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根據保持的時間長短將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時記憶,又叫感覺記憶或感覺登記,是指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的記憶,這「極短的時間」一般是指1秒以內;短時記憶指的是保持時間大約在1分鐘以內的記憶,由於它一般是我們正在使用的記憶,因此也叫做工作記憶;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後,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的記憶,這是一種永久性的儲存,因為它的保存時間可以是終身。這三種記憶並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因為外界刺激一般都是先經過瞬時記憶的「登記」,再經過短時記憶的「編碼」,最終「存儲」到長時記憶中,而當我們需要使用記憶內容時,這些內容又會從長時記憶中被「提取」至短時記憶,以服務於當前的工作任務。然而,他們又有著不同的影響因素,下面我們做逐一探討。
1.瞬時記憶影響因素
瞬時記憶的影響因素很簡單,主要是模式識別與注意,也就是說,只有那些能夠引起我們注意並被我們識別為有價值的信息才有機會進入短時記憶,而其他未被注意到的信息,將會很快消失。
2.短時記憶影響因素
(1)覺醒狀態:指的是我們大腦皮層的興奮水平,通俗理解,這可以解釋我們為什麼需要咖啡,因為咖啡可以提高覺醒狀態,使我們更加清醒。
(2)組塊:組塊指的就是我們的記憶單元,這「單元」中包含有相互聯繫的一些信息,雖然我們短時記憶容量只有5-9個組塊,但是我們如果能夠增加組塊中的信息量,那麼,短時記憶的總存儲量也是可以提高的。
(3)加工深度:一個需要回憶的任務的學習效果會好於只需要再認的任務,因為,回憶的加工深度高於再認。
3.長時記憶影響因素
(1)編碼時的意識狀態: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來說,有意識的編碼效果會好於自動編碼的效果,因為,它可以使人們的全部心理活動趨向於一個目標,這樣的話,記憶痕跡會比較深刻。
(2)加工深度:這裡的「加工深度」等同於上面所述,信息加工越深,記憶效果也就越好。
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心理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