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講故事的時候都在想給大家講點啥呢?剛才群裡有師兄說講放生,有說講一下怎麼念佛打坐,咱們就隨緣而講吧。平時的修行過程當中僅僅是念佛或者是打坐嗎?念佛打坐屬於修法,修行,顧名思義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就是看你這個行為是不是在道上,這個道就是萬事萬物自然運行的規律。比如說作為父母愛惜子女這是天性,作為子女孝敬父母那是天性,這是自然規律。忤逆父母這就是不符合原始的道,不符合大自然的規律。看這個行為不對,行為不對就應該修正自己的行為,其實修行是時時、事事、處處都在修行,不是說你念佛打坐才是修行。昨天晚上跟大家聊,就是份內的事情是否做得很盡責,盡職,有沒有做好,有沒有如法地去做也是修行。
古語有一句話叫「一日三省吾身」,就是每天晚上的時候,要回過頭來看看今天哪些事做得不如法不在道上,哪些事情不該做,哪些事情做得不夠圓融,進行今天這個事情的總結、一個反省,總結完看看哪裡錯了然後爭取明天改正。不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同樣的錯一直不停地在犯,人沒有長進怎麼可以呢?古人極力推薦使用「功過格」,今天做了哪些善事,他會在「功過格」上打個「勾」或者打個點(這是在功這方面),如果哪方面做的不夠好,不如法不在道上,那就會在「過」上打個點。一個月下來或者一個季度下來或者是一年下來去看自己功多還是過多,來評判自己這個月這個季度這一年修行的進展程度,這是修正自己的行為。
很多師兄都能明顯地感覺到只要認真地修行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對肉食不怎麼感興趣了,以前覺得很香,現在淡而無味,或者是感覺腥味很重不想吃了,很多師兄都有這種感應,原來很大的事情比如丟了100塊錢心裡會很懊惱,現在想丟了就丟了吧,丟或許有人撿到有人比我更需要這100塊,心量逐漸逐漸變大。以前夫妻吵架或與朋友爭執,總覺得一定要分個勝負,時間久了就發現這有什麼勝負可分的呢?有什麼可爭的呢?會覺得之前的那種行為變得沒有什麼意義,心境變得非常平和、恬淡、憨厚、仁慈,這就是修學的一個進步。
具體打坐就看大家修什麼,其實現在靠大家打坐、坐禪、修禪定那個成功的機率不大,也可以說成功的機率基本為零。但是這個打坐,比如說單盤或者是雙盤,這個雙盤在身體這方面還是非常非常好的,每天雙盤一個小時,70歲左右爬山如小夥,最起碼身體會好一些。而且雙盤打坐的時候妄念較少,人嘛總是時時刻刻起很多妄念,但是你會發現你越壓制妄念這個妄念越多,要做到什麼也不想其實是非常非常難的,雙盤在坐的那個地方,其實就是咱們常說的枯坐,就是幹坐在那裡什麼也不想,雖然說對身體有好處,但是整體的修行進展是非常慢的。
給大家分享一個清朝的故事,就是讓大家感受一下枯坐(就是幹坐在那邊)打坐和念佛有啥區別,記得我看過一本書叫《念佛感應錄》,裡邊有一個清朝的道士(在這裡我聲明:在我心中儒釋道是平等的)道法非常高深,可能這個道友法門是初級的,這位陳道人就收了一名弟子,這名弟子是北京人,此人極其愚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比較笨)從小父母雙亡,缺衣少食,無以為濟。很多人可憐他有時候給他一點點錢,可是他連錢都不會數。
所以說陳道人收他為徒以後也不能教他打坐,也不能教他練丹,就讓他每天掃掃地,拾拾柴,早晚課念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明白了嗎?在清朝一個道士讓自己的弟子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證明什麼?咱們中國的文化是包容的,儒釋道本一家。雖然這位陳道士修行並不高,但是他沒有現代人這種分別的執念,他就讓這王痴頭(因為他什麼也不懂,姓王大家叫他王痴頭),每天禮拜一柱香,就是除了掃掃地,打打水,拾拾柴之外每天要一柱香,可是他念個佛都不著調,經常念著念著就打盹,打哈欠,流鼻涕,流哈拉子,所以他的師父陳道人就用長杆斥責他:「你這麼愚昧,還不知道精進,還每天打哈欠流哈拉子。」
就這樣過了三年,這個陳道人每天訓斥著王痴頭。三年後的一個晚上,這個王痴頭突然哈哈大笑,陳道人又要打他以為他又犯傻了,這時候王痴頭說:「師父,今天打我打不得啦。」
陳道人問他什麼原因,王痴頭說:「師父啊,枯坐18年(在那裡打坐修煉任督二脈等等)修丹但不知修法呀。」這位師父去修一些小技沒有真正的修法,(這是我的註解,王痴頭人家沒這麼說)他說:「如果你能像我這樣子老實念佛早就往生西方見佛啦。」
這時候這個陳道人就感覺非常非常的奇怪,也不知道說啥。就愣在那裡當天也沒打他。第二天,這個弟子王痴頭就登上了陡峭的山崖面向西方合掌立化,往生啦,站著往生,高品位往生。火葬之後得到兩顆舍利。
為什麼現代人成就的太少,就是因為現代人太聰明了,今天追求這個高,明天追求那個大,後天追求那個上,發現太多的高大上,混混沌沌。就怕當大家未來老的時候70、80、或者真的無常有一天來臨也許30、40、50、60、都有可能,誰也不敢說今天晚上睡著明天早上還能好好的起床,一切皆有可能。大家知道之前天津爆炸事故,誰能想到在被窩裡睡覺還能發生這麼大的災難呢!有很多人登上飛機誰能知道他再也無法安全地下機,事事無常,老實念佛老實修行。有時候懂得多未必是件好事,這個王痴頭一心念佛,一心專念,人家高品位往生。有問題多是好事情,但王痴頭他啥也沒問,堅持下去成就了。有問題證明你思考了,但是有些東西不是思考了就能解決問題。
大家如果喜歡打坐也喜歡念佛,大家可以邊打坐邊念佛,在我剛開始練打坐的時候,我身體非常瘦,學打坐的年齡接近30還是28、29的樣子,胳膊腿已經硬了,兩個腿雙盤起來之後,中間沒有肉做鋪墊骨頭之間非常的疼,那是鑽心的疼,因為我是皮包骨頭的那種瘦。後來我用另外一種方式練,用印光法師的十念法,聲音從心而出,從口而念,念的聲音入耳字字清晰,腦中計數從一到十,到十之後再循環,再從一到十。就這樣把雙盤練出來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沒有幹不成的事,只有沒有去努力的事情。
「阿彌陀佛」念的時候耳朵只能聽到這個佛號,就把整個耳根給攝住了,腦中要計數念了幾聲,如果你發現不知道念了第幾聲了那你走神啦趕緊從一再開始數,念著念著你根本不會覺得疼,因為你所有的耳根等等都被攝住了,這樣子你堅持的時間就會更久一點,把所有的心都用在佛號上進步非常快。打坐不念佛就是枯坐,實在想打坐也可以坐著念佛,完全沒有問題,身體也好了,氣脈也修了,佛號也念了,當然氣脈不一定要去觀想,佛號不一定要打坐,那是時時、處處都可以念的,當你剛開始念的時候你會覺得念佛號其他事都不能專心,當你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可以不念出聲音來,心中時時刻刻都有佛號,不用發出聲音,別人也看不出來,這時候你是念佛工作兩不誤。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學佛不是讓大家走極端,不是說寵物就一定不能養,佛經裡有這條嗎?關鍵是你如何對待這個寵物。這位居士我不知道你是在哪看的文章。如果你看到這個文章了你要正確去理解這個文章,它是針對什麼樣的情況下這個人是不能養寵物的。你想現在好多人養了寵物,我經常看見給寵物穿著鞋、穿著襪子,動不動叫「兒子快過來」,每天吃的比人都好,注意它是什麼樣的道,對應的是什麼樣的福德,就和餓鬼道一樣,你吐一口唾沫他能吃的到,你給他山珍海味,他未必能吃的到,就是他的福報、福德需要相應。這非常非常的關鍵。
你想一下你把狗當成兒子、姑娘這樣叫著,那你是什麼呢?你對應的就是畜生道啦。每天把這些動物當成人來看待,雖說眾生平等,但你長期溺愛的話就會發現這個動物長得有點像人,這個人長得像動物,就有點「夫妻相」。
每天把畜生道的動物嬌慣的像人一樣,那畜生道就會經常得一些人的疾病,三天兩頭的的了感冒,挺嬌慣的。而人呢每天與動物玩得熱不開交,這個意識裡一直存著貓啊、狗啊寵物的念頭,時間久了你的意識就會向畜生靠攏。重點在於這裡,沒有說一定不要養,如果不要養,那這些寵物被咱們佛弟子都扔掉,都變流浪貓、流浪狗,這也不是咱們的教法,幹什麼事情莫要走極端,不可偏薄,不可偏廢 。
狗它在什麼道就尊重它所在的道,只能說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自己家養的狗也不會讓它去吃屎了,自己家的剩菜剩飯自己吃不了了可以布施這些畜生道、咱家養的寵物,你不能專門給這些寵物做美味佳餚,吃飯的時候給狗專門的席位,這樣久了等於把狗的畜生道的福報給消耗掉了,它做狗是幹嘛來的?它做畜生是它的報應,它這輩子如果比人還高級,錦衣玉食的,那是報應嗎?是享福來啦!那它來生還在這個道不得解脫,而且把它的福報消耗了這麼多那它的來生可能比畜生道還慘,所以說不是說佛弟子不能養寵物,這個切記要堅守中道,看你有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模式去養?大家不可學的死板。感恩感謝!這不僅是養寵物,也可以推而廣之。在其它事情上都不可走極端,走極端那不是佛法。
另外有些寵物必須得餵它一些肉食的,這些不要養是正確的。你要養這樣的動物就要殺很多動物去養它的,比如說魚你養它必須得餵它蚯蚓那就不要養,如果可以用其它代替肉食的就可以養一養。總之要辯證地去學,不要學得死了,學的死了讓人感覺這個學佛人學得一個個跟神經病似的那就不好了!
今天又嘮叨了老長時間,不能再嘮叨了,再嘮叨就給我們管理員師兄增加不少負擔。就感恩感謝!老宋講故事,願大家天天都開心!天天都快樂!宋幸福講故事願人人都幸福!你想做功德嗎?請轉發老宋講故事。讓一人受益,一份功德;讓百人受益,百份功德;千人受益,千份功德;如果一萬人都去轉發,每人一份同享萬份功德。救一人生命,不如救一人慧命。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