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裡斯朵夫》:我花了10年多,還沒有讀完

2020-12-05 西東詞典

在學生時代,西東學習文學的時候,涉獵了很多中外文學名著,背了很多書名。但真正打開閱讀的書,卻不多,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約翰·克利斯朵夫》。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於1912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1915年,羅曼·羅蘭憑藉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

在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致辭中,羅蘭說:「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 。」

2009年初,西東偶然發現了當時新出現的一個作家路內的小說《追隨她的旅程》。這本小說大概屬於青春小說,以三十歲的口吻回顧少年的生活。西東一下子被吸引了,把作者的另一本《少年巴比倫》一起網購了過來。

因為兩者具有一定的聯繫,主人公是同一個人,所以西東不記得是哪本書中的丁培根,一個可愛的老頭,建議主人公路小路,去讀《約翰·克裡斯朵夫》。他說,《約翰·克裡斯多夫》是真正勵志的,要學習約翰·克裡斯朵夫。於是,西東把《約翰·克裡斯多夫》列為必讀的書目。

可是,有一天,在書店找到《約翰·克裡斯朵夫》時,西東卻猶豫了。太厚了,一百多萬字,價格也挺高。於是西東買了一本便宜一些的《紅與黑》,那也是一本原本計劃要讀的書。

可是,《約翰·克裡斯多夫》仍然在心頭揮之不去。某一天,突然在網上發現了電子版,馬上下載到了手機裡。可是沒有馬上連續閱讀,因為這巨著太長了。西東似乎覺得看這本書是一件神聖的事情,需要特定的時間和心情才能進行。

不過,西東還是斷斷續續地翻了起來,特別是坐車的時候。親眼看著約翰·克裡斯多夫從一個幼童,成長為少年,然後戀愛,思考人生。

在旅途上,西東看著約翰·克裡斯朵夫的人生旅途。漸漸地,與他融為一體。看到了他的缺陷,也發現自己的弱點;看著他的進步,也回首發現了自己一步步的變化。

讀一本好書,就是跟書中的人物對話。

季節轉換,進入2009年的冬天,西東跟約翰·克裡斯多夫越發親密起來。西東決定,在2010年元旦之前,讀完這本書。

2009年12月31日,這一年的最後一天,西東讀到約翰·克裡斯朵夫已經有了革命思想,正在蓄勢進行實際的行動。這天上午,西東在火車上用手機繼續讀這書。因為快下車了,就停止閱讀,把手機放在外邊的兜裡,拉上拉鏈。走到車門的時候,突然發現拉鏈開了,一摸,手機沒了!

唉,手機被偷了。西東極其鬱悶。除了要花錢補手機卡、買手機之外,手機通訊錄、短消息、存儲卡上的文件,包括那本《約翰·克裡斯朵夫》,損失了就很難找回來了。

這天,西東嘆口氣,心裡說:「唉,克裡斯朵夫,再見了。」可是,生活還要繼續,儘管我還沒有讀完,克裡斯朵夫還是要繼續與命運抗爭的,美好的愛情與人生還在等待著他。於是,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西東說:「新年好!約翰·克裡斯多夫!我們以後再見!」

轉眼間,十年時光匆匆而過,西東還是沒有讀完這部著名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我想,避免這種遺憾的最佳方式,還是買一本沉甸甸的紙質書吧。

相關焦點

  • 今天,我們需要「約翰·克裡斯朵夫」
    「當你見到約翰·克裡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將死而不死於惡死之日」《約翰·克裡斯朵夫》是法國文豪羅曼·羅蘭的長篇巨著,講述了音樂家克裡斯朵夫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當眾人皆稱呼李文亮為人民的英雄時,他還沒來得及聽到就走了。我想他一定不想做一個英雄,而只想做一個普普通通、按時上下班、與妻兒父母噓寒問暖、熱愛自己的職業之外還有點兒小憧憬的平凡人,因為那時他尚有未來可期。如果可以有選擇,他們是否真的願意成為一個英雄?而這些約翰·克裡斯朵夫們,他們都無從選擇。
  • 2019年,我是如何輕鬆做到瘦10斤和讀完30本書的
    於是列了很長一篇計劃,包括飲食、運動量、運動類型,還專門買了跑步機。然後,這個計劃又可以用10年,因為從未被完成,所以不需要更新。後來又有人說,計劃不能寫太多。於是修訂了一個簡明的計劃,估計又可以用10年……年年立flag,年年完不成!讀書也是這樣。
  • 《約翰·克裡斯朵夫》,羅曼羅蘭的扛鼎之作,一個時代的精神遺囑
    提起羅曼·羅蘭,那麼他的著作《約翰·克裡斯朵夫》一定是會被提起的。《約翰·克裡斯朵夫》是羅曼·羅蘭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裡程碑式的著作,我們不能將他單純地看作是一部小說或是一部長篇詩歌集,它就像是萊茵河中汩汩流淌的河水,緩慢且幽靜,一直流向看不見的遠方。
  • 「從2300塊月薪的女工,到年薪80萬的程式設計師,我花了10年」
    你永遠不知道,這場沒有劇本的即興演出會給你帶來怎樣的驚喜。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家裡沒錢,可以出國留學嗎?最高贊的回覆是這樣的——▲(我家境很不好,家裡人不能提供經濟支持,我高中畢業後沒錢也沒分數沒能去讀大學。
  •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三體》,不妨先看看關於它的10件事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三體》,不妨先看看關於它的10件事,但願其中的某一條,能夠成為你打開它的理由。1、奇書《三體》。作為科幻作品,《三體》最吸引人的是其中的硬科幻風格。2018年,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亞馬遜可能投資10億美元,買下《三體》的版權並製作成劇集。這個消息一度引發三體迷轟動,要直到《魔戒》三部曲的成本也就5億美元,《哈利·波特》8部曲才花了11億美金。
  • 專訪丨陳嘉映:還沒有讀完《存在與時間》,這也很正常
    「如果你真的還在意我對這類問題的看法的話,我在《何為良好生活》(《何為良好生活——行之於途而應於心》 陳嘉映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4。筆者注。)有更為小心翼翼地表述。」陳嘉映說。當日的講座,讓他略感驚奇是到場觀眾遠遠超過了網上報名的人數,不少人乾脆站著或席地而坐聽完全程,這讓他多少聯想起上世紀80年代的情形,「1982年還是1981年我到北師大大禮堂(做講座),窗戶上和窗戶外全擠滿了人。
  • 社交網絡,短視頻,沒有圖你還能讀完麼?
    不過那時候的人們上網可能還沒太注意他們,美國的十大網站還是:YahooTime Warner (AOL)MicrosoftGoogleeBayFoxAmazonAskWalmartViacom這10個網站大多和搜索有些關係,掛不上鉤的也就是Fox和
  • 喜歡以抬槓、反駁來獲得勝利的人,讀完富蘭克林的語錄,會很慚愧
    槓精們還喜歡專門找一些軟弱的人來抬槓,說白了就是喜歡欺軟怕硬,越是沒有勢力,沒有錢的人,他越是喜歡跟他們抬槓,因為這樣抬槓,獲勝的機率大大提高,更不害怕他們,哪怕是無中生有的抬槓也敢。每個人圈子裡都會有一些槓精,顯而易見這些槓精們,大家對他們都沒有好感。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富蘭克林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伏爾泰說,「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歐巴馬表示:讀完《三體》我才發現,原來美國總統如此渺小
    讀完後,我才發現美國的總統如此渺小和無趣。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平時國會和我的工作都是在斤斤計較於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不是去擔心外星人入侵。」歐巴馬讀完《三體》前兩部後,非常想知道接下來會寫到什麼會發生什麼。因此,歐巴馬才會想方設法找到劉慈欣的郵箱,親自向他發消息,催促劉慈欣去更新下一部。
  • 2020年讀完的30本書
    與出國以來的前五年多(2014到2019)相比,今年的閱讀量相對增加不少。估計因為是第一次完全沒有任何業餘的翻譯事務。但即便如此,我感覺浪費的時間還是很多,可以用來讀書的時間應該更多一些,也許2021年可以至少把目標定為讀35本書吧。今年看的30本書,只要作者原文是英文寫的,我都儘量看原版,其中有些是多年以前看過譯文的,想要回顧。
  • 讀完一份英文社會學理論top期刊的所有論文,只要100天?
    最近正好有機會統計下Sociological Theory這本刊物的篇數,——那麼,如果想將英文的社會學理論的一份期刊的所有論文,一網打盡,要花多長時間呢?讀哪本期刊?發了多少篇論文?要花多長時間能讀完?
  • 讀完《三體》我一口氣寫出了5000字
    ,畢竟本文是剛剛讀完《三體》有感而發,因此引用朱熹的《觀書有感》還是恰如其分的。前陣子,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在春節檔期熱映,不但收穫了據說40多億的票房,更是獲得好評無數。我也帶著女兒到萬象城4D巨幕廳表示了支持,感覺不錯,不虛此行。
  • 讀完一本書沒有獲得感?不要緊,多投入一些時間就好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沒有把一本書讀透,沒有把一本書刻在心裡。就說我自己吧,這幾個月看的書不下10本書。剛合上書的那會,還能寫上幾篇讀後感,但是時間一久又忘得差不多了。現在記得最清楚的就屬扎姆斯·斯科特·貝爾寫的《這樣寫出好故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我寫了聽書稿。為了寫好聽書稿,一本書來來回回看了N遍。
  • 2017年買了100多本書,強烈推薦這10本!
    《我書架上的神明》這是2017年,我買過關於薦書類別中,最好的一本書。書的內容如本書副標題所示:《72位學者談影響他們人生的書》。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有《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有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劉瑜等著名學者和教授。書中每一篇文章都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現身說法,妙語連珠,讀之讓人通透。
  • 10年前無意讀到《三體》,馬上花10萬買斷版權,後成功賣了1億多
    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電影上映,震驚中國電影市場,創造了50億票房。《流浪地球》和《三體》都出自作家劉慈欣。與《流浪地球》相比,《三體》的知名度和成就都要高得多。毫不誇張地說,《三體》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科幻小說,即使放到世界上,它也是頂尖作品之一。2010年,林奇剛剛在遊戲市場賺了第一桶金,一位名叫宋春雨的女編劇無意中看到了《三體》一書。
  • 讀完這本《發現之旅》,被300幅手繪美哭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最近,讀完《發現之旅》,真的對大自然充滿崇高的敬畏。所有的動物也好,植物也好,在探險家發現他們之前,他們就存在著。只是他們那個時候還沒有名字,他們是自己。植物真的美,植物的世界別有洞天。我對植物的一切知之甚少。我認識的植物,用手指就能數的清楚,更別提去辨認植物了。
  • 比四大邪書人氣還高的三大神書,讀完靠毅力,讀懂靠天分
    比四大邪書人氣還高的三大神書,讀完靠毅力,讀懂靠天分。之前介紹過網絡小說界的「四大邪書」,很多書友表示成功的刷新了三觀,把直男掰成了彎男,彎的掰圓了。今天給大家介紹比四大邪書人氣還高的「三大神書」,被稱為網文界的巔峰,不到一定境界根本看不懂,能讀完的都考毅力,能讀懂的那真是靠悟性和天賦了。
  • 《運營之光》——給我帶來多重影響的一本書
    買了就是買了,至於何時看,還真不知道,直到七月才開始看。只是看了前言,出現了大量的三節課詞彙,於是只是看了序言部分,我就去了三節課官網,當時就報了運營課程。報完運營課程後,我知道這本書很好,但是還是繼續扔在了一旁,沒有繼續看。
  • 這種花你別說還不認識,我都已經把它淘汰了!
    先聽我當度娘:它叫大豹皮花,原產熱帶非洲,中國南方也有栽培,主要分布在上海。屬蘿藦科植物,植株呈4稜柱形,分枝叢生。夏秋兩季開花,五角星形黃綠色,並有棕褐色豹紋,異常綺麗。為什麼淘汰了?大豹皮花被列為地球上10大味道最怪的植物之一。
  • 有哪些有意思的科普書,讀完讓你感覺相見恨晚?
    一、十萬個為什麼3年級考了個全班第一,爸爸花了30塊大洋(1991年)買給我的暑假禮物。印象最深刻的:1,很多是著名科學家寫的,比如物理裡面有茅以升,數學裡面有王元,還有非常著名的科普作家葉永烈先生,在化學、地學等部分貢獻了很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