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泛函理論(五):實際計算中的問題

2021-01-15 Bottom2top

(絕緣體,金屬和半導體中價帶,導帶和費米能級的關係)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利用Bloch理論、傅立葉變換和平面波展開的方法,在倒易晶格中求解各個k點處波函數與電子能量的求解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由於計算量和波函數函數積分的問題,我們還需要考慮能量截斷模糊處理(smearing)。然後,本文將簡要介紹密度泛函理論在實際計算中的算法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方法。


能量截斷

在每個k點處的波函數可以用平面波展開,原則上,這些平面波可以有無窮多個,但是在實際計算中,平面波的個數必須為有限個,因此,我們需要對平面波的能量進行截斷。高能量平面波的分量對波函數的貢獻很小,因為高能量平面波的展開係數很小,因此可以對平面波的能量進行截斷。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計算過平面波的動能為:

截斷能Ecut定義為:

在對每個k點的平面波展開時,我們只考慮能量低於Ecut的分量。截斷能的具體取值與計算的系統有關,一般來說,我們需要重複計算越來越大的截斷能,知道體系的能量趨於穩定,進而確定一個體系的截斷能。

截斷能的取值與密度泛函理論的計算量有直接關係,根據截斷能的定義,我們可以估算展開波函數所需要的平面波與體系大小和截斷能的關係,如下式所示:

通常地,每個原子的波函數約需要上百個平面波展開,對於一般的體系,一般需要1000~100000個平面波對波函數進行展開,這就意味著,需要計算與平面波個數對應的矩陣的對角化,尤其是當體系比較大時,計算量將大大增加。


模糊處理

對於一個孤立的原子,該原子的電子會佔據特定的離散的軌道,比如: 1s, 2s, 2p, 2d...等。當很多原子形成固體時,非常靠近原子核的電子不參與成鍵,仍然保持在原有的能量軌道上,而參與成鍵的價電子都試圖佔據同一能級,n個原子將會有n個相同能級的軌道,因此,多原子體系中同一能級有更多的狀態,進而形成能帶。如下圖所示:

費米能級定義為,體系處於基態時,電子所佔據的能量最高的能級。費米能級與導帶和價帶的位置關係決定了固體材料的導電性。例如,金屬材料的價帶很寬,導致費米能級位於導帶中,因此,金屬大多具有很好的導電性。而絕緣體和半導體在費米能級附近,電子的狀態密度很低,存在較大的能隙,因此他們導電性較差。

對於絕緣體或者半導體而言,因為態密度在價帶頂部逐漸衰減,電子密度也逐漸衰減,直至能隙下端,因此在每個k點對波函數進行積分時可以直接計算。但是對於金屬來說,由於部分電子會在導帶上分布,態密度在接近費米能級時不會逐漸衰減,而且,電子在費米能級附近的狀態佔據數會直接由1變為0,因此,電子密度在費米能級處會急劇衰減,由於電子密度是波函數在第一布裡淵區的某種積分,電子密度急劇變化時,波函數在利用平面波展開時的精度就會大大下降。因此,需要對金屬費米能級附近的能級的狀態的佔據數進行模糊處理,如下圖所示:

一般而言,狀態佔據數的模糊方法有:高斯模糊 (Gaussian smearing), 費米模糊 (Fermi smearing)和Methfessel-Paxton模糊

高斯模糊是Fu和Mo在1983年提出的,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斯函數虛構了一個電子溫度,等效對體系稍微進行加熱,電子溫度為0.1 eV,此時在費米能級附近的電子的能量範圍就會稍微拓寬,不會出現驟降。

費米模糊利用的原理類似,不同的是費米模糊採用Fermi-dirac函數進行有限溫度的虛構,如下式所示:

費米模糊中的電子溫度為KBT, 也就是25 meV約為300 K。

Methfessel-Paxton模糊由Methfessel和Paxton在1989年提出,是在實際中計算中使用最多的模糊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對step函數進行多項式和高斯函數展開。


實際算法

密度泛函理論的計算需要重複處理非線性特徵值問題,對於給定計算能力的計算機。計算效率就取決於實際使用的算法。對於電子密度和能量的計算其實耗費很少的計算資源,而K-S矩陣的對角化基本上佔據了70%的計算資源,合理的選擇計算算法對提高計算效率很重要。

電子能量最小化指保持離子的位置不變,使電子達到基態。對於整個體系的能量最小化,需要在電子能量最小化後,進行離子能量的最小化。電子能量最小化的方法包括:直接對角化方法(Direct diagonalization),迭代戴維森算法(Iterative Davidson method)和RMM-DIIS方法。直接對角化方法不適合很大的矩陣的對角化,也就是有很多平面波(10000~100000)需要展開的時,使用直接對角化方法效率會很低。

迭代戴維森算法的計算效率比較慢,但是有很好的可靠性,也就是不同的初始迭代條件,最終都會收斂到基態能量。RMM-DIIS算法的計算效率很快,也可以進行並行運算。但是,如果RMM-DIIS算法在某些初始迭代條件下,會出現無法收斂到基態能量的情況,也會丟失特徵值。因此,在實際DFT計算中,往往首先採用迭代戴文森算法,然後使用RMM-DIIS算法。

離子能量的最小化指,在進行電子能量最小化後,計算每個離子的受力,然後將離子能量最小化,在連續進行電子能量最小化和離子能量最小化後,整個體系的能量將達到最小化。

Hellmann-Feynman力: 在進行離子能量最小化的時候,離子受到的力來自其他離子和電子,Hellmann-Feynman指出,離子的受力等於哈密頓量關於原子位置的偏導數的平均值,因此離子的受力如下:

在實際的密度泛函理論計算中,離子的受力計算效率很高,相比電子能量的最小化而言其計算時間幾乎是可以忽略的。得到離子的受力後,可以採用常規的共軛梯度法,近似牛頓法或者阻尼分子動力學方法進行最小化。


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方法

在經典分子動力學方法中,我們採用經驗化的勢函數,這種勢函數有兩個缺點:其一、不同的情形下我們需要採用不同的勢函數和參數來計算相同的體系的相互作用。其二、體系的電子和磁性特性無法被計算。如果我們能夠把密度泛函理論和分子動力學耦合起來,這些缺點將會被克服。

兩種常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方法包括:Born-Oppenheimer分子動力學方法(BOMD)和Car-Parrinello分子動力學方法(CPMD)

BOMD方法可以看做是前面講到的離子能量最小化方法的推廣,其主要步驟如下:

1、固定原子核的位置,求解電子能量最小化;

2、計算Hellmann-Feynman力;

3、按照經典牛頓運動力學移動原子,例如速度verlet算法;

4、重複以上步驟,直至系統達到穩定。

這個方法在實際計算中的效率很慢,因為每一步分子動力學都需要對電子能量最小化,而電子能量最小化非常耗費計算資源。

CPMD方法將變分最小化應用到電子基態的尋找中,而變分最小化方法可以由模擬退火方法實現。這種方法將電子和離子的自由度都耦合到經典坐標體系中。CPMD方法在計算金屬時,由於價電子的移動會出現電荷波動。儘管如此,CPMD方法仍然是很成功的一種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方法。


分子模擬交流學習,請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密度泛函理論(二)
    上式就是著名的Kohn-Sham方程,在利用密度泛函理論進行計算的時候,實際的計算都是根據輔助哈密頓量HK-S來進行計算的。在密度泛函理論中,所有的量在理論上都是精確的,只有交換關聯泛函採用的是近似方法得到的。通常的近似方法有局部密度近似(LDA)和廣義梯度近似(GGA)。1. 局域密度近似
  • 密度泛函理論簡介:A brief summary
    當然,對於密度泛函理論,仍應以一種批判的眼光看待:它不是萬能的。從實際操作層面上來說,儘管密度泛函理論已經成為物理、化學、材料等研究領域的基礎工具之一,具有足夠高的計算精度,但它其實並不能求出薛丁格方程的精確解,因為交換關聯泛函的精確形式永遠無法準確給出,這使得計算所得出的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必然存在誤差。
  • 特約報告:密度泛函理論
    相比之下,任何體系電子密度(r)僅依賴於三維空間變量,無論在概念上還是實際應用上都更加便於處理。所謂的泛函是指函數的函數,那麼密度泛函就是以密度函數構成的函數。密度泛函之所以成為理論,其基礎在於Hohenberg- Kohn定理嚴格證明了體系的基態密度和體系的能量之間有一一對應的關係,並可以通過以許可的密度函數為搜索變量,使體系的能量泛函極小化以尋找體系的基態密度並由此得到體系的基態能量及其他性質。遺憾的是,能量泛函的精確形式迄今未知。因此尋找越來越精確的近似泛函是密度泛函理論研究最基本的問題。
  • 關於密度泛函理論(DFT)的基本假設和理論
    什麼是密度泛函理論?簡短的回答:密度指電子數密度;泛函是說能量是電子密度的函數,而電子密度又是空間坐標的函數;函數的函數,是為泛函(Functional)。密度泛函理論是一種通過電子密度研究多電子體系電子結構的方法。
  • 密度泛函理論初探(更正版)
    前言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密度泛函理論)是計算材料學中的重要理論,說是基石之一也不為過。三年前的初春我第一次接觸到DFT這個詞,並從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那本著名綠色小冊子入手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年盛夏,玻色子帶著我在實驗室的地下搭了一臺伺服器,著手做了一些簡單的計算。深冬,我寫了這篇小文做了個總結。
  • 【物理攫英】密度泛函理論與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簡介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Thomas、費米Fermi和Dirac的研究中,他們依據局域電子密度的簡單泛函得出了動能與多體系交換能的近似表達式。隨後,Slater 用法進一步闡述了這些構想,最後,直到六十年代中期,Kohn及其他研究人員才共同奠定了現代理論的基礎。自那時起,特別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密度泛函理論在電子結構問題中的應用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
  • 機器學習和密度泛函計算結合高速準確篩選光伏材料
    新預測的無機光伏材料的理論PCE超過26%,可與冠軍吸光層鈣鈦礦材料相媲美。機器學習和密度泛函計算結合高速準確篩選光伏材料近年來由於能源短缺和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仍迫在眉睫,尋找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是當下研究的熱點。太陽能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的能源特徵,對於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環境汙染和全球溫室效應的意義十分重大。
  • 異質結構對於錳氧基複合材料結構穩定性影響的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研究
    在10 A g–1的較高電流密度下,這種陽極材料在10000次循環後還保持最初87%的容量(每次循環僅產生0.0013%的容量衰減)。根據實驗數據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MnO/Mn2O3-NC陽極的優異穩定性主要歸因於異質結協同作用的相互支持特性,從而避免了儲能過程中的破壞,反之亦然。
  • 第一性原理之態密度理論,計算合金的態密度泛函理論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鋁鈧合金的優越性,以及鋁鈧合金的研究價值,但是並沒有具體說到用的方法,這一篇我們將從理論上講計算態密度所用的理論,態密度泛函數理論。什麼是態密度?態密度是固體物理中一個比較重要而又抽象的概念。
  • 常見的交換關聯泛函
    我們雖然得到了Hohenberg-Kohn-Sham方程,但仍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沒有解決:該方程中交換關聯項的具體形式是未知的。
  • 深圳大學張希課題組:基於量子輸運和含時密度泛函理論的雙層碲烯強...
    利用密度泛函理論和非平衡格林函數方法研究了雙層碲烯在共價鍵、緊密堆積和非鍵方向三個特徵方向上對線偏振光的光電響應。雙層碲烯的強消光比表明了其光電流對偏振光極化方向極為敏感。而含時密度泛函理論研究則進一步證明光電流的各向異性是由入射偏振光與p原子軌道的耦合程度引起的。這也證明雙層碲烯的各向異性光學特性在偏振光電器件等應用方面中極具潛力。
  • 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要素-k空間
    在第一布裡淵區中所有能量本徵態的集合構成了電子的能帶結構。在單電子近似的框架內,周期性勢場中電子運動的宏觀性質都可以根據能帶結構及相應的波函數計算出。需要注意的是k空間的收斂性仍與全部布裡淵區的k點密度有關。
  • O2在Cu2O表面分解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Ru助劑的影響
    南開大學王貴昌課題組利用庫侖校正的密度泛函(DFT+U)方法研究了氧氣分子在清潔Cu2O(111)表面的吸附分解機制, 在此基礎上探究了過渡金屬助劑釕原子對氧氣在Cu2O(111)表面的吸附與分解的影響。
  • 第一性原理計算入門第一課:DFT發展簡介
    但是剛入門的時候,往往看到那麼多的理論、泛函、英文字母簡寫等等,就很頭大,搞不清楚裡面的邏輯關係。筆者撰寫此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容易地入門。我們想要計算的對象,往往包含若干個電子。密度泛函理論(DFT)認為,研究對象的所有性質,都取決於這些電子的分布狀態,也就是它們的密度,再說白一點,也就是它們的坐標。但是,該用什麼樣的數學公式來計算出電子的坐標呢?
  • 電荷控制劑的理論電荷密度如何計算?
    昨天有朋友問了三個問題:1: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PDADMAC,見圖1)和聚胺(PA,一般指DMA-EPI共聚物,見圖2)的電荷密度哪個高
  • XPS/IR光譜的理論計算預測
    這些第一性原理計算對揭示和預測微觀界面化學過程的本質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這些數據卻很難與實驗數據直接關聯,從而受到了很多質疑。礦物學科常用表徵試驗包括紅外光譜(IR)、拉曼光譜(Raman)、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紫外可見光吸收光譜(UV-Vis)等,這些實驗結果均可以通過理論計算去預測。但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點。
  • 第一性原理計算需要掌握的第一課:DFT的基礎理論和發展概述
    表1列出了一些已經提出的密度泛函的種類,其中有些是從基本量子力學推出的,有些是通過參數化函數得出的,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2]。DFT方法的實質是將電子密度作為分子(原子)基態中所有信息的載體,而不是單個電子的波函數,從而使多電子體系轉化為單電子問題進行求解。假設電子數目為N,則波函數中的變量數為3N,而密度泛函理論將變量數縮減到三個空間變量,這樣既簡化了計算過程,又可以確保計算精度。
  • 讓理論絕緣
    要說我們有點貢獻的話,貢獻在於我們從物理上揭示了為何這個體系不受精、不下崽,也就是提出了一個關於「不孕」的理論。OMG!我們採用的是一種修正的單體平均場密度泛函理論方法,來研究這類Kagome晶格鋅銅羥基滷化物在摻雜後的電子結構。我們的計算闡明了這類體系摻雜後並不導電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這一工作似乎是告訴哪個體系會受孕、哪個體系卻不孕。
  • 深入分析能帶結構(十)-雜化泛函能帶
    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三)-Origin畫能帶圖深入分析能帶結構(四)-高通量生成能帶圖pymatgen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五)-魔角石墨烯的構建與其能帶結構淺析深入分析能帶結構(六)-對贗原子做投影,電子化合物(下)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七)-VASPKIT計算有效質量深入分析能帶結構(八)-
  • 微納尺度傳熱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二):Quantum ESPRESSO計算聲子色散...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基於非簡諧晶格動力學第一性原理計算熱導率的基本思想,本篇我們介紹如何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得到聲子色散曲線譜。引言聲子是晶格振動的簡正模能量量子,聲子用來描述晶格的簡諧振動(如圖 1),是固體理論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