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釐米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物體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測量的長度不相同的過程,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尺子並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釐米)
3.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形成1釐米實際長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4、鍛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體驗學習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難點:認識釐米,並學會用釐米測量。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教師提問:同學們,新學期開始了,我們又重新換了新書,那麼有誰知道我們的新書有多長呢?
提示:我們可以用拃(拇指到中指的距離)量,用鉛筆量,還可以用橡皮量。
請你用不同的物體量量書的長度,並記錄下來。
書的寬大約有( )個( )長。
書的寬大約有( )個( )長。
書的寬大約有( )個( )長。
2.探索新知
a,統一長度單位
根據之前同學們測量的情況,思考:為什麼量的都是書本的長度,結果卻不同呢?
學生交流匯報
得出結論:因為每個人的手不同,有的手小,有點手大,所以量的結果不同。測量書本的物體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用不同的長度單位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就會出現不同的測量結果,為了得到同樣的測量結果。我們在測量物體長度的時候,要使用同樣的長度單位,這就要統一長度單位。
因此,有必要用一個統一的長度來測量物體。
b,認識尺子
尺子上用相同的長度表示一定的長度單位,標準統一,尺子便成了人們測量長度的工具。
認識釐米
出示釐米尺,一起觀察釐米尺
提問:你觀察到了什麼?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釐米尺嗎?
介紹
刻度線:在釐米尺上一條一條的豎線就是釐米尺的刻度線。
數字:二釐米尺上還有一些數字:0、1、2、3 等等。釐米尺上的0表示起點,測量時一般以0作為起點開始測量,而不是從尺子的頂端開始測量,其他的數字是尺子的刻度,刻度是幾就表示從零到這個數字之間有多少個長度單位。
釐米:釐米尺上的文字「釐米」表示尺子上一個大格的長度是1釐米,釐米是一個長度單位,用英文字母cm表示。
c,認識1釐米
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釐米
展示(0-1之間,2-3之間,3-4之間等等)
小結:每相鄰兩個數字之間的距離都是1釐米。
活動:
用釐米尺畫出一釐米
看一看你手上的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一釐米
d,用釐米量
我們已經知道了量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量一量物體的長度。 請你們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條。注意測量的方法要正確。
學生測量紙條。教師巡視,加強個別指導。
交流反饋。教師再次強調測量的正確方法。
3,鞏固練習
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量好後同桌交流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