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調(左一)和隊員們在海上執行任務。
浙江在線7月29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尤建明 葉小西 縣委報導組 池張帥 蔡士勝)「嗚嗚——」7月27日下午2時許,中國漁政33025船緩緩靠近蒼南縣龍港鎮舥艚漁政碼頭。蒼南縣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副大隊長王調帶著幾名隊員留在船上整理資料。這個濃眉大眼的黝黑硬漢,眼角至今仍「掛著彩」。就在十幾天前,王調和隊員們在海上執法時,遭遇了嚴重的暴力抗法。
見有人來訪提起,王調擺擺手輕描淡寫地說「沒事」,完全聽不出死裡逃生後的餘悸。「海上執法總有不確定因素,但為了下一代有魚吃,路再艱險,我們也要前行。」王調說。
王調所在的蒼南,是全省涉漁「三無」船舶整治重點縣。據統計,2014年共有涉漁「三無」船舶2018艘,總數佔全省的近六分之一、溫州市的一半以上。4年任務蒼南僅用一年時間完成,獲評全省「一打三整治」工作優勝單位。蒼南縣海洋與漁業局執法人員的忙碌由此可見一斑。
夜間、凌晨、周末三大時段,是王調等一線執法人員出動的高峰期。在執法高壓態勢下,執法者和漁民的摩擦也會加劇。
「鞏固『一打三整治』工作成果,全力修復振興『浙南魚倉』,蒼南信心堅定。但只要執法,就有風險。」蒼南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張貽聰坦言,海上執法有更多的不確定因素,既要確保隊員們安全,又要顧及漁民安全。有時候遇到極端的漁民,會有過激行為。
「眼下是伏季休漁期,有些漁民會鋌而走險,非法捕撈。隊員們基本都是24小時待命。」王調說,不過,也只有如此嚴厲地執法,「東海裡消失的魚,才會回來。」
王調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1979年生於蒼南縣龍江社區一個小漁村裡,從小就對漁業耳濡目染。1997年,王調到濟南航空部隊服役,因表現突出,兩年後被提任為班長,並在1999年10月入黨。部隊轉業後,王調考入蒼南縣海洋與漁業局基層管理站。黨員的身份讓他在此後的工作中,總是甘當表率。
王調加入蒼南縣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前,是蒼南縣海洋與漁業局辦事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員。蒼南有漁村70多個,20多萬漁區人口。窗口工作人員常常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許多人對窗口工作唯恐避之不及,王調卻主動申請「坐窗口」。理由是:都是為百姓服務,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
兩年前,浙江提出全面修復振興東海漁場,嚴打涉漁「三無」船舶和違反休漁規定等違法生產經營行為,開展保護幼魚工作。王調通過競爭上崗,被任命為蒼南縣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分管海上執法。
身先士卒,讓他的隊友們再辛苦都不曾有怨言。今年6月19日,這天是周日,好不容易有個休息天。但凌晨一個指令到來,王調迅速率領隊友,於早晨5時在蒼南縣海域漁船習慣航道設伏,查扣了閩霞漁運01116船,起獲幼魚5萬斤,成功查辦全省「兩戰」(保護幼魚攻堅戰和伏季休漁保衛戰)以來最大一起案件。
今年7月13日傍晚,王調與執法隊員發現浙普漁運28351船非法生產,他們緊追其後卻苦於無法靠近。王調與隊員們商量後,放了一條執法衝鋒艇,自己最先跳上了衝鋒艇。隨後執法隊員劉日知、洪永森等人陸續跟上。「我和4名隊員成功靠近漁船,但他們拿起石餅向我們扔來。」王調回憶說,在爭執過程中,他落入海中。以往他也曾經歷各種阻礙執法的行為,唯有這一次在生死線上走了一回。「還好眼睛沒瞎。」王調笑著調侃道。
中國漁政33025船水手長林傳傲說,一年多來,王調迅速成長為海上執法排頭兵。就在這幾天,王調又放棄休假,帶隊出海執行任務,在浙閩交界附近海域查扣4艘福建籍違法漁船。每次返航後,大家都自覺做好後續工作,沒有人會因為離家太久而迅速離去。
「老實說,我已經習慣了他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家,我知道他的這份工作雖辛苦但非常有意義。」妻子倪雪蓮心疼王調,但仍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