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光年外驚現「嬰兒版地球」 天文學家們喜出望外

2020-12-08 遊民星空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們捕捉到了有史以來最好的行星形成的圖像,他們稱,這或許與我們地球形成的早期階段相似。這顆罕見的「嬰兒版地球2.0」被發現於一顆年輕恆星周圍的氣體雲層中。

  這張驚人的圖像展現的是距離我們僅175光年,年齡僅1000萬年的年輕恆星「長蛇座TW」。這顆恆星周圍環繞著大量的氣體雲層,形成了壯觀的原行星盤。天文學家們相信,對類似長蛇座TW的研究,將能很好的幫助我們重現太陽系的過去。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強大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ALMA)捕捉到了這張圖像,這一發現讓天文學家們喜出望外。據稱,早先運用光學及射電望遠鏡的研究已經確定了長蛇座TW擁有一個顯著的行星原盤,並強烈暗示其中有行星正在開始形成。

  最新的這張圖像則揭露了長蛇座TW前所未有的細節——行星原盤中明暗相間的條紋清晰可見,其中還包括了一顆擁有類似地球軌道的行星正在形成的跡象。將圖像中央放大,我們可以發現距離這顆恆星最近處的那道間隙,而這道間隙正好距離長蛇座TW一個天文單位(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另外兩道稍遠的間隙到長蛇座TW的距離分別為18億英裡和37億英裡,在太陽系中就好比天王星和冥王星到太陽的距離。為了進一步研究長蛇座TW,天文學家們將合成行星原盤中塵埃微粒發射出的微弱的無線電波的圖像,用以觀測長蛇座一個天文單位範圍內的細節規律。

  毋庸置疑,長蛇座TW對人類研究行星的形成以及恆星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天文學家現在希望弄清楚原行星盤中行星形成的共性及它們會隨著時間和環境做出怎樣的演化。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與阿里合作尋找「第二地球」,39光年外或有生命條件
    近日,有耶魯天文學家透露,正在與阿里工程師合作對39.13光年外的一個恆星系統進行研究,這裡或許將發現適宜生命居住的「第二地球」。(網絡資料圖)據了解,雙方合作研究的是這個恆星系統中的7顆行星,其中有5顆大小與地球類似,並有3顆具備液態水和孕育生命的可能性。科學家正在與工程師對7顆行星進行數據分析,尋找生命存在的跡象。
  • 186光年外,天文學家發現一個奇特的「π地球」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系外行星——它的大小與地球相當,公轉周期為3.14天,該數值恰好約等於圓周率π,因此喜提「π地球」的光榮稱號。 實際上,這顆系外行星名為K2-315b,距離地球約186光年,緊密環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轉。 據介紹,天文學家對K2-315b的探測可以追溯到2017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執行第二次擴展任務時首次注意到它的蹤跡。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搜尋系外行星採用的是最常見的凌日法。
  • 186光年外,天文學家發現一個奇特的「π地球」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系外行星——它的大小與地球相當,公轉周期為3.14天,該數值恰好約等於圓周率π,因此喜提「π地球」的光榮稱號。需要指出的是,「π地球」只是一種有趣的巧合,或者說是人類對數字遊戲的執念,並沒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 既然光速最快,天文學家如何知道星系在百億光年外?
    每當發現新的天體或者天文事件時,天文學家總會告訴我們這個天體離地球有多少光年。既然光速是已知最快的速度,那麼,天文學家如何在短時間內知道天體離地球有多少千光年,多少百萬光年,甚至多少億光年呢?對於遙遠的太陽系外天體,我們不可能向那些天體發射光,比如無線電波,然後等待光反射回來,再通過時間差來算出天體的距離。
  • 23光年外,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三體世界!
    在小說中,4.3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中的三顆恆星做著混亂的三體運動,使位於其中的三體行星經歷亂紀元與恆紀元無序交替,孕育出經歷一次次毀滅與重生的三體文明。三體人飽受煎熬,以至於在得知地球的存在後,不惜長途跋涉4.3光年來與人類搶地盤。現實中的半人馬座α星並不像小說中那般混亂。
  • 天文學家觀測到7億光年外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
    霍爾姆15A星系團距離地球7億光年,天文學家推測,位於該星系團中心位置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400億倍。如果這一推測能夠得以證明,這將是以此為中心半徑10億光年區域內最大的超大質量黑洞。據科技日報報導,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地外物理研究負責人凱努斯徹梅甘介紹稱,霍爾姆15A是一個亮堂的星系團,其內核已經耗盡,這一點非常反常。在最新研究中,他們運用超大望遠鏡對霍爾姆15A耗盡的內核進行了觀測。
  • 天文學家探測到6.5光年外褐矮星的動蕩雲帶
    距離地球6.5光年外,有一顆船帆座的褐矮星形如黃蜂屁股。在對它開展了進一步的觀測後,發現有帶狀的雲層包圍住整個球體,與木星的情況極為相似。從天文術語的角度而言,6.5光年的距離著實算不上遙遠,但對於又小又昏暗的褐矮星而言,要想從這個距離之外抓拍到細節卻不是那麼容易。
  • 天文學家探測到6.5光年外褐矮星的動蕩雲帶
    距離地球6.5光年外,有一顆船帆座的褐矮星形如黃蜂屁股。在對它開展了進一步的觀測後,發現有帶狀的雲層包圍住整個球體,與木星的情況極為相似。藝術加工後的褐矮星(圖源:美國宇航局)這不是第一次在褐矮星上探測到雲帶了,但卻是天文學家第一次採用偏振測定法觀測到這一現象,即通過對物體發射的光源旋轉或極化程度進行測量判斷。
  • 175光年外發現「黃金星球」儲存量大約有1000億噸
    人類為了探索宇宙奧秘,在幾十年間,不斷的向太空中發射了無數的人造衛星,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顆紫外線探測衛星,在觀測星球紫外線輻射時,拍到了一些距離地球175光年遠的照片,並傳回了地球在檢查這些照片的時候,發現了一條極黑的線,它的光譜代表在黃金的位置上
  • 天文學家發現:110億光年外「引力透鏡」愛因斯坦預言再次應驗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不知道關注太空的小夥伴們,是否還記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從提出後但現在有很多精確實驗已經證實了,而且近來還有天文學家接收到遠在110億光年外的深空信號,其傳播速度為光速,結果表明愛因斯坦又對了,這不禁讓人們感嘆愛因斯坦的偉大。
  • 天文學家發現疑似「下一個地球」 距離地球11光年
    「比鄰星b」是已知離地球最近的宜居系外行星,但天文學家近日發現,距離地球11光年的一顆名為「羅斯128b」的行星正在逐步移近,預計7.9萬年後將取而代之。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研究團隊在紅矮星「羅斯128」附近發現了距離地球第二近的宜居行星「羅斯128b」。它的大小與地球相當,表面溫度可能也與地球接近。
  • 天文學家的噩夢:1000光年外發現一個黑洞,卻看不到它的吸積盤
    提起黑洞,雖然如今在宇宙中,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很多它們的身影,不過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非常遙遠的,因為黑洞本身不發光,它只有在吞噬運動的時候,才會發出光芒,而且在地球上,即使黑洞非常大,我們用肉眼也是看不到的。
  •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外遙遠行星 距地球38億光年
    另外一張引力透鏡系統RXJ1131-1231圖像,中心可以看到前景星系,以及周圍的四個背景類星體鬼影   北京時間3月1日消息,藉助類星體微引力透鏡技術,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宣布發現了一群流浪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了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類似地球的行星
    超級「地球」整個銀河系中可能散布著許多類似地球的行星,但它們並非那麼容易找到。迄今為止,在發現並確認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巖石行星-而且大多數都在地球幾千光年以內。因此,宣布新的系外巖石行星總是令人興奮的。它屬於系外巖石行星的更小子集,它們與恆星的距離像地球一樣。距離我們大約24,722.65光年-這可能使其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的銀河系系外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24顆超級宜居行星,就在100光年外,預言要成真
    有些是像木星那樣的氣態巨行星,有些是像海王星那樣的冰巨行星,還有些是像地球那樣的巖質行星。在這些系外行星中,天文學家最關注的是巖質行星,尤其是某些運行在特定軌道中的行星。在宇宙中,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擁有生命的星球,所以天文學家在尋找外星生命時都會以地球為參考標準。
  • 科學家們如何計算光線是從多少光年外的星球發出的?
    天文學家把夜空中比較亮的織女星(距離地球約25光年)作為參考標準,把它的亮度定義視星等為零。所有視星等為負數的星星都比織女星亮,而視星等為正數的星星則比織女星暗,而且每一等之間的亮度大約差2.5倍。於是,天文學家又提出了一套系統,叫「絕對星等」。這個方法就是假設把一顆恆星放到32.6光年的地方,然後測量它的視星等,絕對星等描述的是恆星真實的亮度,每一等級之間亮度差距當然與視星等一樣。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 天文學家意外發現一個黑洞,距離地球僅1000光年
    根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研究論文,日前,天文學家在一次例行的天文觀測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黑洞,它潛伏在太陽系附近,距離地球僅有1000光年,令科學家感到震驚。科學家通過對HR 6819軌道的研究發現,這個未被觀測到的不明天體質量大約為太陽質量的4倍,如此巨大的質量表明,該天體一定是一個黑洞,「質量為太陽質量4倍的天體必然是一個黑洞,」Thomas Rivinius說,「它距離我們是如此之近,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體積是地球3倍,而距離地球也僅6光年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體積是地球3倍,而距離地球也僅6光年人類的科技自從可以達到探索太空之後的高度時
  • 地球30光年外有奇異行星 300攝氏度下水呈固態
    地球30光年外有奇異行星 300攝氏度下水呈固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8日 02:27 來源:新聞晨報   表面溫度高達300攝氏度水卻呈固態此發現會進一步推動類地行星觀測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