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格五月科學戶外探究課,探尋昆蟲世界的奧秘

2021-01-08 貝格少兒學院

時光從指間匆匆滑過,2018年已經過去快三分之一,此時,窗外正迎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氣溫不高不低正舒適,沒有比此刻更適合讓孩子去戶外探究的季節啦!回味完3月貝格尋找春天走進大自然的戶外探究課,貝格5月戶外探究課悄然而至,每一次都會讓孩子收穫滿滿哦!

貝格五月科學戶外探究課的地點是楊凌農博園哦~

楊凌農林博覽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由楊凌昆蟲博物館、楊凌動物博物館、楊凌土壤博物館、楊凌植物博物館、農業歷史博物館5個專業職物館和蝴蝶園、植物分類園、樹木園及植物種質資源圃組成,佔地面積200畝,總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是集教學、科研、科普於一體的重要科學基地。

貝格5月科學戶外探究課會帶著小盆友們前往楊凌農博園的昆蟲館、植物館、動物館,與自然萬物零距離!先跟著小編一起來感受下吧!

昆蟲館:現場老師將帶著小盆友們近距離認識昆蟲,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哪些都是屬於昆蟲的範圍呢?戶外課現場,我們一起去找答案吧~

除了認識昆蟲,現場還要使用顯微鏡觀察昆蟲標本,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為孩子打開認識昆蟲世界的大門!

現場老師會帶著大家製做昆蟲標本哦~

小編超級期待大家的作品呢~

土壤博物館:用最形象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我國的土壤分布,加深孩子的印象。

動物博物館:老師現場帶著大家對動物進行分類,那麼,我們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標準去分類呢?大小?顏色?高矮?當然都不是啦~老師根據動物的基本屬性驚喜進行分類哦~在這裡還會看到「秦嶺四寶」哦~

這裡還收藏有近萬件極為珍貴的動物標本,包括大熊貓、羚牛、藏羚羊等一大批國家級保護動物標本,還收藏有披毛犀、恐龍蛋等珍稀古生物化石,一定會滿足所有寶寶的好奇心!

植物館:在這裡老師會帶著大家學習植物分類哦~那麼植物會分成多少類呢~我們植物館現場見分曉喲!

粑粑麻麻們最關心的來啦

本次戶外探索課時間一天

午餐由德克士提供

戶外課程當天貝格還為小盆友們準備了超級美味的小餐點哦~以下是貝格5月戶外探究課參與須知,請認真閱讀!(PS:本次戶外探究課與貝格五月科學課程緊密相關哦~)

貝格少兒科學戶外探究課

活動注意事項

1.由於需要出行前購買出行意外保險,請家長在《戶外課程通知函》內清晰填寫孩子身份證號碼;

2.請家長在《戶外課程通知函》內清楚填寫孩子病史及過敏,忌口等需老師注意事項,便於帶隊老師更好的保護孩子外出安全及健康問題;

3.戶外課程將按照學員年齡分組,每組會安排兩到三名帶班老師保障安全,以及利用學員家長微信群做照片和小視頻直播,家長們可以通過微信家長群了解孩子的地理位置和課程進展。

4.早晚溫差較大,注意增減衣物等;

5.院方為孩子準備了活動服裝,無需帶過多個人物品,孩子著運動服,攜帶水杯;

6.整班小朋友為小組到齊籤到出發,勿遲到;

7.家長應在小朋友出發前,避免其攜帶貴重物品等;

8.本次戶外課程如因生病等未能參加請聯繫帶班老師視作常規請假。

西安貝格少兒科學戶外探究實驗課是與科學探究課配套課程,專門把課堂搬到戶外,例如:山邊,農業展示中心等,讓孩子親自體驗都是具體形象的。親近自然,動手探究,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相關焦點

  • 楓樹小學積極引導師生走出課堂探究科學奧秘
    楓樹小學積極引導師生走出課堂探究科學奧秘在陽育新、何備元兩位老師的帶領下,他們將科普課堂設在戶外,多次組織學生進行戶外調查植物反季開花的實例、查找和學習相關的知識、撰寫觀察報告和日誌。11月11日上午,師生們一起來到嶽陽市氣象局國家基本氣象站、市園林綠化中心和市科技館,參觀氣象站歷史博物館、觀看嶽陽籍院士宣傳片、現場學習了各種氣象觀測儀器原理及使用方法、學習園林學相關知識,並就「薔薇科植物反季開花」現象與園林專家互動探討。
  • 招生信息 | 能去戶外玩的昆蟲課招生啦!自博館+動物園+植物園,一課...
    課程設置室內學習課程(每節課均含製作昆蟲標本或動手環節)15節+戶外探索活動3節班級介紹昆蟲興趣班:適合4至7歲,喜歡昆蟲或小動物的小朋友。通過昆蟲標本課,昆蟲裡的科學課,昆蟲飼養課,昆蟲與植物等一系列課程,結合PBL式教學法,讓學生動手加動腦,快速愛上大自然。昆蟲專業班:適合8-12歲,適合有一定昆蟲專業和自然科學專業基礎或極度熱愛昆蟲等小動物的小朋友。
  • 研究人員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行程6000多公裡
  • 在家養昆蟲能有多好玩?《博物》雜誌聯手學而思網校開昆蟲直播課
    6月8日,《博物》雜誌聯手學而思網校共同開發的系列直播課程《了不起的博物·靠近一點看昆蟲》正式發布。課程將於暑期正式開講,目前已開放課程預約。通過互動直播課+動手實驗,博物專家帶孩子一起養昆蟲,在「玩」中學習生物知識,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這是《博物》雜誌首次開設系列直播課,也是學而思網校素養課體系的一次直播新嘗試。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昆蟲社團是集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探究性於一體的校內興趣社團。社團以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為宗旨,設置昆蟲索源、昆蟲世界、蝶之舞、鐵甲雄風、鳴蟲物語、蜜蜂王國、白蟻軍團、螞蟻部隊、標本採集、標本製作、昆蟲文化、野外識蟲、昆蟲競賽、昆蟲筆記等主要課程,並開展昆蟲識別、微觀昆蟲世界探秘、校園覓蟲、公園尋蟲、甲蟲標本製作、蝴蝶標本製作、昆蟲工藝品製作、昆蟲飼養觀察等體驗活動。
  • 薛其坤:探尋量子世界奧秘
    原標題:薛其坤:探尋量子世界奧秘   5月30日,薛其坤(左)和他的學生在清華大學實驗室裡工作。新華社記者 李文攝   人可以穿牆而過,旋轉可以永動不停……聽起來像是《聊齋志異》中才有的場景,然而在微觀世界裡它卻真實存在。
  • 招生信息 | 科技創客:大自然裡的昆蟲課春季班招生啦!
    招生信息 | 科技創客:大自然裡的昆蟲課春季班招生啦!課堂集錦: 通過昆蟲標本課,昆蟲裡的科學課,昆蟲飼養課,昆蟲與植物等一系列課程,結合PBL式教學法,讓學生動手加動腦,快速愛上大自然。昆蟲專業班: 適合8-12歲,適合有一定昆蟲專業和自然科學專業基礎或極度熱愛昆蟲等小動物的小朋友。
  • 南開大學科學營:小小昆蟲世界 探尋生命意義
    天津北方網訊:7月18日,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天津營的生命科學學院特色活動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順利開展。活動分為上午「小昆蟲,大世界」的科普講座和昆蟲標本製作的學習與操作,下午的昆蟲標本檢索競賽。
  • 尤尼春季周末套課全新上線啦,還能「一鍵收聽」線上說明會!
    三月《工具進化史》*原始工具演變與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原始部落結繩技之索結*做個冰鎮水囊*口袋刀的認識與使用*手作印第安弓箭、箭袋*彩色大戰-射擊PK賽 四月《運輸方式的演變》*了解原始時代運輸方式的演變
  • 季維智: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
    探尋生命奧秘的引領者——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今年71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一路走到國際靈長類研究的最前沿。2014年他的團隊發表的基因編輯猴的論文入選2014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2019年季維智研究團隊又創造了世界首次,實現了食蟹猴胚胎體外20天的培養,有助於加深人們對早期著床後胚胎發育的理解。
  • 2021春季周末套課合輯|全新系列課程!最快樂的學習體驗,「承包」小朋友所有期待
    不負所有孩子期待,處處驚喜,一睹為快以沉浸式的英語環境與戶外課程體系為支撐,鼓勵孩子在多方互動的元素中記憶、鍛鍊、主動參與英文表達。專業的歐洲營地外教團隊更針對我們中國孩子的特點與需求。孩子們置身森林環境,在沉浸式學習中,更具探索性和靈活性。老師更多的是作為配合孩子的需要,引導他們主動探究問題。
  • 【前沿科技】探尋量子世界的奧秘
    」然而,不可思議和「詭秘」的量子世界,並不能阻擋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相反越是神秘越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科學家前僕後繼,在「第一次量子革命」中催生了雷射、電晶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一系列改變世界面貌的重大發明。
  • 走進科學探究 感受科學魅力 記洪山實驗小學科學組第13周研課活動
    在活動中探究真理,在質疑中進階思維。11月27日上午,周五科學組教研如期而至,組內教師齊聚科學實驗室,一起觀摩邱慶老師執教的成長課《風的成因》。課堂上,邱老師通過提問,帶著學生複習舊知,讓學生在熟知空氣特點的基礎上,展開對形成風的成因的探究。學生在造風活動和對比模擬實驗中理解風的形成原理。為了讓實驗兼具探究味和安全性,邱老師選擇了使用自製教具開展實驗,獨特新穎,展現出邱老師極強的創新和動手能力。邱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課堂秩序井然,實驗開展有序。
  • 院士楊經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但必須帶著思考,帶著科學問題跑。」研究深地幔物質和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 窗 口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巖石學和大地構造學家楊 經 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他建立的「蛇綠巖型(羅布莎型)金剛石」,為世界開啟了研究深地幔物質和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深地探測要把握地球動力學研究這一核心「向地球深部進軍是我們當前重要的科技創新戰略,實施這一戰略要有方向和重點,我認為探尋地球動力的來源和內部運行機制是必須要把握的核心。」
  • 淮陰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探尋生命科學 解碼生命奧秘
    歡迎選擇淮師生科院,讓我們一起探尋生命科學奧秘,放飛人生夢想!——院長:趙祥祥01.專業介紹  NO.1 生物科學(師範)  生物科學(師範)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進行科學探究
    但是兒童早期科學啟蒙的範圍遠不限於此,植根於日常生活中豐富自然現象的科學探究,對於幼兒來說,更具深刻的價值和趣味,是兒童學習科學更為主要的途徑。科學啟蒙不僅僅是炫酷的STEM玩具更是植根於日常生活的科學探究孩子是在與物質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發展出他們對世界的理解的。生活中許多熟悉的現象,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原理,吸引著孩子去發現、去探究。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楊經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
    研究深地幔物質和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 窗 口興趣和人才他呼籲要善於發現人才靠大項目培養人才以更好地服務和支撐自然資源管理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巖石學和大地構造學家楊 經 綏開啟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他建立的「蛇綠巖型(羅布莎型)金剛石」,為世界開啟了研究深地幔物質和探尋地球動力奧秘的新窗口。深地探測要把握地球動力學研究這一核心「向地球深部進軍是我們當前重要的科技創新戰略,實施這一戰略要有方向和重點,我認為探尋地球動力的來源和內部運行機制是必須要把握的核心。」楊經綏說,我們看到的只是地球的「表皮」,板塊漂移、火山噴發、地震,動力來自哪裡?
  • 大衛·克羅嫩貝格:威尼斯電影節上接受金獅獎終身成就
    當大衛·克羅嫩貝格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接受他的金獅獎終身成就時,他的21部電影中的一部將被放映。克羅嫩貝格的選擇?「 蝴蝶,「他1993年改編的大衛亨利黃的託尼獲獎戲劇,關於一個穿著異裝的中國歌劇演唱家和法國外交官之間幾十年來的戀情,不知道他的情人的性別認同。
  • 日本原版銷量200萬科普圖鑑,帶娃探索妙趣橫生的昆蟲世界
    對於這些昆蟲,我只是見過,對它們了解知之甚少。這一趟撲蟬之旅也勾起我的童年時光——驚現各種昆蟲的「探尋」、「冒險」之樂,被男生拿天牛嚇到想痛哭童趣。作為土生土長的粵西大山村的娃,兒時得捕獲昆蟲以及與昆蟲玩樂的日子,如天牛、甲蟲、金龜子、蜻蜓、蝴蝶、竹錐大象等,現在想起來依然鮮活於腦海,揮之不去。
  • 探索蝽類的奧秘,這些臭名遠揚的昆蟲是大自然傑出的藝術家
    下面就請帶著這些疑問和小新一起去探索蝽類的奧秘吧!很多昆蟲都會產生一些不太好聞甚至是臭臭的味道,這樣它就能趕走敵人保護自己了,而在這些臭臭的昆蟲中最出名的要數蝽了。除此之外,人們還給它們取了許多更加通俗的名字,比如臭屁蟲、放屁蟲、屁板蟲、臭大姐等等,這些名字各不相同也不專門指具體的哪一種蝽,但都突出了蝽能放屁,味道不好聞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