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生命與疾病的導航圖 人類表型組學策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

2021-01-08 瀟湘晨報

促進人類健康、解析健康原因始終是驅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的核心需求和問題之一。10月24日,由復旦大學、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表型組學分會、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及第三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開幕。

表型是生命體的生物特徵。表型組,是指生物體從微觀(即分子)組成到宏觀、從胚胎發育到衰老死亡全過程中所有表型的集合。基因(內因)與環境(外因、含環境暴露和生活方式)共同決定了表型。表型組學是繼基因組之後生命科學的又一個戰略制高點和原始創新源。基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時代的新理念、新方法,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正深刻地改變著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面貌,引領生命科學的範式變革。

作為表型組學研究領域最為重要的前沿學術峰會,今年兩場大會均聚焦「表型組時代的人類健康」這一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300餘位正式代表、近千位聽眾在線參加,共同分享表型組學最新研究成果,探討人類健康重大問題的科技解決方案,凝聚 「國際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的中國動力與全球合力。

在開幕式上,中國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趙國屏,西湖大學副校長許田,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卞修武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分別圍繞人體微生物組、定量的生物學基礎(Biological Bases of Quantification)、疾病的病理表型組和表型與中醫診療等主題作主旨演講。

「基於測一切之可測的理念,人類表型組計劃就是要對人類的各種表型進行全尺度、全周期、從微觀到宏觀的、精密系統測量,從而進一步去了解人類的各種表型和人類健康的關係。」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院長金力表示,與30年前相比,精密測量技術和大數據科學的發展賦予了科學家們通過對大規模人群樣本全景精密測量獲得海量表型大數據並加以科學分析的強大能力。繼而,科學家們將能成體系發現表型-環境-基因境之間、宏觀表型-微觀表型之間的跨尺度關聯與相互作用,最終繪製出人類健康與疾病的全景式表型組參比圖譜。

儘管「人類表型組計劃」的概念由美國科學家最先提出,但我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對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進行了布局,並實質性推動相關研究開展。

從2018年至今,在平臺建設、數據系統、協同網絡、科研攻關等方面,我國已進一步為引領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探索構建起「四位一體」的基本構架。在上海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復旦大學已在張江復旦創新中心率先預研建設了全世界首個跨尺度、多維度人類表型精密測量中心,可一站式集成測量從微觀到宏觀多個尺度的人類表型。該中心覆蓋從微觀的蛋白質組、代謝組、核算組、細胞到宏觀的生物醫學影像、人體外觀、皮膚、睡眠、生物電、心理等15大類不同尺度的表型組測量,目前已自主研發並可精確測得超過2萬個表型指標。

基於數據,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自主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表型組信息大數據共享與處理雲平臺。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正在加快推出基於我國自主研發算法、面向全球科研用戶的「iPhenome」表型組分析處理軟體系統,開放給全球科學家使用。並著力構建國際國內兩張協同創新網,凝聚推進人類表型組計劃的國內合力與國際引力。

目前,已有100餘項人類表型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示範研究,在「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重大專項支持下同步展開。部分項目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早期收穫」。

例如,在慢性退行性疾病方面,復旦團隊利用檸檬酸、穀氨酸等5個血清代謝分子表型指標加上年齡、精神狀態2個功能表型指標建立了痴呆風險的複合表型預測模型,相關預測準確率(AUC)達到90%,有望提前5年發現人體血液中痴呆症的早期診斷表型標誌物。又如,在癌症早診方面,通過對血液的游離DNA微量甲基化標誌物的檢測,可以比臨床確診提早4年對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種常見惡性腫瘤進行早期診斷,這對腫瘤患者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據介紹,基於人類表型組學方法的原創新藥研發相關項目也在積極推進。

同時,上海相關團隊結合人類表型組研究的需求,已自主研發一系列人體精密測量創新設備,在科研、醫療和健康管理領域都具有較好地應用前景。如「骨超聲診療儀」和「基於柔性傳感陣列的睡眠監測系統」曾分別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銀獎;「可攜式人體自發螢光成像儀」已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7項。

金力介紹,人類表型組研究成果能夠幫助人們整量級地提高醫學診斷準確性和效率,實現對疾病的精準分型、精準分類,引導臨床實現精準診斷、個性化治療,促進個人的精準健康管理。這對支撐精準醫學、促進人類健康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摘自科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革新範式,人類表型組學策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
    促進人類健康、解析健康原因始終是驅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的核心需求和問題之一。表型是生命體的生物特徵。表型組,是指生物體從微觀組成到宏觀、從胚胎發育到衰老死亡全過程中所有表型的集合。表型組學是繼基因組之後生命科學的又一個戰略制高點和原始創新源。
  • 繪製人類表型組全景式參比圖譜 策動生命科學體系化原始創新
    基因(內因)與環境(外因、含環境暴露和生活方式)共同決定了表型。   「基於測一切之可測的理念,人類表型組計劃就是要對人類的各種表型進行全尺度、全周期、從微觀到宏觀的、精密系統測量,從而進一步去了解人類的各種表型和人類健康的關係。」金力表示,與30年前相比,精密測量技術和大數據科學的發展賦予了科學家們通過對大規模人群樣本全景精密測量獲得海量表型大數據並加以科學分析的強大能力。
  • 生命和疾病的導航圖,正在逐步繪製,第二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及第三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開幕
    促進人類健康、解析健康原因始終是驅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的核心需求和問題之一。而為人類生命和疾病繪製導航圖的「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自從2014年由復旦大學開始籌備發起至今,究竟進展如何?我們的科學技術足以支撐我們的宏大計劃嗎?
  • 探索生命奧秘的「導航圖」!第二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開幕
    表型組學策動未來生命科學原始創新表型組學是繼基因組之後生命科學的又一個戰略制高點和原始創新源。基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時代的新理念、新方法,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正深刻地改變著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面貌,引領生命科學的範式變革。
  • 學界達成共識: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優先聚焦新冠肺炎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 吳振東)由復旦大學、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表型組學分會、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近日落幕。研討會上,15國科學家達成共識: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在近期應優先聚焦「新冠肺炎和其他重大疾病表型組學研究」「表型組研究技術體系與科研基礎設施構建」以及「表型組學研究中的標準操作程序(SOPs)」三大方向穩步推進。
  • 繪製人類表型組全景式參比圖譜 第二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
    革新範式,表型組學策動未來生命科學原始創新促進人類健康、解析健康原因始終是驅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的核心需求和問題之一。表型是生命體的生物特徵。表型組,是指生物體從微觀(即分子)組成到宏觀、從胚胎發育到衰老死亡全過程中所有表型的集合。基因(內因)與環境(外因、含環境暴露和生活方式)共同決定了表型。表型組學是繼基因組之後生命科學的又一個戰略制高點和原始創新源。
  • 首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暨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表型組學分會年會在...
    12月23日,首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暨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表型組學分會第一屆年會在廣州南沙拉開帷幕。大會聚焦「推進表型組研究,解密人類生命信息」的主題,吸引了全國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型三甲醫院、生命健康產業領軍企業的近300位代表,匯聚羊城,交流表型組學最新研究成果,探討生命科學未來發展趨勢,共商引領人類表型組研究的中國方案。
  • 3天20場前沿報告,聚焦表型組時代的人類健康!第三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舉行
    三天時間裡,各國科學家通過線上連結,聚焦「表型組時代的人類健康」,為千餘名觀眾奉獻了20場精彩的前沿報告,展示了人類表型組研究為生命科學未來發展帶來的創新動力與巨大可能。會議期間,來自15個國家的18位科學家還召開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理事會會議,深入探討進一步推進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優先發展方向。
  • 為什麼說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的繪製只是認識生命的起點?
    為什麼說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的繪製只是認識生命的起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基因組序列圖對人類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2000年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發布以後,全世界為之震撼,有人當即宣稱「基因序列將使大部分人類疾病診斷、預防和治療難題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很多人仿佛覺得,人類在認識生命過程中所遭遇的一切困難和挫敗瞬間就能迎刃而解。
  • 人類表型組研究全面推進中,部分項目初見曙光或給人類帶來福音
    」「表型組學的倫理與規範」「表型組學技術與標準」以及「數據科學與表型組學」報告該領域內的前沿創新動態與最新成果。繼基因組計劃後後又一戰略制高點促進人類健康、解析健康原因始終是驅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的核心需求和問題之一。表型是生命體的生物特徵。表型組,是指生物體從微觀(即分子)組成到宏觀、從胚胎發育到衰老死亡全過程中所有表型的集合。基因(內因)與環境(外因、含環境暴露和生活方式)共同決定了表型。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遺傳|人類基因組計劃|解碼生命|基因組|...
    30115.3.1 代謝組學發現新的藥物靶點 30115.3.2 代謝組學促進發現疾病診斷標誌物 30115.3.3 藥物代謝組推動實現臨床個性化診療 30215.4 代謝組學解析腸道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30415.4.1 腸道微生物的代謝物類型 30515.4.2 腸道微生物與人類疾病 30615.4.3
  • 「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在滬啟動
    25日,上海市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項目在復旦大學啟動。該項目由復旦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的專家共同承擔。作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舉措,它將聚集國內外百餘名科學家,通過對人體從宏觀至微觀的多個層次的表型特徵進行跨尺度多維度研究,首次在國際上建立先進的人類表型組學研究平臺,全面制定我國人群健康表型組標準化技術體系,構建中國首例健康人群表型圖譜及資料庫。  曾有科學家比喻,人體是個小宇宙,「表型組號」探測飛船的出發,意味著什麼?表型組到底研究什麼?
  • 長篇回顧|蛋白質組學的發展:生命科學的裡程碑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作為生物體活動功能的最終直接執行者,對生命活動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參與了生物體內幾乎所有的生命活動過程。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蛋白質的諸多功能不斷被研究和報導,如蛋白質可以作為離子通道參與信號轉導等,人們愈發重視對蛋白質的研究。21世紀初,生命科學領域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繪製完成。
  • 金力院士為你解讀引領未來的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
    從根本上說,科學家希望通過表型組為核心指徵,對人體開展大規模系統精密測量,通過建立微觀表型與宏觀表型的關聯,繪製出人類表型組參比圖譜——這一圖譜相當於為科學家未來探索生命科學「世界」提供了一張「導航圖」。
  • 解讀生命密碼 「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研究聯盟在上海成立
    新華社上海11月1日電(記者吳振東)「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協作組」和「中國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10月31日正式成立,標誌著由中國科學家倡議發起的「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已得到多國科學家的認同和參與。  這是記者從10月31日在上海開幕的第二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上獲悉的。
  • 復旦人類表型組:破解人群生命健康密碼的探索者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已初步建成國際上首個跨尺度、多維度的人類表型組精密測量平臺:包括分子表型蛋白質組平臺、分子表型代謝組平臺、人體功能表型測量平臺等。且建有國際領先的組學質量控制參比實驗室,可以為人類表型組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
  • 生命科學學院湯富酬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發表綜述 系統總結人類...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湯富酬教授與文路副研究員受邀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上發表綜述,系統總結了國際上近年來在人類生殖系細胞單細胞組學測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
    30115.3.1 代謝組學發現新的藥物靶點 30115.3.2 代謝組學促進發現疾病診斷標誌物 30115.3.3 藥物代謝組推動實現臨床個性化診療 30215.4 代謝組學解析腸道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30415.4.1 腸道微生物的代謝物類型 30515.4.2 腸道微生物與人類疾病 30615.4.3
  • 生命科學:讓人類充滿希望
    在人類還處於原始狀態時候,我們僅僅只能從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來理解生命,認為疾病就是魔鬼附身,通過跳大神來驅逐病魔,這就是巫醫時代。跳大神的儀式很神聖,當巫師與患者都相信纏繞軀體的病魔被驅逐的時候,精神的力量也會有恢復身體健康的作用。
  • 從「合成一個蛋白質」到「合成生命」,上海繼續「領跑」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