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P-糖蛋白調節卵巢癌細胞耐藥性

2021-01-09 生物谷

2012年8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一項新研究中,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研究了耐藥性卵巢癌細胞。這些研究發現最近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將有助於人們理解耐藥性卵巢癌中的分子標記物以便改善臨床治療。

對包括卵巢癌在內的很多癌症而言,化療仍然是唯一的治療選擇。儘管化療能夠獲得成功的療效,但是大多數卵巢癌病人最後對化療產生耐藥性。確定給病人服用哪種化療藥物是一種複雜的過程。人們作出的大多數決策基於病人所患的癌症類型和癌症的進展程度。當前,人們正轉向對每名病人進行個人化修飾的化療治療。

這項研究研究了被稱作IGROVCDDP的耐藥性卵巢癌細胞。IGROV-1細胞最初從是一名卵巢癌病人體內獲得的。在實驗室中,IGROV-1細胞經過數輪化療治療來模擬癌症病人在診斷中接受的治療。IGROV-1細胞產生的子細胞就是IGROVCDDP細胞,這些細胞在組織培養中進行培養,並且被用來研究它們如何產生耐藥性。

IGROVCDDP細胞對用於卵巢癌一線治療的兩種化療藥物---順鉑(cisplatin)和紫杉醇(paclitaxel)---產生耐藥性。通過研究這些IGROVCDDP細胞,研究人員能夠鑑定出哪些基因和蛋白發生改變,和在診所內可能作為化療耐藥性的分子標記物。IGROVCDDP細胞有很多化療耐藥性的分子標記物,並且突出強調耐藥性癌細胞中能夠同時存在的多種機制。IGROVCDDP細胞擁有水平增加的藥物外排泵(drug-efflux pump),即P-糖蛋白(P-glycoprotein)。通過將紫杉醇泵出這種癌細胞之外,這就導致對這種藥物產生耐藥性。這項研究突出強調了P-糖蛋白能夠與多種對順鉑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共同存在。對順鉑產生耐藥性部分上是由穀胱甘肽途徑和癌細胞降低對這種藥物的攝取所調節的。這些發現是朝理解卵巢癌病人體內耐藥性分子標記物如何相互作用和重疊的目標上邁出了一步。(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編譯自Researchers investigate drug 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to improve clinical treatment

Resistance to Paclitaxel in a Cisplatin-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Is Mediated by P-Glycoprotein

Britta Stordal1,2*, Marion Hamon1, Victoria McEneaney2, Sandra Roche1, Jean-Pierre Gillet3, John J. O』Leary2, Michael Gottesman3, Martin Clynes

The IGROVCDDP cisplatin-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is also resistant to paclitaxel and models the resistance phenotype of relapsed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after first-line platinum/taxane chemotherapy. A TaqMan low-density array (TLDA) was used to characterise the expression of 380 genes associated with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in IGROVCDDP cells. Paclitaxel resistance in IGROVCDDP is mediated by gene and protein overexpression of P-glycoprotein and the protein is functionally active. Cisplatin resistance was not reversed by elacridar, confirming that cisplatin is not a P-glycoprotein substrate. Cisplatin resistance in IGROVCDDP is multifactorial and is mediated in part by the glutathione pathway and decreased accumulation of drug. Total cellular glutathione was not increased. However, the enzyme activity of GSR and GGT1 were up-regulated. The cellular localisation of copper transporter CTR1 changed from membrane associated in IGROV-1 to cytoplasmic in IGROVCDDP. This may mediate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accumulation defect. There was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the sodium potassium pump (ATP1A), MRP1 and FBP which all have been previously associated with platinum accumulation defects in platinum-resistant cell lines. Cellular localisation of MRP1 was also altered in IGROVCDDP shifting basolaterally, compared to IGROV-1. BRCA1 was also up-regulated at the gene and protein level. The overexpression of P-glycoprotein in a resistant model developed with cisplatin is unusual. This demonstrates that P-glycoprotein can be up-regulated as a generalised stress response rather than as a specific response to a substrate.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in IGROVCDDP cells may be applicable to relapsed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frontline platinum/taxane chemotherapy.

相關焦點

  • P-糖蛋白介導的中藥-化學藥相互作用研究進展
    本文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導的中藥-西藥相互作用方面闡述中西藥聯合用藥的合理性與重要性。在正常生理狀態下,P-gp的主要作用是調節機體對內源性、外源性藥物和毒素的吸收、分布和排洩,從而防禦保護機體組織和器官。在胎盤滋養層細胞中的P-gp可阻止有毒物質進入,使胎盤對有毒物質外排,起到保護作用,從而減少有毒物質對胎兒的損害。然而,在病理狀態下,P-gp在相應組織中過度表達會導致藥物耐藥性的產生。
  • 中國藥科大與清華大學合作發現P-糖蛋白介導的多藥耐藥的有效抑制劑
    前言癌症化學療法的主要障礙之一是癌細胞會對多種抗癌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被稱為癌細胞的多藥耐藥性(MDR)。
  • 單細胞ICP-MS應用:評估卵巢癌細胞對順鉑的攝入
    因此在化療後細胞必須修復DNA 損傷,否則DNA 複製受阻會導致細胞死亡。許多癌症患者最初對基於鉑類的治療比較敏感,但一段時間後,患者通常對順鉑治療表現出耐藥性,導致了癌症的復發。順鉑耐藥性歸因於三種主要的分子機制:DNA 修復的加速,胞漿失活的加速和細胞攝取藥物能力的變化。
  • 成都生物所在P-糖蛋白介導的抗腫瘤多藥耐藥調控劑研究中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在P-糖蛋白介導的抗腫瘤多藥耐藥調控劑研究中獲進展 2015-09-23 成都生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Chem Comm:阿司匹林幫助順鉑擊敗耐藥性
    新研究顯示:將阿司匹林固定到順鉑(cisplatin)上能在順鉑耐藥細胞裡產生一種戰勝藥物耐藥性的療法。該研究成果發表於《Chemical Communications 》。順鉑,跟其他化療藥物一樣,是一種用來治療各類型癌症的抗癌藥物,包括睪丸癌、卵巢癌、肺癌和膀胱癌。
  • 二次細胞減滅術治療復發性卵巢癌
    二次細胞減滅術治療復發性卵巢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6 12:40:12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Robert L. Coleman研究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卵巢癌復發率高達85%!術後長生存指南快收藏|NK細胞|卵巢癌|復發率...
    免疫功能的調節除了可以通過飲食,運動等日常生活方式,還需要臨床治療儘快幫助我們恢復,如注射胸腺肽類的藥物、幹擾素,以及恢復免疫試別功能和恢復免疫殺傷功能的各類細胞免疫回輸等等,如以下免疫細胞的臨床輔助治療已經過了大量的臨床研究:
  • PLoS ONE:Mdm2-p53通路新發現
    p53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是細胞生長周期中的負調節因子,與細胞周期的調控、DNA修復、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息息相關。p53主要被E3泛素連接酶Mdm2所調節,Mdm2泛素化p53,然後由蛋白酶體所降解。Mdm2除了具有泛素連接酶的作用外,現在已經廣泛的認為它還能夠抑制p53的轉錄活性,這主要是通過它結合併掩蓋p53的反式激活結構域所致。
  • 科學家開發「納米鈣離子發生器」可幫助消除癌細胞的耐藥性
    化療仍然是對抗癌症的最佳療法之一,但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會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現在,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鈣離子的爆發可以從內部削弱它們的防禦機制,使藥物再次有效。癌細胞可以用一種很聰明的方式來防禦那些會對它們產生毒性的藥物。
  • 臨床綜述:不容小視的腫瘤細胞能量代謝
    研究發現,Ritonavir可以誘導多發性骨髓瘤細胞(McBrayer)和卵巢癌細胞(Kumar)凋亡。卵巢癌組織中的葡萄糖轉運體高水平表達(GLUT 1和GLUT 3)與不良預後密切相關。 儘管Ritonavir對卵巢癌細胞的凋亡誘導作用可能與PI3K/Akt通路受抑制相關,但是有證據表明Ritonavir可以抑制胰島素依賴型GLUT4活性。
  • J Nat Prod:一種天然提取物Cedrol降低替莫唑胺耐藥性而增強其抗癌作用via調節DNA損傷反應和MGMT表達
    DNA損傷反應和MGMT表達降低替莫唑胺耐藥性而增強其抗癌作用。通過調節GBM細胞中的AKT和MAPK信號傳導途徑,TMZ和cedrol聯合治療可導致對細胞增殖的持續更高的抑制作用。聯合治療比單獨使用任何一種藥物都能更好地誘導細胞周期停滯,細胞凋亡和DNA損傷。
  • Cancer Res:推動卵巢癌轉移的」幫兇「
    2014年12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萊斯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了卵巢癌如何利用腹部組織來源的一種特定類型的成體幹細胞來推動其增長。這項研究在線發表在上周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治療方式來針對侵襲性卵巢癌,即通過破壞促使癌細胞茁壯成長的代謝過程。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通常,腫瘤細胞通過促進其將藥物泵出細胞的蛋白質的產生來獲得多藥耐藥性(MDR),使得化學療法無效。現在,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納米粒子,可以在腫瘤細胞內釋放鈣爆發,而鈣的爆發則可以從內部削弱其防禦機制,使藥物再次有效。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通常,腫瘤細胞通過促進其將藥物泵出細胞的蛋白質的產生來獲得多藥耐藥性(MDR),使得化學療法無效。現在,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納米粒子,可以在腫瘤細胞內釋放鈣爆發,而鈣的爆發則可以從內部削弱其防禦機制,使藥物再次有效。
  • PLoS ONE:缺氧調節的溶瘤腺病毒基因治療
    6月15日,PLoS ONE在線報導了缺氧調節溶瘤腺病毒治療腫瘤的研究進展。缺氧是一個微環境因素,有助於腫瘤細胞的侵襲,進展和轉移。缺氧腫瘤細胞往往會比常氧腫瘤細胞表現出更大的放化療抵抗能力。這表明人類需要新型抗癌療法有效地消除缺氧腫瘤細胞。以往研究發明了腫瘤特異的複製性溶瘤腺病毒(OBP-301:Telomelysin)。
  • Cell子刊|蛋白質糖基化修飾表徵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進程
    後基因組時代,利用蛋白質組學及蛋白質修飾組學技術,全面分析包括卵巢癌在內的多種腫瘤組織、腫瘤細胞蛋白質組成成分、表達水平與蛋白質修飾狀態的動態變化,不僅幫助科學家尋找到了多種用於腫瘤早期篩查的特異腫瘤標誌物,而且還為研究腫瘤耐藥相關蛋白及機制、揭示腫瘤新型治療靶點帶來了嶄新的思路。
  • BET抑制劑:癌症耐藥性機制
    在這些因子中bromodomain蛋白家族,包括BET亞家族(BRD2、3、4和T)。BET蛋白含有兩個bromodomains,每個與已標記了乙醯基團的組蛋白結合,使BET蛋白在基因組的特定位點招募細胞的轉錄機制開展對基因表達的調節。BET亞家族成員如BRD4,可調節Myc基因的轉錄,參與了多種腫瘤(尤其是血液中的癌症)過程。因此可作為治療的候選目標。
  • LncRNA CASC9:吉非替尼用於非小細胞肺癌導致耐藥性的誘因
    然而,由於不可避免的耐藥性的產生,極大地影響NSCLC患者的臨床結局。因此,對EGFR-TKIs耐藥機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尋找耐藥性相關基因並逆轉耐藥性成為近年來肺癌治療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長鏈非編碼RNA(lncRNA)作為一種非編碼RNA,可以在包括表觀遺傳、轉錄和轉錄後水平等多種水平上調節基因的表達。
  • JEM:叛變的樹突細胞促進卵巢癌突然擴散
    Conejo-Garcia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卵巢癌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處於阻止狀態,但是一旦它們變得可覺察時,它們呈指數生長。更重要的是,我們證實通過除去免疫系統的這些樹突細胞,我們就能夠逆轉這種影響,再次允許我們的免疫系統識別卵巢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