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與中國海權的戲劇性崛起

2020-12-01 騰訊網

【觀察者網綜合】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編隊昨日宣布完成訓練任務,返回基地,在這次「遼寧」艦首次遠航期間,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親自上艦指導,這引起了外媒的關注。美國《防務新聞》1月13日刊發文章,文章中回顧了現年71歲的吳勝利司令員2006年擔任中國海軍司令員以來,中國海軍的「戲劇性崛起」。

吳勝利司令員觀看殲-15戰鬥機著艦

吳司令親自上艦視察指導遼寧艦遠航訓練

《防務新聞》文章稱,現年71歲的吳勝利上將在2006年8月就職,在他的指揮下,中國海軍迎來了最具戲劇性的發展時期,並且已經崛起成為地區性的海權力量。在他領導下,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服役,並且中國已經組織起了航母特混編隊,在這個星期這支編隊進行了一次展示性的巡航並通過了臺灣海峽。

司令員與艦上官兵一起進餐

對於吳司令來說,2016年是戰鬥的一年,圖為吳司令與海軍主要領導共同親自指揮南海演習

隨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裡查德森訪問中國,與吳司令會談

美海軍作戰部長訪華期間,首次登上「遼寧」號參觀

在吳勝利上將任內,有大量,並且數量不斷增長的新型和現代化艦艇加入艦隊,包括複雜的飛彈驅逐艦和護衛艦,多型常規和核動力潛艇、現代化的兩棲登陸艦、以及性能很強的補給艦。補給艦是中國海軍執行長期、遠海行動的關鍵性裝備,這已經取得了初步效果,從2008年8月開始,中國海軍派遣艦隊在亞丁灣執行反海盜行動。這些戰艦從那之後例行開始執行遠海巡航,包括在更遠的非洲附近海域、地中海、黑海、乃至波羅的海和美洲活動,包括對拉丁美洲進行訪問。

中國海軍的崛起得到了中國在南中國海和其他海區的「人工島建設戰役」的支持,這大大增強了中國領海主權宣稱的力度——在中國看來——這是保衛其「海上絲綢之路」,包括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重要一步。

2007年,剛剛擔任解放軍海軍司令員一年的吳勝利中將(時任)登上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參觀,與美國海軍第10航母打擊大隊指揮官威廉·哥特尼少將握手

2010年,吳勝利司令員訪問俄羅斯,與俄北方艦隊司令員馬克西莫夫中將一起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甲板上合影

吳勝利司令員和解放軍海軍代表團與俄北方艦隊接待人員在「庫茲涅佐夫」號甲板上的合影

2010年,吳勝利司令員登上巴西海軍「聖保羅」號航空母艦參觀

閱遍天下航母,心中自然有數

2013年,吳勝利司令員訪美期間參觀「洛杉磯」級「傑斐遜城」號核潛艇,表情嚴肅

同一次訪問中,吳司令在LCS瀕海戰鬥艦上與美軍輕鬆交談

吳司令用特別的方式向全國人民送上新年祝賀,這也將成為中國海軍歷史性的時刻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劉華清的心願
    (習近平講話全文地址) 座談會上,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張克儉,中央軍委委員、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房峰輝,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湖北省代省長王曉東先後發言。許其亮、趙樂際、慄戰書、常萬全和中央軍委委員出席座談會。範長龍主持座談會。
  • 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給他打傘!
    昨天,社交網絡上流傳一張照片,圖中可以看見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為一個看上去有些年輕,佩戴著少將肩章的軍人打著傘。這一時引起了許多人的驚訝,有網友表示:「我不認識這是誰,但海軍司令員給他打傘!」 其實這位少將的身份並不神秘,他就是我國著名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艦船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
  • 海權與近代英國崛起的雙向互動
    作者得出海權與大國崛起具有高度正相關性的結論,即海權發展與大國崛起息息相關,強大的海權是大國崛起的必要條件。 近代英國海權興起歷程 英國是偏居歐洲大陸之外的一個小小島國,四面環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英吉利民族的發展與海洋密切相關。
  • 德意志第二帝國崛起的得與失,對中國破解大國崛起的困境有何啟示
    作為一個海陸複合型地緣政治大國,中國自近代被捲入全球化以來,就一直存在著「海防」與「塞防」之辯。進入21 世紀,隨著中國完成同俄羅斯領土邊界的劃定,國內學術界主張中國在穩定陸權的基礎上拓展海權的呼聲日隆,並在「海洋強國」與「大國崛起」之間建立起了某種因果聯繫;同時,還在「藍水海軍」「海上生命線」同「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等意象之間建立起了帶有必然性的觀念映射。
  • 【深度】胡波:全球海上多極格局與中國海軍的崛起(下)
    全球海上多極格局,構成了中國海軍崛起及海權發展的大背景和大環境,而中國海軍崛起的程度、範式和路徑,也會影響這一多極格局的內涵和特徵。國際上往往習慣誇大中國海軍的能力和意圖,通常套用傳統大國海上興衰的範式來解讀中國海軍的裝備發展和海上行動。這些解讀或研究,至少忽視了正在形成的全球海上多極格局和中國海軍面臨的特殊地緣及技術環境。
  • 中國成立五大戰區 外媒怎麼說?
    外媒熱議中國成立五大戰區  使解放軍運作更高效,指揮更順暢,領導更有力,有利於打贏局部戰爭  ■本報特約撰稿 張亦馳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2月1日在北京隆重舉行。「七軍區改為五戰區」被外媒視為「軍改重頭戲」。
  • 海上風雲|英語民族的海權興替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英國的衰落曲線與其海權衰落的曲線基本平行。英國本土規模有限,失去了殖民地利潤,很難維持全球第一的海軍艦隊,也就無法維持殖民地的控制。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開發加快,英國本土很難繼續挖掘出維持超級大國的壓倒性國力。現代海權霸主帝國主義時代的海權戰略在二戰後開始衰逝。
  • 中國海軍已具備深藍作戰,那終極目標是什麼?
    ,被俄羅斯繼承了總計70%的整體實力,然而俄羅斯海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卻開始迅速衰敗,如今俄羅斯四大艦隊拼湊起來,可能實力都不及前蘇聯的一支太平洋艦隊,但如今中國海軍卻已經具備深海作戰的特質,美國和日本寢食難安:俄羅斯做了20年的夢,卻要被中國實現了,如果問那中國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 靖海略洋|美海軍擬組建第一艦隊對付中國,但受三大因素制約
    對於美海軍高官建立新艦隊的言論。中國國防部26日回應稱,這是美方一些人的老套路,先是製造「敵人」、炒作「威脅」,然後對內要錢要物、對外爭霸稱霸,把戲雖舊,其心險惡,完全是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典型表現,完全違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我們對此堅決反對。我們希望美方睜眼看世界,理性看中國,順應時代潮流,多做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情。
  • 中國海軍崛起太快,美國智庫急忙給日本打氣:上吧!有我在
    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海軍力量的崛起,關於中日海軍孰強孰弱的爭論一直不絕於耳。但事實上,當中國先後擁有了兩艘航母、兩艘準航母后,日本的海上力量就很難再與中國相提並論。美智庫:日本海軍有一巨大優勢然而就在近日,美國媒體卻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認為中國海軍的規模雖然超越了日本海上自衛隊,但有一點日本海自仍然有巨大優勢,那就是艦艇的平均噸位。此外,美國海軍也是日本最堅實的後盾,一旦開戰,中國海軍將處於劣勢地位。
  • 曝中國最驚人現狀:5年內將會有兩場戰爭
    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的崛起之路註定與以往大不相同,國家統一和主宰海洋成為決定國運興衰的關鍵性因素。中華民族的崛起不可能簡單複製美國的模式,但可以充分汲取其成功的經驗,為我們未來的行動指明道路。美國的崛起之路經歷了以下幾個重要階段,分別是民族獨立、國家統一、主宰海洋、稱霸世界。美國崛起的這些重要階段,無一不是通過戰爭手段完成的。  決定美國國運的都是哪幾場戰爭呢?
  • 建世界一流海軍,為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4月22日,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中外海軍聯合軍樂展示在山東青島五四廣場舉行。倚艦長嘯強軍夢,鑄就軍魂向復興。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70周年紀念日。「鐵流澎湃,戰鷹翱翔。」美國海軍戰略理論家馬漢曾指出,「所有大國的興衰,其決定因素,都在於是否擁有強大的海權,能否控制海洋。」讓人遺憾的是,從明朝中後期到近代,因為思想的嚴重束縛,古老的東方古國落入了禁海閉關的窠臼——從「片板不許入海」,到「沿海居民內遷50裡」,對海洋權益的忽略,直接的後果是對海洋防衛力量的漠然。「血淚歷史,有海無防」,這也是近代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導火索。
  • 中國海軍訪美兩艦艇完成五大洲三大洋航行(圖)
    > 亞洲最大的海軍綜合補給艦「青海湖」號這次出訪離碼頭的場景   新華網洛杉磯10月24日電 由「深圳」號飛彈驅逐艦和「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在結束對美國關島的友好訪問後,於當地時間25日上午離開關島。
  • 【揭秘】無聲的悲愴,中國海軍361潛艇全員犧牲事故揭秘
    無聲的悲愴,中國海軍361潛艇全員犧牲事故揭秘。茫茫大海中有許多未知的危險。有的危險是我們可以預測的,有的危險是悄無聲息地吞噬著一切。2003年4月發生的海軍361潛水艇事故是無聲地奪走了70名海軍陸戰隊戰士的寶貴生命。
  • 中日海軍實力哪家強?美媒:中國海軍超過日本但日本後臺更硬
    按照美國智庫專家的說法,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領先的海軍強國,中國海軍的崛起,可能會破壞日本在西太地區的地位,並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區域戰略。根據報告顯示,1990年—2020年之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驅逐艦和直升機母艦的數量下降為51艘。而在2020年,中國海軍護衛艦、驅逐艦和航母總數超過80艘,如果加上其他艦艇,總數已超過120艘,比日本足足多了2.5倍。
  • 中國軍艦同步挺進三大洋
    與此同時,載譽而歸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正從南美返航;遠在印度洋的第九批護航編隊中的「武漢」艦、「玉林」艦現身波斯灣,首訪科威特;中國首艘航母也再次出海試航。記者注意到,中國海軍艦艇近來兵分多路,挺進世界三大洋,展現出日益強勁的遠洋戰鬥能力。
  • 軍報:吉布地被冠「中國軍事基地」,外媒在唱哪出?
    而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所有關係都是建立在平和合作互利的基礎上,中國的非洲政策不需要藉助軍事威懾來推行。中國在吉布地建立後勤保障設施正是幫助非洲崛起的積極因素,而不是為影響非洲未來走向強行植入的外部軍事變量。因此,這一次針對中國在吉布地建立後勤保障設施,多家外媒表示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不排除是某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在國際上大肆妖魔化「中國」的又一次集體行動。
  • 外媒:中國將在吉布地建海軍基地 易進中東及非洲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 法新社12月4日報導稱,吉布地外長今天說,中國將在吉布地建造其第一個海軍基地,這是中國國際安全影響力不斷擴大的最新標誌。吉布地被視為「非洲之角」的戰略要地,美國、法國和日本在該國都有自己的基地。
  • 外媒曝中國海軍進入美國專屬經濟區執行任務
    英國《金融時報》6月3日刊文《中國海軍「回訪」美國專屬經濟區》,主要內容如下:  中國軍隊已開始進入美國的專屬經濟區執行任務,此舉可能轉變太平洋頭號海上強國與其主要挑戰者之間的角力格局。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司令、海軍上將塞繆爾·洛克利爾(Samuel Locklear)周日證實一名中國軍方代表在新加坡舉行的高層防務論壇「香格裡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上透露的消息,即解放軍海軍已開始「回訪」美國海軍出動艦船和飛機進入中國海岸線外200海裡範圍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