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要素-k空間

2021-01-15 有機小白的成長之路

今天事情比較多,所以暫時不好好排版了,望諒解~


平面波和布裡淵區:

Bloch定理(布洛赫定理)

Bloch波由一個平面波和一個周期函數u(r)(Bloch包)相乘得到,其中u(r)和勢場具有相同的周期性,Bloch波的具體形式為:ψ(r)=exp(ik·r)u(r),式中k為波矢,而上式表達的波函數稱之為Bloch函數,當勢場具有晶格周期性,其中粒子所滿足的波動方程的解ψ的存在性質:ψ(r+Rn)=exp(ik·Rn)ψ(r),即Bloch定理。其中Rn為晶格周期矢量,可以看出,有上述性質的波函數可以寫作Bloch函數的性質。平面波波矢k(又稱「布洛赫波矢」,它與約化普朗克常數(ћ=h/(2π))的乘積即為粒子的晶體動量)表徵不同原胞間電子波函數的位相變化,其大小只在一個倒易點陣矢量之內才與波函數滿足一一對應關係,所以通常只考慮第一布裡淵區的波矢。對一個給定的波矢和勢場分布,電子運動的薛丁格方程具有一系列解,稱為電子的能帶,常用波函數的下標以區別。這些能帶的能量在k的各個單值區分界處存在有限大小的空隙,稱為能隙。在第一布裡淵區中所有能量本徵態的集合構成了電子的能帶結構。在單電子近似的框架內,周期性勢場中電子運動的宏觀性質都可以根據能帶結構及相應的波函數計算出。

簡單來說,在超晶胞的周期性系統內求解薛丁格方程,它的解即滿足Bloch定理的特點,其中u(r)在空間中具有和超晶胞相同的周期性,對任意整數n1、n2、n3 ,都有u(n1a1+n2a2+n3a3+r)=u(r)。該定理意味著可以用每一個k值分別獨立求解薛丁格方程,同時也適用於薛丁格方程這些解衍生出來的其他物理量,比如電荷密度。很多時候使用波矢k進行計算比使用r更加方便。矢量r對應的空間稱之為實空間,矢量k對應的空間稱之為倒易空間(簡稱為k空間)。在實空間裡可用晶格矢量a1a2a3確定位置,同樣在虛空間裡也可以定義三個矢量b1b2b3確定位置,也就是所謂的倒格矢,並且如果i=j則abj等於2π,否則等於0,實空間中的晶格矢量越大,倒易空間中對應的倒格矢越小,倒格矢與實空間中的晶格矢量成正比。倒格矢所定義的幾何形狀不一定與實空間中超晶胞的形狀完全相同。

同樣我們也可在倒易空間定義一個晶胞,把它稱之為布裡淵區(Brillouin Zone,BZ)。其中布裡淵區中最重要的點即k=0處,在k空間中把它稱之為Γ點。

布裡淵區的體積和實空間原胞的體積對應關係:



 k空間的積分

在平面波DFT的計算中,所需要進行的大量工作可以歸納為求算下述形式的積分值:

該積分的特點是,它是在倒易空間中所定義的,並對布裡淵區所有可能的k值進行了積分。對於一維積分使用梯形圖解法,精確度低;另一種方法稱之為高斯求積(Gaussian Quadrature)法:

式中xj對應於正交多項式的根,權重cj對應於與這些多項式的積分有關。此方法的收斂速度精度大於梯形圖解法。

故以上方法對多維函數求積分應用方法如下:

I.        通過將被積函數在一系列離散點上進行估值,並在每一點上使用合適的權重,再對這些函數值進行加和即可近似求解此積分。

II.       隨著加和使用的離散點數目的增加,這種數值方法可以給出更精確的結果,當使用的點非常多並對其取極限時,該數值方法就收斂於積分的精確解。

III.     在近似求解函數的積分時,對位置和權重的不同選擇,會極大地影響該數值方法收斂到精確結果的速度。

 


在布裡淵區中選擇k點

Monkhorst-Pack方法是目前在DFT計算中選定k點最常用的方法,使用此方法,所需做的僅僅是確定在倒易空間中每個方向上選定k點的數目,對於三個晶格矢量長度相等的超晶胞,其倒格矢長度也相等,故在每個方向使用相同數目的k點是自然的,若每個方向上都使用了M個k點則可標記為使用了M×M×M個k點。其中使用的k點數目越多,結果更加精確,當M大於8的時候,總能幾乎與k點數無關,k空間裡的所有計算內容幾乎都收斂良好。如果M是奇數則對於M和M+1,兩者的計算時間近似相等,原因是這些計算大量運用了FCC理想晶體中存在的大量對稱性。這些對稱性意味著倒易空間的積分並不需要全部布裡淵區來估算,而是可以用一部分去估算這個積分,而根據對稱性不需要任何近似就可以使這部分區域擴充整個布裡淵區,這個k空間內縮小的最簡部分就是不可約布裡淵區(Irreducible BrillouinZone,IBZ),對於理想晶體FCC等高對稱性材料使用IBZ可以極大地簡化計算。故由此可以說明奇數和偶數計算時長近似相等的原因:它們在IBZ中具有相同的獨立k點數,在Monkhorst-Pack方法中使用奇數M給出的k點包括IBZ邊界的k點(比如Γ點)而偶數M+1隻給出了IBZ內部的k點,也就是說使用少量k點時,使用偶數會比使用奇數M的收斂性好一些,且兩者計算速度幾乎相同,但對某些情形比如考察電子結構時應將Γ點包含在內。需要注意的是k空間的收斂性仍與全部布裡淵區的k點密度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當計算兩種構型的相對能量時,相對能量ΔE的收斂速度比絕對能量即各自的總能快,因為對某個原子構型的積分值在任何k點的集合上所得到的數值估算值都會與該積分的真值之間存在一定系統誤差,如果對於兩種構型比較相似的原子(使用的k點也會相對相似),則兩者的系統誤差也是非常接近的,這意味著求解相對能量時其系統誤差會被抵消,得到的相對能量收斂即比絕對能量更加精確。若對於晶體結構完全不同的兩個構型則以上論斷不成立。

取值方法:[晶格矢量長度(單位:埃)×該矢量上的k點數取值數]符合下麵條件:

        對d區金屬滿足乘積接近30埃;

        對一般金屬滿足乘積接近25埃;

        對半導體滿足乘積接近20埃;

        對絕緣體滿足乘積接近15埃。  對三個方向的k點數分別取值。

取值以後應作收斂性測試,逐步提高k點數的取值進行測試,直到待測值趨於平緩。應儘量使每個方向上的k點密度儘量相同。




金屬-k空間的特例

金屬的一個定義表述中:在金屬中布裡淵區可以分為電子的已佔滿和未佔滿的兩個區域。k空間中將這兩個區域分開的面稱之為費米面(Fermi Surface),而這一情形的k空間積分計算相當複雜,因為被積函數從非零值不連續地變化為零(在費米面上),而不是連續函數,故計算這些積分時如果沒有採取其他措施就需要使用大量的k點才能給出高收斂精度的結果。

為了改善金屬收斂速度慢的問題開發出了許多有效計算方法,第一個方法稱之為四面體(Tetrahedron)方法,其思想是:使用一個離散的k點集合來定義一個完全充滿倒易空間的四面體,並使用內插法,在四面體的每一個點上確定被積函數值。最簡單的情形是在每個四面體的內部使用線性內插法,一旦完成了數值內插,則在k空間所有位置上該被積函數都有簡單形式,從而可以使用整個空間來估算積分而不是僅僅使用初始的離散點。

Blcöhl開發了該方法的另一個版本,並使用了超越線性內插的其他內插方法。

第二個方法稱之為模糊化方法(Smearing Methods),其思想是:通過模糊化處理其不連續性,強迫這些函數進行連續積分。如Fermi-Dirac函數:

容易看出當Fermi-Dirac函數的σ逼近0的時候,該函數即趨近於臺階函數。模糊化函數的思想就是將任何臺階函數替換為如Fermi-Dirac函數的光滑連續函數再用常規方法進行積分。理想狀況下即使用特殊方法將計算結果外推並得到最終極限值,從而使模糊化得以消除,對於Fermi-Dirac函數即σ→0。

Methfessel-Paxton方法是一個廣泛使用的模糊化方法,他們使用了更加複雜的函數表達式,但依舊使用單一參數σ表徵。



 k空間的總結

I.在對某感興趣的體系進行大量的DFT計算前應該先考察計算結構對k點數量的收斂性。

II.注意表明計算中使用的k點數量,否則難以對結果再現。

III.增大超晶胞的體積減少了達到收斂時的所需要的k點數量,因為實空間體積的增大對應倒易空間的體積減小。

IV.如果計算中涉及到不同體積的超晶胞並需要對其結果進行比對,則在倒易空間選定k點時,需要使不同超晶胞倒易空間中的k點密度大致相同。

V.對稱性可以約化k點計算,但整體的收斂性是由全布裡淵區(Full Brillouin Zone)的k點密度決定的,而不僅僅是IBZ的k點數目。

VI.對於金屬必須使用合適的近似方法才可以更精確地處理k空間問題。


相關焦點

  • 密度泛函理論(五):實際計算中的問題
    在實際應用中,由於計算量和波函數函數積分的問題,我們還需要考慮能量截斷和模糊處理(smearing)。然後,本文將簡要介紹密度泛函理論在實際計算中的算法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方法。截斷能的取值與密度泛函理論的計算量有直接關係,根據截斷能的定義,我們可以估算展開波函數所需要的平面波與體系大小和截斷能的關係,如下式所示:
  • 特約報告:密度泛函理論
    在非相對論框架下,儘管Schrödinger方程給了我們處理這些問題的最基本的方程式,但由於多電子體系狀態波函數依賴於4N個變量(N為電子數,每個電子包含三個空間變量和一個自旋變量),其複雜性隨體系電子數增加而呈冪級數迅速增加。相比之下,任何體系電子密度(r)僅依賴於三維空間變量,無論在概念上還是實際應用上都更加便於處理。所謂的泛函是指函數的函數,那麼密度泛函就是以密度函數構成的函數。
  • 密度泛函理論(二)
    (石墨烯的價帶與導帶,Materialstoday, Vol 10, 1-2, 2007)在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篇文章中,上式就是著名的Kohn-Sham方程,在利用密度泛函理論進行計算的時候,實際的計算都是根據輔助哈密頓量HK-S來進行計算的。
  • 密度泛函理論簡介:A brief summary
    當然,對於密度泛函理論,仍應以一種批判的眼光看待:它不是萬能的。從實際操作層面上來說,儘管密度泛函理論已經成為物理、化學、材料等研究領域的基礎工具之一,具有足夠高的計算精度,但它其實並不能求出薛丁格方程的精確解,因為交換關聯泛函的精確形式永遠無法準確給出,這使得計算所得出的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必然存在誤差。
  • 關於密度泛函理論(DFT)的基本假設和理論
    什麼是密度泛函理論?簡短的回答:密度指電子數密度;泛函是說能量是電子密度的函數,而電子密度又是空間坐標的函數;函數的函數,是為泛函(Functional)。密度泛函理論是一種通過電子密度研究多電子體系電子結構的方法。
  • 【物理攫英】密度泛函理論與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簡介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Thomas、費米Fermi和Dirac的研究中,他們依據局域電子密度的簡單泛函得出了動能與多體系交換能的近似表達式。隨後,Slater 用法進一步闡述了這些構想,最後,直到六十年代中期,Kohn及其他研究人員才共同奠定了現代理論的基礎。自那時起,特別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密度泛函理論在電子結構問題中的應用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
  • 密度泛函理論初探(更正版)
    前言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密度泛函理論)是計算材料學中的重要理論,說是基石之一也不為過。三年前的初春我第一次接觸到DFT這個詞,並從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那本著名綠色小冊子入手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年盛夏,玻色子帶著我在實驗室的地下搭了一臺伺服器,著手做了一些簡單的計算。深冬,我寫了這篇小文做了個總結。
  • 機器學習和密度泛函計算結合高速準確篩選光伏材料
    新預測的無機光伏材料的理論PCE超過26%,可與冠軍吸光層鈣鈦礦材料相媲美。機器學習和密度泛函計算結合高速準確篩選光伏材料近年來由於能源短缺和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仍迫在眉睫,尋找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是當下研究的熱點。太陽能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的能源特徵,對於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環境汙染和全球溫室效應的意義十分重大。
  • 異質結構對於錳氧基複合材料結構穩定性影響的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研究
    在10 A g–1的較高電流密度下,這種陽極材料在10000次循環後還保持最初87%的容量(每次循環僅產生0.0013%的容量衰減)。根據實驗數據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MnO/Mn2O3-NC陽極的優異穩定性主要歸因於異質結協同作用的相互支持特性,從而避免了儲能過程中的破壞,反之亦然。
  • 第一性原理之態密度理論,計算合金的態密度泛函理論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鋁鈧合金的優越性,以及鋁鈧合金的研究價值,但是並沒有具體說到用的方法,這一篇我們將從理論上講計算態密度所用的理論,態密度泛函數理論。什麼是態密度?態密度是固體物理中一個比較重要而又抽象的概念。
  • 深圳大學張希課題組:基於量子輸運和含時密度泛函理論的雙層碲烯強...
    值得一提的是,碲烯具有非空間反演對稱結構,因而具有特殊的光電流性質。本文研究雙層碲烯的各向異性光電響應。利用密度泛函理論和非平衡格林函數方法研究了雙層碲烯在共價鍵、緊密堆積和非鍵方向三個特徵方向上對線偏振光的光電響應。雙層碲烯的強消光比表明了其光電流對偏振光極化方向極為敏感。而含時密度泛函理論研究則進一步證明光電流的各向異性是由入射偏振光與p原子軌道的耦合程度引起的。
  • Materials Studio教程(六):CASTEP計算相關概念的說明
    CASTEP是基於量子力學的計算程序,是Materials Studio的模塊之一,專門為固態材料科學設計。
  • 泛函分析:n維空間到無窮維空間的幾何學和微積分學
    泛函分析是分析數學中一個年輕的分支,作為古典分析觀點的推廣,它綜合函數論、幾何、代數的觀點研究無窮維向量空間上的函數、算子、和極限理論。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成為一門理論完備、內容豐富的數學學科。;在20世紀30年代,泛函分析成為數學中一門研究無限維線性空間上的泛函數和算子理論的獨立學科。
  • 深入分析能帶結構(十)-雜化泛函能帶
    缺陷態能帶結構深入分析能帶結構(九)-3D能帶圖繪製VASPKIT 1.2 支持全晶系K-Path自動生成雜化泛函和純泛函計算能帶的區別在於,是否可以直接用ICHARG=11讀取上一步純泛函的電荷做非自洽計算。
  • O2在Cu2O表面分解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Ru助劑的影響
    南開大學王貴昌課題組利用庫侖校正的密度泛函(DFT+U)方法研究了氧氣分子在清潔Cu2O(111)表面的吸附分解機制, 在此基礎上探究了過渡金屬助劑釕原子對氧氣在Cu2O(111)表面的吸附與分解的影響。
  • 常見的交換關聯泛函
    局域密度近似泛函(LDA)局域密度近似泛函(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s)是最簡單的一種近似方法。該方法假設交換關聯勢僅和電子的密度有關,即如果再考慮自旋,上式還須改寫成在電子密度起伏不大的情況下局域密度近似泛函可以得到很好的結果。但如果材料內電子的密度極不均勻,這樣的近似顯然是不符合條件的。
  • 第一性原理計算需要掌握的第一課:DFT的基礎理論和發展概述
    表1列出了一些已經提出的密度泛函的種類,其中有些是從基本量子力學推出的,有些是通過參數化函數得出的,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2]。DFT方法的實質是將電子密度作為分子(原子)基態中所有信息的載體,而不是單個電子的波函數,從而使多電子體系轉化為單電子問題進行求解。假設電子數目為N,則波函數中的變量數為3N,而密度泛函理論將變量數縮減到三個空間變量,這樣既簡化了計算過程,又可以確保計算精度。
  • XPS/IR光譜的理論計算預測
    在高斯中的計算,只需要加入pop=npa即可。研究者應當注意密度泛函方法和基組對計算精確度的影響。這個方法主要問題在於只考慮初態電子能量對光電子能量的影響,忽略了在電子發射過程中分子發生弛豫對光電子能量的影響。也就是說,電子出來以後的能量並不一定是-E,可能受到樣品中其他電子和原子的影響。因此,該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只能代表光電子最終狀態與初態一致的BE。