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腦結構、精神活動、基因和體重之間的聯繫比我們想像的要緊密得多。
研究人員對1200名參與「人類連接組項目」(Human Connectome Project)(這項研究計劃映射人類大腦的整個神經結構)的參與者的MRI掃描的腦部成像數據和認知測試結果進行了綜合分析。這項研究揭示了身體質量、大腦結構和認知能力之間的一系列聯繫,這可能為開發新的與體重相關的健康幹預提供基礎。
在研究結果中,研究人員發現,較高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與「認知靈活性降低、延遲滿足能力、視覺空間能力和語言記憶」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他們還揭示了BMI與大腦結構的相關性,發現BMI越高的人左前額皮質越厚,右前額皮質越薄。先前的研究已經發現右前額皮質損傷可能會導致暴飲暴食,因此在這項研究中發現消瘦可以被看作是前兆。
BMI越高,左杏仁核越大,這與我們對食物誘惑反應的不同有關。而那些身體質量指數較高的人的「內嗅-海馬旁結構」體積更小,這些結構與上下文理解和情景記憶(即誰、什麼、何時、何地、為何記憶)有關。
綜上所述,研究人員認為,結果表明,易肥胖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視覺食物暗示的影響,而且往往較難抵抗這些誘惑。
蒙特婁神經研究所和醫院(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 and Hospital)的資深研究作者Alain Dagher說:「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樣一種理論,即人體的體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涉及認知、決策和動機的高級大腦系統控制的。」
參與者中有一些兄弟姐妹,包括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這使得研究小組能夠確定導致某些人肥胖的基因遺傳特徵。
「這些調節食物攝入的大腦系統中的個體差異似乎具有一定的遺傳性,」Dagher博士補充說。
與所有這類研究一樣,確切的相關方向並不完全清楚。肥胖是受大腦結構的影響還是大腦受結構受肥胖的影響?雖然這很難下定論,但這項研究的基因研究部分更傾向於一定比例的肥胖受到大腦結構的強烈影響。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這項研究將有助於提供更有效的幹預策略,來遏制那些並非嚴格因飲食導致的肥胖。
Uku Vainik(該項研究領導作者以及愛荷尼亞塔爾圖大學神經和心理學研究所( Neuro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at University of Tartu)的研究員)說「例如,通過認知訓練來改善神經行為因素,可以提高人們抵抗食物的能力,減肥可能就大有希望。幹預不應只關注飲食,還應認識到肥胖與基因相關的神經行為特徵。這樣的幹預可能會幫助人們保持苗條。」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