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7nm「亮劍」實現商用,5nm在實驗中

2020-11-30 騰訊網

早在2018年,華企就已競相意識到促進晶片自力更生的必要性。而近期一段時間,伴隨著英國進一步縮緊對全世界晶片領域的操縱,完成晶片國產化也越來越愈來愈急切。最近,晶片國產化又邁入重大突破。

10月11日報導顯示信息,中興通訊的高級副總裁李暉在第三屆數字經濟高峰會上表明,該企業在5G無線網絡通信基站、網絡交換機等機器設備的主控晶片晶片上,由該企業自主研發的7nm晶片早已完成銷售市場商用,而5nm晶片則處在試驗環節。

據了解,在該企業2020年半年度的股東會上,中興通訊就曾表露,稱該企業將於2020年發布5nm晶片。中興通訊加快推動7nm晶片和5nm晶片商用化,釋放出來哪些數據信號呢?近日還聽聞,國內第一電商巨頭欲收購今年刷爆朋友圈的驢租。在社交電商的大潮下,原本上萬甚至幾十萬的耐克、香奈兒等奢侈品大牌,在驢租上卻不到100元,而品質卻與歐美大牌無異。一時間上千萬的都市白領和年輕人湧入驢租,連頂級球鞋鑑定師愛不釋手。

一方面,這呈現了該企業擺脫技術性短板的信心。因為通信基站晶片的產出率基本上為零,先前在國外的行動下,zte中興也曾由於晶片難題而備受困惑。因而,近2年來該企業在晶片領域早已增加研發投入,儘管該領域要想完成國產化仍需長時間,可是持續攻破該領域的生產製造難點,針對改變現狀擁有 關鍵實際意義。

另一方面,伴隨著zte中興7nm晶片宣布完成商用,其在通信基站晶片領域對國外生產商的依賴感也將逐漸減少,針對擺脫國外壟斷性也具備關鍵實際意義。據該企業高級副總裁、TDD&5G商品經理柏燕民先前表露,現階段其系統軟體商品5G晶片重要領域選用的全是自研商品。

儘管現階段zte中興只具有晶片設計方案工作能力,而且要想進到高檔晶片的跑道,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可是該企業7nm設計方案加工工藝的批量生產,針對生產商在5G銷售市場的擴大仍擁有 關鍵實際意義。

相關焦點

  • 中興7nm晶片商用之際,中芯國際7nm製程「取得突破」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在中興通訊宣布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的同一天,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也湊巧曝出新進展。而要實現真正量產,器件的可靠性、退化機制等一些特性還需大量的數據支持和反覆檢驗。
  • 中興7nm晶片商用之際,中芯國際7nm製程"取得突破"
    在中興通訊宣布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的同一天,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也湊巧曝出新進展。雖然中芯國際從未證實,但外界一直猜測「N+1」就是該公司的7nm工藝。今年2月,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在財報會議上首次披露,在功率和穩定性方面,N+1和7nm工藝非常相似,唯一區別在於性能方面,N+1工藝提升較小。
  • 晶片製程之戰:從7nm到5nm,同場競技哪家強?
    從華為和蘋果打響7nm旗艦手機晶片第一槍開始,7nm晶片產品已是百花齊放之勢,5nm晶片也將在下半年正式首秀。這些逐漸縮小的晶片製程數字,正是全球電子產品整體性能不斷進化的核心驅動力。7nm與5nm差距在哪半導體製程技術從7nm邁入5nm,將為晶片性能及工藝效率等帶來極大程度的提升。
  • AMD公布7nm製程的Zen 3處理器 預計第四季度推出
    今天AMD公布了7nm製程的Zen 3處理器,準備在2020年第四季度推出。Zen 3提供了比以往更高的最大提升,高達19%的IPC提升,以及全新的核心布局和新的高速緩存拓撲結構。AMD證實,Zen 4的5nm設計也在按部就班地進行。
  • 臺積電7nn EUV 工藝正式商用
    臺積電7nm EUV正式商用N7+工藝便是採用EUV(極紫外光刻)的7nm製造工藝,根據臺積電的說法,7nm EUV相比此前的7nm(N7)工藝,把電晶體密度提升了15%~20%,同時也順利降低了晶片功耗。
  • 5nm怎樣給摩爾定律續命?巨頭開打製程之戰
    5nm點燃新一輪製程之戰。摩爾定律似一把離弦的箭,自1965年穿越了半個多世紀,掠過無數狼煙四起的晶片製程戰場,這次它又將穩穩地瞄準5nm製程賽的靶心。回味上一場由臺積電和三星攪起的7nm製程戰局,戰事尚未真正落下帷幕,然而在業界普遍看來勝負已分。
  • 摩爾定律不死intel稱5nm已在規劃中
    記得去年的時候,業界普遍認為摩爾定律已死,因為intel原計劃於2016年在Cannonlake處理器中採用10nm工藝,小於Skylake晶片採用的14nm工藝,但之後intel卻調整了計劃,推出了現在正售的KabyLake,並沿用此前的14nm工藝,Cannonlake和10nm工藝雖然仍在計劃之中
  • 實現7nm製程工藝為什麼這麼困難?
    目前僅剩下的7nm工藝也只有臺積電能夠在現階段實現量產。今天與非網小編就來與大家探討一些關於7nm工藝製程的問題。 也許有的看官還雲裡霧裡,等會兒,先告訴我這個XX nm到底是啥意思?別急,下面就來說了。 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晶片的製造工藝常常用90nm、65nm、40nm、28nm、22nm、14nm來表示。
  • 中微半導體的5nm等離子體蝕刻機將用於臺積電全球首條5nm工藝生產線
    打開APP 中微半導體的5nm等離子體蝕刻機將用於臺積電全球首條5nm工藝生產線 發表於 2018-12-21 15:59:34
  • 從2499元跌至1678元,8GB+128GB,7nm製程晶片手機如今瀕臨下架
    巔峰贅婿原標題:從2499元跌至1678元,8GB+128GB,7nm製程晶片手機如今瀕臨下架智慧型手機上的什麼配置最重要?答案是7nm,而且7nm製程工藝的手機早在2018年就已經登場,時隔兩年,處理器才從7nm升級到5nm,由此可見處理器製程的升級到底有多麼難。
  • 截胡華為麒麟9000,蘋果首發5nm技術,晶片性能全球第一
    北京時間9月16日凌晨1點,蘋果2020年秋季新品發布會如期而至,此次蘋果共推出了4款產品,分別為Apple Watch Series6 、Apple Watch SE、iPad Air44和iPad 8,雖然iPhone12系列沒有亮相令人遺憾,但蘋果卻截胡華為麒麟9000,首發5nm
  • 國產7nm晶片取得重大突破!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nm良品率突破大關
    9月15日,當美國對華的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後,「中國芯」便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一個絕對的心臟病問題,直到這個時候,我們的國人似乎才意識到,中國的晶片產業真的是落後著世界一大截,不過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近日根據中芯國際給出的消息,國產的7nm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14nm晶片良品率突破大關。
  • 7nm處理器是極限麼?
    從現在來看,10nm工藝是能夠實現的,7nm也有了一定的技術支撐,而5nm則是現有半導體工藝的物理極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211.htm  所以,為了儘可能地延續摩爾定律,科研人員也在想盡辦法,比如尋求矽的替代材料,以繼續提高晶片的集成度和性能。
  • 別再盯著7nm還是14nm工藝了,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營銷噱頭
    隨著對計算能力的要求提升,我們需要在單位面積上容納原來越多的電晶體,所以我們需要縮小電晶體的尺寸,過去很多年因為製造技術的進步,集成電路中的電晶體數量每兩年翻一番,這個就是我們很熟悉的摩爾定律。那麼通過新工藝縮小電晶體尺寸有什麼好處呢?首先是性能的提升,單位面積的電晶體數量增加了,相當於幹活的人多了,性能自然提升了,當然這裡只是簡單地打個比方,實際情況肯定不是這麼簡單。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其實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每加大英寸他的製作過程就會更加的複雜,難度也會很大,所以製造7nm和5nm技術12英寸是最合適的,那麼能夠製造出多少晶片呢?首先咱們先計算一下12英寸晶圓的表面積是多大,然後再拿我們國產的晶片進行一下對比,12英寸的面積是70659平方毫米,而國產晶片的面積大概是10.61左右。
  • 臺積電5nm晶片成本曝光:單片晶圓1.7萬美元 近7nm兩倍
    【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黨博文)據美國智庫CSET的報告顯示,以5nm節點製造的12英寸晶圓成本約1.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6萬元),遠高於7nm節點製造的相同規格9346美元的成本。
  • 真正無限空間 和彩雲加速商用與開放
    在Dropbox、Skydrive等國外雲盤普遍實行擴容增值收費策略的當下,和彩雲不僅免費,還再次領銜刷新雲盤空間記錄,中移動此舉究竟有何深層考慮?"50T+無限空間"限時搶據悉,和彩雲"最強雲盤,無限空間"活動,已於4月2日正式上線。活動將一直持續到6月2日,歷時兩個月。
  • 5nm旗艦晶片集結 vivo&iQOO首批搭載其中兩款
    驍龍888移動平臺內置高通第六代人工智慧引擎AIE,包含全新設計的高通Hexagon處理器,AI性能和能效比實現了大幅提升,可實現每秒26萬億次運算。隨著蘋果A14仿生、麒麟9000系列、三星Exynos1080以及驍龍888相繼發布,標誌著智慧型手機半導體晶片領域5nm工藝已實現大規模商用,截至目前,行業主流5nm工藝旗艦晶片已正式集結完畢。
  • 中興7nm晶片是什麼晶片?中興通訊7納米晶片量產
    據 Gizmochina 報導,今天早些時候中興通訊(43.910, 1.53, 3.61%)表示其已實現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目前已經量產了 7nm 處理器,並已在全球 5G 基礎設施中使用,同時也開始投入 5nm 製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