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這個東西,人們總避之不及。
不少人可能覺得屁是一種廢氣,沒什麼作用,而且它的存在會汙染局部環境,讓周圍的人遭殃,讓放屁的人尷尬。
不過,你知道嗎?屁可不只是一股廢氣那麼簡單,它的存在可能會造成一些安全事故,還可能會影響全球氣候。
什麼?你不信?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內容。
屁是什麼?
屁也叫「矢氣」,是從肛門排放出來的廢氣。
屁一部分來自於我們每天吞進去的空氣,一部分來自於腸道菌群的發酵產生的氣體。對於人類和哺乳動物來說,屁是消化的產物。
每天我們身體裡大約會產生13升的氣體,不過實際上排出來的廢氣不會這麼多,據統計,人一天排放的屁,大約有1升左右。
人類每天平均放屁10次左右。也有研究統計,男性平均每天放屁12.7次,女性平均7.1次。人們放屁的次數和攝入的食物有關,當食物中纖維的含量越高,放屁的次數也越多。
另外,不止人類會放屁,牛、老鼠、斑馬、蛇等動物也會放屁。
屁的組成
屁是一種混合氣體,其中主要的成分有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氧氣、氨氣、揮發性胺基酸和短鏈脂肪酸等, 其中氮氣佔59%;氫氣佔21%;二氧化碳佔9%;甲烷佔7%;氧氣佔3%。
氫氣、甲烷、二氧化碳、氮氣和氧氣都是無味氣體,氨、揮發性胺基酸和短鏈脂肪酸是屁中臭味的來源,佔比不到屁總體積的1%。
屁能爆炸嗎?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點燃屁的實驗視頻或動圖,那麼屁真的能點燃嗎?
屁是一種易燃氣體。屁中的成分甲烷(佔比7%)已經是大家的「老熟人」了,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組成成分,可以點燃。屁中另一個主要成分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潔能源氫氣(佔比21%)。氫氣是一種極易燃燒、無色透明、無臭無味的氣體,氫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約為同質量甲烷的兩倍多。在特定的空間內,屁達到一定濃度就會爆炸。
幾年前就有外媒報導,德國中部黑森州拉斯道夫的一家農場裡的牛棚裡,養著約90頭奶牛,由於牛舍冬季通風不良,導致空氣中牛屁帶來的甲烷含量過高,從而引發爆炸,爆炸還導致了數頭奶牛受傷。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前兩年媒體報導了一起因屁引發的「血案」,日本一位術中患者,在手術時放了一個屁,由此引發火災,導致患者身體被嚴重燒傷。
別的國家也有過類似的案例,在一次腸道手術時,因電手術刀工作時短路,產生電火花,使腸道內溢出的屁發生爆炸……
有一年的搞笑諾貝爾醫學獎,還頒發給了「防止腸子爆炸」的研究。
在太空飛行器中工作的航天員,也要積極排除屁的排放帶來安全的隱患......
屁會影響全球氣候?
前面說到屁中含有甲烷,甲烷是一種重要的,比二氧化碳更活躍的溫室氣體。
早在200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一份長達400頁的報告《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就指出,牛群打嗝、放屁等過程中產出的氣體會加速地球暖化,其中打嗝中排放的甲烷佔主要原因。
因而研究動物的屁,更多地了解來自動物的甲烷排放,對於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阿拉巴馬大學的科學家就曾專門建立一個關於動物屁研究的開放資料庫,分享各種動物屁研究的結果,他們相信,這樣可以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貢獻一份力量。
屁可以再利用嗎?
屁中含有甲烷、氫氣等氣體,成分和沼氣高度一致,因而如果我們能夠將屁收集起來,豈不是可以拿來當能源使用了?
其實早就有人想到了,不過不是直接收集放出來的屁。
2014年有媒體報導,阿根廷科學家發明「屁包」,背包一端的管子插入奶牛消化腔,收集其產生的氣體,然後將收集來的甲烷轉化成汽車用的能源。
但是這種將牛消化產生的氣體轉化為能源的做法並不普遍,國內更是難以見到。
雖然理論上屁是可以再使用,但真正操作起來很難。不過,我們可以期待未來能有有效的技術將動物屁收集起來,一方面減少屁的排放對氣候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能解決一部分的能源問題。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可能在網上看到過一些點燃屁的實驗視頻或者動圖,感覺還挺好玩的,但大家還是不要模仿,一不小心點燃了褲子和頭髮,甚至燒傷自己,就後悔莫及了。別笑,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