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原著學英語_7《萬物簡史》牛頓的怪癖

2020-11-29 謙謙說雅思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為了幫助大家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本書作者Bill Bryson喜歡用口語化的語言敘述,因而裡面的英語要比一般的原著通俗易懂。今天讀第4章關於牛頓的片段。

牛頓的怪癖

Newton was a decidedly odd figure - brilliant beyond the measure, but solitary, joyless, prickly to the point of paranoia, famously distracted (upon swinging his feet out of bed in the morning he would reportedly sometimes sit for hours, immobilized by the sudden rush of thoughts to his head), and capable of the most riveting strangeness.

牛頓絕對是個怪人——聰明過人,但孤獨、無趣、易怒、多疑,注意力很不集中(據說,早上他把腳從被子裡伸出來之後,有時突然之間思如泉湧,會一動不動坐上幾個小時),而且能做出最令人著迷的怪事。

He built his own laboratary, the first at Cambridge, but then engaged in the most bizarre experiments. Once he inserted a bodkin - a long needle of the sort used for sewing leather - into his eye socket and rubbed it around 'betwixt my eye and the bone as near to [the] backside of my eye as I could' just to see what would happen. What happened, miraculously, was nothing - at least, nothing lasting.

他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也是劍橋大學的第一個實驗室,但接著就進行異乎尋常的實驗。有一次,他把一根錐子(一種縫皮革用的長針)插進了眼窩,然後在「眼睛和儘可能接近眼睛後部的骨頭之間」揉來揉去,只是為了看看會發生什麼。奇蹟般地,什麼也沒發生——至少沒造成什麼持久的影響。

On another occasion, he stared at the sun for as long as he could bear, to determine what effect it would have upon his vision. Again he escaped lasting damage, though he had to spend some days in a darkened room before his eyes forgave him.

還有一次,他一直盯著太陽看,能看多久看多久,想知道太陽會對他的視力產生怎樣的影響。他又一次逃脫了持久的傷害,不過他不得不在暗室裡待了幾天,等著眼睛恢復過來。

Set atop these old beliefs and quirky traits, however, was the mind of a supreme genius - though even when working in conventional channels, he often showed a tendency to peculiarity. As a student, frustrated by the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mathematics, he invented an entirely new form, the calculus, but then told no one about it for 27 years. In like manner, he did work in optics that transformed our understanding of light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cience of spectroscopy, and again, chose not to share the results for three decades.

然而,除了這些古老的信念和古怪的特質,牛頓還有超級天才的頭腦——即使做常規工作,他也往往顯得很特別。在學生時代,他對傳統數學的局限性感到沮喪,於是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形式——微積分,但之後的27年裡,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以同樣的方式,他在光學方面的工作改變了我們對光的理解,為光譜學奠定了基礎,但還是過了30年才與別人分享成果。

For all his brilliance, real science accounted foronly a part of his interests. At least half his working life was given over to alchemy and wayward religious pursuits. These were not mere dabblings, but wholehearted devotions. He was a secret adherent of a dangerously a heretical sect called Arianism, whose principal tenet was the belief that there had been no Holy Trinity (Slightly ironic, since Newton's college at Cambridge was Trinity).

儘管他才華橫溢,真正的科學只佔他興趣的一部分。他至少有一半工作時間用於鍊金術和任性的宗教追求。他在這些領域不僅僅是涉獵,而是全心全意的奉獻。他是危險的異端教派阿里烏派的秘密信徒,阿里烏派的主要信條是不存在聖靈三位一體(這有點諷刺,因為牛頓曾在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上學)。

He spent endless hours studying the floor planof the lost Temple of King Solomon in Jerusalem (teaching himself Hebrew in the process, the better to scan original texts) in the belief that it held mathematical clues to the dates of the second coming of Christ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他花了無數個小時研究耶路撒冷失落的所羅門王神廟的平面圖(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學了希伯來語,以便更好地閱讀原始文本),相信裡面包含關於基督第二次降臨日和世界末日的數學線索。

所羅門王神廟平面圖

His attachment to alchemy was no less ardent. In 1936, the economist John Maynard Keynes bought a trunk of Newton's papers at auction and discovered with astonishmentthat they were overwhelmingly preoccupied not with optics or planetary motions, but with a single minded quest to turn base metals into precious ones.

他對鍊金術同樣無比熱愛。1936年,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拍賣會上買了一箱牛頓的論文,驚訝地發現這些論文絕大多數都不是專注於光學或行星運動,而是一心一意尋求把賤金屬變成貴金屬。

An analysis of a strand of Newton's hairin the 1970s found it contained mercury - an element of interest to alchemist, hatters and thermometer-makers, but almost no-one else - at a concentration some 40 times the natural level. It is perhaps little wonder that he had trouble remembering to get up in the morning.

除了鍊金術士、制帽商和溫度計製造商,幾乎沒人對汞這種元素感興趣。20世紀70年代對牛頓一縷頭髮的分析發現,其中的汞含量約為正常水平的40倍。他早上有時忘記起床也許就不足為怪了(譯註:汞會影響神經系統)。

詞彙與短語

1. eye socket [skt],眼眶,眼窩

2. account [kant] for,佔……比例;解釋

Afro-Americans account for 12% of the US population. 非洲裔美國人佔美國人口的12%。

Recent pressure at work may account for his behavior. 最近工作上的壓力也許可以解釋他的行為。

3. floor plan,n. 建築的平面圖

4. astonishment,[stnmnt],n. 驚訝

She stared at him in astonishment. 她驚訝地盯著他。

To my astonishment, the car was gone. 令我驚訝的是,車不見了。

5. a strand of hair,一縷頭髮

He reached out and brushed astrand of hairaway from her face. 他伸手拂去她臉上的一縷頭髮。

長難句分析

He [主語] spent [謂語] endless hours [賓語] studying the floor planof the lost Temple of King Solomon in Jerusalem (teaching himself Hebrew in the process, the better to scan original texts) in the belief [賓語補足語] that [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 it held mathematical clues to the dates of the second coming of Christ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他花了無數個小時研究耶路撒冷失落的所羅門王神廟的平面圖(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學了希伯來語,以便更好地閱讀原始文本),相信它包含了關於基督第二次降臨日和世界末日的數學線索。

詞彙與短語發音:

相關焦點

  • 讀原著學英語_9《萬物簡史》牛頓為什麼那麼偉大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為了幫助大家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
  • 讀原著學英語_10《萬物簡史》哈雷用彩虹屁讓牛頓交出大作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為了幫助大家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
  • 讀原著學英語_6《萬物簡史》哈雷並沒有發現哈雷彗星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為了幫助大家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
  • 讀原著學英語_12《萬物簡史》倒黴到家的法國科學家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為了幫助大家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
  • 讀原著學英語_13《萬物簡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最終確定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為了幫助大家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
  • 讀原著學英語_2《萬物簡史》之埃文斯的故事「中」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從2020年起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
  • 給孩子讀的書:萬物簡史(彩圖珍藏版)
    萬物簡史歐盟委員會笛卡兒科普獎獲獎作品★英國皇家學會安萬特獎獲獎作品★美國《科學》雜誌最佳科學著作之一★已被譯成近40種國家和地區文字《萬物簡史——羅件特·溫斯頓(英國皇家學會安萬特獎評委會主席)《萬物簡史》可以躋身於最引人入勝的圖書之列。
  • 讀《小王子》原著,學地道英文表達 | Chapter1
    和尚龍老師一起讀《小王子》原著,走進小王子的世界,去遇見那個純真的自己。老師在課程中還會對重點詞彙、句型進行講解,邊聽故事邊學習,積累詞彙量、學習地道英文表達。大人就挺滿意,覺得認識了一個正常人……英語原著閱讀不僅可以擴大詞彙量,提升你的英語閱讀能力,還能潛移默化鍛鍊思維能力。如果你想嘗試英文原著閱讀,提升英語綜合實力,《小王子》將會是你的不二選擇。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人們在高度讚揚他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讚美他堅韌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
  • 讀《人類簡史》的一些思考和疑問
    說讀了《人類簡史》這書,其實才讀了幾節,就是有關於智人的發展。尤瓦爾·赫拉利出身於1976年,比筆者僅僅大6歲,一本這樣的書出來,他的知識庫該是多麼龐大,除了歷史學之外,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的知識,紛紛被作者囊括進來,而且是那麼有條有理,實在讓人欽佩。人呢,差別實在是大,有時候和年齡仿佛都沒有多大關係,像尤瓦爾·赫拉利,愛因斯坦,霍金這些人,來到世界上,仿佛天生就是來解決一些問題的。
  • 看不懂的《時間簡史》,愛你不是兩三天的《萬物理論》
    第一次了解霍金,源於霍金所著的一本物理學科普書籍——《時間簡史》,據說這是世界上最多人看不懂的暢銷書。我單純地想通過這本科普書籍去了解了霍金的兩大貢獻:奇點理論和霍金輻射,以此來明白理解霍金在物理學上的地位:在統一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然後,我悲劇了,作為典型的文科生,我看不懂!
  • 怎麼讀英語原著能有效提升英語?
    原標題:怎麼讀英語原著能有效提升英語? 7. Frank: Alas, Babylon International: 1. von Goe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第一部讓歌德在德國幾乎一夜成名的小說。 2.
  • 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你讀不懂卻不得不看的霍金
    《時間簡史》,1988年首次出版,全書共十二章,講述了宇宙學最前沿的知識,包括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力、黑洞、宇宙的起源、蟲洞和時間旅行等等,霍金在此書中描繪了自己對於宇宙的認知,並對相關領域中的各類命題進行了闡述。
  • 哈佛學者:這3本英文名著,每天小讀10分鐘,英語level暴漲……
    《鏘鏘》中竇文濤曾說過:「讀原著學英語,就像有了可視化進度條,每天的提升肉眼可見。」今天就給大家推薦3本豆瓣高分英文名著,學英語不枯燥,每天小讀10分鐘,即可學到英語地道的表達!(下方掃碼領取,限量200份)不論你英語基礎如何,通過這「4天配套英語教學」,每天小讀10分鐘,力求英語level暴漲,輕鬆看懂英文名著!
  • 7部英文原著,每天小看10分鐘,英語溜到令人髮指
    哈迷英語暴走團正式開團,帶你體驗最純粹的英語學習模式,助你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著,4天學好英語,並配套課程講解。  入團即享受一條龍式英語學習服務!(ps:小編還搞到了哈利波特劇本精華英語版.pdf,待解鎖贈送...)
  • 看不懂《時間簡史》沒關係,起碼我們可以看得懂《萬物理論》
    片名/萬物理論導演: 詹姆斯·馬什編劇: 安東尼·麥卡滕 / 簡·霍金主演: 埃迪·雷德梅恩 / 菲麗希緹·瓊斯 / 艾米麗·沃森 /大衛·休裡斯 / 查理·考克斯 / 哈裡·勞埃德 / 亞當·戈德利 / 恩佐·科倫蒂 / 瑪克辛·皮克 / 夏洛特·霍普 / 湯姆·普賴爾 / 卡羅爾·斯蒂爾類型: 劇情 / 愛情 / 傳記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 / 法語 / 拉丁語
  • 霍金去世,《時間簡史》銷量暴漲!看不懂?別不好意思,學學畢飛宇...
    但是,問題來了,你真的看懂《時間簡史》了嗎?如果你看不懂,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畢飛宇就寫過一篇《我讀》,他在裡面大方承認自己真的看不懂:「我一點也不懷疑專業人士可以讀懂這樣的論述,可是,我讀不懂……我和許多人討論過這本書,有一句話我問得特別多:『你讀得懂嗎?』得到的回答令人欣慰:『讀不懂。』我很喜歡這個回答,直截了當。
  • 親子閱讀:《誰是艾薩克·牛頓》
    每本小書都可以大致了解所寫名人的一生,他/她的貢獻,學到好多知識,順帶也有一些他們的「八卦」故事和怪癖。比如一生未婚的牛頓,在書中寫到據傳只有青少年時期對他所寄居家庭的女兒有過愛慕之情,如果屬實,這是牛頓一生唯一的戀情。還有這位鼎鼎大名的大科學家曾經痴迷鍊金術,一個人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實驗室裡研究鍊金。
  • 《一本好書》:「綜藝節目」如何帶領觀眾「讀」原著
    「現在的問題不是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是一千人中可能只有一個人讀過《哈姆雷特》,」關正文感慨。如何向當下被眾多娛樂化產品包圍的觀眾推薦一本好書?他的選擇是把書「演」出來。12期節目,12種舞美,趙立新、王勁松、王洛勇、潘虹等實力派演員為觀眾還原了12本經典著作中的場景。
  • 雙語閱讀:讀新聞,學英語
    Slash更是報刊英語常用詞彙,其常見意思是「(用刀、劍)猛砍,猛打,猛削」,而在報刊英語中,其意思指的是「大幅度削減(數量或價格),如 slash interest rate,slash deficit, slash price等等。   關於杭州灣大橋通車的這篇英語新聞中,我們還可以學到其他一些地道英語表達,如「欣賞風景」就是enjoy the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