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屁會爆炸,還可能影響全球氣候?

2020-12-05 北京科學中心

屁這個東西,人們總避之不及。

不少人可能覺得屁是一種廢氣,沒什麼作用,而且它的存在會汙染局部環境,讓周圍的人遭殃,讓放屁的人尷尬。

不過,你知道嗎?屁可不只是一股廢氣那麼簡單,它的存在可能會造成一些安全事故,還可能會影響全球氣候。

什麼?你不信?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內容。

屁是什麼?

屁也叫「矢氣」,是從肛門排放出來的廢氣。

屁一部分來自於我們每天吞進去的空氣,一部分來自於腸道菌群的發酵產生的氣體。對於人類和哺乳動物來說,屁是消化的產物。

每天我們身體裡大約會產生13升的氣體,不過實際上排出來的廢氣不會這麼多,據統計,人一天排放的屁,大約有1升左右。

人類每天平均放屁10次左右。也有研究統計,男性平均每天放屁12.7次,女性平均7.1次。人們放屁的次數和攝入的食物有關,當食物中纖維的含量越高,放屁的次數也越多。

另外,不止人類會放屁,牛、老鼠、斑馬、蛇等動物也會放屁。

屁的組成

屁是一種混合氣體,其中主要的成分有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氧氣、氨氣、揮發性胺基酸和短鏈脂肪酸等, 其中氮氣佔59%;氫氣佔21%;二氧化碳佔9%;甲烷佔7%;氧氣佔3%。

氫氣、甲烷、二氧化碳、氮氣和氧氣都是無味氣體,氨、揮發性胺基酸和短鏈脂肪酸是屁中臭味的來源,佔比不到屁總體積的1%。

屁能爆炸嗎?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點燃屁的實驗視頻或動圖,那麼屁真的能點燃嗎?

屁是一種易燃氣體。屁中的成分甲烷(佔比7%)已經是大家的「老熟人」了,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組成成分,可以點燃。屁中另一個主要成分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潔能源氫氣(佔比21%)。氫氣是一種極易燃燒、無色透明、無臭無味的氣體,氫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約為同質量甲烷的兩倍多。在特定的空間內,屁達到一定濃度就會爆炸。

幾年前就有外媒報導,德國中部黑森州拉斯道夫的一家農場裡的牛棚裡,養著約90頭奶牛,由於牛舍冬季通風不良,導致空氣中牛屁帶來的甲烷含量過高,從而引發爆炸,爆炸還導致了數頭奶牛受傷。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前兩年媒體報導了一起因屁引發的「血案」,日本一位術中患者,在手術時放了一個屁,由此引發火災,導致患者身體被嚴重燒傷。

別的國家也有過類似的案例,在一次腸道手術時,因電手術刀工作時短路,產生電火花,使腸道內溢出的屁發生爆炸……

有一年的搞笑諾貝爾醫學獎,還頒發給了「防止腸子爆炸」的研究。

在太空飛行器中工作的航天員,也要積極排除屁的排放帶來安全的隱患......

屁會影響全球氣候?

前面說到屁中含有甲烷,甲烷是一種重要的,比二氧化碳更活躍的溫室氣體

早在200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一份長達400頁的報告《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就指出,牛群打嗝、放屁等過程中產出的氣體會加速地球暖化,其中打嗝中排放的甲烷佔主要原因。

因而研究動物的屁,更多地了解來自動物的甲烷排放,對於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阿拉巴馬大學的科學家就曾專門建立一個關於動物屁研究的開放資料庫,分享各種動物屁研究的結果,他們相信,這樣可以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貢獻一份力量。

屁可以再利用嗎?

屁中含有甲烷、氫氣等氣體,成分和沼氣高度一致,因而如果我們能夠將屁收集起來,豈不是可以拿來當能源使用了?

其實早就有人想到了,不過不是直接收集放出來的屁。

2014年有媒體報導,阿根廷科學家發明「屁包」,背包一端的管子插入奶牛消化腔,收集其產生的氣體,然後將收集來的甲烷轉化成汽車用的能源。

但是這種將牛消化產生的氣體轉化為能源的做法並不普遍,國內更是難以見到。

雖然理論上屁是可以再使用,但真正操作起來很難。不過,我們可以期待未來能有有效的技術將動物屁收集起來,一方面減少屁的排放對氣候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能解決一部分的能源問題。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可能在網上看到過一些點燃屁的實驗視頻或者動圖,感覺還挺好玩的,但大家還是不要模仿,一不小心點燃了褲子和頭髮,甚至燒傷自己,就後悔莫及了。別笑,這是真的!

相關焦點

  • 超新星爆炸可能幫助塑造了地球的氣候歷史
    圖中的低能X射線(紅色)顯示了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膨脹碎片,高能X射線(藍色)顯示了爆炸波,一種由高能電子組成的外殼。 恆星爆炸在地球氣候史上的作用可能比科學家們想像的要大。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過去4萬年裡,附近的超新星在地球的樹輪記錄中留下了一系列可能的指紋,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多次破壞地球的氣候。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分布圖
    英國風險分析公司Maplecroft近日發布的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報告稱,氣候變化對孟加拉、印度、獅子山等南亞和非洲國家的威脅最大,而冰島、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的風險最小。  發布報告的Maplecroft公司的傳播經理傑森•麥克格溫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中國面對氣候變化的風險等級為中等。
  • 全球氣候變暖對極地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
    你是否能想像,到本世紀中葉,北極的夏季可能就沒有冰了,原來在海冰上行走的北極熊將在何處安身?由於海水升溫,亞北極的生物種類可能一路遷移到南極,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發生根本性的改變。8月31日晚,一場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討論在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的直播間展開,多國學者就這個關係人類未來命運走向的話題展開討論。
  • 全球氣候變暖會有怎樣的影響?
    我想,大概率是——溫室效應,氣候變暖。全球變暖會引發什麼呢?①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的冰川融化,青冰川裡冰封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古老病毒可能釋放傳播。②兩極地區冰川融化,兩極地區的生物失去了海上浮冰的「中轉休息站」,大概率在捕食過程中,往返岸邊時力竭而死。
  • 化石燃燒產生的鐵可能影響全球氣候和海洋生物
    2020年10月22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一項由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和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新研究,指出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鐵進入海洋後,可能會對全球氣候以及海洋生物產生影響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戴斯勒說:「大家都認同,如果把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會導致氣候變暖。 但是真正的問題是,氣候會變暖多少? 」 他稱,這個答案可以從水氣反饋的級數估算出來,水蒸氣增加會導致氣溫上升,而氣溫上升會導致更多的水蒸汽被吸收到空氣中,氣候變暖和水分的吸收以螺旋周期式增加。水汽反饋還可以放大其它溫室氣體變暖的影響,例如,由二氧化碳的增加所導致的氣候變暖,會使更多的水汽進入大氣中。
  • 全球氣候變暖,烏賊可能要躺贏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夏天真是熱得不行。陸上難熬,那泡在海裡的動物會好受嗎?一群科學家在關注海裡的觸手怪——烏賊——的情況。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儘管地球正在經歷劇烈的氣候變化,烏賊們還挺好。它們不太會從真實世界中絕跡,甚至可能會比人類還存活得更長久。
  • 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可能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
    IPCC第二工作組第四次評估報告《氣候變化2007:影響、適應和脆弱性》指出:氣候變化和其它因素的綜合作用可能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    全球和我國生態系統現狀    全球範圍內,超過80%的物種的物候期(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動隨氣候變化發生相應的規律變化)每10年提前或延後了2.3-5.1天。仲夏之前開花的物種物候期提前,而仲夏之後開花的物種物候期延遲,導致群落植物物候期出現空白,可能引起其它物種的入侵及群落組成和結構的變化。
  •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 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全球變暖是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吧。,產生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人口越來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就逐漸變大了,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就會直接影響到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3、水汙染嚴重。全球有10%的河水收到了汙染,但是人們的用水量卻在急劇增加,汙染的水越來越多,需求量卻越來越大,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  4、有毒物品、廢料汙染。
  • 高考地理小專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材料一 根據目前的全球氣候變化趨勢,到2050年,全球夏季將更乾燥,冬季更潮溼多雨,極端天氣現象更多。隨著全球氣候繼續變暖,預計德國到2100年的氣溫將比目前升高2 ℃~4 ℃。材料二 可怕的全球變暖。(1)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什麼?
  • 「小小氣溶膠」還能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顯著增強並不斷積累,其中以CO2為代表的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變暖問題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危機。然而,除了溫室氣體,人類活動排放的眾多汙染物中,有一個身形嬌小的成員,雖然肉眼難以捕捉,但它對地球的氣候和環境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它就是氣溶膠。
  • 1257年印尼火山爆發影響全球氣候,中國遭遇乾旱
    需要注意的是,小冰河期不應與中世紀暖期或最後的冰河期混淆,因為它有自己獨特的事件,可能已經改變了全球許多人類文化的歷史進程。與以前的冰河時代和溫暖的時期不同,它給環境造成了破壞,並迫使人類改變了生存方式,小冰河時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世界一些地區受影響嚴重的地區,導致戰爭、饑荒、疾病,甚至被遺棄。也有一些其他地區也變得富饒繁榮,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 全球氣候有沒有可能急劇變冷
    原標題:全球變暖,有沒有另一種可能?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我國氣象專家認為,受全球變暖的影響,最近50年,我國年平均地表氣溫每10年增加0.22℃。到2020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將可能變暖1.3~2.1℃,2030年可能變暖1.5~2.8℃,2050年變暖2.3~3.3℃,2100年變暖3.9~6.0℃。與此同時,全國平均年降水量將增加,海平面繼續上升,乾旱區範圍可能擴大,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將加速退縮。這大概是迄今為止,中國氣象局的專家向公眾發布的最具體的預測,與全球變暖的趨勢是一致,與世界上多數氣象學家的意見也是一致的。
  • 人類可能面臨末日,參宿四爆炸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紅超巨星?參宿四在恆星中屬於紅超巨星。所謂紅超巨星就是直徑在太陽數百倍到千倍以上的體積,亮度也遠超太陽數千倍以上。最近參宿四的亮度著實迷惑了科學家一把,也讓天文界感到不安。因為這顆恆星好像要爆炸了,這究竟是是怎麼回事呢?
  • 2019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氣候變化對全球影響加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2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來自中國氣象局今天的消息稱,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其中提到,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健康、人口移徙
  • 徐冠華: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對策
    全球變化指的是什麼?當前的人類會走向何方?如何面對當前全球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挑戰?4月20日,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徐冠華院士在西安向陝西省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領導幹部科技報告會的聽眾做了一場《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對策》的科技報告。
  • 氣候變化對經濟的短期影響是什麼?
    施洛德投資經濟師Irene Lauro氣候變化不僅會對經濟造成長期破壞。 從極端天氣事件來看,我們亦認為氣候變化會產生短期影響。自1880年以來,陸地及海洋的溫度總和平均每10年上升0.07°C。 然而,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2019年全球氣候概要顯示,自1981年以來,平均升溫速度已提高逾一倍(0.18°C )。
  • 聯合國發布氣候報告:你無心的食物浪費 可能正在影響氣候變暖
    8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氣候變化與土地特別報告》。報告著重闡述了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影響。報告成果將為今年在印度和智利召開的氣候變化締約方大會提供重要的科學支持。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專家在介紹報告時說,有效的土地管理有助於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正在變暖,當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勢在必行。即使不能將氣溫升高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也應根據2015年12月達成的《巴黎協定》,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
  • 氣候變化影響下,水資源還夠用嗎?
    水不僅影響工農業發展,更是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的生命線。有研究表明,若全球升溫1.5 ℃ ,全球水資源短缺人口將增加4%;升溫2℃,全球水資源短缺人口將增加8%。 那麼,受氣候變化影響,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水資源還夠用嗎?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