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層面的「黑洞效應」,優秀的人為什麼會越來越優秀?

2021-01-16 校園指路人

最近聽到很多朋友感嘆,「身邊不是985就是211」,感覺自己壓力山大。更可怕的是,他們不僅學歷起點高,還可能比你勤奮。

有網友從普本考入雙一流大學研究生後,發現本校保研的同學都天天泡圖書館,她決心以後晚上11點之前,也都在圖書館學習。

還有我身邊的真實故事:我的兩個好朋友都在考研,其中有一個還是「二戰」。他們跟我聊天絕不會超過10分鐘,事情一說完,就說要去繼續學習了。他們的日程表是從早上8點到中午12點,下午1點到晚上10點都在學習。真的是讓我敬佩又汗顏。

上面的兩個例子,有沒有讓你感到一點恐慌?好像總感覺自己比身邊的人都差?可是另一方面,根據教育部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的8.86%,而擁有本科學歷的只佔4.43%。如果你是一個本科生,你就已經在學歷上超過了95%的人口。

但是為什麼你會感覺身邊優秀的人越來越多呢?

首先我要恭喜你,因為有這種感覺,說明你也變得越來越優秀了。老話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的人際圈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是什麼樣的人。你身邊都是優秀的人,那你很大概率也是一個優秀的人;你身邊優秀的人變多了,說明你進入了一個更優秀的圈子,很快,你也會變得更優秀,除非你退出。

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了一種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管理學的定律,叫做「二八定律」。他發現,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而放在社會階層來講,世界上80%的財富或者說資源都掌握在20%的人手裡,剩下80%的人分著20%的資源。

為什麼會這樣呢?社會就這麼不公平嗎?不,社會是公平的,你與多少人相互聯繫著,就有著多少與社會聯繫著的一級連接點;你擔負著多少責任,社會就有多需要你。決定你優秀程度的,是你與社會的關係,是你「要往哪裡去」。

優秀的人為什麼那麼努力呢?

前面我們說到,優秀的人,往往更勤奮。他們會越來越優秀,與不勤奮的人差距越來越大。而在智能商業領域,有一種「黑洞效應」,是說大體量公司持續保持高增長,像黑洞一樣吸收著絕大部分的行業資源和用戶。現在有人認為,我們的社會上也有「黑洞效應」,真正掌握社會絕大多數資源的人,可能只有1%,而不是20%。

這就是為什麼,優秀的人,越來越優秀。他們與社會的聯繫更多,擁有更多資源,更懂得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且努力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畢竟不努力,很快就會掉出前1%。

想了解更多關於大學生的話題?關心大學生就業?想要獲取更多實用知識?歡迎關注我們的帳號——校園指路人。

相關焦點

  • 「皮格馬利翁效應」很神奇用準了能讓人人變得越來越優秀
    每個家庭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變優秀,人往高處走是人人皆有的共同嚮往。人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先是心嚮往之,心懷期待,給自己一個信心,後為之奮鬥,最終達到既定目標。給自己一個信心是十分重要,尤為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前進的動力。
  • 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其實一點都不難,關鍵是要開啟馬太效應
    在我們身邊,一定有這麼一類優秀的人。他們在學習方面,幾乎門門科目都是滿分,還考進了211、985名校。而當他們大學畢業,踏入社會後,更是成為了一個上流精英,年薪那是50萬起步。可更氣人的是,在婚姻方面,他們居然還找到了條件同等、貌美如花、或者英俊瀟灑的另一半。
  • 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馬太效應,你有必要知道的財富定律!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讓好得更好,差的更差,多的更多,少的更少。為什麼富人越來越有錢,為什麼社會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其中主要影響因素就是馬太效應!富人的見識廣,周邊資源豐富,圈層人脈都要高於普通人,等等,這種差距會不斷加劇貧富差距。
  • 煤氣燈效應:為什麼再優秀的人也會自卑?別讓洗腦式自卑毀了你
    我們時常會陷入深深地挫敗感中,但其實想想年少時的我們都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魄,任何事情在我們面前我們都會拼一把,努力一次,但是後來我們卻沒有任何的闖勁,我們安於現狀,甚至在別人努力的時候還會說一句「別費勁了,你不可能成功的」,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繼發性自卑多數與一種稱為「煤氣燈效應」的心理學效應息息相關。
  • 「馬蠅效應」了解下,孩子越來越優秀
    平時,孩子放學後,悅悅會允許他看會兒電視,吃完晚飯再開始寫作業。但是幾乎每一次,孩子在吃完飯後都要重新打開電視,美名其曰"消食",其實就是不想去寫作業。等悅悅收拾好碗筷重新催促孩子時,時間又被浪費掉了一大半。孩子正是因為不夠自律,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拖到很晚才能把作業寫完。這樣做帶來的負面影響很明顯,孩子每天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課也就精神不振,成績毫無起色。
  • 如何用心理引導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巧用戈培爾效應,父母該了解
    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績,先是要從心理層面來幫助孩子,如果一個孩子本身是自卑的,再怎麼用題海戰術,他也未必能夠提高成績,因為他不相信自己。那麼,在這裡就要給各位家長提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戈培爾效應,戈培爾效應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指的是謊言重複了100遍後便會成真。
  • 心理學:為什麼越「優秀的人」,反而越沒人「表白」?本能反應!
    前不久,一位新來的女同事跟我說,一路走來讓我最困擾的事有兩件:一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家裡人催婚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催婚的暗示也越來越頻繁。二是"其實,有好多男人向我表白"。我問她,那你怎麼沒有接受其中一個?她說:追我的男人大都二三十歲,可這哪是男人戀愛的年紀?二三十歲的男人不應該一心扎在提升自己的才華、業績和工資上嗎?我想了想,倒也挺有道理。於是問她:你一定很優秀的吧?
  • 圍繞黑洞旋轉的物質會越來越快,為何不見彈弓效應彈出些物質?
    事實上,在經典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主角一行人正式通過引力彈弓效應完成了飛船的加速,逃出了黑洞的視界範圍。如何利用引力彈弓效應通過黑洞進行加速如何利用引力彈弓效應通過黑洞進行加速首先引力彈弓效應原理其實很簡單,飛船在黑洞邊緣被引力捕捉,繞黑洞加速,先不打開引擎,然後等到速度到達一定程度突然加速,並甩掉一些質量,根據動量守恆,前面的飛船會得到一個很大的正動量從而得以擺脫黑洞的引力,同時也利用了黑洞引力做的功增加了自己的速度。
  • 曾鳴:智能商業的「黑洞效應」
    為什麼網際網路企業顯示出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具備這麼大的能量? 為什麼大體量的公司能夠繼續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 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我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察角度——智能商業的「黑洞效應」。  為什麼會有黑洞效應? 黑洞意味著有巨大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是怎麼構成的?
  •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自己優秀,才能結交更優秀的人
    為什麼?因為他們是各自領域的強者,懂不懂,只要成長自己,你自然就有很多朋友。就比如說我的公司越做越大,那我招聘的人就越來越牛逼,對不對?我招聘的都是總監,我以後我就招聘外國留學生,我的圈子就越混越好。那我牛逼了,我招聘個秘書,他也是上市公司做過秘書的,那他的這個圈子就是我的圈子,對不對?
  • 「優秀的我被平庸的她搶走了男友」,因為你不懂「南風效應」
    特別是強悍的你、優秀的你,卻輸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又平庸普通的第三者。對方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你的愛情土崩瓦解。其實很多時候,你並不是在意失去這段愛情,而是在於居然優秀的自己會輸掉。面子上以及心理上遭受了重創,導致對未來的感情也搖擺不定、失去信心。楊曉米曾經就在這樣的挫折中欲罷不能。
  • 不一樣的心理學:共生效應,成功優秀、自律的人,遵循的行動指南
    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15篇——共生效應。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朋友。一個人周圍的朋友都很優秀,他自然差不到哪裡去;相反,如果親近的朋友就只有一般水準,他自然優秀不到哪裡去。這種好朋友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吸引,其實是受到共生效應的影響。何為共生效應?
  • 那些優秀詩文為什麼讓人永志難忘
    (相關報導見A07版)    這些詩文為什麼能夠讓人永志難忘?籠統地說,當然是因為它們足夠優秀,但是一個「優秀」的評語仍然不足以概括全部緣由。能夠進入課本的古代詩文,不單單是經過了教材編寫者的選擇和把關,更重要的是它們經歷了千百年來的沉澱和淘汰。「吹盡狂沙始到金」,浩若煙海的古代詩文能夠流傳到今天的,基本上都能承受得起「經典」兩個字的界定。
  •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時間越來越快了?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時間越來越快了?難道背後真有操控者操控人類?來源於:科學探索之路關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時間變快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派上用場了也許一個人生來的時候,就註定了未來將處在怎樣的階級,哪怕通過畢生的努力,可能也不一定能趕得上三代都是富豪的貴族家庭。
  • 為什麼有些優秀的人選擇自殺,早早離開人世?
    網友:為什麼有些優秀的人選擇自殺,早早離開人世?妙華嚴:阿彌陀佛。沒有信仰,心靈就沒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承受巨大的痛苦壓力時,人很容易放棄自己放棄生活,很容易心灰意冷。越是優秀的人,背負的包袱就越加沉重。越是優秀的人心中在意的執著的比平常人越嚴重。
  • 心理學:擁有這四種正面情緒,你才會越來越優秀
    在心理學看來,積極的正面情緒能夠讓我們保持正能量,更能幫助我們挖掘自身的潛能,尤為這四種積極情緒能讓我們越來越優秀,保持較好的狀態:可以說,大多數人都喜歡和樂觀的人交往,因為他們內心總是懷有希望,總是充滿著幹勁。不過需要分辨的是真樂觀與假樂觀,真正的樂觀是無論經歷多大的挫折,始終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問題,化解問題。而有些人假樂觀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樂觀,但是一旦遇到生活的挫折,他們就掉入到冰窖,沒有辦法恢復。
  • 「我比他優秀的多」,孩子過分自信,很可能是「巴納姆效應」所致
    何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他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認為這種描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 為什麼你越優秀背後對你搞小動作的人就越多?人的劣根性,了解下
    你很優秀,這不假,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有很多不優秀的人。這類人往往不願意承認自己比不上他人,所以總在背後使一些小動作,妄圖中傷別人。為啥你越優秀背後對你搞小動作的人就越多?人性的劣根性,了解下。但如果來了一名優秀的員工,打破了這種微妙的平衡,那麼就像槍打出頭鳥一樣,這位優秀員工會受到所有人的孤立和攻擊。他沒有錯,優秀也沒有錯。但是,因為他的優秀,凸顯出了其他人的無能,划水的員工不會喜歡他。就像剛調來我們公司的經理一樣,如果沒有她那醒目的業績做對比,我們的同事就算差勁一點,也不太明顯。
  • 優秀的女人是什麼樣的?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一個優秀的女人呢?我想,假如自己的媽媽,或者女性親屬當中,有保養得當、婚姻家庭生活幸福的、又或者是事業經營的很成功的女人存在,我們如果看到這樣積極的參照,會產生良性的觸動,也會變得優秀起來。
  • 養老業裡的「黑洞效應」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昱言養老」 相信很多人又雙叕被一張酷似紅色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刷了屏。作為格子衫理工男的捍衛者,有必要給你們普及一下黑洞知識了!!先從「黑洞效應」開始吧!  呃,我也忘了,還好有百度:  「黑洞效應」是什麼  物理學中的黑洞效應,是指一種天體現象,宇宙中的一些大質量天體發生坍塌時會形成一個質量和密度非常大的點,進而通過自身強大引力形成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