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夏季口乾口苦,也算是正常現象,情緒不好也是正常的。單純來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伴隨有舌苔厚膩,兩側有齒痕,就不一樣了。
就這個問題,特別請教了一位老中醫,老中醫說舌苔厚膩,有齒痕印記,說明體內的溼熱重。一般有兩種情況,其一是胃火旺盛,其二是溼熱過重。兩種情況,也可歸結為一點,即熱證。
今年氣候一反常態,忽冷忽熱,進入夏季後,雨水量也增多,溼熱增多也算是正常的。溼熱多,脾胃功能就差,舌苔就會變得黃厚,兩側也會有明顯齒痕印記。
溼熱過重的人,也多半伴隨有火氣旺盛等諸多表現。比如經常腹瀉腹脹,拉出來的大便黏膩,味道十分難聞,小便顏色也會發黃,下肢有疼痛感以及沉重感。一些人平時,還會感到暈乎乎的,時常沒有氣力。
溼熱重了,該如何調理呢?
飲食要注意調理,豬肉會生痰溼,吃多了豬肉,體內的溼熱也會增多,肉類要儘量少吃,尤其是在夏季。經過油炸的肉類,比如紅燒肉、油炸雞腿、紅燒豬蹄等,都要少吃。但可以用瘦肉配合苦瓜煲湯喝,有祛溼效果。
新鮮的苦瓜有去溼熱的效果,苦瓜性寒,能中和溼熱。一些心情煩躁的人,吃苦瓜也能緩解煩躁感。苦瓜中的維生素、膳食纖維等也非常豐富,吃苦瓜也能幫助排毒素,養護皮膚。苦瓜和瘦肉搭配熬湯,有利溼效果,可清熱降火。
這種方法,尤其適合那些經常口乾舌燥,嘴裡有口臭,舌苔發黃厚膩的人。連續喝上一段時間,就能看到舌苔顏色的轉變。
古人在養生時,也特別提到了飲食,強調「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說法,說明五穀養生在古代已經得到了提倡。所謂的五穀,主要還是指粗糧,不是現在經過精細化處理後的糧食。
粗糧的好處就在於其中的膳食纖維多,能潤腸通便,清除體內的溼熱。同時粗糧也能調理脾胃,增強運化能力。更為關鍵的是,現在人飲食偏向於油膩化,粗糧能加速脂肪分解,避免體內有過多脂肪累積,這樣就不至於產生過多內熱。
艾灸也是去溼熱的有效方式,作為傳統的養生方式,艾灸的好處有很多,比如能溫經散寒,能調理月經,能改善虛寒體質等。
由於艾葉是溫性的,很多溼熱重的人,就擔心用了艾灸會有不好的效果,實際上艾灸同樣適合於去溼熱,只是艾灸的位置有所不同而已。一般溼熱重的人,可艾灸肺俞、胃俞、足三裡等部位,效果相對來說很好。
舌苔厚膩發黃有齒痕,原因多半是在內熱上,由內熱過多繼而引發上火等問題。在身體的具體表現上,不單單是舌苔厚膩,還會伴隨有其他的一些表現,而這些表現要比舌苔厚膩更能反映出體內存在的問題。
在調理時要找到方法,溼熱過重的調理方法有很多,飲食是關鍵的一環,儘量少吃過於油膩辛辣的食物,多吃五穀雜糧,學會用苦瓜和瘦肉搭配。條件允許時可以用艾灸的方式調理身體,效果一樣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