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貽貝居然可以治病,細說貽貝的神奇之處

2021-01-08 東陽科學小知識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東陽,歡迎閱讀我的科學文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要關注我哦。海洋的世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在海邊的你們一定常常吃到美味的海鮮,那麼你知道餐桌上那些香噴噴的貝類都是哪些物種嗎?或者說你吃過海虹嗎?或者說你吃過淡菜嗎?在或者說你吃過青口嗎?我們常說的青口海虹淡菜,其實是不同地區的人給它們起的小名,它們是擁有著一對貝殼的軟體動物,真實姓名叫做貽貝。

貽貝的家就安在海濱的巖石上,在北歐及北美的物種數量最多,在我國的沿海也非常常見。在我們國家,貽貝界主要被三兄弟長期統治,大哥是北方地區主要出產的紫貽貝,大哥只有一顆雞蛋的大小,外殼紫得發亮,海虹這個名字,就是北方人給紫貽貝起的。而江浙一帶出產的厚殼貽貝,也就是二哥,二哥的大小和紫貽貝差不多,因為飲食習慣不同,人們喜歡在採摘後將貽貝煮熟,然後挖出肉曬乾,不加調味直接食用,顧名思義就叫做淡菜了。

而到了臺灣,也就到了三弟的地盤了,這裡盛產的種類是翡翠貽貝,這可是個大塊頭,通常有十公分以上,比一隻滑鼠還大,它們的外殼散發著幽綠的光澤,所以人們喜歡叫它青口。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認出貽貝的性別呢?其實不管是蒸著吃,烤著吃,熟了之後的貽貝是可以通過肉的顏色來分辨雌雄的,雄性貽貝帶點黃白色,雌性貽貝帶一點鮮豔的橙黃色。

如果我們想要自己去採貽貝的話,會發現比想像中困難不少,如果手裡沒有合適的工具,根本沒辦法把它們從巖石上剝離,而且我們還會偶爾看到貽貝長草的現象,像頭髮絲的一小團粘在貽貝上面,這是什麼呢?其實這個長在貽貝身上的草叫做足絲,是足絲腺分泌出來的液體形成的。貽貝之所以能夠附著在巖石上,就是因為有足絲這樣的秘密武器,貽貝幾乎可以粘在任何硬質的地方,比如礁石、木樁、輪船底,甚至是其他生物表面,例如牡蠣殼上,甚至家裡不粘鍋上的特殊塗層,都拿它沒辦法。

除了粘性十足之外,足絲還十分堅韌,只有當生態環境惡化時,才會自行脫落。足絲的特性,激發了科學家們的好奇心,怎麼才能把它應用於人類世界呢?科學家們根據足絲髮明了貽貝膠水,這種膠水可以幫助手術後的傷口縫合,還可以將一些藥物通過現代醫學手段粘在病人體內的病灶處,做到真正的藥到病除,這種膠水被開發成為手術和醫療的工具,解決了很多曾經困惑醫生們的難題,所以說貽貝不僅好吃,還對人類有很大的益處。

因此大家不要小看吃裡面的學問,很多能被我們吃的生物,其實也有非常大的本領,永遠保持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充滿知識。那麼大家平時吃貽貝都是什麼做法呢?評論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吧!那麼我們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點讚關注我,我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有趣的科學小知識,有什麼想法也可以在評論區評論出來,記得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貽貝,海虹,青口,貽貝……他們是誰?
    即使是金貽貝也可以生活在淡水,長江流域也很常見。為了把貽貝固定得更牢固,將足絲分散固定在礁石上。在足絲與礁石的接觸點,有許多豐富的蛋白質,保證了足絲與礁石緊密地附著在在一起上。更重要的是,貽貝可以用腳固定在幾乎任何堅硬的地方。
  • 新鮮嵊泗貽貝,清晨捕撈,當天上桌!「東方小希臘」好吃又好玩!
    9月起,來自「中國貽貝之鄉」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枸杞島的新鮮貽貝,清晨捕撈出水後,就能立即運抵全上海400多家清美鮮食門店,當天晚上就能登上廣大市民的餐桌。
  • 貽貝好吃,卻可能有毒,這是怎麼回事?
    ),它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海洋中,通常我們可以在布滿礁石的海岸找到它們,不過也有一些貽貝目的動物把自己的家安在深海的「黑煙囪」旁邊。是不是白色的貽貝是死掉以後被煮熟的呢?其實,貽貝的顏色與它們的性別有關,成熟雄性的生殖腺發白,而雌性則是比較鮮豔的橙黃色,所以關於貝肉的顏色不用擔心,放心吃就可以啦。
  • 鑽進冰洞採貽貝的因紐特人
    在冰原上尋找合適的開洞採貽貝之地2011年BBC推出的著名紀錄片《人類星球》讓因紐特採集貽貝的事廣為人知,2017年,《紐約時報》記者Craig Smith也來到這裡,跟隨兩位因紐特人到冰洞下一探他們採集貽貝的現狀。「(冰下)美麗而又怪異,從外面透進來的陽光讓它呈現出一片幽藍。耳中能聽到滴水聲,口鼻中湧入帶著鹹味的潮溼空氣。
  • 貽貝是大自然的饋贈,各個國家不同的做法,其中法式貽貝尤為美味
    法國,世界公認的浪漫之都,在這裡不僅能夠體驗到匯聚全世界的時尚藝術,還能夠享用到各種精緻的法式風情美食,其中當地的一道「法式貽貝」就極其的受到美食者們的歡迎和喜愛。相比較於中式風格,法國的菜品都比較偏向於清單中飽含滋味,並且對於食材的講究也是十分的挑剔,他們奉行「什麼時令吃什麼食材」,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能品嘗到食材最美味的時候,並且在視「吃」為一門藝術的基礎上,這是對食材的一種尊重。
  • 貽貝愛好者注意啦,這些必備的貽貝養殖法,你記住了嗎?
    貽貝品種繁多,世界已知的有百餘種,我國約有五十多種。貽貝分布廣,適應性強。我國養殖的貽貝主要有紫貽貝、翡翠貽貝和厚殼貽貝。紫貽貝,殼表黑褐色,貝殼較薄,足絲細軟,殼內面呈灰白色或淺藍色。紫貽貝繁殖力強,生長較快,我省1973年從大連灣南移試養成功後,已推廣養殖生產。
  • 青口、淡菜和貽貝
    無孔貽貝(mussel)是雙殼綱原鰓亞綱之下多個物種的統稱。青口、淡菜其實都是貽貝的一種,只是叫法不同。綠殼翡翠貽貝叫做青口。無孔貽貝類煮熟後加工成幹品——淡菜。淡菜「煮熟食之,能補五臟,益陽事,理腰腳氣。」而韭菜為補陽之物,故可協同奏效。
  •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貝,不管它叫什麼,只要不影響吃就行
    連祖師爺都覺得好吃的貽貝。圖片:Andreas Trepte / Wikimedia Commons經典的法式貽貝先用白葡萄酒將貽貝煮熟,佐以用黃油香蔥及大蒜調配的醬汁食用。當然,「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新鮮的貽貝洗淨只需清水煮熟即可食用。貽貝的外殼呈長三角形,邊緣圓潤,不會像牡蠣那樣容易劃傷手。
  • 福建產貽貝大量上市 肉質鮮美被譽「海中雞蛋」
    □大廚菜譜  (1)貽貝炒絲瓜  材料:貽貝500克、絲瓜250克、蔥、姜、蒜、紅椒、生抽、鹽、料酒  做法:將貽貝放入鍋內煮至開口成熟;成熟後將貽貝肉取出備用;絲瓜去皮後切小滾刀塊,紅椒切丁,蔥姜蒜改刀備用;鍋中加油,油溫七成熱時將佐料放入鍋中煸炒;佐料炒香後將絲瓜塊放入鍋中炒制,依次加入少許生抽、鹽調味;將貽貝肉放入鍋內一起炒制,將煮貽貝肉的湯汁也倒入鍋中煨制;待湯汁濃稠時將紅椒丁放入鍋中點綴即可。
  • 美國淡水貽貝瀕臨滅絕——解讀不妙之故
    「當我在節慶中開展外聯活動時,我會把泥土和藻類等東西放進兩個水箱,」 Mair說,「然後將一些淡水貽貝放入其中一個水箱,讓人們過幾個小時再回來看。」這幾個小時裡,貽貝使情況大為不同。「人們回來看時,有貽貝的水體明顯更加清澈,」Mair說,「我對他們說,你們更願意讓孩子玩哪種水,喝哪種水?這正是貽貝的功勞。」
  • 舟山嵊泗貽貝再度出口至哈薩克斯坦
    「一帶一路」溝通「2017世博會」 舟山嵊泗貽貝再度出口至哈薩克斯坦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2017年04月26日09:59 近日,浙江嵊泗縣順達海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890箱、重量8.9噸、貨值2.54萬美元的凍半殼貽貝產品,經浙江嵊泗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合格後
  • 非洲人討厭的海鮮:貽貝營養豐富似雞蛋,在非洲卻沒人吃
    在神奇的非洲,海鮮的地位卻沒有想像中那麼高。非洲的一些沿海國家,海鮮的價格甚至不如白菜,地攤上一買就能買一大鍋。非洲人大概都不喜歡吃海鮮,甚至碰都不碰。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貽貝,在非洲就是被討厭的海鮮。貽貝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海洋軟體動物,它的外殼是紫黑色的,內部的肉則是金黃色的。
  • Rev.》貽貝水凝膠最新綜述
    首先,在以貽貝為靈感的構建基塊中,基於鄰苯二酚的動態鍵很容易斷裂,從而有效地耗散了能量,從而可以設計出具有出色韌性和可拉伸性的水凝膠。而且,動態鍵在損壞時可以可逆地構建,從而賦予水凝膠以快速的自愈能力。第二,與僅存在特定且單一相互作用的常規材料相反,貽貝啟發性構建基塊具有多種相互作用。這種獨特的功能為開發適應複雜外部環境的新型水凝膠提供了新的維度。
  • 春天是貽貝最肥美的季節,別再煮啦!這樣做讓你鮮到腳後跟
    香蒜貽貝三月的陽光很溫暖,坐在北方的暖氣房裡隔著玻璃窗看外面,感覺外面可以穿裙子了,然而真正走出房門,才發覺這明媚的太陽也是會騙人的,雖說天已經暖和了,但是時不時吹來的春風打在臉上,還是很冷的,人也還是要穿得的稍微厚實一點才更舒服些。
  • 貽貝、海虹、青口、淡菜……它們到底誰是誰?
    為了把貽貝固定的更牢靠,足絲會成分散固定在礁石上。而在足絲與礁石的接觸點上,有許多富有黏性的蛋白質,保證了足絲與礁石緊緊得黏合在一起。更厲害的是,貽貝靠足絲幾乎可以錨定在任何硬質的地方。礁石、水管、纜繩、船底、其它生物表面(例如牡蠣殼),甚至不粘鍋的塗層都拿它沒辦法。
  • 舟山的貽貝還能不能吃?專家回應:不用擔心
    嵊泗縣中心農貿市場攤主洪祥民告訴記者,眼下是貽貝上市季節,以前一天可以賣1、2百斤,但7-9日這幾天銷量減少了很多,一天只賣幾十斤,但現在,隨著檢測結果合格 正在買貽貝的嵊泗居民王燕說,食品安全部門和專家發布消息,說檢測合格上市的貽貝可以吃了,那就可以放心食用。
  • 非洲貽貝泛濫成災,為什麼非洲人餓死不吃?
    貽貝又稱海虹,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海鮮,由於產量高,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在我國貽貝是家喻戶曉的一種美食,如論是清蒸、直接煮還是蒜蓉都是不錯的選擇。那麼,貽貝作為我們國人口中的美食,非洲人卻餓死不吃,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浙江嵊泗貽貝質量可追溯系統實施案例
    >&nbsp&nbsp&nbsp&nbsp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高磊劉振楊作明/文&nbsp&nbsp&nbsp&nbsp&nbsp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建立不僅滿足了消費者關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同時為監管部門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還可以打破國外因食品質量追溯設置的貿易壁壘,為嵊泗貽貝增加出口機會和提高國際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
  • 貽貝有毒??說句實話還來得及嗎
    「貽貝有毒!近期不要購買和食用嵊泗貽貝。」這類消息,從昨天下午開始刷爆了小編的朋友圈,生怕有朋友沒看到忠告食用後中毒。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劉維民院士團隊綜述貽貝啟發水凝膠
    正如預期的那樣,與傳統的同類產品相比,貽貝類水凝膠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許多優勢(圖1)。首先,在以貽貝為靈感的構建基塊中,基於鄰苯二酚的動態鍵很容易斷裂,從而有效地耗散了能量,從而可以設計出具有出色韌性和可拉伸性的水凝膠。而且,動態鍵在損壞時可以可逆地構建,從而賦予水凝膠以快速的自愈能力。第二,與僅存在特定且單一相互作用的常規材料相反,貽貝啟發性構建基塊具有多種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