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向拜登獻策:組建「十國集團」,維持「單極」世界

2021-01-09 網易

2020-12-26 11:52:15 來源: 悅悅聊科技

舉報

  自川普執政以來,就大誓宣揚中國威脅論,在此期間,美國也對中國進行了經濟和軍事制裁,其中最大的受害企業當屬中興、華為和字節跳動。

  但由於今年美國飽受疫情影響,所以並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鼓動盟友打壓中國,即便如此,美國盟友對華態度依然不友好,尤其是英國、印度和澳大利亞。

  

  哈佛大學教授:組建「十國聯軍」

  由於川普近年來縷縷提出退出國際組織,導致美國的國際聲譽持續下降,甚至連北約七國集團也開始鬆散,這種種跡象表明,世界世界多極化已經逐漸形成,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

  顯然,川普已經遏制不住中國的發展,而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證實中國崛起會給美國帶來多大的挑戰,而在這一點上,川普已經完成了任務。

  

  根據目前的情況而言,拜登幾乎已經確定成為美國下一屆總統,中美關係能否得到緩解,完全取決於拜登的執政理念,但從拜登以往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世界單極化依然是其奮鬥的方向。

  近日,哈佛大學一知名教授為拜登出謀劃策,稱如果美國想要重新讓全球回到單極化,那美國必須先鞏固自己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然後將印度、韓國、澳大利亞拉入美國主導的「七國集團」,並組成「十國聯軍」合力圍堵中國。

  

  這名哈佛教授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設想,主要是由於目前中國與印度、澳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例如印度和中國的軍事對峙現在還沒有結束,正盼望著國際社會的支援,而澳大利亞與中國貿易也出現了嚴重裂痕,如果能夠將「七國集團」變成真刀真槍的「十國聯軍」,並在中國周邊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到時中國將會面臨被圍困的壓力。

  

  美國能否重拾西方霸權

  由於目前美國仍然深陷疫情困擾,所以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質疑美國的危機處理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考慮自身利益,排除貿易方面,美國甚至已經淡出歐洲視野。

  現在美國在國際上的威望已經大幅下跌,而美國的那些盟友,目前已經自顧不暇,例如,澳洲目前與中國貿易破例後,美國並不能為其提供實質性幫助,而英國爆發變異病毒後,第一個站出來宣布禁止英國航班和火車入境的也是這些盟友,這就足以說明,「十國聯軍」的關係並不牢靠,而它們僅僅只是利益的共同體。

  

  另外,美國與歐洲、亞洲、大洋洲相隔甚遠,即便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艦隊,也難以維持晝夜不停的海上巡航,就算美國加大軍費支出,也終究是打水漂,甚至逼迫中國強大,這是一種適得其反的行徑,對其盟友而言,也毫無利益可圖。

  既然如此,美國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阻止世界多極化形成。雖然美國目前已經很難阻止全球多極化,但他也不願意看到多極化時代這麼快來臨,所以美國無論如何都要進行製造阻礙,讓自身的實力繼續彰顯。

  第二,防止「樹倒猢猻散」。美國現在根本無暇顧及盟友,如果這個時候美國只顧自身利益,勢必會失去盟友的信任,從而四分五裂,所以美國要繼續拉攏盟友。

  第三,美國要繼續控制盟友。我們知道,在日本、韓國、澳洲等國都駐紮有美軍,雖然韓國、日本民眾一度想將美軍趕出國內,但由於一些政治原因,終究未能如願,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自然不會示弱,只有持續強勢,才能保住自己的有力局面。

  

  對於組建「十國聯軍」的構想,大家覺得可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媒:世界從單極時代進入多重模式
    據參考消息7月11日報導【美國耶魯全球在線7月3日文章】題:從單極時代到多重世界(作者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阿米塔夫·阿查裡雅)    國際關係的單極時代已經結束。新的世界秩序既非美國和中國主導的雙極,也非多極,而是多重模式。
  • 海航集團再次入選哈佛大學商學院教學案例
    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在哈佛大學會見哈佛商學院院長尼汀·諾裡亞。  人民網紐約電(記者 殷淼)日前,海航集團再次入選哈佛商學院商業案例,這是海航集團自2005年首次入選以來第4次入選哈佛商業案例。  據了解,海航集團曾以《海航集團:民航業的改革者》、《海航集團:開啟中國航空運輸業的新方向》和《海航集團: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卓越企業》的案例分別於2005年、2008年和2016年入選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學案例。
  • 哈佛教授謝曉亮為什麼突然回國了?
    2018年7月,哈佛講席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歸北大,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是世界公認的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是什麼原因吸引謝曉亮教授回國呢?2015年謝曉亮(中間)1980年謝曉亮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年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9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
  • 哈佛教授教你如何敲開名校門
    哈佛教授教你如何敲開名校門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7.28 星期二 7月26日,由青島報業傳媒集團、青島超銀中小學和超銀對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的「常春藤大學教授與島城市民面對面」活動在報社陽光大廳舉行,來自哈佛大學的凱文·沃和史丹福大學的伊莉莎白·柏伊兩位教授與上千名學生及家長進行近距離交流,分享頂尖高校的錄取標準和學習經驗。不出國門享「哈佛學堂」    「2015年,哈佛大學錄取率僅為5.33%。
  • 磁單極的故事(編者按)
    1931年狄拉克利用數學公式預言了磁單極子的存在;可惜迄今為止,基本的磁單極粒子一直未能被發現。在大爆炸(Big Bang)宇宙模型的三大疑難問題中,「宇宙磁單極子問題」即為其一(另二個問題是「宇宙平坦性問題」和「宇宙視界問題」)。
  • 哈佛大學教授傑弗裡·弗蘭克爾文章:拜登需要適度的多邊主義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27日刊載題為《拜登的適度多邊主義》的文章,作者系哈佛大學資本形成與增長學教授、比爾·柯林頓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傑弗裡·弗蘭克爾,文章指出了拜登入主白宮後將會面臨的一些國際問題並給出了解決建議。
  • 磁單極是個什麼鬼?
    在物質世界中,這是相當特殊的,因為磁性粒子通常總是以偶極子(南北兩極)的形式成對出現。磁單極子這種物質的存在性在科學界時有紛爭,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未曾發現過這種物質,因此,磁單極子可以說是21世紀物理學界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磁單極在粒子與亞原子粒子的'質能量'表徵為磁單極粒子的粒子線性躍遷角動量集合存在,粒子的質能集合體是非'團簇'的標準一維度量子粒子發現。
  • 美國哈佛大學謝曉亮教授訪問動物所
    3月28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舉行2013年度首場秉志論壇,主講人謝曉亮教授作了題為Life at the single molecule level的精彩學術報告。動物研究所副所長魏輔文主持會議,並向謝曉亮博教授頒發了秉志論壇講座教授聘書。
  • 京領藤校科研 | 桃李遍藤校的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來了!
    哈佛大學商學院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 芝加哥大學金融學博士,MBA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本科 哈佛的「天才」教授 Cohen教授在哈佛大學任職超過12年
  • 東南亞十國GDP總量僅次於德國,為什麼世界500強企業只有6家?
    東南亞十國也叫東協十國。在國際事務中,東協國家往往用同一個聲音說話,比如RCEP談判也叫10+6談判,就是在東協10國之外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六個國家。東協十國當中,有新加坡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有人口達2.62億的印度尼西亞,還有像越南這樣的高經濟增長國家。
  • 誰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可能還是中國!
    王爺說財經訊:近年來,關於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話題是不是就會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門話題!而最近由於疫情,「哪個國家能成為下個世界工廠?」再度成為熱門的話題。對此,哈佛甘迺迪學院經濟學教授——漢森(Gorden Hanson)表示,這個問題答案依然是謎題,他甚至還推辭,如果勞動密集型工業從大城市往其他地區擴散,那麼「取 代」中國的可能就是中國本身。換句話說,未來的世界工廠仍然還是中國!漢森教授分析重點集中在10種勞動密集型產品,包括紡織品、服裝、鞋、體育用品、踏板車、玩具、衛生、照明、供暖、家具。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全職回北大任教
    他就是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榮獲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謝曉亮。或許很多人會說,又是國外的科學家。然而,謝曉亮卻與其他出國的科學家不太一樣,因為他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新技術。
  • 被譽為「神童」的尹希,出人頭地後棄國歸美,成哈佛終身教授!
    作為世界上人口資源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國,我們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每一年畢業的高校大學生都有幾百萬之多,考入清華、北大的高考狀元更是比比皆是。要知道,清華、北大的錄取率只有10%而已,但還是有這麼多的學子憑實力考入,足以證明,這些學子全都是萬裡挑一的人才。
  • 國文清會見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
    國文清會見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 2020-10-10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兩大燃氣巨頭山西燃氣集團與國新能源集團擬展開重組
    自2018年開啟國企國資改革以來,山西加快燃氣、化工、煤機裝備等專業化重組,希望通過板塊化經營破解「一煤獨大」格局,實現煤向非煤產業發展。同年3月20日,山西燃氣集團掛牌成立,全面開啟煤層氣(燃氣)資源整合重組;2019年2月,《山西燃氣集團有限公司重組整合實施方案》引發,重組進入實操階段。
  • 17歲進入哈佛,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後加入美國國籍,令人惋惜
    鍾南山院士我國愛國的科學家有很多,比如曾經四次落選中科院院士還被美國評為院士,卻依然選擇留在國內為國效力的李愛珍今天要大家介紹的這位科學家,他17歲進入哈佛大學,31歲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隨後卻加入美國國籍,他就是天才少年尹希。
  • 第22屆「同世界,共命運」哈佛中國論壇于波士頓成功舉辦
    (劍橋,麻薩諸塞州)– 4月12日至14日,第22屆「同世界,共命運」哈佛中國論壇于波士頓成功舉辦,上百名中美商界精英、政界要員及學者齊聚哈佛大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一千名參會者共饗思想盛宴。哈佛中國論壇聯席副主席李家榮表示:「我們所生活的全球化世界正面臨著愈發嚴峻的挑戰。
  • 重磅發現:磁單極子,在聲學領域首次亮相!
    磁單極子,在聲學領域首次亮相!科克大學(UCC)和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謝默斯·戴維斯(Seamus Davis)帶領一組實驗物理學家發現了磁單極子流體產生的磁性噪聲。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磁場噪聲譜儀,它可以讓人類感知到磁單極子噪聲。
  • 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 | CNCC 2017
    今天要介紹的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教授。在伯克利讀書的第二年,陳省身教授就認為他的論文已足夠成為博士論文。當時,陳省身教授在送他的書上題字曰:餘生六十矣,薪傳有人,願共勉之。他於1971年(22歲)即獲得博士學位,此後便是一年的博士後研究以及兩年的助理教授生涯,在這期間,他在1973年美國數學會舉行的微分幾何大會上做了三個學術報告,以卓越的能力和傑出的貢獻,向數學界顯示了自己在微分幾何領域的領先水平。
  • 中國物理學家尹希,放棄中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一席話引人深思
    尹希是我國培養出的物理學天才,18歲便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更是成為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教授。本科畢業以後,尹希選擇了出國深造,他向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提交了申請,這些學校也紛紛向他發來了offer,最終尹希選擇了到哈佛大學就讀。在出國前,尹希說道:「我這次去美國是為了更好的深造和學習中國所沒有的知識、科技,等我學成一定回來,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