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張希課題組:基於量子輸運和含時密度泛函理論的雙層碲烯強...

2021-01-19 騰訊網

引言

α相碲烯,特殊的非層狀準一維結構材料,其直接帶隙覆蓋了可見光和近紅外光波段範圍,而且具有很高的空穴遷移率和高光吸收率。另一方面,實驗上提出了很多方法成功製備得到二維碲烯,其能在大氣環境中穩定存在超過兩個月。這些都使得碲烯在光電應用方面具有極強的潛力。此外,單層碲烯只在β相中穩定存在且具有,而雙層碲烯則在α相中最穩定,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研究雙層α相碲烯的各向異性光電響應。值得一提的是,碲烯具有非空間反演對稱結構,因而具有特殊的光電流性質。本文研究雙層碲烯的各向異性光電響應。利用密度泛函理論和非平衡格林函數方法研究了雙層碲烯在共價鍵、緊密堆積和非鍵方向三個特徵方向上對線偏振光的光電響應。雙層碲烯的強消光比表明了其光電流對偏振光極化方向極為敏感。而含時密度泛函理論研究則進一步證明光電流的各向異性是由入射偏振光與p原子軌道的耦合程度引起的。這也證明雙層碲烯的各向異性光學特性在偏振光電器件等應用方面中極具潛力。

成果簡介

深圳大學張希老師課題組(第一作者:高思妍)利用基於非平衡格林函數-密度泛函理論(NEGF-DFT)的第一性原理軟體Nanodcal研究了雙層碲烯的各向異性光電響應。文章採用共價鍵、緊密堆積和非鍵方向三個特徵方向作為器件的輸運方向。計算表明對於共價鍵和密排方向,在較低能量的光子的光電流對極化方向較為敏感,而在較高能量的光子的光電流對極化方向的敏感度不高。含時密度泛函理論表明對於具有較低能量的躍遷,其躍遷能級主要由位於準平面的px和pz原子軌道所貢獻;而對於較高能量的躍遷,垂直於鏈方向的py原子軌道則對對應能級做主要貢獻。另外,對於非鍵方向,光電流隨能量的變化並不具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在0.5V偏壓下,沿非鍵方向的光電流則出現反常且很高的峰值,這是由於0.5V下透射係數在偏壓窗口內的積分面積達到最大值,引起相對較大的光電流。同時,雙層碲烯具有很高、且遠大於銻烯和黑磷/藍磷異質結等二維材料的消光比,這表明雙層碲烯對入射光偏振方向極為敏感且具有強各向異性,而這種各向異性正是由p軌道與偏振光的耦合引起的。這些結果都表明雙層碲烯擁有很強的各向異性光電響應,這使其有望成為偏振光電器件的候選材料。本成果也感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孫長慶教授參與合作。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605306)資助。

圖文導讀

圖1(A)雙層碲烯的光電探測器示意圖;(B)碲烯的共價鍵、密排和非鍵三個方向的定義;(C)塊體Te的原子結構俯視圖;雙層碲烯的(D)共價鍵、(E)密排和(F)非鍵方向的光電探測器側視和俯視圖。

圖2 雙層碲烯在外加0.2V偏壓後,(A)共價鍵、(B)密排和(C)非鍵方向在線偏振光照射下的光電流曲線。

圖3 雙層碲烯的(A)共價鍵、(B)密排和(C)非鍵方向在線偏振光下的最大光電流隨光子能量的變化。雙層碲烯的(D)共價鍵、(E)密排和(F)非鍵方向在線偏振光下的最大光電流隨外加偏壓的變化。

圖4 雙層碲烯在(A)共價鍵、(B)密排和(C)非鍵方向的消光比。

圖5 雙層碲烯在(A)共價鍵、(B)密排和(C)非鍵方向上與能量和偏壓函數相關的透射係數圖譜(黑線表示偏壓窗口)。

圖6 (A)雙層碲烯的能帶圖,紅色和藍色箭頭分別表示電子躍遷Γ1Γ2和Γ1Γ3。(B)雙層碲烯的態密度。(C)雙層碲烯的布裡淵區高對稱點選取。(D)HOMO,(E)HOMO-1,(F)LUMO和(G)LUMO+3能級的原子軌道分布圖。

圖7 雙層碲烯在光子能量為(A)1.923eV和(B)2.467eV處的吸收峰值與光偏振方向的關係。

小結

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的量子輸運軟體Nanodcal計算了雙層碲烯在三個不同特徵方向的各向異性光電響應。結果表明,雙層碲烯具有極高的消光比,這意味著其光電流具有很強的各向異性。而含時密度泛函表明不同方向的本徵p軌道與偏振光的耦合引起了雙層碲烯的各向異性光電流,這使其有望成為極具潛力的下一代光電器件候選者。

文獻說明

1 文獻信息:Ultra-strong anisotropicphoto-responsivity of bilayer tellurene: a quantum transport and time-domainfirst principle study, Nanophotonics, 2019, DOI: 10.1515/nanoph- 2019-0435

2 https://www.degruyter.com/view/j/nanoph.ahead-of-print/nanoph-2019-0435/nanoph-2019-0435.xml

3 文獻作者:Siyan Gao,Changqing Sun and Xi Zhang

相關焦點

  • 關於密度泛函理論(DFT)的基本假設和理論
    什麼是密度泛函理論?簡短的回答:密度指電子數密度;泛函是說能量是電子密度的函數,而電子密度又是空間坐標的函數;函數的函數,是為泛函(Functional)。密度泛函理論是一種通過電子密度研究多電子體系電子結構的方法。
  • 特約報告:密度泛函理論
    理論體系的發展主要包括新泛函的開發,特別是在弱相互作用體系的描述、強關聯的描述,以及如何有效準確地將基態密度泛函理論拓展到激發態性質的描述和相對論效應的描述上等;數值計算方法的發展主要是如何能逼近線性標度,開發出適用於複雜大體系的有效計算方法;而在應用方面,密度泛函已在各種化學反應(包括氣相、液相、多相催化及酶催化等)以及各類材料性質上(包括光、電、磁等)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密度泛函理論(二)
    在密度泛函理論中,所有的量在理論上都是精確的,只有交換關聯泛函採用的是近似方法得到的。通常的近似方法有局部密度近似(LDA)和廣義梯度近似(GGA)。1. 局域密度近似,當外界勢場變化幅度不劇烈時,在局域採取均勻的電子密度來計算交換關聯能。
  • 密度泛函理論簡介:A brief summary
    除此之外,在以下重要情形下,密度泛函理論不能給出良好的物理精確解:對電子激發態的計算。雖然密度泛函理論肯定可以用於電子激發態性質的預測,但嚴格來說在理論上這個預測的精確程度並沒有保障,因為Hohenberg-Kohn定理是針對基態的;對半導體和絕緣體材料的帶隙計算。使用現有泛函的標準,密度泛函理論計算所得帶隙的精度都有限,與實驗數據相比普遍存在大於1eV的誤差。
  • 天津大學米文博課題組:有機鈣鈦礦磁隧道結自旋輸運性質研究
    本文將研究LSMO/T4/LSMO和Co/T4/LSMO有機磁隧道結(OMTJs)在自旋電子器件的應用。利用密度泛函理論和非平衡格林函數方法研究了界面相互作用及界面微觀接觸構型對自旋輸運特性的影響和光控下的自旋極化電流。計算結果表明有機分子和鐵磁性材料之間的界面是影響自旋器件性能的關鍵。
  • 航院李群仰、馮西橋課題組合作報導扭轉雙層石墨烯中的反常電導及...
    清華新聞網12月2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群仰、馮西橋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馬天寶課題組、北京科技大學高磊課題組,聯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王浩敏課題組,實現了對六方氮化硼(h-BN)絕緣襯底上小扭轉角雙層石墨烯垂直電導率的直接實驗測量,首次報導了小扭轉角雙層石墨烯中垂直電導的反常角度依賴性。
  • 航院李群仰、馮西橋課題組合作扭轉雙層石墨烯反常電導及物理機制
    、北京科技大學高磊課題組,聯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王浩敏課題組,實現了對六方氮化硼(h-BN)絕緣襯底上小扭轉角雙層石墨烯垂直電導率的直接實驗測量,首次報導了小扭轉角雙層石墨烯中垂直電導的反常角度依賴性。
  • 化工系燕立唐課題組發文報導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雙層磷脂膜間的...
    化工系燕立唐課題組發文報導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雙層磷脂膜間的輸運機理清華新聞網6月12日電 6月7日,清華大學化工系燕立唐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過程所魏煒課題組合作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發表文章《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膜夾層間的輸運》(Transport of a graphene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量子輸運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拓撲量子輸運是研究新穎量子物態的重要手段近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低維拓撲材料電子輸運與器件效應研究的前沿領域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廖志敏課題組率先實驗發現了狄拉克半金屬Cd3As2中外爾費米子手性反常導致的負磁電阻效應【Nature Commun.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10-19 19:38
  • 【物理攫英】密度泛函理論與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簡介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Thomas、費米Fermi和Dirac的研究中,他們依據局域電子密度的簡單泛函得出了動能與多體系交換能的近似表達式。隨後,Slater 用法進一步闡述了這些構想,最後,直到六十年代中期,Kohn及其他研究人員才共同奠定了現代理論的基礎。自那時起,特別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密度泛函理論在電子結構問題中的應用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
  • 物理學院王雷教授在雙層轉角過渡金屬硫化物輸運測量...
    近日小南推文物理學院、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雷教授課題組與來自德國馬普物質結構和動力學研究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的研究小組合作,在雙層轉角過渡金屬硫化物(WSe₂)中發現電子關聯態
  • O2在Cu2O表面分解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Ru助劑的影響
    南開大學王貴昌課題組利用庫侖校正的密度泛函(DFT+U)方法研究了氧氣分子在清潔Cu2O(111)表面的吸附分解機制, 在此基礎上探究了過渡金屬助劑釕原子對氧氣在Cu2O(111)表面的吸附與分解的影響。
  • 機器學習和密度泛函計算結合高速準確篩選光伏材料
    新預測的無機光伏材料的理論PCE超過26%,可與冠軍吸光層鈣鈦礦材料相媲美。機器學習和密度泛函計算結合高速準確篩選光伏材料近年來由於能源短缺和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仍迫在眉睫,尋找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是當下研究的熱點。太陽能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的能源特徵,對於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環境汙染和全球溫室效應的意義十分重大。
  • 科研人員製備出小扭轉角度雙層石墨烯
    近年隨著扭轉角在魔角範圍(~1.1°)的雙層石墨烯中新奇量子現象的發現,扭轉雙層石墨烯的研究愈發受到關注。因此,催生了新的研究領域——twistronics。常規雙層石墨烯是通過AB堆垛形成的穩定結構,而對於扭轉雙層石墨烯,其表面會展現出摩爾條紋超晶格,且該超晶格周期與雙層石墨烯能帶結構會隨著扭轉角度的變化而改變。
  • 密度泛函理論初探(更正版)
    前言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密度泛函理論)是計算材料學中的重要理論,說是基石之一也不為過。三年前的初春我第一次接觸到DFT這個詞,並從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那本著名綠色小冊子入手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年盛夏,玻色子帶著我在實驗室的地下搭了一臺伺服器,著手做了一些簡單的計算。深冬,我寫了這篇小文做了個總結。
  • 上海微系統所製備出小扭轉角度雙層石墨烯
    近年隨著扭轉角在魔角範圍(~1.1°)的雙層石墨烯中新奇量子現象的發現研究人員與李群仰教授課題組合作,採用導電原子力顯微鏡(C-AFM)測量對比了不同扭轉角度雙層石墨烯垂直電導情況,發現小扭轉角雙層石墨烯中垂直電導的反常角度依賴性。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Ali Yazdani課題組--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強相關Chern絕緣子
    僅由於強相互作用而出現拓撲階段的情況很少見,並且大多局限於在強磁場中實現的情況。在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MATBG)中發現具有拓撲特徵的脂肪電子帶,為尋找強相關的拓撲階段創造了獨特的機會。在此,我們通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中引入局部光譜表徵技術,發現在MATBG材料中Chern number為C=±1, ±2, ±3時,分別在單位晶格中形成填充因子為±3, ±2, ±1表現的一系列拓撲絕緣態,並且這種拓撲相通過強度適中的磁場穩定。這裡檢測到的一個相(C = +1)是此前觀察到的,當六方氮化硼襯底故意打破MATBG的亞晶格對稱性時,相互作用具有次要作用。
  • 我國科學家製備出小扭轉角度雙層石墨烯
    近年隨著扭轉角在魔角範圍(~1.1°)的雙層石墨烯中新奇量子現象的發現,扭轉雙層石墨烯的研究愈發受到關注。因此,催生了新的研究領域——twistronics。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浩敏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教授李群仰團隊合作,首次報導了在六角氮化硼(h-BN)表面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出具有不同扭轉角的雙層石墨烯
  • 單分子器件的電子輸運通道調控及其巨磁阻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在這一系列單分子/單原子尺度自旋特性研究的基礎之上,近期,高鴻鈞研究組博士楊鍇和陳輝等人在基於酞菁鐵的單分子器件中利用磁場實現了電子輸運通道的選擇,並成功實現了單分子尺度巨磁阻效應的調控。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