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交換關聯泛函

2021-03-01 計算材料學

我們雖然得到了Hohenberg-Kohn-Sham方程,但仍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沒有解決:該方程中交換關聯項的具體形式是未知的。交換關聯項的精確求解到今天仍然沒有解決,因此,選擇一定的近似方法便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我們便介紹一些比較常用的近似方法。

a. 局域密度近似泛函(LDA)

局域密度近似泛函(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s)是最簡單的一種近似方法。該方法假設交換關聯勢僅和電子的密度有關,即

如果再考慮自旋,上式還須改寫成

在電子密度起伏不大的情況下局域密度近似泛函可以得到很好的結果。但如果材料內電子的密度極不均勻,這樣的近似顯然是不符合條件的。

b.廣義梯度近似泛函(GGA)

廣義梯度近似泛函(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s)比局域密度近似泛函更進一步,不僅考慮了電子的密度,而且還考慮了電子分布的不均勻性,它將電子密度的梯度作為一個參數考慮在內,即

如果再考慮自旋,上式還須改寫成

軟體VASP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廣義梯度近似泛函是由John P. Perdew,Kieron Burke和Matthias Ernzerhof提出的Perdew-Burke-Ernzerhof交換關聯勢(簡稱PBE)。我們之後所要進行的所有計算,都用到了Perdew-Burke-Ernzerhof交換關聯勢。

c. 雜化泛函(Hybrid functionals)

不論是局域密度近似泛函(LDA)還是廣義梯度近似泛函(GGA)普遍存在一個問題:用它們計算的帶隙常常小於實際測量值。對於光伏材料來說,帶隙絕對是最重要的幾個參數之一,為了能夠準確地計算帶隙,在這裡我們還要介紹雜化泛函。

雜化泛函是指將Hartree-Fock交換勢與交換關聯勢的交換勢部分混合起來進行處理,具體形式如下:

VASP中在不指定AEXX的情況下,默認λ為0.25。

摘自碩士學位論文《太陽能電池材料CuInS2帶隙的缺陷調製研究》,作者:楊霈

文章連結: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401&filename=1014031471.nh&uid=WEEvREcwSlJHSldRa1FhcEE0NXdnZzVSWWY2UTBQakZqVE4xY25TR1NzO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v=Mjc1NzhNMUZyQ1VSTDJmWk9abkZ5em5XN3pNVkYyNkdyTzdIOVhMcnB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

歡迎關注計算材料學

您的關注和分享是我們更新的不竭動力

因為新群「凝聚態與計算材料科學組」已經超過100人,想要加群的同學和老師可以加我的微信接受邀請(微信號:yp_physics)。已經加過「計算材料學-微信群」的就不用加了。

如果有什麼問題,也可加小編的微信

相關焦點

  • 密度泛函理論(二)
    交換關聯泛函利用Kohn-Sham方程求解多電子體系的能量及電子密度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已知的交換關聯泛函Uxc。為了獲得更精確的交換關聯泛函,研究者們提出了廣義梯度近似的交換關聯泛函。2. 廣義梯度近似在LDA方法中,交換關聯泛函僅為電子密度的函數,而在GGA近似方法中,交換關聯泛函是電子密度和電子密度梯度的函數。
  • 密度泛函理論簡介:A brief summary
    當然,對於密度泛函理論,仍應以一種批判的眼光看待:它不是萬能的。從實際操作層面上來說,儘管密度泛函理論已經成為物理、化學、材料等研究領域的基礎工具之一,具有足夠高的計算精度,但它其實並不能求出薛丁格方程的精確解,因為交換關聯泛函的精確形式永遠無法準確給出,這使得計算所得出的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必然存在誤差。
  • 關於密度泛函理論(DFT)的基本假設和理論
    (DFT)的導出和一些交換關聯(XC)勢,以期能給初學者一些基本的幫助。以上即是密度泛函理論的框架。四、 交換-關聯泛函DFT的核心思想其實很簡單:通過近似得出一個容易計算但是不準確的結果,並將所有誤差單獨收進一項中留待分析。
  • 密度泛函理論初探(更正版)
    前言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密度泛函理論)是計算材料學中的重要理論,說是基石之一也不為過。三年前的初春我第一次接觸到DFT這個詞,並從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那本著名綠色小冊子入手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年盛夏,玻色子帶著我在實驗室的地下搭了一臺伺服器,著手做了一些簡單的計算。深冬,我寫了這篇小文做了個總結。
  • 【物理攫英】密度泛函理論與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簡介
    密度泛函理論與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簡介  密度泛函理論(DFT)為研究多原子體系中的電子基態能量提供了一個通用的框架。現在,密度泛函理論已經成了研究凝聚態與複雜分子環境中電子結構計算基本原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基於密度泛函理論的研究方法在很多學科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包括凝聚態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
  • 特約報告:密度泛函理論
    所謂的泛函是指函數的函數,那麼密度泛函就是以密度函數構成的函數。密度泛函之所以成為理論,其基礎在於Hohenberg- Kohn定理嚴格證明了體系的基態密度和體系的能量之間有一一對應的關係,並可以通過以許可的密度函數為搜索變量,使體系的能量泛函極小化以尋找體系的基態密度並由此得到體系的基態能量及其他性質。遺憾的是,能量泛函的精確形式迄今未知。
  • 當強化學習遇見泛函分析
    與機器學習相比,泛函分析已經是數學史上一門傳統而經典的學科。泛函分析是分析學的一個分支,其研究的主要對象就是由函數構成的函數空間。它是從變分問題,積分問題,理論物理的研究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那麼泛函分析是怎麼和機器學習中的強化學習結合到一起的呢?
  • 系統學習泛函之前的一個高觀點
    實變函數和泛函分析是區分工科生數學水平和數學係數學水平的關鍵課程,有一句話廣為流傳:「實變函數學實變,泛函分析心泛寒」,由此可知這兩門課的學習難度確實很大
  • 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錦囊
    0課程簡介1集合 (set)2點集 (point set)3測度論4可測函數5積分論6微分與不定積分7度量空間和賦范線性空間8有界線性算子和連續線性泛函6.3有界變差函數 (functions of bounded variation)6.4不定積分 (indefinite integral)6.5本章小結7度量空間和賦范線性空間 7.0泛函分析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常見故障處理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常見故障處理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基因交換並不常見
    然而,12日刊登在美國新一期《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二者之間的基因交換並不常見。尼安德特人是遠古分布在歐洲大陸的最主要古人類,是與現代人在進化學上最近的親族。迄今,有關尼安德特人的最早遺蹟出現在距今約40萬年前,其分布遍及歐洲和西亞。距今約3萬年前,尼安德特人逐漸滅絕,進而被現代人的祖先取而代之。
  • Rita的新作:各泛函在開殼層過渡金屬體系的測評
    由於鍵解離能同時被用於泛函的開發和測評,基於這些簡單化合物的鍵解離能來評價泛函的性能是有風險的,需要一類新的,從未被納入過泛函擬合考慮的測試集,這也是這篇工作的主要內容。此外,由於第一過渡系配合物在化學反應中往往表現出單電子轉移特徵,可以推測,雖然大部分測試案例體系都很小,泛函在其上的表現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實體系的情況。接下來是測試結果。以下各泛函,除了MN15, MN15L和加了w調控的泛函外,能加D3BJ的都加D3BJ,不能加D3BJ的都加D3。wB97xD指wB97x-D3,B3LYP指ORCA的版本。
  • 圖像處理中的數學原理詳解10——理解泛函的概念
    2.4 從泛函到變分法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6087.htm  作為數學分析的一個分支,變分法(Calculus of
  • 哈工大數學研究院在非交換分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張超/文)近年來,哈工大數學研究院非交換分析團隊在量子環面上的函數空間、量子微分以及量子信息交叉等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非交換分析是近年來泛函分析新興的一個分支領域,包含算子空間、量子概率以及非交換調和分析等研究方向。同時,它與基礎數學領域中的算子代數、經典調和分析及量子信息、量子場論等有著深刻聯繫,是一個極具生命力的交叉研究方向。
  • 密度泛函理論(五):實際計算中的問題
    然後,本文將簡要介紹密度泛函理論在實際計算中的算法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方法。截斷能的取值與密度泛函理論的計算量有直接關係,根據截斷能的定義,我們可以估算展開波函數所需要的平面波與體系大小和截斷能的關係,如下式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