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胃脹氣可以按按這四個穴

2020-11-23 人民網

  有些人腸胃不好,吃得稍微不對,就脹氣,除了吃健胃消食的藥,平時不妨多做些自我按摩來養胃。

  太白穴:

  如果吃飯的時候總覺得剛吃一點就胃脹,甚至還不斷打嗝,有想嘔吐的感覺,不妨在平時多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對調理脾氣虛弱有好處。它在足內側緣,第1蹠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另外,常按太白穴還能緩解運動後肌肉酸痛感。

  內關穴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按摩理療科主任醫師付國兵介紹內關穴屬心包經,除益氣安神,還有和胃降逆、寬胸理氣之功,常按摩內關穴,對緩解胃部脹氣有一定作用。

  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具體來說,就是將右手三個手指頭併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關穴。

  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屬足陽明胃經穴,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穴位,除了強壯身體、調節機體免疫力,還有調節脾胃的好處。

  此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要緩解胃脹氣,按揉此穴的同時,向上方使勁兒,效果會更好。

  背部腧穴

  其實這是一類穴,即背部的肝、膽、脾、胃腧穴,緩解胃部脹氣的效果更明顯。不過按摩時,要藉助家人的幫忙。

  這四個穴位均位於背部,屬足太陽膀胱經穴,肝腧,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膽腧,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腧,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腧,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具體穴位不好找的話,可讓家人握拳,用掌指關節在患者的背部中間部位來回滾動,這樣也可把肝、膽、脾、胃腧穴都很好地按摩到。力度以微感酸痛為宜,大概每個穴位按摩一分鐘左右。

  另外,胃脹氣時還可以伸伸懶腰,牽拉一下胃,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胃部脹氣。

相關焦點

  • 【養生文化】穴位按摩可預防腫瘤,這五個穴位記得多按按!
    這一數據不禁令人感到震撼,越來越多的案例在警示我們癌症患病的年輕化、普遍化。那麼,面對令人望而生畏的腫瘤,中醫又是如何認知的,可以預防嗎? 中醫認為,腫瘤是在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正氣虛弱的基礎上,外邪入侵、熱毒積聚、痰凝溼阻等外因長期在身體積聚而成。腫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主要體現為臟腑功能的廢用及身體狀況的急劇惡化,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痛苦。
  • 按按這3處,輕鬆緩解
    有啥辦法可以緩解這種不舒服呢?不妨試試按揉這3個穴位~頸百勞穴位於項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大椎穴)上兩寸,後正中線旁開一寸處,左右兩穴。作用:此穴可用於頸肌痙攣,項部扭傷不能回顧,落枕。圖源/網絡操作方法:用雙手拇指腹,在風池穴上按揉
  • 養腎其實很簡單,常按「3」穴,喝「1」水,增強腎功能
    養腎其實很簡單,常按「3」穴,喝「1」水,增強腎功能隨著生活壓力的提高,很多男性朋友因為長時間的工作加上身心壓力過大,導致了腎功能的下降,於是就想著通過一些食補來提升自己的腎功能,但其實不需要花錢也能達到一個養腎的效果,那就是經絡穴位
  • 這3個穴位,每天按一按,好處多多
    經絡對人體的健康很重要,在人體的預防、治療、保健的時候,儘量用人體這座大藥房中的藥來保護自己,健康自己,從而減少對藥物的依賴。今天小編就教給大家通過按摩身上的相關穴位,以達到預防和緩解高血壓的小方法~拍打穴位降血壓!
  • 做這三個動作,按這五個穴位!
    02 不按不痛,一按就痛> 這同樣說明軟骨表層已經發生退化,受到按壓後,緩衝作用減小,對髕骨的保護作用下降,也是膝關節求救信號。
  • 冬季體寒怕冷,多按這幾個穴位生發陽氣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為督脈穴位。穴性屬陽,刺激此穴能打通陽經,充盈腦中陽氣。端坐在椅子上。用指腹按順時針方向揉百會穴,每次5分鐘,每日2次。用一側食指點按另一側中府穴,以有溫熱感和酸痛感為佳,每次5分鐘。之後換手點按另一側,每日1次。  神門生心陽:心陽不足常表現為心悸怔忡、咳喘胸悶、形寒肢冷、失眠多夢,伴有納呆食少、下肢水腫等症狀。治療應振奮心陽,可刺激神門穴。
  • 入睡難,易醒,愛做夢,按按消夢穴!一覺睡到天亮!
    晚上難以入睡,整夜總是胡亂做夢,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半夜還會自然醒過來,這樣的困擾相信很多朋友都深有同感。 如今有類似情況的人總是依靠安眠藥來「解救」,可是這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長期依賴安眠藥可導致老年痴呆症。
  • 身體穴位那麼多,經常按這幾個穴位,可以幫助身體「除溼」
    經常去按一下,還真的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1.曲池穴有的人吃東西過後,會覺得脹氣,或者覺得自己腸胃總是不通暢,有些食物集於一處,造成了每頓飯都吃的不開心,更多的時候,這樣瘀滯會帶來溼氣過重的現象。這個時候,大家應該首先想到曲池穴,因為溼濁之氣聚集於此,所以可以在每次飯後,適當的在這個部位進行按壓,每次不要超過半個小時,只要保證在十五分鐘就可以了。
  • 5大防病保健穴,每天按一按,從頭到腳都健康
    以按為主,分別操作,每穴按揉2鍾,以酸脹向四周擴散為宜。按按合谷穴 在生活中,有咽炎的人還真不少,尤其是一些職業,比如老師,病程長,症狀容易反覆發作,特別惱人。 所以,有慢性咽炎困擾的朋友可以試試按揉合谷穴。 定位:拇指、食指張開,將另一手拇指的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拇指尖點到之處即是。
  • 按穴位也能止嗝?總是打嗝,6種方法懂得使用,或有效
    也可以將一根乾淨的筷子放入嘴裡,然後用筷子對上顎後的1/3處進行輕輕的刺激,這樣,打嗝就會立馬停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心肺功能欠佳的人最好不要使用此方法。緩解方法二:通過深呼吸來止嗝。在進食的時候出現打嗝,此時,應當立即停食,然後做幾次深呼吸,這樣,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就能把嗝止住了。緩解方法三:通過打噴嚏來制止打嗝。
  • 這可不一定是排毒!寶寶一直放屁,當心胃脹氣
    這可是一個誤區,成年人應該知道,有時候吃壞肚子或者肚子著涼,都會導致胃脹氣而放屁。寶寶如果出現一直放屁的現象,一定要引起注意是不是寶寶腸胃有問題,不能放任不管。首先要知道寶寶怎麼會胃脹氣,寶寶還小,腸胃和消化系統都比較脆弱。平給時寶寶哺乳後,可以輕輕拍拍他的後背幫助排氣,如果是奶瓶可以用防脹氣奶瓶。
  • 打嗝放屁胃脹是什麼毛病 胃脹氣這樣做
    胃脹氣打嗝放屁怎麼辦喝茶治療胃脹氣在很多地方,如果有胃脹氣或者是不消化的情況,都會泡濃茶喝,這樣能緩解胃脹氣的症狀。在祖國的數千年中華文明中,有關飲茶與健康的記載很多。特別是我國古代,在醫學上,茶常被當作藥物使用,作為單方或複方而入藥的。
  • 試試按這個穴位
    開跑時,可以先慢跑一段,使身體各個器官適應並進入狀態。   採用正確的呼吸節奏和呼吸深度,把呼吸節奏與跑步頻率配合起來,做到二步一呼一吸或三步一呼一吸。儘量加深呼吸深度,避免表淺呼吸。   那麼,當我們出現岔氣時,應該怎麼處理呢?
  • 感覺身體有些疲勞按揉什麼穴位幫助緩解?
    那麼你知道按揉哪些穴位有利於放鬆自己疲勞肌肉嗎?現在咱們就來具體介紹下,有好的身體才能應對各種困難。第一、按揉太陽穴這個穴位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它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凹陷部位。將食指以合適力度按壓兩側的太陽穴位置。先順時針方向按揉幾分鐘,在逆時針按揉幾分鐘。
  • 痔瘡,取八髎穴、會陽穴、長強穴、承山穴!
    通過穴位按摩可以促進患部的血液循環,消腫散結,同時增進胃腸的蠕動,避免便秘的發生。對於年老體弱者還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出現痔瘡症狀時可以選取八髎穴、會陽穴、長強穴、承山穴這幾個穴位。八髎穴之前的文章當中介紹過八髎穴,它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
  • 按摩承山穴,趕走全身溼氣
    溼氣重的人,總是覺得身體沉重,四肢乏力,容易疲累;臉上出油,脾胃虛弱,大便溏軟;睡眠質量差,總是感覺沒睡夠。承山穴是人體祛溼第一大穴。溼氣重的人,按揉承山穴時,脹痛感會非常明顯。持續按揉承山穴幾分鐘,會感覺身體微微發熱,這代表膀胱經的陽氣正被激發出來,身體會將體內溼氣慢慢排出。
  • 承山穴,能夠有效排出人體溼氣,不妨經常按起來!
    承山穴單從名字看就感覺很有力量,承是承接的意思,而山是指我們人體本身,所以說這個穴位承接著我們的身體,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承山穴。當人體站立時,會感到小腿肚略微緊繃,而承山穴是筋、骨、肉的一個扭結,是最為直接的受力點,人的體重會落在這一點,所以說這個穴位十分重要,而且承山穴不光承接人體重量,而且這裡的「山」還指生活、工作及學習中的各種壓力。人背負著這些無形的山,當然會感覺累。那麼這時承山穴就會起到緩解作用,我們可以經常按壓此穴位,以移除這些無形的「大山」。
  • 按這七步訓練,你可以快速玩轉魔方!
    這期間也遇到過忘記公式,忘記步驟,甚至是記錯公式,而無法還原,以至于越來越混亂的情況。但聽大神地分析解惑後,開始分解練習,鞏固基礎,逐步突破,最終隨心所欲還原魔方。我給大家說一下我學習擰魔方的七個步驟!你掌握後,也可以玩轉魔方!
  • 按對身體的這幾個穴位,保證一覺到天明
    相信這是不少人的心聲,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幾種不吃藥助睡眠的好方法。神門穴其實神門穴根據它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其實是安定心神的門戶,常按會對人的精神有所幫助。那麼神門穴的位置具體在哪呢?神門穴位於人體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 中醫:腿上有顆「六味地黃丸」,按一按補腎強腰,遠離腰膝酸軟!
    不少中老年人認為,要治療腎虛非得依賴藥物不可,這是十分片面的。其實,我們的腳上有個穴位,按一按勝過吃六味地黃丸,大家可以試一試。腿上有個「六味地黃丸」1、按摩「小腿內側」可以治療:腰膝酸軟、耳鳴耳聾、潮熱盜汗、足跟痛等症狀。以上症狀多由腎陰虧虛引起,六味地黃丸有很好的滋陰補腎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