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步入一個信息共享的網絡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很多信息可以實現透明化,也因此讓一些騙局無處遁形,但是在20多年前,那個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曾經有一項叫做「水變油」的技術橫空出世,被稱為是「第五大發明」,這幾乎成為了那個年代最大的騙局。
有一個從18歲起異想天開,夢想把水變成油,以此為國家解除能源危機,為家人和億萬百姓造福的人,他就是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發明家王洪成。1992年他聲稱發明一種能將水變油的「水基燃料」,加入此種配方,清水可以變成油料,在能源日益緊張的當今世界,這無疑是天大的福音,於是王洪成一舉成名。
據當年媒體的報導,王洪成「因為淘氣和考試不及格,總共上了四年小學卻被開除了兩次。唯一能證明學歷的初中畢業書,還是他輟學養豬用豬肉在老師那兒換來的」。一個連初中都沒畢業的人,為什麼能對科學領域做出如此超前的貢獻(這裡沒有貶低他的意思,只是對他的知識來源存有質疑)。有人甚至宣稱「水都能變石油了,還要油田做什麼」。而事實是,當時哈爾濱公交車使用了王洪成提供的「膨化燃料」,發動機腐蝕損毀嚴重。
「水變油」意味著氧原子變成碳原子,這在科研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在那個時期裡就有許多人相信,認為這是個大發明。這種荒謬的「水變油」遊戲,自1984年開始,至1996年止,王洪成竟玩了10餘年之久;而且裹挾了大量的學者、媒體、企業共舞。王洪成的發跡得力於部分天真的科學家的大力幫助,其實他們也是受騙上當者。但由於人們容易相信科學家,有科學家站出來替王洪成宣傳,其欺騙性則更大。
20多年過去了,王洪成水變油騙局的迷霧被逐漸揭開,原理便是在水中投入電石(碳化鈣)粉末,電石與水反應生成可燃的乙炔,點火就燃燒起來,還可以冒黑煙。所謂的「中國第五大發明」,至此終於結束了其長達十餘年的鬧劇。其創造的無數驚人紀錄讓絕大多數科學騙子望塵莫及,許多教訓至今值得國人同胞深切反思。
科學的進步是人人都希望看到的結果,但是盲目地追求速度,忽略客觀發展的規律,帶來的後果無異於揠苗助長,好在當今時代已經是一個暴露在網際網路下的時代,那些無腦的騙局不會再那麼輕易地騙過群眾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