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姆斯實驗室的物理學家,成功地在一個重要但難以到達的區域對鐵基超導體進行了測量,在這個區域,臨界量子漲落主導著物理過程。使用一種新的傳感技術,研究人員準確地繪製了超導狀態深處的量子相變,即一種理論上與超導緊密耦合的現象。這種創新的實驗裝置,被稱為氮空位(NV)磁鏡,具有高靈敏度,實際上是非侵入性的,比以前用於探索超導材料中類似物理的實驗裝置更精確。
這在超導體科學中真是一個令人著迷的結果:清楚地了解了量子相變是如何與超導共存。艾姆斯實驗室的物理學家普羅佐羅夫說:似乎超導相保護了量子臨界行為不受無序影響,這是相當了不起的!隨著繼續研究具有這種新能力的其他材料,這將有助於回答有關非常規超導起源的重要理論問題。研究小組使用NV探測器精確測量了倫敦穿透深度,即磁場從超導體表面穿透到超導體的深度,其研究發表在《新物理學》期刊上。
這個深度與有效電子質量直接相關,有效電子質量是受量子漲落影響的量,它標誌著量子相變的存在。通過系統地測量由保羅·坎菲爾德的研究小組,在艾姆斯實驗室生長鐵肽化合物Ba(Fe,Co)2As2的不同成分,研究團隊可以繪製出當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時,通常隱藏在超導「穹頂」下量子相變的存在。普羅佐羅夫帶領一組科學家在艾姆斯實驗室的低溫實驗室裡,研究超導體耐人尋味的行為,並試圖解開各種量子現象如何影響它們的性能。
研究人員專門開發獨特的超高精度和超靈敏度實驗技術來測量這些行為的光學、磁學和電學特徵。NV探測器是由艾姆斯實驗室科學家Naufer Nusran和研究生Kamal Joshi從頭開始建造的,這是一種光學磁強計,利用了鑽石中一種特殊原子缺陷的量子態,稱為氮空位(NV)中心。Nusran還設計了一種新穎的方法,利用NV中心來測量導致倫敦滲透深度的較低臨界場,倫敦穿透深度是描述超導體的最基本參數之一。
基本上可以告訴我們超導體的穩定程度,NV傳感代表著實驗超導方面的一個重大進步。普羅佐羅夫實驗室是一個國際研究合作的一部分,該合作發現了第一個明確的證據,表明量子臨界點(QCP)在超導狀態深處存活了下來。目前的研究表明,使用新的方法,檢查具有大量無序的超導系統。綜上所述,這些研究證明量子相變和臨界漲落不僅與超導電性共存,甚至可能受到超導電性的保護,不受無序效應的影響。
這一結果是解開鐵基超導之謎的又一重要線索,然而,要全面探索非常規超導體的科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為此,必須開發更新、更複雜的量子傳感方法。新的量子傳感方法可以探測納米級的量子漲落,這將使人們能夠更深入地研究高溫超導體中競爭和共存的量子相以及許多其他材料科學問題。這些新穎的能力,最終將揭示超導體和其他量子材料在技術應用中的極限條件和可行性。
博科園|研究/來自:埃姆斯實驗室
研究發表期刊《新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