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Key英啟在線英語付款容易退款難 如何避開在線教育中存在的陷阱?

2021-01-21 中國網

  來源:第一財經

  為了能夠追回11888元的網課預付款,深圳白領郭莉耗時半年,從深圳追到上海。在上海閔行區消保委的協調下,她和在線教育平臺WinKey英啟在線英語(下稱「WinKey」)籤訂了調解協議書,然而在疫情期間,平臺「跑路」了,她的錢還是打了水漂。

  今年央視「3·15」晚會也收到了數百封投訴嗨學網的郵件,在近期曝光了嗨學網學員退款難的問題。

  啟信寶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接近25萬家在線教育相關企業,其中存續狀態的接近20萬家。2020年1~7月,有2.5萬家在線教育企業註冊成立,平均每天新增120家。同時,註銷企業數量也在今年6月達到近兩年半來的峰值。

  新冠肺炎疫情促成了在線教育的火爆,但諸多問題也在浮出水面,退費難位列榜首。

  半年追款無果

  2019年7月,郭莉在網上了解到「WinKey」提供一對一的少兒外教英語課程。郭莉的孩子3歲,在跟銷售人員在網上聊了幾次後,她心動了。

  「當時銷售承諾試聽不滿意可以全額退款,我就花了11888元買了半年課程。」郭莉說。

  當試聽結束後,郭莉對該課程並不滿意,希望退款,但她沒想到的是,買課容易退款難。為了退款,她經歷了長達半年的扯皮推諉,最後等來的是企業關門跑路。

  WinKey成立於2014年,隸屬於上海光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光語文化」),主營一對一在線少兒外教課程。

  「一會兒說財務出差,一會兒說財務辭職了,需要重新申請走流程……」直到2019年底郭莉實在忍不住了,委託上海的朋友找到光語文化位於上海市閔行區顧戴路2988號B座101室的註冊地「討錢」。

  2019年12月19日,郭莉的朋友接受委託來到光語文化的辦公室。在消保委的調解下,光語文化同意在2020年1月24日前以銀行轉帳的方式把11888元學費退給郭莉。

  可是郭莉並沒有等到退款,等到的是Winkey的「跑路」。2月3日,Winkey向家長發布《致學員和家長的道歉信》(下稱《道歉信》),表示機構現金流告急。記者查閱啟信寶發現,光語文化出現經營異常,從2020年2月28日起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已經無法聯繫。

  看到消息後,半年來被此事搞得身心俱疲的郭莉決定認栽。「Winkey農曆年後跑路,我也放下這事了,沉沒成本,不值得再花心思。」郭莉說。

  但Winkey大量正在上課的學員要怎麼辦?

  《道歉信》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將現有學員的未耗課時轉至另一培訓機構快酷英語,快酷英語將提供1個月有效期總數為10節的菲律賓籍外教過渡課程。10節套餐結束後,學員可以選擇購買一定數量的快酷英語課程,而Winkey原有課程將轉為套餐中的增課。

  按照方案,為了用完原來的課程需要另外花錢購買新課程,並且在3個月內上完課程套餐幾乎是不可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但Winkey並沒有為受害的消費者提供退款這一選項。為此,有些家長已經在走法律程序。

  根據企信寶的數據,光語文化2020年有145條開庭公告,集中發生在2020年下半年,全部為合同糾紛。其名下還有欠稅、行政處罰、被執行人等多條違法、違規記錄。

  在線教育的消費陷阱

  為何郭莉和其他Winkey的學員在公司跑路後都處於極為被動的狀態?這很大程度上緣於在線教育行業的預付款制度。實際上,除了在線教育行業外,美容、美發、健身等行業也都流行預付款消費。

  預付款消費是指由消費者與經營者進行約定,消費者預先支付資金作為預付款項,取得經營者授予的會員資格後,消費者有權以會員身份取得商品或接受服務的一種消費模式。

  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師協會國資國企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王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為了長期鎖定一定規模的固定消費人群,儘快收回前期投入,包括在線教育行業在內的許多商家都會極力推廣預付款消費,並根據預付金額的高低,以超低的折扣吸引消費者。

  「但是,這種消費模式卻因消費者需預先支付對價,且往往付款數額較高、消費行為被長期捆綁,而使原本就弱勢的消費者處於更加不利的位置,並因此承擔了較高的合同履行風險。」王棟說。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春泉認為,雖然在線教育行業預付費與預付款消費有一定道理,但其中商業風險很大。「根本原因在於企業把發行預付卡作為融資手段,有些作為圈錢道具。頻繁發生跑路事件說明很多在線教育成為騙取學費的道具。」劉春泉說。

  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80號文件《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校外培訓機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對於培訓對象未完成的培訓課程,有關退費事宜嚴格按雙方合同約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劉春泉認為,國家規定不能超過三個月學費是一種平衡,但實際情況是,說禁止缺乏依據,不禁止又很難避免金融化導致的風險兌現。

  那麼,預付款消費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陷阱有哪些?

  王棟律師從實際與預付款相關的案例中總結認為,消費者預付款首先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付款容易退款難。

  「經營者與消費者籤訂合同時,通常設置不得退款或退款收取高額違約金等格式條款,一旦產生糾紛,經營者以此為理由,拒絕履行相應義務。」王棟表示。

  其次是企業跑路的風險。「有的商家通過變更工商登記,不提供產品和服務。一些經營者在吸納消費者大量的預付款後,往往會利用一些法律漏洞來轉讓股權,導致公司成為空殼公司,最終破產。」王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少消費者通過經營者推薦的金融機構貸款預付高額費用,而後來遇到商家服務縮水甚至跑路的情況,但金融信貸條約中含有各種高額違約條款,消費者仍需繼續償還金融貸款,消費者權益受到嚴重損害。

  再就是商家在消費者辦理預付款消費卡時可能制定了一些霸王條款,如會員卡只能由登記的辦卡人自己使用。

  「從法律上來說,預付式消費卡屬於有價證券,持有者有權轉讓、質押或由他人繼承,因此商家不允許預付式消費卡轉讓或由他人使用的條款並不合法且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王棟表示。

  一些在線教育課程合同也寫有「一經訂閱成功,概不退款」的約定。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這也屬於典型的霸王條款,應予認定無效。消費者在線或通過網絡購買服務或商品,享有「七天無理由」退貨權利,也就是反悔權。

  此外,預付款消費後還會出現商家不履行承諾、服務縮水的情況。

  在某教育論壇上,家有二寶的宋暉曝光了自己在2019年2月份花費12413元購買了GoGokid的課程包,包括144節主修課,當時活動為每個月朋友圈分享海報就送一節課程。但今年3月1日起,GoGokid突然官宣活動升級,改為積分商城兌換。每節主修課程需要850積分兌換,而分享朋友圈僅獲得100積分,更多的積分需要邀請好友註冊和試聽獲取。

  這時候,宋暉仔細閱讀了合同相關條款,發現銷售對他的承諾並沒有寫在合同中;GoGokid在官網上宣傳的北美1對1外教,也沒有寫在合同裡面。

  經過多次溝通和維權,宋暉告訴第一財經,「機構已經同意恢復權益了」,3月份以前的活動仍可以按照老的規則進行。

  消費者要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王棟認為合同是對消費者最重要的保護傘。

  王棟建議:「儘量要求商家採用書面合同方式(寫明合同主體),將商家的服務宣傳及各項承諾列入合同中,仔細閱讀相關條款,如有不合理內容,及時通過備註等予以修改。」

  走向寡頭化

  今年以來陷入經營困難的在線教育機構不止WinKey一家。

  啟信寶數據顯示,2018年1月1日至今,全國在線教育類企業的註銷數量28100家,其中涉及經營異常的企業數量為25767家。從今年2月開始,在線教育行業企業註銷數量直線攀升,在今年6月達到最高值2116家。

  疫情暴發後,線下輔導班被迫停止營業,造就了在線教育的火爆,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市場需求大增。

  華西證券教育行業首席分析師唐爽爽表示,疫情影響下,線下培訓機構關閉,教育紛紛轉到了線上,2月,在線教育的風口是特別火爆的,達到60%的滲透率,而往年只有10%。線下到線上的轉化率達到80%到85%,同時,在線教育退費率可達20%~30%。

  為何在市場擴大的時候倒閉的企業卻在增多?

  究其原因,獲客成本快速提高是重要原因。唐爽爽表示,行業平均獲客成本2019年為1000~2000元/人,今年上漲到2000~3000元/人。消費者一學期(以一個季度來看)課程的花費大約3000元,所以在線教育基本是在燒錢階段。

  一旦企業資金鍊承壓,無法招攬新生源,往往就是破產跑路。

  Winkey創始人林美娥在《道歉信》中稱,自2018年起,各大在線教育機構開始進行大量市場投放,獲客成本持續上升,再加上1月春節期間本身的業績低迷與12月外教團隊的雙倍工資,公司最終陷入了資金危機。

  隨著疫情的好轉,線下教育一旦複課,還有多少學生願意留在線上?唐爽爽認為,疫情後僅15%學生還願意留在線上教育培訓,而在線教育行業也會經過大浪淘沙走向寡頭化道路。

  「在線教育會往寡頭壟斷的方向發展。寡頭企業背後有資本去做獲客投入,續班率、轉化率比較高。」 唐爽爽說。

  面對在線教育品牌差參不齊的情況,王棟建議消費者在選擇網上教育品牌時要做好事前考察,了解商家基本信息,收集掌握經營者住所、資產狀況、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負責人聯繫方式等信息,口碑信譽、經營年限、店鋪租期等,選擇有信譽、有實力的經營者。

  「妥善保管付款憑證(支付寶、微信等)或現金收據、合同、商家宣傳冊等材料,加強證據意識,保留好相關支付憑證及消費信息。一旦發生權益受損時,及時尋求各地消費者保護協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12315)、商務部門(12312)的幫助,以及通過司法途徑處理。」王棟表示。

(責任編輯:解絢)

相關焦點

  • 斑馬英語等在線教育亂象頻現:1元打折課程背後是「空手套」?
    在線下教育因疫情原因而無法開課的大環境下,在線教育賽道迎來了爆發期。各路資本競相湧入在線教育領域。然而,在《證券日報》記者跟蹤調查多個在線教育平臺後發現,由於在線教育的門檻較低,行業並無規範的制度出臺,導致行業亂象頻頻出現,渾水摸魚、騙子機構跑路、退費難等狀況頻發,不斷挑戰「寶媽」們的神經。
  • 在線教育冰與火:K12賽道擠破頭,成人教育無爆款?
    偽需求導致交費容易續費難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彭雅雅和陳展瑞這類群體的存在,給中國的在線教育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事實上,根據公開數據,回首在線教育剛剛興起之時——2012年,高等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幾乎佔了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90%。
  • ...網友投訴winkey英語:winkey英語及上海光語文化傳播公司出現問題
    2020年02月24日 13:53,方女士發起對winkey英語的投訴。截止發稿前,winkey英語有效投訴1次。
  • 線上學英語,外教口音有點怪(視窗·教育消費新透視②)
    近日,一則關於51talk線上英語外教「東南亞口音重」的消息引起網友熱議。當在線教育遭遇承諾不到位、硬體不給力、維權不容易等問題時,其學習效果不僅大打折扣,更影響行業發展的美譽度。移動互聯時代,應如何規範在線教育消費市場,使其能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真正滿足學習者的需求?      教學承諾難兌現,扎心!
  • 縱觀噠噠英語融資之路:在線英語教育中衝出的一匹黑馬
    近幾年,市場規模過億的的在線教育領域年複合增長率均超過20%。在經歷了資本狂熱的2015年和資本暗流湧動的2016年,當時間的指針指向 2017,資本面對在線教育市場卻變成冷靜許多,唯獨K12在線教育火爆程度不減。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約為1192億元,2018年能達到2046億元,年複合增長20%。
  • 聚投訴網友投訴winkey英語:winkey英語及上海光語文化傳播公司出現...
    2020年02月24日 13:53,方女士發起對winkey英語的投訴。截止發稿前,winkey英語有效投訴1次。
  • 強制降薪、拖欠退款,來看這個線上英語機構的「騷」操作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網絡科技的發展,在線學習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份額逐年增加,預計到2022年,在線教育市場份額將超過線下,滲透率將超過50%,預計2019-2022 年間,付費用戶將以每年 30 %速度增長。 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經過近5年的迭代和洗牌,行業整體格局初定,品牌頭部效應明顯。
  • 在線培訓亂象頻現 成為中消協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之一
    在其話題解析中提到,2020年7月,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嗨學網」虛假承諾,讓消費者陷入交錢容易退錢難的困境。同月,學而思網校因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等突出問題,被北京網信辦及屬地教育主管部門約談並被責令限期整改。與此同時,疫情期間獲得井噴的在線教育,由於一些機構效果差和跑路退費無門等原因也被提出。
  • 紮根在線英語教育九年,阿卡索如何贏得用戶認可?
    紮根在線英語教育九年,阿卡索如何贏得用戶認可?  如果按照2013、2014在線教育的發展元年計算,線上外教英語培訓在中國不過短短七八年的時間,但是卻牢牢抓住中國家長的心。在這期間,國內英語學習需求不斷增加,中國在線英語教育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冒尖生長。作為在線英語教育行業的其中一員,2011年成立的阿卡索見證了這個行業的風雨發展,並在行業的發展浪潮中,抓住機遇,穩步發展,獲得了廣大用戶和投資方的認可。
  • K12在線英語教育市場分析報告
    隨著家長對子女英語學習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對在線教育形式的接納以及低齡留學潮的到來,K12在線英語教育的市場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快速了解K12在線英語教育行業,尋求發展機會。
  • 青島皇家少兒英語退款難 家長投訴:8個月還沒結清
    皇家少兒英語(福州北路校區)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此事正在辦理中,會在本周五(4月17號)之前給家長退款。4月14日,記者聯繫到了皇家少兒英語(福州北路校區)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公司確實有熱身課開課之前可無條件退款的規定,而且這一規定也寫在了協議中。「我們將儘快核實情況並聯繫姜女士,將在周五(4月17日)之前給其退款。」而對於為什麼遲遲拖延退款,該工作人員並未回復。記者從市北區教體局民管科了解到,皇家少兒英語(福州北路校區)已在教育局註冊審批,取得了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
  • 「在線」+「教育」,何為重點?
    對於泛娛樂教育內容來說,平臺的定位並不一定是自主研發,低價化、娛樂化、多元化的連接平臺也有存在必然性,目前快手已實現了從發現內容到線上授課的基本閉環。二、「在線」+「教育」,何為重點?之前提到了連接技術升級帶來在線教育改變,在「在線」和「教育」之間,誰是更重要的一?我認為是教育的供應端,也就是教育內容、教學者、教學方式。
  • 在線教育深度研究:少兒英語賽道火熱、格局初定
    根據中科院《2017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白皮書》,線下教育存在諸多痛點,其中最大痛點在於接送子女耗時耗力。大城市家長為子女一節課耗費的接送和等待時間超過2.5小時,中小城市平均耗時在1.8小時左右。另一方面,在線教育技術成熟,無論是視頻流暢度還是交互都可以和線下媲美。遊戲設計、大數據和AI技術甚至使在線學習的效率比線下更高。
  • 在線教育下沉的阻力何在?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1月5日訊 在線教育打破了線下教育這種「散」和「慢」,尤其是在2021年教育行業在疫情推動下大舉「線上化」後。有數據稱,K12教育領域行業前5家公司市佔率總和超過80%;從發展速度來看,2014年在線教育爆發至今,在線滲透率接近20%。看起來線上場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這種普及似乎更適用於一二線城市。
  • 關於在線教育產品分析框架的一些觀點
    但是要想到,在線教育產品上來就面向整個中國市場,但中國太大了,隨便什麼阿貓阿狗的產品都會有人感興趣,割完了一茬,下一茬就更難割,這種「早生繁榮」很可能會導致決策者對產品的需求非理性誇大。可以反問自己一個問題:線下機構有沒有規模化的、高增長的同類產品?如果沒有,是因為在線產品提供了哪方面比線下產品更優的體驗麼?如果沒有,難道北京這種高人口密度、高教培需求的城市都養不活一個線下機構麼?
  • 前瞻經濟學人APP教育培訓行業精品問答第1期 | 在線教育現狀如何...
    存在哪些困境?從在線教育的細分市場看,2014-2018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不斷增加,增速有所放緩,至2018年我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1968.9萬人,佔當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的8.5%,整體佔比不高,且相對於2018年我國0-14歲2.36億的人口數量看,目前K12在線教育的普及率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 B站快手抖音,爭搶在線教育平臺的年輕人
    看到這些數據,很難想像,大眾印象中的二次元網站嗶哩嗶哩,老鐵 666 平臺快手和生活秀平臺抖音,如今已悄然成為年輕人聚集的學習網站。逃離傳統在線教育平臺?在短視頻平臺是「時間殺手」的一片批評聲音下,很多人覺得上B站和快手、抖音學習,本身就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但是這屆年輕人,似乎有不同的見解。
  • 3·15 華聲在線發布2017「十大消費熱點事件」等系列榜單
    2.捆綁銷售 買房搭售車位、買車搭售車險、在線旅遊平臺捆綁搭售機票,尤其是售票平臺,近年來遭網友頻繁投訴。「套路」大同小異:「選好機票,付款時發現待付款金額高出實際票價,原來是在保險預選框內包含了一份30元的航空意外險。」
  • 極光: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競爭格局、用戶洞察、品牌認知等方面洞察該行業現狀,展望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發展趨勢。極光觀點:1、隨著家長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度不斷提升,青少兒英語教育市場需求逐步釋放,是K12在線教育行業中潛力巨大的領域;2、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梯隊分化明顯,行業用戶向頭部品牌集中;3、「英語學習觀」向能力與個性培養的方向轉變,家長對孩子英語學習的態度有所改觀,學習英語不單純是為了考試升學,而是為了讓孩子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
  • 在線教育1對1開跑,伴魚如何領跑少兒英語賽道
    來源:時刻頭條不同尋常的2020年已經結束,但在備受矚目的在線教育賽道上,電光火石的交鋒仍在繼續。作業幫、猿輔導豪擲百億營銷獲客,資本"你追我趕"搶著"造血",眼下,暑期"獲客大戰"餘溫未消,寒假"引流之戰"硝煙又起,這場在線教育的拉鋸戰註定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