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發現青海湖正快速擴大,20年已增287km²,將來會注入黃河嗎
位於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2000年時,該湖面積約4256平方公裡(km²),2017年8月時,我國的遙感衛星測得青海湖面積為4435.69平方公裡,增加了約180平方公裡。而到了今年4月下旬時,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通過遙感衛星監測資料發現,青海湖水體面積為4543平方公裡,比20年前增加了 287平方公裡,比兩年多前的測量數據居然增加了107平方公裡,這幾乎就是我國一個中型湖泊的面積了,增加速度可用「劇增」來形容,就是相比去年同期,也增加了28平方公裡。
-
衛星發現青海湖20年已擴大287km²,繼續下去的話,會注入黃河嗎?
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陸湖泊。2000年,青海湖的面積約為4256平方公裡(km2),2017年8月,據我國遙感衛星所測,青海湖面積達到了4435.69平方公裡,增加了近180平方公裡。據相關部門氣象數據顯示,當年青海湖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447.7毫米,較常年增長了約20%,因此在2019年9月時,青海湖水體面積一度達到4549平方公裡,比今年4月所測數據還要多6平方公裡,同時深度也有增加,較2005年增加了3.11米。
-
為什麼青海湖面積在不斷擴大,未來它會形成海洋嗎?
其實不只是今年,最近幾年來,青海湖的面積不斷擴大,當地環境也改善許多。既然如此,那青海湖的面積會不會一直擴大,最終形成海洋?其實,對比青海湖的歷史數據我們會發現,青海湖是在不斷縮小的。,原本注入到青海湖的河流有許多都改道而流。
-
青海湖水體面積再增28平方公裡!達2005年以來最大值
記者從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了解到,根據衛星遙感資料監測顯示,4月下旬,青海湖水體面積達到4543平方公裡,較上年同期增大28平方公裡,青海湖水體面積和平均水位達2005年以來最大值。2019年青海湖降水偏多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專家石明明介紹,自2004年以來,青海湖4月枯水期面積呈波動增大趨勢,具體表現為:2004年至2008年緩慢增大,2009年至2012年快速擴張,2013年至2016年面積略有回落,2016年以後快速擴張。
-
青海湖面積近幾年不斷擴大,未來有可能形成海洋嗎?
通過遙感影像相比,相對於幾十年前,青海湖的面積在不斷擴大,和2008年的同時期相比,湖水面積增加了97.06平方公裡。這使得很多人好奇,青海湖面積會不會不斷擴大,甚至成為海洋。青海湖會成為海洋嗎?嚴苛的說,青海湖並不會成為海洋,這和它的形成機制有關。
-
美國衛星監控黃河20年,傳回的衛星圖像震撼全球:怎麼可能?
隨著中國的發展,國家的受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確實中國經常會給世界一個驚喜,令其他國家對我們刮目相看,當然也有些忌憚。美國就非常關注我國的發展,關注我國有沒有啥大舉動,畢竟中國近幾年工程都不小,前段時間,美國衛星發現我們的黃河不一樣了,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美國衛星監控黃河20年,傳回的衛星圖像震撼全球:怎麼可能?
-
美國衛星監控黃河20年,傳回的畫面令世界震撼,網友:了不起
眾所周知,黃河是全球含沙量最高的一條河流,黃河從青藏高原發源,一路向東流入渤海,在這路途中黃河會經過覆蓋著高達300米細黃土的黃土高原,數百萬噸泥土被黃河卷積而去,讓黃河水渾濁不堪,而近期美國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在20年間監測到的
-
三江源和青海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保護區內崑崙山及其支脈可可西裡山、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唐古拉山等眾多雪山的冰雪融化後,匯流成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等大江大河,是我國最重要的水源地。2005年1月,國務院批准實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一期工程實施8年來,三江源區初步遏制草地退化趨勢,重點治理區生態狀況好轉。
-
青海湖連年「擴容」原因何在
全球變暖,氣候暖溼的影響 在過去幾年有關青海湖的報導中,青海湖面積持續增大是大家關注的熱點。有關資料顯示,2004年至2016年,青海湖面積增大169.67平方公裡。2017年4月28日衛星遙感監測顯示,青海湖面積為4425.38平方公裡。
-
原來在大約20萬年前,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曾是一個外流湖
青海湖位置圖青海湖的形成就是與板塊碰撞有很大的關係,青海湖以北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大通山和達坂山,青海湖以南也是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名為青海南山和拉脊山,而青海湖所在區域剛好是斷層斷裂下陷的區域,所以青海湖是一個構造「斷陷湖
-
黃石自駕西藏18天:白天爬上車頂看青海湖,晚上打卡黃河第一橋
青海湖湖天一色自由的感覺在遊客的眼裡,青海湖是一個象海一樣的湖、一個會唱情歌的浪漫之湖、一個可以感知歷史滄桑的湖、一個色彩豐富迷幻的湖、一個生態人文的湖、一個象鳥一樣可以放飛心靈的湖。小河彎彎向湖流我們翻過啞口,進入青海湖境內,車子仿佛進入了一望無際草原。
-
美國衛星監控黃河20年,傳回的衛星圖像震撼世界:這不可能
眾所周知,世界文明基本都源於黃河,中國的華夏文明也不例外,黃河和長江兩條河流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為此黃河也有著中國母親河之稱。除此之外,黃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沉積量最多的河流,水中攜帶的泥沙會慢慢沉澱並積累起來,因此黃河的入海口也會「生長」,黃河20年間已完全變樣了,美國衛星拍下了這一幕,老外直言:這不可能!到底怎麼一回事呢?
-
黃河泥沙含量每年約16億噸,注入渤海,幾百年後渤海會被填平嗎?
渤海的面積約為7.7萬平方公裡,然而如果人們將渤海填平,多出來的7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該填嗎?專家們經過一番考察發現,利用渤海填海造陸似乎不用我們動手,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一定能夠替我們完成。如果人們用一輛最大承載量為50噸的卡車來裝載黃河帶來的泥沙,那麼需要同時出動3200萬輛卡車,試想一下3200萬輛卡車排列的氣勢恢宏的場面,黃河帶來的泥沙需要如此巨大的排場。黃河的泥沙會把渤海填平嗎?
-
青海湖真開湖了嗎?裡面有說法...
4月17日,青海湖封凍湖面冰層消融、破裂,上百隻海鷗在湖面盤旋嬉戲。
-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如果有海洋魚類,能放生青海湖裡嗎?
作為中國最大湖泊的青海湖,它坐落在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中,被四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橡皮山四座大山所環繞著。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鹹水湖,青海湖湖水鹽度為1.24%相當於是海水的鹽度的一半左右。為什麼在大陸中還會出現一個鹹水湖呢?那就要去探尋青海湖的形成原因了。青海湖形成於距今20~200萬年前,是由於斷層陷落形成的湖盆積水,也就是所謂的斷陷湖。
-
近些年來青海湖在不斷擴大,會不會有一天衝出大山流向海洋?
在形成初期,青海湖是一個淡水湖與黃河相連接,湖水可以通過東南方的倒淌河流入黃河。在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初期,大約是13萬年以前,由於該地區出現了第三次強烈的差異隆升,使得倒淌河轉向流向了西邊注入青海湖中,形成了多個子湖,其中有尕海、耳海、海晏湖、沙島湖。由於倒淌河轉向,青海湖連接黃河的通道被關閉,因此,青海湖由外流湖變成了閉塞湖,也從淡水湖慢慢的變成了鹹水湖。
-
半月談|生生不息青海湖
如今,一大片蒼翠的松樹林已悄然長成,一幅動人的生態畫卷在高原徐徐展開。到青海湖旅遊,當地人一定會提起一種名叫「湟魚」的青海湖特有物種。產於青海湖的湟魚學名為「青海湖裸鯉」,經過千萬年生存演變,成為一種體長側扁、無須無鱗的鯉魚。高原苦寒的環境使其生長速度十分緩慢,每年只增重1兩。
-
青海湖的水溫隨季節而變化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湖區全年日照時數大部分都在3000小時以上,較青海以東同緯度地區高出700小時左右;年日照百分率達68~69%。年輻射總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釐米·年,較同緯度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釐米·年。青海湖的水溫隨季節而變化。
-
渤海平均深度還不如青海湖,三百年內有消失的可能,想拯救卻太難
渤海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左右(上世紀90年代中期數據)可以說是非常淺的淺海,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的平均深度(21米)都比渤海更深,有地質和水利學家認為每隔10年渤海的平均深度就會被抬升1米,其面積當然也在不斷減少,所以這樣發展下去的話,200-300年中渤海就有消失的可能,下圖中表示了渤海在未來年份中海岸線的變化,數字代表年份。
-
中國「母親河」改道了美國衛星在上空「窺探」20年人類第一次
最近,在過去20年中,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衛星監視的黃河三角洲地區發生了巨大變化。實施中國數千年歷史的黃河沒想到會被分流,讓我們感受到黃河治理問題的新希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衛星顯示,從1989年至1995年,黃河河口三角洲流入渤海時,三角洲逐漸變長和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