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鳴:智能商業的「黑洞效應」

2020-11-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湖畔大學三板斧(ID:hupansanbanfu),作者:曾鳴。

本文為「曾鳴學習季」模塊三,點擊查看模塊一、模塊二

課後作業:點擊進入帖子留言&探討&看完整版視頻,曾鳴教授將於1月8日(下周一)進行點評反饋。

為什麼網際網路企業顯示出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具備這麼大的能量?

為什麼大體量的公司能夠繼續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

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我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察角度——智能商業的「黑洞效應」。 

為什麼會有黑洞效應?

黑洞意味著有巨大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是怎麼構成的?

第一、網絡效應

網絡協同本身天然就具備網絡效應,就有指數級擴張等網際網路的天然優勢。

第二、學習效應

數據智能天然有一個乘法優勢,就是學習效應。機器的算法在不斷通過對數據的處理,提高自己的智能水平,這是每天24小時,7天不停歇地運轉,這種學習效應是乘法疊加的,他會越學越聰明,這是學習效應。

第三、數據壓強

網絡天然會產生數據壓強,推動數據智能的發展。在一個網絡不斷擴張的過程中,數據天然會被記錄下來,所以數據就越來越多。當網絡越來越複雜以後,人根本就沒有辦法管理,像淘寶這樣的複雜網絡根本不是人能管得了的,所以當一個網絡越來越複雜的時候,會天然推動數據智能的發展,這是個非常典型的轉折點。

案例:

在2008年,淘寶已經感覺到,傳統的類目分類方法根本無法處理這麼多商家和商品,而且消費者的效率直線下降,所以淘寶用搜尋引擎取代了傳統的瀏覽。對於搜尋引擎來說,處理一億件商品跟處理一百億件商品,它的可擴容性是完全可以承載的。搜尋引擎作為一個數據智能的新產品,才能夠handle淘寶這樣複雜網絡的爆炸性成長。

第四、網絡張力

數據智能天然具有網絡張力。如果說石油、自然資源和鋼鐵是上一個世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數據就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數據與物質有一個最根本的差別。任何物質就像一杯水,我喝了一口,你就不能喝了,但是信息是可以被共享的,信息的複製和使用的邊際成本近乎為零,所以信息可以非常快地在網絡上快速的傳播。物理的東西再怎麼傳播,速度成本都受到一個很大的制約,這是數據跟物質的一個很大的差別。

數據還有一個很大的特徵。數據和信息的使用過程,就是一個價值創造的過程。

物質的使用過程都是一個損耗過程,越用越少;數據的使用過程是一個增值過程,誰看了,有多少人看,本身就有巨大的信息含量,如果這個人再點個讚,寫個評語,再轉發一下,整個信息的價值就更加以幾何級數上升。

為什麼互動產品的設計非常有價值?因為讓信息消費變成了信息的再生產,變成了信息價值的再創造。在網絡上有更多的互動,就能夠產生更大的信息價值。

信息的經濟學原理是很不一樣的。傳統的物資定價可以按成本定價,信息的編輯複製成本為零,用什麼方法定價?

同樣的信息對不同的人,價值完全不一樣。對於一個特定的信息來說,總是希望在網絡上走的遠一點,可以碰到不同的人,也許就能碰到某一個願意為這個信息付出額外高價格的人。所以,從市場有效性的角度來說,信息是有極大的意願去觸達不同的人群的,是為了獲取額外的信息溢價。

數據本身就像個黑洞,總想越變越大,觸達的人越來越多,這樣就有一種天然的網絡張力。智能商業網際網路領先的企業,是優勢疊加,每一重優勢,疊加產生的效能提升是非常巨大的。

當一個智能商業開始起來的時候,對於傳統商業幾乎是碾壓,傳統商業連還手之力都沒有,因為它們創造的價值,量級完全不一樣。

第一步,能不能儘可能網絡化;

第二步,能不能儘可能引入機器學習的效應;

第三步,能不能在網絡擴張的過程中,儘可能用機器決策取代人工決策;

第四步,能不能讓我的數據跟更多的異質不同類型的數據產生交換。

每一個方向都是巨大能量增加的過程,都能創造巨額的價值。這就是我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智能商業的「黑洞效應」。

在這個時代「黑洞效應」剛剛開始產生

這個世界最核心的三個東西是:物資、能量、信息。

在信息緯度上有兩個核心的軸:一個是通訊與通信,一個是處理與計算。

農業文明

在那個時候,一方面是烽火臺,通過火來傳遞訊號,通過驛站來觸達更多的人;另外一方面是阿拉伯數字的發明,是幾何定律,代數的出現,實際上是這些決定了農業文明。

工業文明

到了工業文明,有了電報和電話,同時開始有了一個世紀以前的IBM,IBM最早是做計算器的(當時100年前,美國最牛的一家公司叫NCR <National Cash Register>,是最早做付款機的),任何一個簡單的機器如果能夠包含一定的計算能力就是當時最前沿的科技了,所以這是工業革命的一個大發展。

智能時代 

智能商業的核聚變,源頭可以追溯到1989年,第一臺個人計算機上了公共的網際網路網絡,通訊和計算合二為一。我們的個人計算機既是計算機,又是通訊節點,所以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開始成為雙螺旋,開始強勁的耦合發展,奠定了智能時代的基礎。 


圖:太空梭從外太空拍的地球的夜間

這個世界的構成就是大城市、燈光、高速公路,這是文明的基礎。經過幾億年的演變,我們完成了整個世界的物理連接,過去的碳基能源,然後加上鋼鐵,照明構成了我們這個世界。未來的智能世界,是在物理連接的基礎之上,完成創造力、知識和智慧的連結。 

接下來的智能時代,首先是人腦的連接,第二是全世界機器智能的連接,第三是人腦、機器腦和機器網絡的直接連接,科幻電影裡面的場景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

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一個讓人興奮又恐懼的未來

智能時代,聽起來更加遙遠,更加天方夜譚,但今天就已經正在發生了。未來這個時代人的狀態不一樣了,所有的商業演變與用戶演變,以及社會的演變,其實是完全同步的。

我們的生活開始越來越場景化、流動化、碎片化。我們生活在雲端,活在朋友圈,似乎一切都過剩,但是每個人都很焦慮。一方面每個人都想彰顯自己的個性,另一方面對於我們在網絡上所認同的極小社群,又無比的忠誠。這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智能商業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工業時代一個個面無特色的人,是為了滿足完全不同的人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中的發展。

通過這20年看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看網際網路的發展,看未來科技的發展,我能感受到一個全新的未來,這是一個非常讓人興奮,有時也讓人覺得恐懼的未來。

第三模塊的內容雖然相對抽象一些,但核心的概念還是在線、聯網、協同、活數據、智能。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業務,思考如何更好地落地?

課後作業:點擊進入帖子留言&探討&看完整版視頻,曾鳴教授將於1月8日(下周一)進行點評反饋。

相關焦點

  • 智能商業勝出的秘密——黑洞效應
    今天看《智能商業》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詞——黑洞。黑洞,是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詞語,它有著極強的吸力,甚至將所有接近它的事物吞噬殆盡。未來的智能商業有著像黑洞那樣無限大的潛力與空間,可以包容一切的人、數據、甚至時間。
  • 黑洞效應,在商業裡這麼厲害?
    黑洞黑洞,是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詞語,它有著極強的引力,能夠將所有接近它的事物吞噬殆盡,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未來的智能商業有著像黑洞那樣無限大的潛力與空間,可以包容一切的人、數據甚至時間。黑洞而擁有「黑洞效應」的企業,可以搜集到無數的數據、信息,從而持續地高速發展。同時,因為越來越龐大的數據基礎,智能商業的發展也必將越走越遠,做到真正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阿里參謀長曾鳴:未來已經發生,一切剛剛開始
    ,阿里巴巴集團總參謀長曾鳴闡述了對網際網路未來十年的看法。曾鳴還說,在目前的困難時刻,請電商人堅持相信網際網路理念,堅持你的堅持,才能走向網際網路時代的大成功。以下是曾鳴現場演講內容,未經本人審閱: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網際網路未來」的看法。
  • 智能商業文明
    工業時代的競爭優勢源自於規模效應,產生了規模紅利;資訊時代的競爭優勢源自於網絡效應,產生了流量紅利;但規模紅利與流量紅利具有相對的限制與瓶頸;而智能時代的競爭優勢源自於協同效應,將產生巨大的管理紅利。智能型組織所產生的管理紅利將持續以及系統不斷的「增智」。
  • 【新聞報導】華北電力大學曾鳴教授一行赴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訪問交流
    美國時間7月23號下午,華北電力大學能源網際網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曾鳴教授一行訪問了位於芝加哥的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
  • 黑洞投資傅娟亮相零一科技節:AI項目商業落地最關鍵
    這場以「第二天性」為主題的科技節,攜手100+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AI科技公司、40+聚焦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機構,打造了一座3萬平米的未來之城,以場景化的方式展示了前沿科技帶來的未來生活形態。黑洞投資副總裁、黑洞基金董事長傅娟受邀參加零一科技節並發表了在AI領域的投資觀點:技術壁壘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現階段商業落地能力更關鍵。
  • 養老業裡的「黑洞效應」
    作為格子衫理工男的捍衛者,有必要給你們普及一下黑洞知識了!!先從「黑洞效應」開始吧!  呃,我也忘了,還好有百度:  「黑洞效應」是什麼  物理學中的黑洞效應,是指一種天體現象,宇宙中的一些大質量天體發生坍塌時會形成一個質量和密度非常大的點,進而通過自身強大引力形成黑洞。
  • 「黑洞效應」下的蘇寧小Biu、小米,誰能站到制高點?
    這是目前不少人對於智能家電的看法。原因正是「偽智能」橫行,使得市場形成了刻板印象。前不久,筆者正好去了趟電器商場,看到在各大品牌的空調產品上基本都貼了「智能空調」的小標籤,但是問過才知道所謂的「智能空調」僅僅是能連Wi-Fi,這與筆者心中所理解的「智能」實在相差甚遠。
  • 社會層面的「黑洞效應」,優秀的人為什麼會越來越優秀?
    而在智能商業領域,有一種「黑洞效應」,是說大體量公司持續保持高增長,像黑洞一樣吸收著絕大部分的行業資源和用戶。現在有人認為,我們的社會上也有「黑洞效應」,真正掌握社會絕大多數資源的人,可能只有1%,而不是20%。這就是為什麼,優秀的人,越來越優秀。他們與社會的聯繫更多,擁有更多資源,更懂得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且努力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畢竟不努力,很快就會掉出前1%。
  • 雲街六大魅力之黑洞效應的匯聚力 業態鑄就商業地標
    雲街作為超級商業資產,自帶龐大人群基數的同時,也將強勢吸引周圍高端消費人群,如黑洞般形成強大的消費引力場,贏就千億級消費。  匯聚強勢資源的地標  以再造世界潮流核心、藝術家天堂、建築師聖地、精英歸屬地為初衷的雲街,不僅延續世界都會精神始源,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的繁華萬象同樣凝聚在此。
  • 移動網際網路巨頭掃尾戰:流量黑洞效應愈演愈烈
    實際上,垂直業態的融合早已有之,尤其以網際網路為基底的千行百業的流量都在流向綜合平臺,電商大約是最早產生流量黑洞效應的行業。以百度智能小程序為例,定製化組件將內容開發者接入成本降低了90%。艾瑞諮詢數據表明,一些內容型網站在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之後,CPM商業廣告變現相比H5時期提升了30%。目前針對開發者的分發模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以微信小程序為代表的去中心化分發和以百度智能小程序為代表的中心化分發。
  • 《黑洞頻率》:「溫情版」蝴蝶效應
    最近英國版《黑洞頻率》熱播,由出演過《黑金血淚》和《閃電俠》的佩頓利斯特主演。其實這部電視劇早在很多年就拍成電影了,你們還在坐等《黑洞頻率》電視劇更新的同時不如去看一下這部2000年上映的電影,劇情都是差不多的,而且電影版的《黑洞頻率》的劇情更加緊湊些,劇情發展也非常的迅速,不像電視劇用大量的篇幅鋪設劇情。
  • 灣芯黑洞效應乍現:破解「三高」新模式!
    春江水暖鴨先知,著眼於國際第一灣區的規劃目標,灣芯區域已經提前萌生出「黑洞效應」,從經濟領域到人居事業,都將成為灣區規劃落地後的重要起爆點。   最佳禮賓陣容穩固,30公裡金岸增厚!  5月份,一兵曾對深圳沿灣區地帶產業發展概況進行研究,並發布了文章《粵港澳大灣區30公裡金岸,超強禮賓陣容列隊完畢!》
  • 木木:核心城市的黑洞效應
    這倒很是符合物理學的有關理論———質量越大,引力越強;質量大到極致,引力就強到極致;於是,黑洞誕生了,周圍的一切,包括光,都無所逃遁。  像北京這樣的核心城市,顯然是存在黑洞效應的。1949年的時候,北京不過200多萬人口;到1990年,人口已經超過1000萬;到2000年,人口已經接近1500萬;而到了今年,據說常住人口已經2200萬了。人口的聚集速度明顯呈加快趨勢。
  • 2019年中國商業智能研究報告:全球視角下的商業智能政策環境
    本報告圍繞上述界定的商業智能特徵展開研究分析,描繪新型商業智能的應用現狀、典型玩家布局及未來發展前景。商業智能發展階段新型商業智能已向多維決策智能階段轉變圍繞數據分析與智能化技術的不斷迭代創新,商業智能至今共經歷四次變革,實現由傳統商業智能向新型商業智能的轉變過程。
  • 受曾鳴、馬雲啟發,思考一刀見血和延遲滿足怎麼才能不矛盾?
    緣起上周日看了些阿里前參謀長曾鳴的觀點,很受觸動。他有很多觀點是可以穿越時間的。最讓我最念念不忘的是對「願景」的認知。我認為這些認知在個人做事的時候也可以通用。曾明在回憶與馬雲共事十年收穫的時候,特意強調馬雲在他剛進入阿里時的提醒:刺刀捅進去就出血這個提醒非常生動,且在曾鳴的發言中反覆被提到,可見對他影響很深。我也一樣很受觸動,聽到這句話,腦中似乎有畫面。
  • 騰訊創業訓練營:如何玩「黑洞效應」?
    創業導師、「零號線」CEO吳皓分享了形成創業黑洞效應「三度理論」。騰訊投資相關負責人則從融資的角度為創業者提供指導。 成功的營銷需要「三度」 身為80後的吳皓,大學畢業工作三年選擇赴澳大利亞留學。回國即創辦「零號線」。這一風靡上海、南京、蘇州的外賣平臺,深受投資者青睞,得到騰訊的B輪投資。 在吳皓看來,在市場不斷細分的情況下,創業成功需要形成「黑洞效應」。
  • BI(商業智能)與BA(商業分析)大比拼
    BA:「商業分析方法」,是指英文的Business Analytics。BI:「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他們之間的差別。其實簡單的點來說,可以把「商業智能」理解為將數據轉化為知識的分析工具,把「商業分析」理解為基於知識的決策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二者的範圍是交疊和關聯的。「商業分析方法學」來指代BA和BI的組合。首先需要確定這兩個概念在商業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兩者的分析視角、切入點和著重點不一樣。
  • 商業智能你看好嗎?商業智能的未來將會如何影響你企業的業務|極客...
    在將來,商業智能將變得更加自動化,將會得到更廣泛的使用、更具有洞察力、更加用戶友好,以及涵蓋更大的受眾範圍。 商業智能軟體將更適合與大數據一起使用。以下將詳細介紹商業智能的最新發展趨勢。
  • 回力棒效應:從黑洞逃逸的光線會再次被拉回黑洞
    最新觀測一些X射線並未直接逃逸黑洞,而是通過吸積盤反射光線被拉向黑洞幾十年以來,科學家一直懷疑從黑洞周圍逃逸的光線會像回飛棒一樣再次被吸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