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承認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自卑心理控制著,感覺自己的處處不如別人,畏首畏尾的樣子成了自己的日常狀態。
不是不想去努力,而是不敢去努力,面對很多機會,都會以一句「算了,我不行的」而告終。
我們時常會陷入深深地挫敗感中,但其實想想年少時的我們都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魄,任何事情在我們面前我們都會拼一把,努力一次,但是後來我們卻沒有任何的闖勁,我們安於現狀,甚至在別人努力的時候還會說一句「別費勁了,你不可能成功的」,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繼發性自卑多數與一種稱為「煤氣燈效應」的心理學效應息息相關。
煤氣燈效應的得名來源於希區柯克的一部電影——《煤氣燈下》。
電影女主角寶拉是個非常漂亮可愛、善良單純的女孩,後來因為姑媽的意外去世而得到了一大筆遺產。
這時候寶拉的身邊突然出現了一個叫安東的男子,並對她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寶拉作為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自然是無法抵抗這種套路的,不久便拜倒在安東的魅力之下,接受了他的表白,成為了他的妻子。
然而,安東並不是真的愛寶拉,他一開始的出現就是帶有目的性的,他是因為覬覦寶拉姑媽留給寶拉的巨額財富才決定追求寶拉的,想通過愛情將寶拉套牢,然後再想盡各種方法把寶拉逼瘋,將她送進精神病院,以此獨吞那筆高額的遺產。
就這樣,一場由安東設計的陰謀開始了。
安東告訴所有的僕人,寶拉生病了,並且暗示他們寶拉患上的疾病是「精神」方面的。然後他又故意把一些小的東西交給寶拉,告訴她這些東西很重要一定要照看好,但是私下裡他趁寶拉不注意又偷偷地將之前交給寶拉的東西偷走,再反過頭來問寶拉東西去哪裡了,寶拉怎麼找都找不到,這樣的情況反覆出現了很多次,寶拉開始相信自己真的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了。
同時,安東還會在家裡刻意地製造一些聲音,但是當寶拉問他是否聽見什麼奇怪的聲音時,安東都會很驚訝地說:「沒有啊,親愛的,你想多了吧,休息一下就好了。」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寶拉時常看見只要安東去閣樓,家裡煤氣燈的火光就會變得忽明忽暗,非常詭異,然而當她詢問安東是否注意過這些變化的時候,得到的答案總是否定的,安東說沒有覺得煤氣燈有任何的變化啊,並非常肯定是寶拉出現了幻覺。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寶拉逐漸認可了別人說自己精神方面有問題的說法,也再加上安東婚後越來越冷漠的態度,寶拉的的情緒漸漸失控,逐漸被逼瘋,這種現象就被稱為「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效應」又叫認知否定,實際上是一種通過「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而進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腦。操控者通過長期將虛假、片面或欺騙性的話語灌輸給受害者,從而使受害者開始懷疑自己,質疑自己的認知、記憶和精神狀態,最後達到控制操控者的思想和行為。
我們經常聽見的出「你不行」、「你有問題」等信息就是操控者對我們的洗腦。他們會故意地說一下類似的話然後打擊我們的自信心,就會漸漸相信操控者的話,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念,一蹶不振,甚至會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那我們該如何避免陷入「煤氣燈效應」的陷阱裡呢?
三冬暖認為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去認識朋友,去和別人交流。
千萬不要把自己精力全部放在一個人的身上,不要過度的依賴某個人,始終保持著和這個世界的直接聯繫,讓自己融入到社交中,而不是僅僅通過一個人和這個世界保持著聯繫,否則很容易就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附屬品,讓別人成為自己世界的主人,從而失去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直接認知。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有足夠客觀的認識,有足夠的的了解。
我們不敢說自己有多優秀,但起碼我們身上也有著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優點,也許是善良開朗的性格,也許是對工作的專注力,也許是對生活的熱愛等,這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優點。當然我們也會存在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會經歷很多的挫折和困難,但是這都不應該成為我們否定自己的理由,也不應該成為別人打擊我們自信心的武器,我們要足夠了解自己,不要因為別人錯誤的評價就對自己產生懷疑。
最後,我們要形成獨立的人格。
無論在什麼時候這一點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有自己的思維和意識,要相信自己的感知,不要讓別人成為自己衡量這個世界的中心。我們對外界事物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直觀感受,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學習廣泛的知識和信息體系,建立邏輯推理能力,豐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