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舟山交通97(ID:fm97520)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7月7日,
來自「嵊泗市場監管」公眾號的一則消費警示,
炸翻了圈。
↓↓↓
7月9日,「嵊泗市場監管」跟進發布消息:7月8日以來,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海洋與漁業局加大對養殖貽貝和市場銷售的野生貝類「毛娘」的專項風險監測力度。共監測8個海域點位,12個樣本,貝類毒素監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標準。但似乎,大家還是對舟山的貝類海產品心有戚戚焉,各官方大小號也開始轉發。
記者也好奇,這次的影響究竟是咋回事?於是,帶著滿腦袋問號,我們去了一趟嵊泗。
早上6點不到,嵊泗縣中心農貿市場還沒開市,嵊泗縣市場監管局檢驗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徐佩就已經在位於市場二樓的食品檢測室忙碌開來,她對採樣來的貽貝、海螺、毛娘等海產品一一進行快速定性檢測。
快速檢測主要有兩個指標,一個DSP(麻痺性貝毒素),一個PSP(腹瀉性貝毒素),市場的6個海產品攤位(每個)隨機抽取3-4個樣。
加入30毫升純淨水,混勻,用快速檢測試劑沾取,2個指標在半個小時內就可以知道結果。檢測結果會打在市場內的顯示屏上,讓消費者看得明明白白。
嵊泗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波介紹,7月初,根據海洋與漁業部門的檢測情況通報,對農貿市場銷售的貽貝、「毛娘」等貝類產品開展定性檢測,共抽檢5個批次,其中3批次「毛娘」貝類毒素檢測呈陽性,立即將該3批次「毛娘」責令下架退市處理。
自消費警示發出後,連日來嵊泗縣共累計定量監測8個海域點位養殖貽貝和市場銷售野生貝類33個樣本,監測結果全部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開展市場銷售野生貝類定性檢測25批次,檢測結果全部陰性。
嵊泗縣嵊山鎮後頭灣貝類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彬告訴記者,貽貝上市前,都會按照政府要求,每周進行一次定量檢測,這項制度已經持續很多年。
同時,海產品進入市場,還要進行每天一次的快速定性檢測,漁業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一直把關嚴格,需持「合格證」方能上市銷售。
作為土生土長的嵊泗人,嵊泗縣中心農貿市場攤主陳腰萍怎麼也想不到,從小吃到大的「毛娘」會被檢出貝類毒素。但嵊泗縣食安辦發布消費警示,也是為了保障飲食安全,她完全理解。
嵊泗縣中心農貿市場攤主洪祥民告訴記者,眼下是貽貝上市季節,以前一天可以賣1、2百斤,但7-9日這幾天銷量減少了很多,一天只賣幾十斤,但現在,隨著檢測結果合格,銷量又開始回升。
正在買貽貝的嵊泗居民王燕說,食品安全部門和專家發布消息,說檢測合格上市的貽貝可以吃了,那就可以放心食用。畢竟上回就是赤潮的影響,過了就沒關係了,是安全的。
那麼,導致此次事件發生的根源——赤潮,究竟是什麼?
記者為此聯繫到研究海洋赤潮與生物毒素多年的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佟蒙蒙。
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佟博士把組成赤潮的藻類比作「海洋裡的莊稼」,可千萬別小看它們,這可是貝類等海產品的天然豐富餌料,藻類越豐富多樣,貝類長得越肥美可愛。
但就跟任何東西都得有個度,過了界就可能有害一樣,藻類也是一樣,當一定海域的藻類濃度出現爆發,就可能形成赤潮。
圖片來源網絡
海洋中超過85%的藻類是無毒藻,但也有少部分的有毒藻,在我國東海,最為常見的有毒藻就是產生麻痺性貝類毒素和腹瀉性貝類毒素的產毒藻。這些有毒藻不一定會引發赤潮,但出現到一定濃度,貝類等海產品吃了,就可能在短期內使貝類帶毒。
但佟博士也給記者吃了顆定心丸。赤潮從出現到消亡基本為7~10天時間,而且會隨著風向、水動力的變化而變化。
同時,貝類等海產品是濾食性動物,赤潮消亡後,受到影響的貝類在幾周內,就可以把體內的貝類毒素排洩乾淨,實現自我淨化。
佟博士和她的團隊曾經在嵊泗枸杞駐點一年半的時間,研究當地的海洋浮遊植物生態和赤潮分類,結果都非常理想,或者說,嵊泗枸杞海域的生態環境非常好,養出來的貽貝也健康。
嵊泗縣海洋環境監測站站長董波海介紹,從最近幾年赤潮發生的頻次來看,嵊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總體較好。
2017年至2020年6月底,赤潮發生數分別為7次、2次、5次和1次,赤潮優勢種為中肋骨條藻和東海原甲藻,無毒性。
每年的監測頻率為4—10月,每月1—2次;當有赤潮發生時,連續跟蹤2次,至赤潮衰退消亡。
但是當有毒赤潮發生時,在赤潮發生區內採集1-2種生物開展赤潮毒素監測,監測毒素種類根據赤潮的藻種確定,包括麻痺性貝毒監測、腹瀉性貝毒等。
同時,在鄉鎮均配備了1-2名的赤潮觀察志願者,一旦有赤潮發生,及時電話告知赤潮發生的海域,監測站會及時做出相應的赤潮應急機制進行採樣檢測,並向上級部門匯報監測結果,再由主管部門負責赤潮信息的發布。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準予登記,並允許在農產品或農產品包裝物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
那麼,現在,貽貝還是放心吃不?
舟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永利跟記者說,建議大家到正規農貿市場售賣點購買貽貝等貝類產品,因為目前經過海洋與漁業、市場監管部門的抽檢,這些產品都是合格的,所以莫比哈薩(舟山話,別害怕的意思),請大家放心購買食用。
但是,貽貝雖好,也請不要貪「貝」,尤其是初次嘗的遊客,一次性食用量不要太多,烹製的時候,一定要燒熟煮透。
記者還了解到,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嵊泗縣政府也是做好擴大貽貝品牌知名度工作。不僅開通了「貽貝—電商」銷售渠道,鼓勵企業積極與大型電商平臺對接,助推嵊泗貽貝銷售;而且組織企業參加網絡直播帶貨活動,開展「嵊泗貽貝」的直播推介。又通過舉辦文化節、推介會等形式,提高「嵊泗貽貝」知名度。
最後,記者再給大家送上幾道經典的貽貝菜式,不用謝!
最原始吃法:水煮貽貝
貽貝炒青椒,味道你懂的
貽貝幹,號稱大補之物
蒜泥貽貝,隔著手機屏幕,「譁啦啦」流口水
這個國際著名的機場免稅店,不幹了
教育部明確了!事關大中小學!
浙江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例,7月10日乘航班由烏魯木齊至蕭山機場後,自駕回紹興
剛剛!文旅部官宣:恢復!
明確了!餐桌上常用的這個東西,全面禁用!
這些牛仔褲不要再穿了!多個知名服裝品牌出事
緊急提醒!20多人接連中招,各項器官衰竭…又是這個「小東西」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