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20-07-0112:26貴陽網官方帳號,貴陽網訊:近日,市民胡女士向貴陽市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自己遭遇的一件怪事——她在經開區碧桂園·貴陽1號二期購買的精裝房尚未辦理交房手續,然而,她卻在6月初就收到了供電局發送的一條電費催繳簡訊。為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多位業主莫名收到電費催繳簡訊
[公開資料顯示]:項目名稱:碧桂園·貴安1號;樓盤地址:京安大道與百馬大道交匯處;物業類別:普通住宅,花園洋房,住宅底商,綜合體,LOFT,SOHO;項目特色:國際化社區地鐵沿線不限購複合地產;建築類別:板塔結合、低層、多層、小高層;裝修狀況:毛坯,帶裝修;產權年限:花園洋房:70年;綜合體:40年;LOFT:40年;SOHO:40年;住宅底商:40年;開盤時間:2019-04-29;交房時間:預計2021-06-30;佔地面積:876000㎡;建築面積:950000㎡;容積率:1.40;綠化率:30%;停車位:車位配比為1:1.84,共1800個停車位;樓棟總數:70棟;總戶數:3124戶;物業費描述:寫字樓5元/㎡·月、ONE城商業5元/㎡·月、普通商業4.9元/㎡·月、公寓2.8元/㎡·月;物業公司: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貴陽分公司;開發商: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胡女士告訴記者:「不少小區業主都像她一樣,收房之前就先收到了催繳電費簡訊,產生的電費價格不一。這筆電費從何產生?又為何要由業主來承擔?我們也問了開發商,他們雖然說會處理,卻遲遲沒有結果。繳費時間都逾期了,有的業主怕影響個人徵信就先交了這筆電費。」無奈之下,胡女士選擇了向貴陽市網絡問政平臺進行求助。
記者從胡女士提供的催繳圖片上看到,電費催繳簡訊內容顯示:「2020-04-8至2020-05-31日,胡女士在碧桂園·貴陽1號房屋用電量為48度,電費共計21.87元,要求在6月20日前繳清,逾期繳費將被收取違約金。」
胡女士向記者反饋,開發商已繳清電費
6月24日,記者來到碧桂園·貴陽1號項目處,一位秦姓負責人對記者說:「經核實,碧桂園·貴陽1號二期的確在未交付的情況下,給業主產生了電費,共涉及450戶,共計2萬餘元。電費產生的原因,開發商從今年4月份開始對部分未達到交房標準的房屋進行施工整改,整改過程中就近使用了業主房屋電源進行施工,從而導致部分未交付使用的房屋產生了電費。」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有53戶業主已自行繳費,397戶沒有繳費,碧桂園開發商將與施工單位進行對接處理繳費事宜,將於7月10日前繳清所有的未繳電費,並在處理完後關掉電閘,避免繼續產生電費。針對業主已自行繳納電費的,碧桂園開發商已和小區物業中心對接,業主將繳費憑證發給片區管家登記後,在收房後將以物業費的形式返還給業主。」
6月30日,碧桂園開發商向問政記者反饋,他們已於6月29日將397戶電費繳清,物業已開始對自行繳費的業主進行繳費憑證登記。隨後,記者得到胡女士的反饋信息,經查詢繳費記錄,顯示房屋所欠電費已歸零。原標題:《「網絡問政」貴陽一小區發生件怪事:不少業主還未入住,咋就被催繳電費?》圖片來自網絡;文中人物均為化名;貴陽網;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