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的進化》:動物的竭盡全力只為吟唱生命之歌

2020-10-19 童馨

35億年前,原始海洋中誕生了地球上第一個生命 :藍藻。

不知這種單細胞生物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是否感受到了孤單。

生存、繁衍、進化... ...

日升月落,鬥轉星移... ...

個體的生與死似乎無足輕重,可正是無數微小生命拼盡全力,才能留下或長或短的痕跡。

今天,生命早已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地球上存在著包括人類在內的一百五十萬種動物。 從各種昆蟲、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在漫長的歲月之中,不斷進化。

而存在於動物力量的進化更是值得探尋的。美國進化生物學家西蒙·萊爾沃克斯,作為Virginia Kock/Audubon自然研究所物種保護小組負責人,以調查與動物行為有關的生態和進化現象為主要課題,從事生物進化學研究近20年。我們也有幸能一讀西蒙·萊爾沃克斯《力量的進化》,知曉動物及其運動能力在生態和進化方面的重要性,並了解這些能力存在的複雜原因。

為什麼動物身上的力量是至關重要的?

這是因為世界上任何動物都繞不開的三個字——適合度。適合度是指動物們依賴運動能力來提高自己的繁殖成功率。動物個體只有發揮運動精神,更高更快更強,才能提高適合度。

個體的運動能力有強弱之分,亦有輸贏的結局。久而久之,運動能力也就促使自然選擇,造就了地球上各種令人嘆為觀止的運動能力的呈現。

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動物

獵豹之所以能夠達到93千米/小時的速度,是因為完美的先天身體條件。歲月的打磨已經讓獵豹在體態上對短跑能力的適應。它們背部肌肉發達,脊椎像弓一樣能彎曲又迅速恢復形狀,四肢修長。獵豹四肢的肌肉是由一種名為快肌纖維的厭氧肌纖維組成,在低氧條件下能爆發力輸出,尾巴長而扁平,能充當平衡物和方向舵。就連獵豹的腳墊和不能收縮的爪子也猶如釘鞋,增加了牽引力。

可就連這樣,獵豹並不是速度最快的動物。遊隼才是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動物!它是一種體長41-50釐米的中型猛禽,翅長而尖。根據文獻記錄,一隻俯衝中的有隼能以389千米/小時的速度移動。

所以相比人類的奧運會,動物世界的競爭更為激烈。畢竟我們只是為了競技與挑戰,而它們是為了生存。

地球上最厲害的舉重運動員

喀麥隆有一種非洲編織蟻居然能託著一隻約為其自身體重1200倍的死鳥。1200倍!這真是不可思議啊!

如果按照常理來說,體型較小的動物比較大的動物弱。由於表面積與體積之間由有一種重要的基本物理關係,動物體型更大,體積增加得就比表面積多。這就意味著較小的動物相對它們的體型,與較大動物相比較,有更大的橫截面積。這就是螞蟻身體小卻能舉起比自己重許多倍的物體的原因。

地球上隨時上演的適者生存

動物身處大自然,每天都面臨生死的挑戰。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亦或是逃跑,都依賴自身力量的支持。而讓人驚奇的是,動物為了適應生存的環境,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調整。自然選擇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蜥蜴就是能變變變的變身能手。有一種安樂蜥屬的蜥蜴在大安的列斯群島的主宰者,在白天處於壟斷地位。科學家們把它們的強勁對手卷尾蜥蜴放生在這個島上,靜觀其變。

六個月之後,從卷尾蜥蜴的魔爪倖存的安樂蜴的平均四肢長度比之前同一種群的蜥蜴更長。畢竟腿長跑得比較快啊!

又過了六個月,科學家再次測量,選擇的方向轉向了那些腿更短的安樂蜥。這又是怎麼回事?原來安樂蜥發現一味逃跑並不是最好的逃命方法。它們找到了新的保命策略!由於卷尾蜥不擅長爬樹,安樂蜥更為頻繁地躲避到樹上。在細長的枝條上,短腿蜥蜴更為敏捷。

安樂蜥在面對新的捕食者卷尾蜥蜴入侵,積極地尋找應對策略,最終棲息在捕食者不樂意呆的地方。而自然選擇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畢竟面對敵人,要麼適應,要麼死亡。

從小小的昆蟲、大型哺乳動物,再到我們人類自己,為了生存與繁衍,施展渾身解數,進化、改變成為現在的樣子,只為適應環境,以拓展自己最佳的生存空間。而且這種進化還不會停,時光如梭,我們都會繼續為了各自的發展繼續奮鬥。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預測將來的趨勢,但對動物能力的研究卻有不小的意義。研究者對人類能力與動物能力的領域各不相同:對人類能力,關注進化和生態框架之外的領域;而對動物能力則運用進化和生態框架來解釋從非人類動物那裡獲得的數據。好在雙方研究者都更多地運用各自的研究工具,解決對方的問題。畢竟人類也只是一種高級的靈長目哺乳動物,理解昆蟲到哺乳動物的本質,就是理解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紀錄片《生命的力量》:進化,地球的生命力量
    4月22日至26日,五集紀錄片《生命的力量》將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每晚十點半檔的《魅力紀錄》欄目播出。進化是個系統工程該片向我們展示出,地球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生物進化與大自然的力量,是如何共同造就出一些奇異的動物,以及這些動物奇特的生活方式與怪異行為的。
  • 容中爾甲《牧人之歌》:追尋藏民族的心靈之歌
    這部氣勢磅礴的史詩,在容中爾甲等人的努力下,在現代社會的音樂語境中,正在緩慢復活、甦醒、煥發新的生命。正如唱片結尾曲《懷想》所唱的:「是誰的吟唱/喚醒了你/我的祖先/我的懷想;把美麗的歌謠刻在石頭上/讓風乾的音符一起芬芳/把未了的心願印在經幡上/讓我們的思念一起飛揚飛揚。」氣勢磅礴的「西藏格隆藏戲團」的伴唱,仿佛讓我聽到千萬顆心和容中爾甲一起跳動,一起吟唱。
  • 宇宙裡的生命之歌
    現在,單細胞生物可能會被你忽略,但正是它們奠定了未來生命繁盛的基礎——它們讓空氣中充滿了氧氣。時間來到了大約24億年前,海洋裡充滿了藍藻,它們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隨著越來越多的氧氣聚集在空氣中,地球的大氣成分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形成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要成分的格局。可以說,我們如今的大氣層幾乎是由生命所創造的。
  • 生命進化之未來大猜想
    既然宇宙中存在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為何只有地球上誕生了生命?假若相同自然條件(同樣的宇宙環境中)下,有且僅有地球形成生命,那麼生命的出現絕非「自然」,它一定是被某種超自然力量「創造」的。換句話說,只有「古猿」可能進化成人類,猩猩和猴子是「古猿」進化的一種結果,猩猩和猴子以及人類仍在進化,但只會進化成新的形式(猩猩、猴子和人類之間沒有「祖代」進化關係,他們是平行的;猩猩可能進化成新的物種,猴子也可能進化出新的類型,但不會進化成人類)。
  • 進化論致命缺陷,只闡述了物種進化,並未發現生命的層次!
    我們都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這一理論是目前得到最為廣泛認可的一種理論,它闡述了物種進化路線,解釋了生命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到今天,揭開了大部分物種起源的秘密,可是進化論其實有一個致命缺陷,就是它無法闡述我們生命自身為何進化和演化。
  • 生命之旅:通俗演繹生命進化的全流程!
    幾千萬年以後,許多古代的兩棲動物都滅絕了,只在地球的溫帶留下了它們的後裔,主要是青蛙、病蛤蟒和珠餓之類的動物。這時,自然選擇再次製造了 奇蹟:一些兩棲動物可以體內受精。生下的卵外面包有一層皮質硬殼,不受乾旱和來自陸地的各種危險的影響,並且它們還可以離開水生殖。這些兩棲動物最後進化 成為爬行動物,從此,曲指算來,爬行類出現並逐漸開始在陸上橫行霸道應當是1-2億年前的事情了。
  • 印度詩人泰戈爾:生命之歌
    因此,深刻的智慧和簡短的篇幅為其鮮明特色。美籍華人學者周策縱先生認為,這些小詩「真像海灘上晶瑩的鵝卵石,每一顆自有一個天地。它們是零碎的、短小的;但卻是豐富的、深刻的」,可謂言之有理。園丁集園丁集是泰戈爾的另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生命之歌」,它更多地融入了詩人青春時代的體驗,細膩地描敘了愛情的幸福,煩惱與憂傷,可以視為一部青春戀歌。詩人在回首往事時吟唱出這些戀歌,在回味青春心靈的悸動時,無疑又與自己的青春保有一定距離,並進行理性的審視與思考,使這部戀歌不時地閃爍出哲理的光彩。
  • 紀錄片推薦:BBC/植物之歌/種出個地球/How To Grow A Planet (2012)
    適合:三年級以上植物之歌/種出個地球/How To Grow A Planet中文片名:植物之歌/種出個地球英語片名:How To Grow A  Planet製片製作: BBC對白語言: 英語字幕語種:中英集數: 3單集片長: 60分鐘
  • COP15大會雲南核心影像《生命之歌》研討會在昆舉行
    專家學者們觀看了《生命之歌》系列紀錄片中的《我們的山脈》、《我們的森林》兩部樣片。紀錄片《生命之歌》2021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 15大會)將在雲南昆明舉辦。
  • 一組經典照片;植物的力量、人類的力量及動物的力量
    大風能吹得起漫天的塵土,但吹不走一隻煽動翅膀的蝴蝶,生命的力量在於抗爭!一,永不放棄生長的植物。生命具有強大的力量,只要有水,有泥土,有一絲縫隙,只要有種子,生命就能衝破一切阻礙,破土而出,在不可能的地方展現勃勃的生機。
  • 風靡日本的動物生死書:每個生命都重要
    有一本書和這個紀錄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日本農學研究院教授稻垣榮洋的新書《每個生命都重要》。這是一本2020年風靡日本的動物生死書,也是一本送給孩子的溫柔的生命教育書。如果問,《每個生命都重要》是一本什麼書?
  • 風靡日本的動物生死書:每個生命都重要
    有一本書和這個紀錄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日本農學研究院教授稻垣榮洋的新書《每個生命都重要》。萬物神秘又具有不可思議的普遍性,29種動物,揭示38億年來生命進化的奧秘。如果問,《每個生命都重要》是一本什麼書?
  • 《燃氣安全之歌》面世,喚醒生命的共鳴
    12月18日,由江蘇省燃氣熱力協會出品的全國首支《燃氣安全之歌》面世。這首原創歌曲由江蘇省燃氣熱力協會秘書長陳慧君作詞,江蘇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陳陽作曲,歷經一年的精心打磨,立足江蘇,放眼全國,不僅展現了江蘇燃氣行業30年來的崢嶸歲月,更蘊涵了各種燃氣安全的科普知識。整首歌曲風格鮮明,加上流行的RAP助力,音調鏗鏘、大氣磅礴。
  • 性,生命進化之本
    這個世界是進化的,是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宇宙是如此,生命世界是如此,人類世界也是如此。人類的性也是由低級的性進化而來。物質由分子組成就出現了各種複雜的物質,直到進化出生命最原始的生命物質單細胞。細胞的繁殖依靠分裂形式,是本體脫離了母體,然後再複製組合成新的母體。
  • 人類能否進化成更高級的生命
    生命的演化總是充滿了未知,從第一個生命的出現,到人類文明的開始,誰也不知道這其中經歷了多少次偶然。但生命總是在不斷地進化的,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卵生到胎生,從海洋到陸地,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人類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多麼的幸運啊!
  • 【薩滿】草藥之母|旅程中的力量動物
    當我們被招喚與草藥之母合作時,我們被邀請與自然更深層次的聯繫。了解草藥之母,大自然和我們自己的方法之一是與植物靈相關的力量動物的互動。力量動物是該動物的神聖展現;它也是動物物種的綜合靈性能量。力量動物代表了動物的屬性,環境和傾向。它也可能被賦予神秘的氣息。這些信息可用於為我們的旅程收集有意義的感受和指導。
  • 人類用自身的力量,是否可以改變動物的進化!
    但現在,人類活動導致了另一種「進化」,即越小越弱,生存能力越強。人類捕獵行為對動物的影響經常釣魚的人知道,釣大魚,把小魚扔回水中,可以保持魚的數量。但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人類在不知不覺中使許多物種迅速經歷另一次進化——有些物種為了生存而變得越來越弱小。
  • 給你一首歌的時間||有過競爭,有過犧牲——《達爾文》
    蔡健雅的吟唱仿佛是在娓娓訴說著一個故事,一個關於成長與愛的故事。  https://music.163.com/#/song?id=208933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國生物學家,地質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
  • 生物進化能否擴大為宇宙進化
    他說,提到進化,一般人都以達爾文提出的生物進化為主,幾乎沒有人提及元生物(無生命物質)的進化,這主要是因為大家通常都認為元生物是不會變化的。宇窗最初是始於劇烈的「元生物的進化」,之後才逐漸形成現狀,這樣的想法或許是比較正確的。之於為何宇宙是進化的,稻盛和夫的見解是,與其談元生物的生存法則,不如思考:宇宙間那股力量 --- 能讓萬物誕生、繁衍、發展和進化的力量,這就是&34;。
  • 生命進化的特點和方向之形態的變化
    人們都不同程度地對生物進化問題有所了解。但他們也許對進化的某種特徵及就本質而論到底「進」在何處並未加以特別的關注。我們知道最原始的動物是單細胞動物。首先請觀察一下普通的魚和單細胞動物之間在身體上的差別(包括身體外形和體內結構)與狗和魚之間相同方面的差別哪一個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