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維權|課程質量不及試聽課,「貨不對板」能否退課退款?

2020-12-06 經濟之聲

在線教育異軍突起,成為不少消費者在疫情常態化下的教育場景新選擇。不過,課程質量不佳、退費困難等老問題依然時常困擾消費者。最近有消費者反映,在線英語教育機構阿卡索外教網提供的課程質量不佳,與試聽課有天壤之別。

課程質量不及試聽課,「貨不對板」能否退課退款?

03:16來自經濟之聲

消費者曲女士一直都有提升英語口語水平的需求。最近,她注意到在線英語教育機構阿卡索在網絡上的宣傳,於是就添加了銷售人員的微信,對方表示,可以為她安排兩節免費試聽課聽聽效果,感覺理想了再購買課程。曲女士試聽了兩次,感覺很不錯,老師也認真負責。於是在7月30號,她繳納了5888元的學費,購買了為期一年、總計394節的在線外教口語課。

不過,授課正式開始後,曲女士卻有些失望。第一天上課時,她覺得老師無論從著裝,還是授課環境,都遠不如試聽課專業。課程結束以後,她聯繫客服,要求更換一位更好點的老師。沒想到,一堂時長25分鐘的課程,更換的新老師只用15分鐘就上完了,之後老師竟然帶著她唱「一二三拍手歌」,這讓她哭笑不得。

此外,曲女士還發現,前前後後平臺為她總共安排了八位老師,試聽課老師也在其中,但是這位試聽課老師的課卻很難約到,而其他老師的課程質量讓她無法滿意。她認為,阿卡索提供的課程質量不佳、「貨不對板」,與試聽課差別太大!因此,她向阿卡索提出了終止課程並退費的申請。

記者注意到,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阿卡索外教網的投訴信息就有四百多條,消費者反映了「外教質量差、老師曠課、退費困難」等問題。

試聽課是否可以作為課程服務的標準?

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裘葉律師認為,首先應該考慮雙方籤訂的合同中是否有課程標準及退費標準的規定;其次平臺提供的試聽課實際上已經影響了消費者作出是否購買的決定。因此,消費者可以以實際課程質量不及試聽課,即平臺違約為由申請退費。

試聽課的安排是教育培訓機構主動提供的,實際上也向消費者展示了其所能提供服務的水準。消費者是基於試聽課程的品質與平臺籤約的,所以即便雙方對於試聽課的標準並沒有在合同中有明確約定,但是在實際維權過程中,消費者依然可以主張申請退費。

文末留言

向我們提供線索

我們將邀請專家幫您維權「出招」

記者:秉 文

編輯:王京源

審稿:吳 桐

監製:劉志軍

相關焦點

  • 課程質量不及試聽課 「貨不對板」能否退課退款?
    不過,課程質量不佳、退費困難等老問題依然時常困擾消費者。最近有消費者反映,在線英語教育機構阿卡索外教網提供的課程質量不佳,與試聽課有天壤之別。消費者曲女士向經濟之聲《天天315》節目組反映,她一直都有提升英語口語水平的需求。
  • 線上學英語,外教口音有點怪(視窗·教育消費新透視②)
    名師一對一、VIP課程定製……各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形式和廣告宣傳讓人眼花繚亂。   在線教育的含金量到底高不高?質量有沒有保證?線上教育產生的消費糾紛能否及時化解?近日,一則關於51talk線上英語外教「東南亞口音重」的消息引起網友熱議。當在線教育遭遇承諾不到位、硬體不給力、維權不容易等問題時,其學習效果不僅大打折扣,更影響行業發展的美譽度。
  • 斑馬英語等在線教育亂象頻現:1元打折課程背後是「空手套」?
    一位報名1元打折課程的寶媽認為,「如果這種騙子多成立一些類似的群,每人1元錢的話,聚在一起也將是一大筆收入。」除了上述案例外,在線教育平臺推出的低價課程,如9.9元、49元等優惠課程,同樣讓家長叫苦不迭。一位報名斑馬英語AI課的家長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在參加團購報課之後,發現課程不適合孩子,於是諮詢是否可以退課。
  • 油管網紅AI老師人設崩了:搞培訓貨不對板,談退錢一律拉黑
    最近,常年在YouTube上發布機器學習科普課程的Siraj Raval,推出了一個收費課程:Make Money with Machine Learning(用機器學習賺錢)。這是一個10周的課程,號稱能夠幫助初學者提高機器學習技能,並實現就業。定價199美元,大約1411人民幣。而且,這套全新的課程限量招生500人。
  • 在線培訓亂象頻現 成為中消協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之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1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梳理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在線培訓服務頻現亂象再次被點出。在本次中消協的話題解析中,「阿卡索外教網」被曝外教教學質量差,遲到、玩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且教學資質認證存疑。「噠噠英語」被指擅自修改課程屬性,主修課縮水變身口語課。10月,「優勝教育」被曝總部人去樓空,家長退費困難重重,教師薪資也被拖欠。12月,「學霸君」被指經營不善、學員申請退款、教師被辭退,眾多學生家長求告無門。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你中招了嗎?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日前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分別為: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外賣平臺
  • 這些問題「上榜」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_中國蘭州網
    中消協1月14日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2020年,消費維權輿情呈現出如下特徵:涉疫情消費維權問題凸顯;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網路遊戲等「雲上」消費維權較為突出;旅遊等傳統投訴熱點仍是輿論焦點。中消協建議:各方應努力破解消費維權難點痛點,為廣大消費者營造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 徐州家長:萬元培訓課一節沒上,退費要扣掉3500元?
    汪女士花1萬元給孩子報體適能課,一節課都沒上,提出退課申請,對方表示可以退課,但是要扣3500元,這讓汪女士難以接受。家長:1萬元的課程一節沒上汪女士介紹說,去年9月,段莊附近的兔加熊兒童運動館有活動,她交了1萬元給孩子報了體適能100節課程。「報名時孩子生病了,就沒有立即上課,後來運動館裝修了兩個月時間,到去年12月我提出讓孩子上課,對方讓等到下批再上。」今年1月份正好遇到疫情,又耽擱了一段時間。
  • 青島皇家少兒英語退款難 家長投訴:8個月還沒結清
    校方承諾如孩子上熱身課不適應,在開課前可以隨時退款。可等到真的申請退費時,皇家少兒英語雖答應了會儘快走退款流程給予退費,但這流程一走就是8個月,姜女士繳納的學費至今仍未退清。皇家少兒英語(福州北路校區)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此事正在辦理中,會在本周五(4月17號)之前給家長退款。
  • 中小學寒假英語培訓降溫 有家長反映遇退款難
    少培訓機構已開始接受退款退課 但有部分家長反映遭遇退款難隨著上海市通用外語水平等級考試辦公室的取消,寒假英語培訓報名降溫,不過,已在上課的學生要退課卻多遭「圍堵」。有培訓機構不退款自市教委取消通用英語辦公室之後,記者獲悉,不少培訓機構都已開始接受退款退課。不過,有家長向早報記者反映,此前,小學三星英語筆試的課程每個周末上課,目前課程已過半,當家長向所就讀的新貝青少年教育提出退款時,對方不僅表示不能退,還聲稱考試一定會繼續,證也一定會發。昨日,記者致電新貝教育,對方則以「不清楚情況」為由搪塞。
  • 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發布《2020年度投訴統計分析》,網絡消費投訴佔1/4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消費投訴成為2020年的新熱點,投訴量約佔總數的1/4。 網絡消費投訴新熱點 2020年,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共受理網絡消費投訴111671件,佔總投訴量的24.5%,約1/4。除了傳統的網絡購物投訴外,直播帶貨和網路遊戲問題反映較為集中。
  • 線下英語培訓機構退課難?4大維度深扒
    昨天魚sir發了一篇線下機構山姆大叔的調研測評,有家長說她們城市沒有山姆大叔,最近她正打算為二寶選線下英語機構,卻表示聽說企鵝家族少兒英語退課很難,一時拿不定主意,要我測評一下企鵝家族英語,看看企鵝家族少兒英語到底怎麼樣,課程值不值得。那麼,今天魚sir就來測評一下,看看企鵝家族英語好不好。
  • WinKey英啟在線英語付款容易退款難 如何避開在線教育中存在的陷阱?
    半年追款無果  2019年7月,郭莉在網上了解到「WinKey」提供一對一的少兒外教英語課程。郭莉的孩子3歲,在跟銷售人員在網上聊了幾次後,她心動了。  「當時銷售承諾試聽不滿意可以全額退款,我就花了11888元買了半年課程。」郭莉說。
  • 草履蟲學院網課試聽課連結匯總
    最近有很多學弟學妹諮詢我們,學長學姐們,咱們的網課可以試聽購買嗎?
  • 家長花1萬3給孩子報早教,早教中心意外停業,家長維權路途漫漫
    但是,有的家長卻走上了早教班的維權之路。近日,青島一家早教中心的門前總會有一些人在此等候,其中以女士居多,記者上前一問,原來,這些都是在這家早教中心定了早教課程的孩子家長。當問及為何大家都在外面不進去時,大家異口同聲的說:「人跑了,店關了。」其中一個孩子的家長站女士,給出了詳細的解答。
  • 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中國質量萬裡行消費維權系列報告之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目前,中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超過1700萬,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時尚品、電子、影像、培訓和文化體育等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大學生具有強大的消費潛力,在他們中間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因而大學生消費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 半年投訴分析|上半年,這些「消費坑」,你避開了嗎?
    疫情期間,部分消費領域投訴突出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諸多影響,部分消費領域投訴比較突出:防疫用品價格和質量問題成為投訴焦點疫情期間,衛生清潔用品、醫療器械成為剛需,需求量大。部分經營者趁機哄抬物價、以次充好,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成為消費輿情和投訴焦點,其中醫療器械類投訴同比激增3948.1%,衛生、清潔用品同比增加147.4%。
  • 2016島城十大消費維權案例:老人被騙買保健品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朋友圈集贊送現金卡,集了贊商家卻說「沒卡」;首付款都交了,新房卻被開發商抵押了;4.5萬元的歐米茄名表寄丟了,快遞公司卻只賠個郵費;地板商收了錢關門了,家居商場卻稱「錢他收的找他去」……3月14日,青島市消保委公布了2016年消費維權十大案例,並對案件處理結果和依據進行了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