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神奇稀土,挑戰不可能,催化壽命提高700倍

2020-09-10 材料material

在石油化工過程中,鉑是一種常用的催化劑,通常與其他金屬合金混合以提高催化活性、選擇性和壽命。這類催化劑通常以多孔固體上的金屬納米顆粒的形式製備,其生產過程涉及在高溫下H2流下還原金屬前體化合物。該方法適用於易還原的晚過渡金屬但由於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化學勢較低,通過H2還原途徑與稀土元素形成鉑合金幾乎是不可能的


近日,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高等學院的Ryong Ryoo等研究者,使用了一種具有孔壁和表面骨架缺陷(稱為矽醇巢)的介孔沸石作為支撐,該沸石使得鉑和稀土元素之間形成合金成為可能。相關論文以題為「Rare-earth–platinum alloy nanoparticles in mesoporous zeolite for catalysis」今天發表在Nature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71-4


丙烷脫氫(PDH)是最重要的石化工藝之一,在世界丙烯生產中佔有很大的比重。由於頁巖氣革命帶來丙烷供應量的突然增加,這一過程目前正引起多相催化領域的興趣。自20世紀90年代初發現多孔氧化鋁上的PtSn雙金屬催化劑以來,工業PDH工藝已經使用了近30年。鉑金屬單獨表現出高的初始催化活性,但由於焦炭沉積在鉑表面而迅速失活。焦炭沉積也會導致對丙烯的催化選擇性的損失。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者引入了錫與鉑納米顆粒形成合金,從而使鉑表面惰性錫原子稀釋,使產生焦化的鉑系綜斷裂。但是焦炭沉積仍然存在,目前使用的PtSn/氧化鋁催化劑仍然需要頻繁而繁瑣的再生步驟來恢復其催化活性。


研究者對高活性和更耐用的PDH催化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具有分級微/介孔結構的矽質MFI沸石作為氧化鋁載體的替代品。該沸石是用多銨表面活性劑作為結構定向劑合成的,作為一種先進的催化劑載體,其獨特的結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其中包括超薄沸石框架和三維互連的介孔,通過在介孔內提供易得的反應物和產物擴散以及高金屬納米顆粒的分散,從而提高負載金屬的催化性能


本文中,研究者將La和Y以及Pt加入到這個介孔沸石中,以改善Pt催化劑的分散,因為這些稀土元素(REE)氧化物以其與Pt強烈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而聞名,它們以小的納米顆粒的形式穩定了後者。研究發現矽醇巢使稀土元素以比大塊氧化物高得多的化學勢以單原子形式存在,使它們有可能擴散到Pt上。研究者認為加入稀土元素可以提高鉑/沸石催化劑的初始PDH活性,這是由於強烈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效應,但令人驚訝的是,加入La和Y後,催化壽命增加了十倍以上。


原子分辨電子顯微鏡的研究表明,一些La和Y以合金形式與鉑納米顆粒一起存在於介孔沸石上。系統的探索使得催化劑能夠通過確保負載的鉑納米粒子都以La的金屬間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從而將催化壽命提高700倍。當與晚期過渡金屬一起使用時,同樣的製備策略可以產生含有大量第二金屬的鉑合金催化劑,對於PtCo合金,在H2中優先氧化一氧化碳時表現出高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


圖1 具有L12超晶格結構的Pt3Y納米顆粒支承在介孔MFI沸石上。


圖2 介孔沸石負載鉑-稀土金屬間(REE)納米顆粒在丙烷脫氫反應中的催化性能。


基於這些結果,研究者認為,使用現有的介孔沸石作為載體,不僅可以發現基於REE的合金催化劑,還可以發現其他不同組成和結構的過渡金屬基合金催化劑,為催化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文:水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Nature》重磅:丙烷脫氫催化劑重大突破!介孔沸石載體助力形成稀土-鉑納米合金,催化壽命延長700倍
    因為這種使用多銨表面活性劑作為結構導向劑合成的沸石,具有超薄沸石骨架和三維互穿網絡的介孔結構,可通過在介孔中提供便捷的反應物和產物擴散以及高金屬納米粒子分散性來提高負載金屬的催化性能;二,將稀土元素La和Y以及Pt共摻入介孔MFI沸石中,以改善Pt催化劑的分散性。
  • 兩篇Nature一個主題:介孔材料的催化「情緣」
    丙烷脫氫反應,將催化劑壽命延長了700倍 [2]。在350 nm光照條件下,CO2光還原效率最高可達11.3 %,不同孔中的TiO2催化性能可以相差44倍 [4]。理論上,由於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化學勢低,幾乎不可能在高溫H2氣流下被還原形成稀土-Pt合金,然而,研究者在產物中,還是發現了原子分散的稀土元素和Pt以合金形式存在。
  • 使用壽命延長20倍的稀土-鉑合金催化劑問世
    韓國研究團隊使用介孔沸石成功製備稀土-鉑合金納米顆粒。該顆粒作為丙烯脫氫工藝催化劑使用。稀土La和Y的加入大幅度改善了鉑在分子篩中的分散性,同目前廣泛使用的多孔氧化鋁負載Pt-Sn雙金屬催化劑相比,催化活性提高10倍以上,使用壽命延長20倍以上。
  • 浙大Nature,挑戰經典!
    分子和雜化系統中三線態激子的產生,控制和轉移由於其在固/液體系中具有長的壽命和擴散長度而備受科學界關注,在光激發、光電、光催化、光子頻率轉換現象或應用領域,都極為重要。然而,由於無法在自旋為零的基態和自旋為一的基態之間進行直接的光學躍遷,分子的三線態基子往往是處於「暗態」。
  • 催化周報:Nature、Nat. Catal.等大合集
    二氧化碳(CO2)的化學固定可能是阻礙當前全球快速變暖趨勢的途徑。,通常與其他金屬混合以提高催化活性、選擇性和使用壽命。該方法適用於易還原的後過渡金屬,但由於稀土元素氧化的化學勢較低,通過H2還原途徑與稀土元素形成鉑合金幾乎不可能。這裡我們使用了一種具有孔壁表面骨架缺陷的介孔沸石(稱為「矽醇巢」)作為載體,表明沸石使鉑和稀土元素之間形成合金。我們發現矽醇巢使稀土元素以單原子種類存在,與大塊氧化物相比,具有高得多的化學勢,使得它們有可能擴散到Pt上。
  • 淺析我國稀土催化材料發展前景
    輕稀土鑭、鈰和鐠等元素具有獨特的4f電子層結構,在化學反應中具有良好的助催化性能,因此被用作優良的催化材料。目前已進入工業生產的稀土催化材料包 括分子篩稀土催化材料、稀土鈣鈦礦催化材料、以及鈰鋯固溶體催化材料等,主要應用於石油催化裂化(FCC催化劑)、機動車尾氣淨化、工業有機廢氣淨化、催 化燃燒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方面。
  • 稀土叫土卻貴如黃金!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引來連連讚嘆
    因為18世紀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當時只能用化學法製得少量不溶於水的氧化物,歷史上習慣地把這種氧化物稱為「土」,因而得名稀土。輕稀土包括:鑭、鈰、鐠、釹、鉕、釤、銪;重稀土包括: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飛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
  • 稀土新聞|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應用
    △稀土礦 二、永磁性材料 釹、鐠、釤、鏑等是製造現代超級永磁材料的主要原料,其磁性高出普通永磁材料4-10倍,廣泛應用於電視機、電聲、醫療設備、磁懸列車及軍事工業等高新技術領域。
  • 催化周報:Nature子刊、Angew.、AM等大合集
    然而,儘管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在實驗室規模催化劑設計的進展和對基礎工藝的深入研究,並沒有使水電解槽性能改進或提高的部署率。根據近年來水電解槽裝置的最新發展,結合鋰離子或氧化還原流電池的概念,本文討論了阻礙水電解槽規模化和大規模部署的實際挑戰。重點強調了設備架構和設計的作用,以及如何將工程概念整合到基礎研究中,以加速材料科學與工程之間的協同作用,並實現工業規模的部署。
  • 莫納什的工程師將高強度鋁合金的疲勞壽命提高了25倍
    莫納什大學工程師進行的一項全球首次研究表明,高強度鋁合金的疲勞壽命提高了25倍,這對運輸製造業而言是一個重大成果。與當前最先進的合金相比,高強度鋁合金的使用壽命可提高25倍。鋁合金是當今使用的第二流行的工程合金。與鋼相比,它們重量輕(密度的1/3),無磁性且具有出色的耐腐蝕性。鋁合金對於運輸應用很重要,因為它們很輕,可以提高燃油效率。但是,與類似強度的鋼相比,它們的疲勞性能非常差。哈欽森教授說,在使用鋁合金進行運輸時,該設計必須補償鋁合金的疲勞極限。
  • 清華大學王定勝教授Angew:稀土Er單原子用於光催化CO2還原反應
    太陽能驅動的光催化CO2還原反應由於其不僅能實現從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化產生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物質,豐富了能源供應,同時也能減少CO2排放,因此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用於CO2還原的光催化劑的納米材料整體光催化性能仍不盡如人意。
  • 稀土元素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應用
    二、永磁性材料釹、鐠、釤、鏑等是製造現代超級永磁材料的主要原料,其磁性高出普通永磁材料4-10倍,廣泛應用於電視機、電聲、醫療設備、磁懸列車及軍事工業等高新技術領域。三、儲氫材料稀土與過渡元素的金屬間化合物MMNi5(MM為混合稀土金屬)和LaNi5是優良的吸氫材料,被稱為海綿。其最為成功的應用是製造二次電池——鎳氨電池。其等體積充電容量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鎳鎘電池的2倍,充放電循環壽命和輸出電壓與鎳鎘電池一樣,但沒有鎘汙染那麼嚴重。
  • 催化周報:Science和Nature子刊等大合集
    半導體量子點(QD)在光催化領域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這歸因於其對光催化反應的優異光電性能,包括高吸收係數和較長的光生載流子壽命。儘管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氰化芳基滷化物在一個容易和良性的方式通常是不成功的。這一重大轉化的挑戰在於氰化物對金屬中心的強烈親和力,這使得有機金屬催化難以通過氧化加成和還原消除來實現。在此,作者首次證明,鎳催化芳基滷化物的氰化反應容易通過可見光光催化實現,其中Ni(II)物種瞬時氧化為Ni(III)物種,從而促進隨後的氰化物轉移和還原消除。
  • 稀土材料在VOCs降解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而這些催化劑在應用上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如催化活性和選擇性不夠高、表面積碳、催化劑失活、結構不穩定、高溫易燒結等;對於貴金屬催化劑,貴金屬容易出現中毒,從而導致催化劑失活。對於乙酸乙酯催化氧化反應,稀土元素Ce的引入則主要為了提升催化劑的氧化能力,進而使乙酸乙酯能在較低的溫度下完全氧化。國外還有少量稀土催化用於甲醇、丙醇、乙醛的催化氧化反應研究,也多為鈰基催化劑,其中Ce的主要作用為降低催化反應的溫度及提高CO2的選擇性。國外對於室內常見的空氣汙染物甲醛的催化氧化研究非常少,且多採用貴金屬基催化劑。
  • 葉代啟教授 | 稀土材料用於VOCs降解的國際發展趨勢及國內產業發展...
    而這些催化劑在應用上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如催化活性和選擇性不夠高、表面積碳、催化劑失活、結構不穩定、高溫易燒結等;對於貴金屬催化劑,貴金屬容易出現中毒,從而導致催化劑失活。稀土元素獨特的4f電子層結構使其功能也更加多元化,這些元素自身具備催化能力,同時還可以作為添加劑或助催化劑,與VOCs的Lewis酸根配位形成化合物,使更多的VOCs得以吸附在催化劑表面,進而提高主催化劑在各方面的催化性能,其中在實際工業應用中研究最多的是抗老化能力和抗中毒能力方面的提升。
  • 今日催化三連!復旦、武大、萊頓大學各發一篇Nature子刊
    與工業電解水廣泛使用的OER催化劑相比,質量活性提高了17倍。● 計算不同電位下的TOFs,NiFeMoW和FeCoMoW性能優於對照組,在300mV過電位下,比二元NiFe和FeCo分別提高17倍和21倍。
  • 近期催化領域有何重大突破?且看這8篇Nature Chemistry
    4)研究發現,Ir1/CN電催化甲酸氧化反應的質量活性為129AmgIr-1,而Ir/C納米粒子催化劑幾乎為惰性催化劑(48×10-3AmgIr-1)。同時,IR1/CN的活性也分別是Pd/C和Pt/C的16倍和19倍。此外,IR1/CN對CO中毒表現出較高的耐受性。
  • 神奇的透明稀土玻璃塗層,直接塗在玻璃上
    但你知道嗎,在這些高科技領域裡,有一種神奇的物質必不可少,那就是——稀土!如果沒有稀土,所有的高科技產品都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和圖紙上!全球每5項發明專利,就必有一項與稀土有關。而「EASYTO·易塗斷熱稀土玻璃塗層」能在玻璃表面形成等離子體共振效應,直接切斷「能耗窗口」,在節省巨大能源的同時,不產生二次光汙染,解決了傳統玻璃夏天不隔熱、冬天不保溫、能耗極高的難題,在建築節能及汽車斷熱等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用途。
  • 綠色高效稀土催化劑 為「大煙囪」強力去汙
    研究團隊在脫硝催化劑高強度、高比表面、可控孔製備技術方面,實現了成孔劑γ-Al2O3和離子摻雜的晶型、晶粒、孔數量、結構、分布的一系列調控,增加了比表面和催化活性,解決了高活性與高強度、高耐磨性能間的矛盾,從而有效地延長了催化劑的使用壽命。  「釩鈦系催化劑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即當煙氣溫度在300℃以下時,催化性能會下降,活性會降低。
  • 這種材料以同濟大學命名,登上催化頂刊Nature Catalysis
    該發現,將有機鉛滷化物材料的優良光電性能,從光伏擴展到光催化水裂解。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危機的加劇,構建有效的催化體系以實現清潔和可持續能源技術已成為當務之急。具體來說,化學計量光催化水,通過一步激發分解成H2和O2,是大規模建設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中,最簡單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