業務的潛力及其未來走勢的看法。

以下是採訪全文:

相對於直接「買幣」,雲算力可以看成加密市場的「二級市場」

1.雲礦機、雲算力和傳統的礦機都可以挖礦,請您介紹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另外,雲礦機和雲算力挖礦相對於買幣有何優勢?

對BTC挖礦來說,無論是選擇雲礦機、雲算力,還是傳統礦機挖礦,其本質都是期貨的配置,挖礦是以更低成本獲得BTC。但相比自己買礦機挖礦,雲算力挖礦更加省事省心。礦機的採購、運維委託給專業的礦場團隊,是一種低門檻、低成本、低風險的挖礦方式。

但對於FIL來說,挖礦的方式更複雜,除了大量的存儲,還需要相應的CPU、GPU資源匹配,對網絡帶寬、機房穩定性都有較高要求。因此參與大規模分布式運算+分布式存儲集群挖礦才是最佳方案。加之目前市場上並沒有幣可以買,並且FIL「頭礦」具備稀缺性。所以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參與FIL最好的方式就是購買雲算力挖礦,這是唯一低成本獲得FIL的機會。

對於人人礦場而言,我們看待算力市場,不單純從某一產品或者某一階段波動,我們認為,相對於直接「買幣」,雲算力本身可以看成加密幣市場的「二級市場」,產品單位更小,更標準化,經濟模型裡面它的彈性更大,隨著市場發展本身也有一定流動性的想像空間。人人礦場的定位是算力資產的管理和交易平臺,通過平臺模式這種穩定機制和匹配機制,可以起到一定的風險曲線平滑的作用,因此它的可參與客戶群體範圍更廣。

2.挖礦行業曾是加密貨幣產業中最賺錢的領域,不管是礦商、礦場還是礦池,競爭都極其激烈,您認為要想從中分得一杯羹,需要具有什麼樣的核心競爭力?

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從早期市場巨額利潤的紅利期,到逐步成熟期,競爭激烈後利潤下降的一個過程。而對於挖礦領域,特別是FIL挖礦來講,我認為最核心的競爭力有4點——技術、規模、運維能力和生態建設能力。

我們可以看到,在BTC的歷史中,礦機經歷了CPU、GPU、FPGA、ASIC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伴隨的是晶片技術不斷迭代,誕生了像比特大陸這樣的礦業巨頭。在IPFS領域也一樣,這是技術驅動的分布式存儲項目,出塊效率是否高,單位算力出幣量是否高,也是依賴於軟體算法是否先進,需要不斷地去優化迭代核心技術。

第二是規模化實力,規模化部署會降低平均成本,低成本意味著同等市場中更高的利潤空間,更強的競爭力。

第三是運維能力,和BTC挖礦單機疊加集群不一樣,Filecoin挖礦需要有高效的哈希計算能力和編碼能力,而單臺機器不可能快速完成數據添加、封存、證明、消息上鏈等動作。因此礦工都會採用更複雜的集群方案,將挖礦的過程拆解,儘可能在每一個環節都從硬體配置到算法上做到優化,多機器協作完成全挖礦流程。這就要求極高的運維能力,帶來整個礦池集群的穩定性。

第四是生態建設能力,Filecoin的「算力」著重強調的是「有效存儲能力」,有效存儲量的大小決定了該礦工的出塊概率和收益。這就要求不是簡單的堆砌機器,需要更多的生態應用支撐,同樣的投入,才能挖出更多FIL。

這四方面能力組合而言是一種「飛輪效應」,偉大的企業比如亞馬遜、華為都是一環一環帶動起來的「飛輪」。真正的飛輪效應是有生態建設能力的企業,它是有機會從競爭激勵市場中進一步創新「藍海市場」的,這種藍海市場給生態參與建設者一種長期價值投資機會,也就是數字經濟領域真正的「科技紅利」,在我們看來,這種數字經濟的創新生態特徵是:開源的、開放的、可兼容和共贏的。

3.挖礦行業雖說可以帶來一定的收益,但是也存在非常大的風險,您認為如何應對這些潛在的風險?

任何行業都有風險,我們在應對風險上最核心是的要有產品、戰略和戰術上的足夠準備,對市場的提前預判,以及有效的風險對衝手段。

首先是全球部署,規模化抗風險能力。這需要企業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和全球化部署能力,來適應IPFS主網規則,以及它的經濟模型規則。

第二是核心礦池技術確保爆塊率穩定,單位算力成本出幣量穩定。

第三是用產品模型,儘可能幫助用戶和平臺攤薄風險。以雲算力產品為例,其本身就是攤薄風險的產品模型。個人購買礦機是投資,投資就意味著有風險;而雲算力本質上是共享經濟,相當於一群人把一臺機器的算力稀釋到很多份。當市場出現風險變化時,作為平臺方有足夠的資金去升級換代,單個風險被以平臺形式攤薄了。簡單來講可以比喻為以低價格租了房子,享受了居住使用利益,並沒有去買房子的投資風險。

最後,任何行業都有風險,對於挖礦行業來說,其實是一種「非對稱風險」, 即:下行風險有限而上升空間無限。如果對應數字資產的特徵,本身它增加了有效配給,發揮規模效應,對應實體經濟比如疫情帶來的衝擊,它發揮的」替代效應」也是一種有效驗證。

算力行業的未來,是數字經濟世界背後的算力能源市場

4.Filecoin是2020年最受期待的項目之一,人人礦場也未落下腳步,積極開拓Filecoin挖礦業務,請您介紹一下人人礦場的IPFS新產品。以及您如何看待現在異常火爆的Filecoin項目?

人人礦場定位於算力資產管理及交易平臺,持續關注多元化算力,任何有價值的算力資產,我們都會接入。我們眼中看到的算力行業未來,不僅僅是以BTC價格支撐的市場,更是數字經濟世界背後的算力能源市場。

IPFS作為有望取代HTTP的網際網路WEB3.0技術,去中心化生態也在補充乃至挑戰中心化的雲生態,比如亞馬遜雲AWS、阿里雲這樣的平臺,人人礦場毋庸置疑會進入IPFS市場,我們早在一年前就提前布局。為幫助用戶避免不確定性風險,選擇主網上線的窗口期,踩準時間點,推出IPFS算力產品。

IPFS帶有強烈網際網路特性,其實是一個Web3.0的網際網路產品,相對網際網路web2.0它提供了「低成本、安全性、隱私性、不可篡改性」等創新價值,但同時具備區塊鏈經濟利益分配模型的特點。因此,人人礦場切入IPFS市場,先把它作為一個網際網路項目去運營,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雲」——數位化、虛擬化、智能化產品,是將資源最優化配置,所以我們推出雲算力和雲礦機產品。我們並沒有單一的賣系統,賣礦機,而是用「雲」的方式,把有風險的計算部分用共享的方式攤薄,把風險相對小的存儲部分,提供給用戶,確保用戶投資回報率高,風險小。

人人礦場合作夥伴雅典娜礦池是全球領先的Filecoin集群挖礦解決方案與分布式儲存服務提供商,有著諸如戴爾、H3C等諸多行業標杆企業供應鏈加持,搭配專業頂級運維服務,目前已經開始在澳洲、歐洲、美洲進行第二批次礦場開發建設。我們有效存力、爆塊效率、算力增速,均位於全球前列。

人人礦場看好IPFS底層技術,同時認可FIL前景,在未來,還將會推出像算力交易、交易數據上鏈等基於Filecoin的算力生態衍生業務。

5.Filecoin主網即將上線,很多礦商、雲算力服務提供商、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己的雲算力產品,您認為現在適合購買雲算力搶挖頭礦嗎?

Filecoin作為僅次於比特幣關注度的項目,目前它的熱度已經遠遠超過以太坊。幾大因素,使得FIL頭礦具備極高的參與價值。

·窗口期,能參與者相對較少

IPFS作為新生事物,大多數人對新生事物的反應是遲鈍的,更多的還是觀望。只有極少數嗅覺敏銳者會進行提前布局。加之今年的疫情,對於全球的供應鏈影響非常大,市面上真正能夠搶到頭礦的資金佔比不大,所以頭礦前幾個月,有非常高的一個產出的窗口期,當Filecoin逐漸明朗化,參與者增多,就會出現僧多粥少、收益下降的局面。

·前期釋放量相對較多

按釋放模型來看, Filecoin 的區塊獎勵仿照元素半衰期設定,挖礦每一輪區塊釋放的幣量相比上一輪都是遞減的,直到 6 年過去完成減半。所以說一開始的時候單位時間內釋放的 FIL 幣是最多的;越到後面,單位時間內釋放的 FIL 幣越少。

·前半年市場FIL稀缺度最高

Filecoin前期的私募和公募投資人總共有10%的比例。還得等到上線6個月後,線性釋放,因此市場二級市場上的Filecoin的籌碼是非常稀缺的。加上Filecoin的抵押機制決定,對於儲存礦工前期需要抵押一定數量的幣才能挖礦,抵押幣的需求,進一步導致市場幣的稀缺性。

·市場熱度高

Filecoin作為已經開發3年多的明星項目,在全球都有良好的社群基礎,在BTC減半之後,成為2020區塊鏈的主戰場,項目本身的價值和熱度都很高,主網上線運行良好,則會有更多觀望的場外資金衝進這個領域。

6.區塊鏈最重要的屬性之一就是去中心化,如今礦業資源好像越來越集中在大型企業手中,您認為礦業和以前相比是更加中心化了,還是去中心化了?未來將會如何?

礦業和以前相比確實更加中心化了,這也驗證了前面所講平臺化與資本化觀點,這是必然趨勢。但是這種中心化,是去中心化之後的中心化,我把它稱之為「弱中心化」。這相對於個體來說是中心化,但相對於整個網絡來說,是更加健康健全的去中心化,可以理解為單個個體,以部落聯邦的形式被連結起來,這也更加體現了區塊鏈的特性,更符合現實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

7.相信一直會有懷揣夢想的人奮不顧身地投身到挖礦事業中,請您對新老礦業投資者提一些建議,以及未來的機遇在哪裡?

挖礦本質是算力,算力本身即是優質資產,也是作為數字經濟世界的「新能源」,最具創新性的核心生產力。隨著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對於算力的巨大需求將會進一步提升,新基建協同新計算,一場算力革命勢在必行。

所以算力產業作為全新市場的基建產業,扮演數字經濟「發動機」的角色,將進入高速增長的態勢。這是一片廣闊的藍海市場,可以容納下多維度的競爭,無論是企業還是個體,都可根據自身優勢,在資金、技術、供應鏈、資源、市場等等方面發揮長處,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選擇合適的賽道去參與時代大趨勢。

免責聲明:內容僅代表嘉賓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Cointelegraph中文

相關焦點

  • 人民網聯合華為雲與計算發布「新基建」圖解
    據IDC諮詢公司對全球數據總量增長判斷,2018年至2025年,全球的數據總量將由33ZB增至175ZB。其中,近30%為實時產生;51.43%,即90ZB以上,來自全球物聯網(IoT)。中國數據總量年均增長率達30%,增速為全球最高,即將成為世界上數據總量最大的國家。「新基建」作為新興產業,一端連接著巨大的投資與容量,另一端連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
  • 從「小步快跑」到「穩步跨越」,華為雲與計算在新基建時代鋪了怎樣...
    其中,僅南京市公布的新基建行動計劃,將以100個市級項目為重點,總體推進市區兩級總投資5454億的346個新基建和關聯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投資規模可觀。從中央到地方圍繞「新基建」,加快推動智能化、信息化經濟做大做強,讓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實、成色更濃。數字經濟新動能的加速崛起,顯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面對「新基建」所指的數字未來,我們該如正確認知?如何更好推進「新基建」?
  • 34萬億投資的新基建 計算力為核心動能
    數位化轉型的基礎,就是「新基建」——以5G、人工智慧、數據中心為代表的信息數位化基礎設施。有媒體統計,新基建帶來的總投資額近34萬億。
  • 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該項目計劃投資50億元,佔地200畝,建成後將提供3.2萬架裝機能力,成為區域內最高標準的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數據中心的落成將提升粵港澳大灣區5G發展所需的計算能力,同時滿足5G時代對網絡存儲吞吐量的需求,助力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產業。」
  • 新基建來了!邊緣計算迎來「新風口」,AI晶片創企如何把握機會?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這場疫情不僅對全球的需求、物流和供應鏈造成短期衝擊,也對科技、外貿和消費產業造成一定影響。但歷史經驗表明,危險與機遇相伴而生,每一輪危機過後,會有新的經濟動量釋放活力。近日,中央召開會議,其中多次提及,在做好防控新冠疫情的前提下,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並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稱「新基建」)進度。
  • 廣州市首批73個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
    記者從活動後舉行的廣州市第102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專題)獲悉,下一步,廣州將實施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四大新基建領域實施專項行動。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作為大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於28日下午正式召開。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
  • 新基建元年,聯想大寫的「轉型智慧」
    如果給 2020 年的科技關鍵詞做個盤點,「新基建」一詞必然入榜。自 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之後,新基建成為各大企業轉型布局的主要方向。在企業紛紛轉型的同時,聯想也在輸出著賦能千行百業的轉型智慧,覆蓋了「新基建」核心技術,並且在政府、教育、金融、製造、能源等各個細分行業與夥伴攜手,推進落地。
  • 新基建,是什麼?
    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指出,「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 新基建遇上「開源」 計算產業迎來新的「板塊運動」
    5G時代,新基建大潮風起「雲」湧,政企部門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計算產業迎來新一輪開疆拓土。其中,開源作業系統軟體既是數位化轉型的承接者,又是各方雲服務提供商逐鹿的獵場。時代變局之下,企業級市場佔比超過80%的開源作業系統軟體領域,正在發生新的「板塊運動」。
  • 新基建遇上「開源」?計算產業迎來新的「板塊運動」
    5G時代,新基建大潮風起「雲」湧,政企部門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計算產業迎來新一輪開疆拓土。其中,開源作業系統軟體既是數位化轉型的承接者,又是各方雲服務提供商逐鹿的獵場。時代變局之下,企業級市場佔比超過80%的開源作業系統軟體領域,正在發生新的「板塊運動」。
  • 人工智慧助新基建數位化轉型
    編者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運行成為重點工作,我國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人工智慧對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各新基建科技端領域具有重大促進作用;人工智慧與5G、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將帶動諸多行業快速發展,為很多領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奠定基礎。本期刊發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蔡自興教授的觀點。作為新基建主要支撐的人工智慧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和新基建都起到巨大作用。
  • 科天雲會議產品升級,打造企業數位化轉型辦公協同新基建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雲會議最新資訊 > 正文 科天雲會議產品升級,打造企業數位化轉型辦公協同新基建
  • 新基建深度報告:七大領域十大龍頭分析
    穩增長、促轉型,把握新基建浪潮中的七大產業機遇七大領域:5G、數據中心、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傳 統基礎設施數位化改造 新基建擔負著不一樣的歷史使命。傳統基建穩需求、注重補短板,新基建關注新興產業、 謀未來發展。我們認為,以 5G 網絡、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位化網絡和智能化 產業應用將是新基建的核心內容。
  • 邊雲協同風勢漸起,邊緣計算產業火勢撩燃
    從2016年底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成立,到2017年發布邊緣計算參考架構1.0,再到今天《邊雲協同2.0白皮書》的出現,邊緣計算發展也不過就是短短幾年的時間。但就在這幾年中,5G商用化、新基建以及智能製造的持續推動下,中國數字經濟逐漸壯大,邊緣計算也迎來良好的產業發展機遇。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至於各路專家媒體出於某種目的願意將更多內容納入「新基建」,乃是各取所需,不妨姑妄聽之。單靠「新基建」尚不足以大幅拉動宏觀經濟證券公司都在強調「新基建」對穩投資、穩增長的所謂「巨大」作用。事實上,從不同角度來看,新基建對宏觀經濟而言尚不足以起到大幅拉動的效果。
  • 新基建創造智能製造新機遇:2020聯想先進位造創新思享會成功舉辦
    近日,聯想企業科技集團在經濟特區深圳成功舉辦「新基建 新機遇 2020聯想先進位造業創新思享會」,與行業合作夥伴、製造業龍頭企業以及廣大客戶一道,深入探討在「新基建」加速升級的過程中,數位技術對製造行業新形態、新趨勢的催化與賦能。會上,聯想企業科技集團攜手智能化轉型先進企業代表和專家,分享前沿技術成果和先進經驗。
  • 2020新基建成績單折射什麼
    回顧2020年,「新基建」成為中國經濟的熱詞。去年3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加快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進度。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成立
    主要目的是打造新基建產業的產官學研跨界合作平臺與智庫,而在各地的新基建建築產業實驗室就是這個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新基建產業實驗室由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銫鐠平臺、惠達衛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建誼集團作為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建築產業垂直行業組主席單位,最早提出並通過實踐,運用工業化生產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優勢助力建 築產業升級變革。
  • 高屋建瓴把脈新基建,群策群力發展新經濟
    ,是支撐數字經濟循環的基礎;二、新基建將助推數字經濟產業化,形成萬億級的自成體系的數位化平臺;三、新基建將助推傳統產業數位化,形成具有顛覆意義的產業網際網路;四、用基於新基建的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推進中國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革命;五、要充分認識投資新基建與投資傳統基建的差異,創新新基建的投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