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莆田商幫數十年風雲,十個段子,足以還原這個活躍並壟斷於中國民營醫院領域的神秘族群。
□文/本刊見習記者 覃 澈
最顯異類的商業領域;最具牽扯感與代表性的福建商幫分支;最為強勢的本土民營醫院行業壟斷力量;最具江湖味道的勢力劃分,最有儀式感的門派自治……
1 豪宅沒有人,豪宅有電梯
福建莆田,因多產荔枝,又稱「荔城」。沿著莆田至秀嶼港的高速公路一路前行,經過一段海堤,就進入了位於莆田西南部的東莊鎮。
一入東莊地界,許多五六層高,裝修十分考究的「豪宅」便會接踵出現。
絕大多數「豪宅」都是莆田醫療幫家族所修,許多房子的面積超過了1000平方米,有40個以上的房間,有的為了老人行動方便,甚至還在家裡裝了電梯。
只是,豪宅幾乎沒有人住。整個東莊鎮除了婦幼老人,很少看到壯年男子。壯年男人幾乎都出去搞醫院了,他們往往只是在每年春節才會出現。
與之一起出現的,還有全國數以百計的醫療器械廠家以及藥廠。據一位長期混跡於民營醫院圈子的人士稱,凡是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有四個地方是一定要去「活動」的,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另外一個就是莆田。
莆田人重傳統,在他們心中,新春返家是最為重要的事,無論身處何方都必須回來。於是,各地醫療廠家便找到了「公關」的最佳機會。
當然,回來的莆田人除了家人團聚,拉攏宗族感情外,彰顯一年的「收成」也是他們的必做事項。春節的東莊路,頂級豪車如流,大家當面不說,但背地都在暗自攀比。在他們看來,誰家的車更好更貴,就意味著誰更成功。
2011年春,時任北京某整形美容醫院總經理的戴飛(化名)在放假返鄉時便作了這樣一個決定——
他先讓司機將自己以及自己的頂級座駕一併送回數千裡之外的老家莆田,繼而再買機票讓司機飛回去,待到春節過完,再讓司機飛過來接他返回北京。
2 祖師爺和他的藥方
莆田東莊,一個曾經窮得揭不開鍋的彈丸之地,自然資源匱乏,「山上只能種石頭」。如今,這裡卻出產了中國90%的民營醫院,以及數十位身家上億的富豪。
這一切,源自一位名叫陳德良的人。
曾有民營醫院老闆寫過這樣一首詩:「刀槍棍棒出名聲,琴棋書畫弄寸光。十萬弟子闖天下,一代宗師數德良。」
詩中所描述之人,正是陳德良。這位已過花甲之歲喜愛穿白褂的老人,在莆田人心目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地位。據傳,這個地位的由來緣於「一劑藥方」。
陳德良出生於1950年12月,祖輩行醫,年少時他便學了不少中醫知識,不到20歲便幹起赤腳醫生,為鄉鄰解決了不少麻煩。後來,陳德良決定外出闖蕩。
陳德良來到廣東拜師學藝,師父將一個治療皮膚病的祖傳秘方教給了他,秘方神奇的療效讓陳德良迅速名聲大振。「那時衛生條件不是很好,得疥瘡的人非常多,很難治癒,但用了我的藥水很快就好了。」每每回憶起這段歲月時,陳德良臉上便充滿了自豪之情。
富起來的陳德良讓東莊人很是羨慕,他們發現陳德良一天賺的錢比他們一個月賺的還多。於是,很多人想方設法向陳德良拜師學藝。
當然,賺了大錢的陳德良沒有忘記他的窮鄉親們,他收了包括後來莆田醫療四大家族之首的詹國團在內的8個徒弟,並把藥方無私傳授出來,學成後的徒弟們又收了徒弟……隊伍一下子拉了起來,再後來,整個東莊村幾乎「人人皆醫」。而這些徒子徒孫們,靠著陳德良帶回來的那一劑藥方,紛紛外出闖蕩江湖。
一個藥方,就這樣改變了一個村鎮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民營醫療行業的格局。
3 轉戰性病市場
陳德良的疥瘡秘方,讓東莊人有了外出闖蕩的「底氣」,但真正讓他們發家的,卻是多年前令人忌諱的「性病」。
1990年,東莊人劉小路(化名)得知朋友的同事染上性病,正四處尋找野方。性病,不好意思去正規醫院,野方……敏銳的劉小路覺察到了商機。
劉小路自信一個「新興產業」正在向自己招手:儘管當時已有莆田人開始涉足這一領域,但人數並不多,不存在搶市場一說。
「最開始我在大街小巷的電線桿上貼小廣告。用最大的字將『絕對保密』印在紙條最上方,吸引患者前來就醫。」劉小路坦率地表示:「開性病門診很簡單,在臨街處租個門面,買上幾張桌子,罩上件白大褂就搞掂了。但利潤卻出奇地高,每個顧客都能帶來上千元的利潤。」
20世紀90年代前後,像劉小路這樣由疥瘡治療轉向為性病治療的莆田人不在少數。而看到越來越多的東莊人開始「全國行醫」,莆田衛生協會開始慌了。要知道,當時大多數莆田人對醫療都一知半解,很有可能「隨時失手」!為了安全起見,莆田衛生協會開辦了函授班,要求在外行醫的莆田人都去學習考試,只有通過考試的人才會得到協會頒發的一本象徵可以行醫的證書。
轉戰性病市場後,劉小路很快就嘗到了甜頭。短短一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原始積累。
4 要職業,要承包,要「院中院」
開性病小門診畢竟不是長遠之計。有一天,一個同鄉向劉小路支招:去醫院包個科室,打造「院中院」。
得到同行指點的劉小路開始「全國選點」。經過多次談判,最終,他用每年繳納固定租金加部分提成的方式,將昆明某公立醫院視為雞肋的男科租到了手。
緊接著,劉小路開始對科室進行整改:把聘用來的醫生包裝成「教授」、「專家」等業內權威,繼而在報紙上大打廣告,鼓吹自己擁有「國際頂尖技術」。為了和醫院領導結成利益共同體,劉甚至還送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給醫院領導或主管部門,使其成為股東之一。
「就算現在,很多醫院的婦科、男科也屬於外包,並非是醫院自己在管理。」劉小路如此說,而這一說法也得到不少醫院工作人員的肯定。
與劉小路一樣,同時期的莆田老闆們紛紛轉戰「院中院」路線。無知者無畏,用利益廣結「善緣」。東莊人在全國攻城略地,「院中院」遍地開花。
——1998年,莆田人的發展拐點正式到來。
「院中院」的發展模式以及高昂的收費被不少媒體指責,甚至還出現了記者冒充患者進行親身體驗時,原本十分健康的身體被檢查出性病的「烏龍事件」。
媒體的報導讓政府職能部門極度不滿,出臺了一系列規範性病門診的措施,要求國營醫院不得外包性病等專科。
但是,這些規定並沒有斷送莆田人的財路,在以劉小路為代表的莆田人看來,這是政府幫他們做了「徹底轉型」的決定。
2000年,劉小路對給自己帶來暴利的「院中院」事業作了一刀切的了斷,並利用自己手中的資金和資源,在北京蓋起了第一家專屬於自己的醫院。
到如今,劉小路在全國範圍已擁有了近十家大型整形美容醫院,儘管數量不多,但每家利潤規模都在千萬元以上,每年都能給他帶來近億元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