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在快速減體重時,會引起機體一系列的機能變化。
一脫水:減體重速度越快,體內的水分損失量越多。當飲食的控制量不變,攝入水分量減少就會增加體內水分的丟失。而當使用高溫或運動的方法脫水時,體內的水分丟失會更加嚴重,並伴有體內電解質的丟失。脫水早期就會影響到血容量的變化。
一般認為當體重減輕3%-8%時,血漿容量就已經要減少6%-25%。
二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脫水會導致心輸出量、每搏輸出量減少,亞極限運動時心率增加。會表現出收縮血壓減低、心率增加,脈壓差減小和部分人體心電圖改變。
三腎臟負擔增加:脫水會引起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的減少,從而影響到腎臟的正常功能。
四蛋白質與無機鹽丟失:人體在快速減體重時期的蛋白質丟失量為每天30克-56克之間。
採用低熱量飲食,具體除了熱量和蛋白質短缺以外,無機鹽和維生素的攝入量也明顯減少(約為正常膳食的1/3或者更少。)而且運動能會增加無機鹽的繼續排出。
五體溫調節障礙:由於快速減重使水分的量減少、引起血容量減少,流經到皮膚的血流量減少,汗液蒸發量減少,進而導致體內熱量散發不及時,影響到皮膚的散熱。因此處於脫水狀態的人在熱環境下運動時體溫很容易升高。
有資料報導,每當體重減輕1%時,人體的溫度會升高0.17到0.28℃。
六肌糖原和肝糖原儲備損耗:在快速減體重的第一到二天,由於糖原儲備耗損。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及無機鹽丟失的綜合作用,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現象。
七影響運動能力:採取飢餓及脫水等減體重方法時會對運動能力產生不良影響。
當體重的減輕量為3%時,就會影響運動能力,表現為人體在亞極限強度運動時心率加快,心輸出量減少等。
綜上所述,快速減體重可引起機體機能代謝的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和運動能力。
應該注意到人體在快速減體重時造成的脫水,很難在數小時內的補水得到緩解(短短幾小時內補充的水分不可能緩解機體因脫水對血漿容量產生的影響,所以本身有血液粘稠或者是血壓異常的人不建議進行快速簡體重的操作)。一般認為每周減輕體重1公斤時不會影響到體液和糖原儲備。
但是總有一些人會有快速減體重的需要,有一些原則是必須要遵守的。
1保證人體安全的熱量營養攝入,每日熱量的供給量可根據人體的體重和運動量安排而定。
2人體的體脂水平,男性為10%到15,女性為18%到23。在人體體脂水平成分低於此水平時不宜再減體重。
3人體適宜的減體重速度是每周1公斤,為保證減少的體重成分中減少的體脂達到最高水平。每周減體重的速度不可超過1.5公斤到2公斤。減體重快不僅造成脫水和瘦體重丟失,而且減體重的效果也不能穩定。
4禁止使用利尿劑或藥物減體重。
5減體重期的人應該攝取低熱量但營養均衡的膳食,適當加強蛋白質的營養(達到總熱量的16%到20%的水平或每公斤體重兩克的攝入量)適當減少食物中的脂肪(食物中脂肪量可見為每公斤體重1.4克左右)保證充足的微量元素,維生素無機鹽的攝入。總的膳食要求就是維持高蛋白,低脂肪,適量糖和充足的水分及無機鹽和維生素(說白了就是,別管你是增肌、減脂還是幹嘛,飲食是必須要先均衡,然後再根據運動量需求,再去調整飲食量)
研究中顯示在每天攝入非常低的熱量飲食時,體重會明顯減輕,但減輕的體重中60%以上的重量是瘦體重,而脂肪的減少比例不到40%(也就是說減輕的體重中水分和蛋白質佔了相當的比例)
並且由於快速減體重的飲食中主要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這就導致體內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時,結果就是糖原的儲備排空(機體內每1克碳水化合物就會伴隨3克水穩定儲存。這樣當糖原排空時、水分也會隨之流失,體內糖原的最大儲備量約600到800克,也就意味著會丟失大概2.4千克左右的水)
另外,當機體在碳水化合物耗竭時,機體主要依靠脂肪酸作為能量來源,由於脂肪酸分解時產生酮體。而當酮體在血液中累積到一定濃度時,酮體就會隨著尿液和呼吸排出體外。從而帶走身體更多的水分,加劇了水分的丟失,並導致機體的酸中毒。
所以當人體在這種能量物質攝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很難進行有效的運動訓練,因而必然會影響到你運動的效果和運動表現。(這段話說人話就是,即使你少吃少喝,讓你的體重快速下降,但對不起這是沒用的,你降的脂肪很少,降的大部分都是瘦體重。而且在你這樣的飲食情況下,你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訓練去消耗脂肪,那就意味著,一旦飲食恢復、體重不但會反彈,而且會增加更多脂肪量:也就是說,節食減肥、越減越肥)
本文知識來源為實用運動生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