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進行野生動物保護與產業發展?黔東南州今天舉行的這個...

2021-01-08 天眼新聞

在法治軌道上護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疫情背景下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產業發展法治論壇在黔東南州舉行6月18日,按照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安排部署,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主辦,黔東南州司法局、省律師協會生態文明專委會、黔東南州律師協會承辦的2020年「貴州生態日」系列活動之一「疫情背景下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產業發展法治論壇」在黔東南州凱裡市舉行。省內外近200名法治及其他相關領域人士參加論壇。

活動現場,省司法廳副廳長、省律師行業黨委書記周全富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論壇緊扣「踐行生態文明、守護綠水青山」主題,對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物安全進行專題研討,充分體現了省司法廳、黔東南州以及我省律師等社會各界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和參與。貴州是生態大省,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生態保護、尤其是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任務繁重艱巨,將野生動物保護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內容,正當其時,希望本次論壇的成果對於促進全省的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據悉,「疫情背景下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產業發展法治論壇」以「1+1+9」為主要活動形式。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專家委員、貴州省林業廳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貴州大學教授粟海軍等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野生動物保護與生物多樣性》《黔地精靈—貴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論生態損害賠償改革工作的法治保障》《由一起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說起》《檢察公益訴訟保護野生動物的新探索》《守護綠水青山,呵護「醉美」顏值--黔東南州公安機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報告》《從疫情防控引發對我州野生動物保護制度的法律思考》《知行合一踐行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非食用性利用制度的理解與適用》等9個主題發表精彩演講。活動現場,與會人員結合貴州實際,針對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物安全等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通訊員 黃河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恬編輯 劉娟利編審 楊韜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反思:既是保護野生動物,更是保護人類自己
    不得不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將人們推到這個現實問題面前:食用野生動物「之禍」未曾停止,如何把控野生動物交易與如何保護野生動物等等諸多問題,亟待更多的思考。 野生動物之「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鍾南山院士曾公開表明,病毒極大可能來源於野生動物。
  • 習近平談野生動物保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從國家到地方,從立法到執法、司法,各方面各環節齊發力,依法保護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違規交易、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呼聲,空前嘹亮。黨建網微平臺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部分論述,和您一起學習體會。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禁食令」:鱷魚鴕鳥梅花鹿這些養殖動物,還能吃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劉興華也看到過很多關於病毒「中間宿主」的新聞報導,所以對這個消息並沒有特別震驚。據中國工程院2017年發布的一項名為「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報告,截至2016年底,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從業者就有1400多萬人,其中食用動物產業從業人數達600多萬。
  • 建昌幫藥業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企業承諾
    2020年8月11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建昌幫藥業舉行承諾籤署儀式,建昌幫藥業正式宣布加入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起的「藥者仁心,保護瀕危動物」公益項目,承諾支持「野生動物友好型」醫藥,共同保護受傳統醫藥影響的野生動物。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對此表示歡迎,並呼籲更多企業加入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
  • 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野生動物消費與遊戲《瘟疫公司》。 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野生動物消費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17年前,SARS自中國華南地區蔓延至全球27個國家,造成8000餘人感染,死亡率高達10%。
  •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舉行愛滋病反歧視培訓
    為進一步加強愛滋病反歧視宣傳工作,讓全院職工了解愛滋病的危害,掌握預防知識,消除對愛滋病患者的歧視,為愛滋病防治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12月24日下午,黔東南州人民醫院舉行了愛滋病反歧視培訓,由醫務科組織全院近三百名醫護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
  • 嘉賓介紹:「疫情背景下動物保護與動物福利的挑戰」網絡分享會
    年1月8日線上進行,誠邀您的參加。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全體醫護人員採取科學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時,這次疫情也為全人類敲響了警鐘,要求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再一次引發公眾對於野生動物這一病毒傳染源、動物保護及福利的關注。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下山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受損,該如何補償...
    維護生態系統安全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漢中地處秦巴山區,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18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13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62種,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3種;列入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74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8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22種,省重點保護植物44種。
  • 用高質量發展奏響產業「進行曲」 看貴州生豬產業「乘風破浪」這一年
    講上海話的工程師楊軍從一輛運送渣土的重型卡車前走過,在他身後,是貴州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個100萬」生豬項目之一,上海光明集團「牽手」貴州黔東南州的養殖加工一體化項目。 「硬仗啊,我們這裡是『霸王級』施工。」楊軍說。
  • 保護野生動物亞洲國家如何立法
    屈文生 王春榮  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食用等行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再度引發廣泛關注。主要旨在保護野生動物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及其執行則成為問題的關鍵所在。  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於1988年11月8日通過,此後經過多次修訂。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檢查組建議,要加強宣傳普及和教育引導,推動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完善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制度,制定出臺陸生野生動物棲息地名錄,為野生動物構建生存環境良好的生態家園;牢固樹立保護優先的綠色發展理念,在編制各類開發利用規劃時,充分考慮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的需要,為野生動物生存繁衍創造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
  • 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2020年初,最高檢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結合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積極開展源頭防控,嚴懲非法捕獵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行為,積極穩妥探索拓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2020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檢察機關到底如何依法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
  • ...孫佑海解讀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決定的重大制度創新
    我們再也不能猶豫了,必須在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痛下決心。(三)黨中央高度重視依法保護野生動物黨中央要求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要堅持依法防控,加大立法、執法、普法工作力度。「我們早就認識到,食用野生動物風險很大,但『野味產業』依然規模龐大,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重大隱患。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了!」
  • 期待您一起參與「疫情背景下動物保護與動物福利的挑戰」網絡分享會
    由中國綠髮會主辦、動物福利大學聯合會(UFAW)支持的「新冠疫情COVID-19背景下動物保護與動物福利的挑戰(Challenges of Animal Protection and Welfare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Pandemic)」網絡分享會將於2021
  • 寬運法師:世紀瘟疫蔓延下,人類與野生動物如何共存?
    敬畏自然.愛護生命   ——世紀瘟疫蔓延下,人類與野生動物如何共存?《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幾點建議》,提出「正確認識野生動物與人類的相處關係」。目前,已形成了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的野外保護體系、野生動物救護繁育體系,和一大批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這三大保護管理體系,由2750個自然保護區構成,有效保護了90%陸地生態系統和85%野生動物種群。與此同時,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對大熊貓、朱䴉、麋鹿、普氏野馬、野駱駝、白頸長尾雉等10多種瀕危野生動物成功實施了放歸自然。
  • 如何可持續保護利用野生動物?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南非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受國家林業局派遣,筆者赴南非進行了實地探訪。    允許野生動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南非國土面積122萬平方公裡,僅有23.3%的土地適合農業耕作,絕大部分土地不適合農業而更適合野生動植物生長。
  • 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偉大創舉?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致歉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網站18日發表聲明稱,該文章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對此,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深表歉意。蛙類養殖委「逆流」發聲新冠肺炎疫情將「野味產業」推上前臺,禁食野生動物的觀點漸成社會主流。但16日,蛙類養殖委微信公號卻發表題目為:《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的文章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舉辦「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
    2020年11月26日,「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此次會議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主辦,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承辦。30多位醫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就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這一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 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合力+執行力
    司法機關對於涉及野生動物保護犯罪的案件,要及時、嚴厲地進行打擊。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的當下,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濫食野生動物受到各界高度讚揚。   如何把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貫徹落實下來,貫徹中會遇到什麼問題,如何應對,記者就此採訪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和一線執法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