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的貽貝還能不能吃?專家檢測完長出一口氣

2020-12-05 騰訊網

前情請見:

7月9日,「嵊泗市場監管」跟進發布消息:7月8日以來,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海洋與漁業局加大對養殖貽貝和市場銷售的野生貝類「毛娘」的專項風險監測力度。共監測8個海域點位,12個樣本,貝類毒素監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標準。

早上6點不到,嵊泗縣中心農貿市場還沒開市,嵊泗縣市場監管局檢驗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徐佩就已經在位於市場二樓的食品檢測室忙碌開來,她對採樣來的貽貝、海螺、毛娘等海產品一一進行快速定性檢測。

快速檢測主要有兩個指標,一個DSP(麻痺性貝毒素),一個PSP(腹瀉性貝毒素),市場的6個海產品攤位(每個)隨機抽取3-4個樣。

加入30毫升純淨水,混勻,用快速檢測試劑沾取,2個指標在半個小時內就可以知道結果。檢測結果會打在市場內的顯示屏上,讓消費者看得明明白白。

嵊泗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波介紹,7月初,根據海洋與漁業部門的檢測情況通報,對農貿市場銷售的貽貝、「毛娘」等貝類產品開展定性檢測,共抽檢5個批次,其中3批次「毛娘」貝類毒素檢測呈陽性,立即將該3批次「毛娘」責令下架退市處理。

自消費警示發出後,連日來嵊泗縣共累計定量監測8個海域點位養殖貽貝和市場銷售野生貝類33個樣本,監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開展市場銷售野生貝類定性檢測25批次,檢測結果全部陰性。

當地人有話說:

嵊泗縣嵊山鎮後頭灣貝類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彬表示,貽貝上市前,都會按照政府要求,每周進行一次定量檢測,這項制度已經持續很多年。同時,海產品進入市場,還要進行每天一次的快速定性檢測,漁業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一直把關嚴格,需持「合格證」方能上市銷售。

嵊泗縣中心農貿市場攤主陳腰萍怎麼也想不到,作為土生土長的嵊泗人,從小吃到大的「毛娘」會被檢出貝類毒素。但嵊泗縣食安辦發布消費警示,也是為了保障飲食安全,她完全理解。

嵊泗縣中心農貿市場攤主洪祥民透露,眼下是貽貝上市季節,以前一天可以賣1、2百斤,但7-9日這幾天銷量減少了很多,一天只賣幾十斤,但現在,隨著檢測結果合格,銷量又開始回升。

正在買貽貝的嵊泗居民王燕說,食品安全部門和專家發布消息,說檢測合格上市的貽貝可以吃了,那就可以放心食用。畢竟上回就是赤潮的影響,過了就沒關係了,是安全的。

赤潮究竟是好是壞?

那麼,導致此次事件發生的根源——赤潮,究竟是什麼?

研究海洋赤潮與生物毒素多年的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佟蒙蒙將為我們講解

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佟博士把組成赤潮的藻類比作「海洋裡的莊稼」,可千萬別小看它們,這可是貝類等海產品的天然豐富餌料,藻類越豐富多樣,貝類長得越肥美可愛。

但就跟任何東西都得有個度,過了界就可能有害一樣,藻類也是一樣,當一定海域的藻類濃度出現爆發,就可能形成赤潮。

海洋中超過85%的藻類是無毒藻,但也有少部分的有毒藻,在我國東海,最為常見的有毒藻就是產生麻痺性貝類毒素和腹瀉性貝類毒素的產毒藻。這些有毒藻不一定會引發赤潮,但出現到一定濃度,貝類等海產品吃了,就可能在短期內使貝類帶毒。

但佟博士也給我們吃了顆定心丸。赤潮從出現到消亡基本為7~10天時間,而且會隨著風向、水動力的變化而變化。

同時,貝類等海產品是濾食性動物,赤潮消亡後,受到影響的貝類在幾周內,就可以把體內的貝類毒素排洩乾淨,實現自我淨化。

佟博士和她的團隊曾經在嵊泗枸杞駐點一年半的時間,研究當地的海洋浮遊植物生態和赤潮分類,結果都非常理想,或者說,嵊泗枸杞海域的生態環境非常好,養出來的貽貝也健康。

嵊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近幾年總體較好

嵊泗縣海洋環境監測站站長董波海介紹,從最近幾年赤潮發生的頻次來看,嵊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總體較好。

2017年至2020年6月底,赤潮發生數分別為7次、2次、5次和1次,赤潮優勢種為中肋骨條藻和東海原甲藻,無毒性。

每年的監測頻率為4—10月,每月1—2次;當有赤潮發生時,連續跟蹤2次,至赤潮衰退消亡。

但是當有毒赤潮發生時,在赤潮發生區內採集1-2種生物開展赤潮毒素監測,監測毒素種類根據赤潮的藻種確定,包括麻痺性貝毒監測、腹瀉性貝毒等。

同時,在鄉鎮均配備了1-2名的赤潮觀察志願者,一旦有赤潮發生,及時電話告知赤潮發生的海域,監測站會及時做出相應的赤潮應急機制進行採樣檢測,並向上級部門匯報監測結果,再由主管部門負責赤潮信息的發布。

那麼舟山的貽貝還可以放心吃不?

貽貝,在休漁期,可是舟山百姓餐桌上的主角,營養豐富,又被稱為「海中雞蛋」。2007年6月,「嵊泗貽貝」成為我國海洋產品首個地理標誌集體商標,2012年又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同年,「嵊泗貽貝」正式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準予登記,並允許在農產品或農產品包裝物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

那麼,現在,貽貝還是放心吃不?

舟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永利建議大家到正規農貿市場售賣點購買貽貝等貝類產品,因為目前經過海洋與漁業、市場監管部門的抽檢,這些產品都是合格的,所以莫比哈薩(舟山話,別害怕的意思),請大家放心購買食用。

但是,貽貝雖好,也請不要貪「貝」,尤其是初次嘗的遊客,一次性食用量不要太多,烹製的時候,一定要燒熟煮透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嵊泗縣政府也是做好擴大貽貝品牌知名度工作。不僅開通了「貽貝—電商」銷售渠道,鼓勵企業積極與大型電商平臺對接,助推嵊泗貽貝銷售;而且組織企業參加網絡直播帶貨活動,開展「嵊泗貽貝」的直播推介。又通過舉辦文化節、推介會等形式,提高「嵊泗貽貝」知名度。

相關焦點

  • 舟山的貽貝還能不能吃?專家回應:不用擔心
    自消費警示發出後,連日來嵊泗縣共累計定量監測8個海域點位養殖貽貝和市場銷售野生貝類33個樣本,監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開展市場銷售野生貝類定性檢測25批次,檢測結果全部陰性。 正在買貽貝的嵊泗居民王燕說,食品安全部門和專家發布消息,說檢測合格上市的貽貝可以吃了,那就可以放心食用。
  • 嵊泗的貽貝還能吃嗎? 檢測部門:能吃
    嵊泗的貽貝還能吃嗎?檢測部門:能吃 2020年07月17日 04:00:59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記者 唐旭鋒   浙江在線7月17日訊 貽貝在浙江俗稱淡菜,是便宜又美味的貝類海鮮,是休漁期間百姓餐桌上的常見美食。
  • 舟山嵊泗貽貝再度出口至哈薩克斯坦
    「一帶一路」溝通「2017世博會」 舟山嵊泗貽貝再度出口至哈薩克斯坦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2017年04月26日09:59 近日,浙江嵊泗縣順達海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890箱、重量8.9噸、貨值2.54萬美元的凍半殼貽貝產品,經浙江嵊泗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合格後
  • 貽貝有毒??說句實話還來得及嗎
    「貽貝有毒!近期不要購買和食用嵊泗貽貝。」這類消息,從昨天下午開始刷爆了小編的朋友圈,生怕有朋友沒看到忠告食用後中毒。
  • 中國特產美食——浙江——舟山
    ,漁汛季節魚多時還劈成魚鯗留著漁汛淡季吃。有一次,軍士回京,帶了些魚鯗獻給夫差嘗嘗,夫差吃罷連連稱美,於是,人們便把魚美兩字組成鯗字。 4、倭井潭硬糕 倭井潭硬糕系由糯米為主料製成,先將糯米炒熟磨粉,摻入適量的白糖和芝麻,然後倒入木格子盒內壓實蒸熟,再倒出焙乾
  • 赤潮導致舟山嵊泗貽貝貝毒素超標 誤食會致中毒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警示稱,受赤潮影響,當地部分養殖貽貝被檢出貝毒素超標,部分野生貝類「毛娘」發現貝毒素陽性。7月8日,新京報記者從舟山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相關部門已抽查市區內在售貝類海產品,抽查檢測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 貽貝好吃,卻可能有毒,這是怎麼回事?
    審核專家:李維陽科普作家天氣漸漸變熱,可以吃吃海鮮,喝喝啤酒,吹吹晚風的愜意季節又快到了。相比起價格偏高的蝦蟹和殼厚肉少的海螺,有一種海鮮可謂是價廉物美的好東西,蒜蓉粉絲渾不怕,清蒸紅燒兩相宜,它就是市場上常見的貽貝。
  • 新鮮嵊泗貽貝,清晨捕撈,當天上桌!「東方小希臘」好吃又好玩!
    上海市民通過上航假期旅行社的「十萬吃客下江南」枸杞系列活動,以優惠價格前往嵊泗縣枸杞島,品原產地海鮮,看綺麗迷人的海島風光。 8月29日,「心貽枸杞,嵊泗等你」嵊泗貽貝美食旅遊推介會在浦東舉行。隨著中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於8月正式開漁,滬浙兩地的水產、餐飲、旅遊等方面的合作也由此啟動。
  •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用實際檢測數據來告訴大家,看完後漲知識了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用實際檢測數據來告訴大家,看完後漲知識了。哈嘍,大家好。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只要家裡人一多的話,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將飯菜做多了。那麼這些吃不完的飯菜,上午做好之後下午還能吃嗎?放了一晚上的隔夜菜到底還能不能繼續吃呢?接下來,我就用實際檢測數據告訴大家,看完後漲知識啦。有些人說,如果一些飯菜放到第二天的話。那麼菜裡面就會產生亞硝酸鹽了,這種亞硝酸鹽超標之後,吃了就會中毒,甚至致癌。所以有些人就不願意吃這些隔夜菜啦!
  • 貽貝是大自然的饋贈,各個國家不同的做法,其中法式貽貝尤為美味
    貽貝這個食材對於沿海一帶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並且在我國它的吃法和製作方法也是多得不計其數,但是同樣的食材換到不同的國家就會創造出不一樣的世界。法國,世界公認的浪漫之都,在這裡不僅能夠體驗到匯聚全世界的時尚藝術,還能夠享用到各種精緻的法式風情美食,其中當地的一道「法式貽貝」就極其的受到美食者們的歡迎和喜愛。相比較於中式風格,法國的菜品都比較偏向於清單中飽含滋味,並且對於食材的講究也是十分的挑剔,他們奉行「什麼時令吃什麼食材」,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能品嘗到食材最美味的時候,並且在視「吃」為一門藝術的基礎上,這是對食材的一種尊重。
  • 還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鮮了?專家支招不必慌
    看完之後,許多人不免擔心:這些海鮮以後還能不能吃?對此,食品領域專家表示,海鮮及其他水產品中的確存在著寄生蟲風險,淡水水產生食、半生食風險很大;但是寄生蟲不耐熱、不耐凍,所以通過加熱或低溫殺菌處理,就可以有效殺滅寄生蟲,人們不必驚慌。
  • 美國淡水貽貝瀕臨滅絕——解讀不妙之故
    因此,300種貽貝有300種不同的需求,但我們往往不知道這些需求具體是什麼。」除了生物學因素,這些物種還面臨著獨特的環境挑戰。「治理河流汙染無疑比治理陸地汙染難度更大,」Mair說,「我們可以看到陸地和空中發生了什麼,但並不能總是看到河流中發生的變化。我們只有到戶外進行檢測才能確定水質是否糟糕。」
  • 貽貝,海虹,青口,貽貝……他們是誰?
    名菜潮汕-金步倉炒薄殼,圖片來源:網際網路貽貝東西上的「繩索」是什麼?當我們吃貽貝時,我們經常會被一些「繩索」咬和撕咬而煩惱。在海邊,我們也會發現,沒有刀子很難從礁石或尼龍繩獲得貽貝。這東西給所有人帶來麻煩,是貽貝生存的重要「武器」足絲。腳絲,圖片來源:offset,com足絲由貽貝足的絲腺分泌。當足部腺體遇到弱鹼性海水時,會釋放出一種弱酸性蛋白質凝膠,並成為足部絲綢。。
  • 吃荔枝能檢測出酒駕,那麼吃榴槤會不會被檢測出酒駕的假象呢?
    榴槤也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但榴槤跟其它水果也有很大的區別,榴槤這種水果會有一股很濃的臭味,一些不喜歡吃榴槤的人聞到這股味道就受不了。不僅如此,榴槤的市場價格還特別貴,一些喜歡吃的人也很少捨得買來吃。我們都知道吃荔枝能被檢測出酒駕,那麼吃榴槤會不會被檢測出酒駕的假象呢?有個主播也為了測試清楚,特意去超市裡買了一個榴槤回來。
  • 櫻桃泡鹽水爬出蛆蟲,專家告訴你這還能不能吃
    不過最近網絡上的一段視頻卻讓很多人犯了難,自己買的櫻桃還能不能吃呢?視頻顯示,拍攝者將自己買的櫻桃放入鹽水中,15分鐘後,從櫻桃中爬出了細細的白色蛆蟲。無獨有偶,不少網民將自己買的櫻桃泡入鹽水中,很多也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我們買到的這種櫻桃還能不能吃呢?
  • 好吃的貽貝居然可以治病,細說貽貝的神奇之處
    海洋的世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在海邊的你們一定常常吃到美味的海鮮,那麼你知道餐桌上那些香噴噴的貝類都是哪些物種嗎?或者說你吃過海虹嗎?或者說你吃過淡菜嗎?在或者說你吃過青口嗎?我們常說的青口海虹淡菜,其實是不同地區的人給它們起的小名,它們是擁有著一對貝殼的軟體動物,真實姓名叫做貽貝。貽貝的家就安在海濱的巖石上,在北歐及北美的物種數量最多,在我國的沿海也非常常見。
  • 非洲貽貝泛濫成災,為什麼非洲人餓死不吃?
    貽貝又稱海虹,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海鮮,由於產量高,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在我國貽貝是家喻戶曉的一種美食,如論是清蒸、直接煮還是蒜蓉都是不錯的選擇。那麼,貽貝作為我們國人口中的美食,非洲人卻餓死不吃,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國外一個貽貝遍地的地方,他們本國內人卻不吃,原因啼笑皆非
    貽貝(學名:Mytilus edulis)也叫青口,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巖石上。分布於中國黃海、渤海沿岸。 貽貝殼呈楔形,前端尖細,後端寬廣而圓。一般殼長6~8釐米,殼長小於殼高的2倍。殼薄。殼頂近殼的最前端。兩殼相等,左右對稱,殼面紫黑色,具有光澤,生長紋細密而明顯,自頂部起呈環形生長。
  •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吃時要注意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吃時要注意!對於一個長期在內陸生活的人來說,讓他分清一種海鮮的話是不太容易的。拿一個皮皮蝦和普通的大蝦相比的話,我們能很快的分出來,但是如果拿上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分享到這種東西,不同顏色,可能大家就會認為它是不同的東西。
  • 深讀丨小貽貝如何變成大產業 記者探訪「網紅」枸杞島
    就在不久前,舟山枸杞島落成一座「貽貝風」文化禮堂。禮堂不大,入門便能看到一串串黑色貽貝懸在半空,仿佛即將落入擺在地上的聚寶盆中,廳內的落地牆則展示了當地貽貝產業發展的變遷。這小小的黑色貽貝,就是枸杞島逆勢煥發生機的法寶。枸杞島這條發展貽貝全產業鏈的新路子,或許能給其他海島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