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理人雜誌
雖然再教育是提升自身、為自身「鍍金」的重要渠道,但是消費者選擇教培機構還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掉進各種「坑」,別整到「鍍金」不成,反被坑的下場!
《經理人》雜誌獲悉,7月14日,北京海澱市場監管官方微博發布文章《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指出,北京賽優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賽優教育)、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公教育)、北京東奧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東奧會計在線)、北京中業匯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澱分公司 (中業網校)這四家教育培訓機構近期的投訴數量較大,請消費者謹慎選擇。
來源/微博截圖
官方不僅僅要親自點名,還要提醒消費者謹慎選擇,這四家教育培訓機構究竟是何方神聖?
「妖股」中公教育,拖延退費問題嚴重
在這四家教培機構中,大多數人對於中公教育並不陌生,中公教育成立於1999年,主營業務橫跨招錄考試培訓、學歷提升和職業能力培訓等3大板塊,提供超過100個品類的綜合職業就業培訓服務。
簡而言之,不管是應屆畢業生還是在職人員,如果想增加自身含金量,都可以在中公教育教育找到相應的培訓課程,比如說考研、公考、學歷提升等等,至於課程質量如何就不知幾何了。
來源/官網
相較於華圖曲折的IPO歷程,中公教育選擇了曲線上市。
2018年11月,中公教育借殼亞夏汽車順利過會,次年2月,亞夏汽車股票簡稱變更為「中公教育」,中公教育如願以償,成功登陸A股,圓了上市夢。
上市之後,中公教育在資本市場混的風生水起,股價從2018年12月6.34元/股,飆升至本月最高點33元/股,漲幅為420.5%,股價的漲幅充分詮釋了什麼是「妖股」。截至7月15日,中公教育股價為31.98元/股,總市值逾1972億元,市盈率為423.96%。
2019年底,胡潤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公教育的魯忠芳、李永新母子以585億元新上榜成為中國教育領域新首富。
2019年,中公教育實現營收91.76億元,同比增長47.12%,實現歸母淨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56.52%,業績增長固然是好事,但是其現金分紅卻受到了外界質疑,深交所也下發了關注函。
來源/深交所公告截圖
分析認為,分紅大部分落入實控人魯忠芳、李永新口袋之中,企查查數據顯示,魯忠芳母子持有中公教育近61%股權,以此計算,2019年,魯忠芳等的分紅金額逾9億元。
除了巨額分紅之外,中公教育還存在「存貸雙高」的問題。數據顯示,中公教育2019年末的短期借款餘額28.67億元,同比增加78.41%;但截至2019年末,貨幣資金餘額還有27.24億元,同比增長逾320%。
對此,中公教育稱前者系銀行短期借款增加,後者主要系業務規模大幅增長帶來貨幣資金增加。有錢還要借錢,這波操作的確讓外界質疑。
7月14日,中公教育業績預告指出,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金額為2-3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4.93億元,中公教育稱虧損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公務員聯考由4月延長至8月份,相關收入延遲至8月份。
本次,中公教育被官方點名,這意味著有相當多的消費者投訴中公教育,那麼消費者的投訴問題是什麼?
《經理人》雜誌查詢多個平臺獲悉,消費者的投訴問題包括拖延退費、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店大欺客等,據黑貓投訴,中公教育的投訴量高達1345條,已完成投訴量為1266條,投訴完成率逾94%,這說明還是其很重視消費者投訴的問題。
據了解,中公教育的主要收入分為普通版和協議班,若報名協議班的學員無法通過考試或者未被錄取,中公教育則需要退還部分學費,退還學費時長為30-45個工作日。
6月23日,某匿名用戶在平臺稱,自己報考了2020考研調劑班,在錄取無望的情況下申請退款,中公教育工作人員卻一拖再拖,且態度惡劣,希望終止協議並極速退款。
上述投訴問題並非個例,若長期如此,中公教育的口碑或將大打折扣。此外,由於教培機構的學員有一大部分是依靠老學員推薦而來,長期以往,會推薦中公教育的老學員將越來越少,繼而影響營業收入。
作為教育行業的頭部玩家,中公教育的實控人應該是深諳其道。
學員退款難,如何避坑?
除了中公教育這家上市公司之外,另外三家被點名的教培機構又如何呢?
據《經理人》雜誌了解,賽優教育成立於2009年,一開始專注研究生考試培訓,後於2014年成立公司單獨運作,在原有研究生培訓的基礎上,新增教師資格證、心理諮詢師、導遊、財會類等職業課程,主要授課形式是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及即線上直播+錄播+在線題庫練習。
也就是說,這是一家專注於在線職業的教學平臺。
2018年9月份,賽優教育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開牛投資、AA投資,截至目前,張東東為公司法人及實際控制人,控股比例為53.05%,官方稱年培訓學員30萬,全國有連鎖有20個城市。
查詢第三方投訴平臺黑貓投訴獲悉,賽優教育「碩果纍纍」,消費者集中投訴的問題包括虛假宣傳、教學質量不高、霸王條款、退款難等等,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投訴量為346條,已完成投訴的有274條,完成比例為79.19%。
今年3月31日,某匿名網友舉報朝陽區來廣營中大嘉美廣場三樓賽優教育全員復工,違反當前防疫復工規定,上述舉報經官方核實,且責令賽優教育立即整改。
無視防疫規定,作為一家參保人員高達154人的教培機構,實屬不應該。
接下來看看中業網校。
據《經理人》雜誌了解,中業網校創始於2010年,為消費者提供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培訓課程包括工程類、房產類、考研類、教師資格證類、財經類、醫學類、學歷類等,官方稱獲得了學員的良好口碑。
真的是良好口碑嗎?用數據說話。
從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塊、黑貓投訴等獲悉,許多消費者苦於中業網校久矣,投訴的內容包括虛假宣傳、不退款、收費不透明、工作人員私自收費、不承認紙質合同等一系列問題,據黑貓投訴數據,截至7月15日,中業網校投訴量高達397條,已完成193條,完成率僅僅為48.61%。
來源/黑貓投訴
不到一半完成率,這意味著一半以上消費者的訴求沒有得到解決。就這個數據,官方稱獲得了學員的良好口碑,你信嗎?
退款有多難呢?某消費者於7月1日報考健康管理師課程,付款1小時內提出申請退款,7月2日對方說7月15日會進行退款, 截至7月15日對方拒絕退款。
律師對《經理人》雜誌表示,如果消費者申請了退款,等待對方處理退款事宜,但是結果退款被拒,對方這種行為是不合理的,消費者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在百度搜索上輸入關鍵字「中業網校維權」,相關的結果高達32300條信息,多個消費者在知乎和黑貓投訴等平臺尋求維權。
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不好嗎?還是說這個行業屬於「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
那麼東奧會計在線的情況怎麼樣呢?
從公司名稱就可以大致猜測東奧會計在線提供的培訓內容與會計類相關,該公司歷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2008年該公司正式註冊成立,運用圖書、網課等為學員提供課程培訓,在圖書、網課、職教領域孕育了 「輕鬆過關」、東奧會計在線、「東奧會計繼續教育」三個品牌。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學員投訴的問題有虛假宣傳、退款難等問題,截至目前,該公司投訴量為95條,已完成59條,投訴完成率為62.1%。
這四家被官方點名的教培機構,消費者投訴的問題大同小異,無非是退款難、霸王條款、虛假宣稱等等,消費者如何避坑呢?
首先,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的教育培訓機構;其次,對於銷售人員給出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性承諾予以錄音,方便後續維權;再次,避免繳納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國家也規定教培機構不能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最後,繳費前仔細閱讀合同的相關細則,繳費時要向培訓機構獲取正規發票,這是維權的重要證據。
溫馨提醒,雖然再教育是提升自身、為自身「鍍金」的重要渠道,但是消費者選擇教培機構還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掉進各種「坑」,別整到「鍍金」不成,反被坑的下場!
—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