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毒素超標!浙江嵊泗發布消費警示:近期勿購買貽貝及野生貝類等

2020-12-04 瀟湘晨報

據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市場監管局官方微信7月7日消息,近期,由於嵊泗縣東部海域赤潮頻發。受赤潮影響,嵊泗縣海洋與漁業局定量抽檢東部鄉鎮海域養殖貽貝,發現貝毒素超標;嵊泗縣市場監管局在該縣中心農貿市場攤位定性抽檢野生貝類「毛娘」,也發現貝毒素陽性。嵊泗縣食安辦特此發出消費警示,食用貝毒素超標的貝類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提醒廣大群眾近期不要採集、購買養殖貽貝和野生貝類「毛娘」等海產品。

【來源:嵊泗市場監管公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赤潮導致舟山嵊泗貽貝貝毒素超標 誤食會致中毒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警示稱,受赤潮影響,當地部分養殖貽貝被檢出貝毒素超標,部分野生貝類「毛娘」發現貝毒素陽性。7月8日,新京報記者從舟山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相關部門已抽查市區內在售貝類海產品,抽查檢測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 這個地方貽貝發現毒素!食安辦發布通告!不要採集購買...
    這個地方貽貝發現毒素!食安辦發布通告!不要採集購買!擴散知道!愛吃海鮮的人近期千萬別碰這東西!這個地方檢測發現含有對人體貝毒素超標的貽貝!近期不要採集、購買養殖貽貝和野生貝類「毛娘」等海產品!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警示稱受赤潮影響當地部分養殖貽貝被檢出貝毒素超標但是此次貝毒素超標根據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提示
  • 嵊泗的貽貝還能吃嗎? 檢測部門:能吃
    嵊泗的貽貝還能吃嗎?檢測部門:能吃 2020年07月17日 04:00:59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記者 唐旭鋒   浙江在線7月17日訊 貽貝在浙江俗稱淡菜,是便宜又美味的貝類海鮮,是休漁期間百姓餐桌上的常見美食。
  • 常吃的海鮮被查出毒素超標!可引發食物中毒,如何預防有妙招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警示稱,受赤潮影響,當地部分養殖貽貝被檢出貝毒素超標。消費者經常會在各省市市場監管局的檢測公示信息裡發現海鮮中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一般是以非法添加、攜帶海洋病菌為主,大部分都是人為問題。
  • 舟山的貽貝還能不能吃?專家回應:不用擔心
    來自「嵊泗市場監管」公眾號的一則消費警示,炸翻了圈。↓↓↓7月9日,「嵊泗市場監管」跟進發布消息:7月8日以來,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海洋與漁業局加大對養殖貽貝和市場銷售的野生貝類「毛娘」的專項風險監測力度。共監測8個海域點位,12個樣本,貝類毒素監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標準。但似乎,大家還是對舟山的貝類海產品心有戚戚焉,各官方大小號也開始轉發。
  • 舟山的貽貝還能不能吃?專家檢測完長出一口氣
    前情請見: 7月9日,「嵊泗市場監管」跟進發布消息:7月8日以來,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海洋與漁業局加大對養殖貽貝和市場銷售的野生貝類「毛娘」的專項風險監測力度。共監測8個海域點位,12個樣本,貝類毒素監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標準。
  • 浙江嵊泗貽貝質量可追溯系統實施案例
    浙江嵊泗貽貝質量可追溯系統實施案例2014-05-26 09: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質量新聞網但嵊泗貽貝養殖戶規模小且分散,貽貝生產加工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貽貝質量追溯體系不健全,大部分出口至國外中低端消費市場,產品附加值低。建立和健全嵊泗貽貝質量追溯體系,增加出口機會,減少貿易摩擦,已經成為嵊泗出口貽貝產業的發展趨勢。
  • 河北1市發布重要消費警示
    4月20日,秦皇島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食用海虹的消費警示:目前至六月初,為海虹中麻痺性貝類毒素風險高發期,近期,省、市有關部門檢測結果顯示,海虹中麻痺性貝類毒素已嚴重超標。食用含麻痺性貝類毒素的海虹中毒,可引發口唇、手腳麻木,並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嚴重者則呼吸困難、眩暈、伴昏迷等,甚至中毒死亡。建議廣大市民不要食用海虹。
  • 貽貝有毒??說句實話還來得及嗎
    「貽貝有毒!近期不要購買和食用嵊泗貽貝。」這類消息,從昨天下午開始刷爆了小編的朋友圈,生怕有朋友沒看到忠告食用後中毒。
  • 舟山嵊泗貽貝再度出口至哈薩克斯坦
    「一帶一路」溝通「2017世博會」 舟山嵊泗貽貝再度出口至哈薩克斯坦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2017年04月26日09:59 近日,浙江嵊泗縣順達海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890箱、重量8.9噸、貨值2.54萬美元的凍半殼貽貝產品,經浙江嵊泗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合格後
  • 海關總署發布關於進口紐西蘭雙殼貝類腹瀉性貝類毒素的警示通報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7月9日,海關總署官網發布關於進口紐西蘭雙殼貝類腹瀉性貝類毒素的警示通報。受影響的貝類包括貽貝、牡蠣、雙殼貝(tuatua)、三角斧蛤(pipi)、雙帶蛤蜊(toheroa)、鳥蛤(cockles)、扇貝(scallops)、貓眼(catseyes)、小海膽(kina)以及所有其它的雙殼貝類。
  • 近期少吃海虹,嚴重可致命
    導讀: 儘可能避免一次性食用大量貝類,尤其是野生貝類。秦皇島山海關區政府也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提醒消費者近期不宜食用海虹特別提醒大傢伙兒近期小心提防赤潮沿海水域的貝類等海鮮食品別輕易購買和誤食!
  • 秦皇島市人民政府發布消費警示:暫不要購買和食用海虹
    近日,秦皇島市第二醫院也發出提醒,建議廣大群眾暫時不要捕撈、購買和食用海虹。自2019年4月以來,秦皇島市第二醫院急診科連續接診幾例因食用海虹導致食物中毒的患者。海虹又名貽貝,是北方常見的一種食用性貝類。海虹本身並無毒。食用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於海虹等貝類攝食有毒藻類在體內蓄積了毒素。四、五月份,正是海虹體內毒素含量最高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容易出現食用海虹中毒事件。
  • 新鮮嵊泗貽貝,清晨捕撈,當天上桌!「東方小希臘」好吃又好玩!
    8月29日,「心貽枸杞,嵊泗等你」嵊泗貽貝美食旅遊推介會在浦東舉行。隨著中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於8月正式開漁,滬浙兩地的水產、餐飲、旅遊等方面的合作也由此啟動。
  • 多地緊急警示!近期慎食這種海鮮,會引起中毒,嚴重可致命
    點擊播放 GIF 0.0M不過愛吃海鮮的吃貨們最近就有點不淡定了因為這種大多數人都愛吃的海鮮最近出問題了……前幾天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秦皇島山海關區政府也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提醒消費者近期不宜食用海虹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海虹是什麼生物?
  • 浙江「淡菜」恢復採捕 已可安全上市銷售
    新華社杭州6月30日電 (記者張樂)記者30日從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此前曾因海洋赤潮暴發而導致汙染,在浙江市場上停售的貽貝(俗稱「淡菜」),近期已通過多次監測抽檢,可安全上市銷售。  5月底,浙江寧波、舟山等地發生部分消費者因食用貽貝等貝類產品後出現腹瀉、嘔吐等病例。
  • @黑河人,這種食物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
    @黑河人,這種食物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目前,河北唐山、秦皇島等地已發布安全警示,建議不要在4-5月食用海虹。多地發布關于謹慎食用海虹的安全提示近年來,唐山市周邊發生多起因食用海虹而引發的中毒事件。食用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於海虹等貝類攝食有毒藻類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 溫州部分海域發生赤潮 近期最好別吃貝殼類海鮮
    針對近期我市部分海域發生赤潮現象,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近日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慎食貝殼類海產品,以免發生中毒。這種毒素通過生物鏈會進入貽貝(淡菜)、鮑魚、扇貝等貝殼類海產品體內,人食用後容易產生中毒現象。不過,像蟶子、血蛤等貝類,因生活在灘涂附近,攜帶這種毒素的可能性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